-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第 16 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1949 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 过渡。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的重 点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 基础。 (3)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对我国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纠 正“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才是系统地纠正“左”倾错误。 知能强化课Ⅰ 凯歌行进—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 坏。 4.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 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 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 1953 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 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经过 3 年努力,到 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 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 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 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年)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 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6)特点: 产业结构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理论实践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投资结构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发展速度 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方针政策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性质体现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 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三大改造(1953~1956 年)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 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②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 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 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 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3)意义: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史学者说]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把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建设成工业国,从哪里入手?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 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最后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是吸 取苏联经验的结果,是基于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变化的考虑,是从国情出发的一种选择。 ——杨树标《当代中国史事述略》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含义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 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形成过程 萌生阶段(1949 年 10 月~ 1950 年 6 月) 1949 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 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 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 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1950 年 6 月~1952 年 8 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 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 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 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 年 9 月~1956 年 12 月) 1952 年 11 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 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 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3.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4.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 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 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 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 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1.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 (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 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 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社会性质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 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要 矛盾 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 的作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聚焦主题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 147 项实际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布情况(部分),由此可 见,“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 ) 省份 辽宁 吉林 黑龙 江 北京 河北 湖北 山西 江西 陕西 内蒙 古 甘肃 河南 项目 数 24 10 22 5 5 3 13 4 24 5 8 10 A.片面发展东北地区 B.有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C.重点在北京周边省份 D.片面发展重工业 解析:选 B 材料显示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工业都有所发展,不能说“片面发展东北 地区”,故 A 项错误;材料显示东北三省在“一五”计划期间占有大部分项目,不过其他各 省也分别占据一定数量的建设项目,故 B 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 重点在东北地区,而不是北京周边,故 C 项错误;仅仅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片面发 展”,故 D 项错误。 2.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 的投资比例约为 1∶7.9。这表明我国( ) A.全力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B.国家财政分配合理 C.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平衡 D.稳步推进三大改造 解析:选 A 结合题中材料及图可知,国家投在重工业的资金是轻工业的 7.9 倍,工业 投资占 58%,这体现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时代特 色,故 A 项正确。 [思维升华] 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以上两题时间提示语均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成立初,经济建设领域事件多, 且概念抽象,如“过渡时期”,不易掌握。现将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概括如下: 时期 时段 时代特点 1949~1952 年: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 经济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渡时期 1949 年 10 月~ 1956 年底 1953~1956 年:“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和“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三大改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 期 (1957 年~ 1966 年 5 月 这一时期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相继出 现了“大跃进”(1958~1960 年)、人民公社 化运动和“反右倾”等运动,致使“左”倾 错误严重泛滥,并造成了三年严重困难局面 (1959~1961 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时期 1966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 这一时期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了逆转,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 1978 年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 工作重心的伟大决策,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1 年开始编制到 1955 年 7 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审议通过,共历时 4 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 5 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 1955 年 4~5 月,根 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 做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重点借鉴了苏联建设的模式 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全国各地的实情 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做了 适当修改”可知,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A 项正确。“重点借鉴”表述绝 对化,与材料中“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B 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 设总体上还没有出现“左”的倾向,C 项错误。D 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4.1955 年 9 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 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 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 ) 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解析:选 B 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一五”计划时期,“一五”计划只是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A 项错误。材料中“出口一些工业品, 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 设备和原料”体现出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问题,B 项正确。“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 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体现不出优先出口工业品,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集体化 运动与工业化的关系,D 项错误。 [思维升华] “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 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 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 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 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 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思考] 根据史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适应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提示] 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 工业的经验。 [史料二] 在国民收入中,1957 年同 1952 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 19%提高到 33%,合作社经济由 1.5%提高到 56%,公私合营经济由 0.7%提高到 8%,个体经济则由 71.8%降低到 3%,资本主义经济由 7%降低到 0.1%以下。 [思考] 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主要是反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 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提示] 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 工业化。 知能强化课Ⅱ “岁月峥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 一、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运动 (1)含义: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 次重要尝试,但是最终失败。 (2)背景: ①“大跃进”发动的主观动机是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在国际国内事务中 取得主动权。 ②不断批评反冒进,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③一系列的“左”倾观点,为发动“大跃进”创造了理论依据。 (3)过程: ①“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 随后又不断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 ②1958 年 8 月后,“大跃进”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1960 年结束。 (4)评价: ①在 3 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技术方面,动员 了空前规模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一批重要项目。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尖端技术的突 破,都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 ②但是方法上采取大搞政治运动,无视客观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直 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5)失败原因: ①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实际的。 ③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与协调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点: ①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一大二公”。 ②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 (2)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 但这只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三、政策调整 1.1960 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调整”的含义: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即尽可能提高农业 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2)“调整”的直接作用: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 比例失调问题。 2.1962 年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 带头做自我批评。 3.1971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4.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四、三线建设及其影响 1.概况:从 1964 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 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 2.背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1)1958 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 考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 (2)1964 年 8 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扩大与越南北方的武装 冲突。美国出动第七舰队 125 艘军舰和 600 余架飞机介入越战。 (3)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 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由此开始。 3.评价: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期 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1)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间 接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无法改善民生物资匮乏 的现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许多交通不便甚至 与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少数民族 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 了一定基础。 1956~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 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 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 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 心理。 (3)经验教训 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 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④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⑤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聚焦主题 20 世纪 50~70 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1.下图为中国 1952~1960 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解析:选 D “过渡时期”是指 1949~1956 年,据图中信息可知 1956 年时工业总产值 高于农业总产值,A 项错误;“三大改造”期间是指 1953~1956 年,据图中信息可知当时 农业总产值高于工业总产值,B 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是在 1957 年,而 1956 年后农业 总产值在下降,C 项错误;“大跃进”发生在 1958 年,当时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 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工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D 项正确。 2.中国在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经济的绝对产量和政府的税收、征购都上升了,而学者黄 宗智却将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经济状态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提高 B.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C.政治运动干扰了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制约了工业发展 解析:选 A 材料中提及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济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可见这一时 期劳动生产效率低,A 项正确。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绝对产量和政府的税收、征购都上升 了”,可见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C 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 不符,排除。此时的中国,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D 项表述有误,排除。 [思维升华]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比较 第 1 题考查了“大跃进”的影响,第 2 题考查了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状况。对于社 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期中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应明确区别: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要目的 提高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所属领域 反映了我国不顾经济发展的 反映了我国不顾生产力的实 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 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 产力领域 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 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的原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属于生产关系领域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的 积极性影响 二者是造成 1959~1961 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3.1961 年 5 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做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 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 2 000 万职工中,有 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解析:选 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准确提取信息。材料强调的是压缩城 市人口,与城镇化战略矛盾,故 A 项错误;1960 年“八字方针”出台,国民经济转入调整 轨道,故 B 项正确;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1978 年之后,故 C 项错误;材料并不 是在强调农业发展,故 D 项错误。 4.下图为中国 1952~2008 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主 要原因是( ) A.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解析:选 B 观察图片可知,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是在 1962 年左右。三年困难 时期是 1959~1961 年,但人口减少与城市化率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故 A 项错误;1960 年 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发 展轻工业和农业,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随着重工业比重的 下降,政府精简城镇人口,故 B 项正确;上山下乡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时间不符, 故 C 项错误;城市化率下降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纠“左”的表现,故 D 项错误。 [思维升华]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化问题 第 3、4 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化问题。城市化问题事关国计民生,长期以来是 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将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梳理清楚: (1)1950~1957 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1958~1960 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 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3)1961~1965 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 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4)1966~1977 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 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1958 年 8 月 13 日《人民日报》头条 [思考] 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和出处来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 史料一属于哪一类史料?如何看待这一类史料? [提示] 史料:史料一是报纸的新闻报道,属于第一手史料。 看待:一方面,即时采访及记录,具有很强可信度;另一方面,报道也会有欠准确客观 的地方,使用时须注意是否附带价值判断或观察角度偏窄的情况。 [史料二]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 “高产卫星”一词,1957 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 年有 85 篇,1959 年有 15 篇,而 1960 年 只有 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 1958 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 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 [思考] 史料二反映出“大跃进”的哪些特点? [提示] 特点:“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风盛行;1958 年“大跃进”达到高潮; 1960 年,基层群众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史料三]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 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 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 集体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社论(1958 年 4 月 3 日) [思考] 史料三描述了人民公社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状况。根据史料三,说明这 一事件有何特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形式管理,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的原理。 主要原因:国际形势严峻,领导人急于求成的心理,主观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规模越 大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高考研究课 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 [考过什么] 2010~2017 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考点 卷别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全国卷Ⅰ 2015·“一五”计划(工业化); 2014·“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 全国卷Ⅱ 2017·“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 2016·“一五”计划; 2014·粮食的统购统销 全国卷Ⅲ 全国卷 2012·美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 2011·农村经济调整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在本讲内容的命题中,主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等主干知 识上。试题坚持能力考查,体现学科能力目标,更呼应时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 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做到以 史为鉴。 [怎样考的] 1.(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 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选 A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 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 A 项。B 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C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 反映深层原因,排除。D 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2.(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 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选 A 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 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 A 项;20 世纪五六 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 B、D 两项说法错误;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出现于 1958 年“大跃进”运动中,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 3.(2014·全国卷Ⅱ)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选 C 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于 1952 年完成,A 项错误;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与农 村政权建设关系并不大,B 项错误;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说明国家将粮食的统购统销纳 入到了计划体制之中,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C 项正确;国家控制粮食市场有利于工业 化建设,但与劳动力资源无关,D 项错误。 4.(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 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选 B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粮食供应进行宏观统筹、计划管理,这对工业 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 B 项。材料信息与 A 项没有必然联系;当 时中国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故排除 C 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于 1952 年,故排除 D 项。 5.(2012·全国卷)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 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 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解析:选 D 美国的文件高估了苏联对华援助的作用,不符合中苏两国关系后来的走向, 也不符合后来中国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故答案为 D 项。 6.(2011·全国卷)1962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 核算单位,至少 30 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解析:选 A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解决困难,中共 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题目材料即反映了中共中央对人民公社化运动错 误的纠正,符合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因此选择 A 项。B 项错误, 生产队仍然是集体所有制,所有制成分没有改变;C 项不正确,“左”倾错误只是暂时得到 了纠正而非消除;D 项与题意无关。 [规律总结]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重在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这一知识点,命题者 常结合图表、文字材料创设新情境,以题目中给的文献或图表等资料为载体设计题目,意在 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利用的能力。如第 1、2、3、4 题,通过投资方向、图表数据、粮食政策考查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特点。第 5、6 题 重点考查“二五”计划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从中反思其经验教训。 [还可能怎样考] 五年计划是中国持续推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中国发展不断上台阶的重 要途径。“一五”计划是计划经济时期最成功的,它顺利发动工业化并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造; “二五”计划是个失败的五年计划,“大跃进”后出现“大跃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决胜阶段,回顾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五”计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留下的智慧和经 验,具有深刻教益。今后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走向应与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市场化、民主化、 法制化协调一致。因此,暗含时下热点考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仍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热点预测] 1.1953 年 10 月 16 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 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解析:选 B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面临着内部经济恢复和建设、外部帝国主义的封锁 的背景,为此中共提出“一化三改”的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故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故 B 项正确;这一政策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 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 1956 年,故 C 项错误;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后,故 D 项错误。 2.据统计,在从 1961 年 1 月开始的两年半中,全国职工精简与录用相抵共减少了 1 887 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 2 600 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 2 800 万人。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城乡关系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 B.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农业生产 C.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 D.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以促进农业发展 解析:选 A 结合所学可知 1959~1961 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城市物资供应不足, 需要减少城镇人口,故 A 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其超 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结构调整,故 C 项错误;工业反哺农业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故 D 项错误。 3.粮票最早出现在 1955 年,此后国家对粮食定人定量,计划供应。到 20 世纪 90 年 代初,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粮票的命运主要取决于我国( ) A.经济体制的调整 B.土地制度的变革 C.社会制度的变化 D.思想领域的解放 解析:选 A 粮票退出流通领域反映了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 A 项 正确;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商品流通无直接联系,故 B 项错误;C 项与材料无关;改革开放 后中国思想解放,并非粮票命运的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4.1957 年到 1960 年,中国城市化从 15.5%增长到 19.7%。1961 年,政府又从城市动 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解析:选 A “1957 年到 1960 年,中国城市化从 15.5%增长到 19.7%”,结合史实可 知此时期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问 题政府及时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工农业比例,所以出现了题干中“1961 年,政府又 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的变化,故 A 项正确。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1958 年 1 月 9 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 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 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出现这种状况的背景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解析:选 A 20 世纪 50 年代,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为 了进行正常的经济建设,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故 A 项 正确;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 1952 年,故 B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 1958 年 8 月以后, 故 C 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 D 项错误。 2.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 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 ) 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 B.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 C.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 D.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 解析:选 A 据材料“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基本方向正确”可知,二者都 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故 A 项正确;龚育之的观点不够全面,没有看到总路线 的不足之处,故 B 项错误;C 项只符合薛暮桥的观点,故 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但搞早 了或搞急了”不符,故 D 项错误。 3.(2018·泉州质检)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 工业 1952 年 100 40.3 59.7 1957 年 100 23.6 76.4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大跃进”运动开始 解析:选 B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 无关,故 A 项错误;1953~1957 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出现 东北地区农业比重低于工业比重的现象,故 B 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 1958 年“大跃 进”带来的后果,故 C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 1958 年,故 D 项错误。 4.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 12 694 个,建成 455 个。1956 年 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 745 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 477 个;不久 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 800 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 500 多个。据此推知( )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 B.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 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 解析:选 A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 和建成项目不断提高,据此可以推知新中国急于改变建国初经济建设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 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故 A 项正确。 5.(2018·湖北八校联考)杨继绳指出: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 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对此变化 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政权没收官僚资本 B.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C.“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选 C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所以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复存在,故 C 项 正确。 6.毛泽东在与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曾指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 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只要社会需要,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 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该讲话的发表( ) A.确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 B.为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C.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 D.有利于指导三大改造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选 D “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说明是三大改造完成后,“只要社会需要,可以 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说明形式比较灵活,体现了 从当时实际出发,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故 D 项正确。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是 1952 年完成 的,这一时期仍有资本家,故 A 项错误;过渡时期总路线指的是 1953~1956 年,与题目时 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故 C 项错误。 7.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 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 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出现此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 B.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 C.“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 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 解析:选 C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主要是建立重工业企业,没有涉及 钢产量翻一番的目标,故 A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村实行高度公有化程度的政策, 不包括“以钢为纲”的号召,故 B 项错误;“大跃进”提出全民炼钢运动,号召“以钢为 纲”,实质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实行“调整、巩固、充 实、提高”的政策是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左”倾错误的纠正,与材料内 容不符,故 D 项错误。 8.(2018·滨州调研)中共中央在某时期一份文件中规定: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允 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压缩城镇人口,减轻农民负 担,充实农业劳动力。这些政策( ) A.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B.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文件的规定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 的调整恢复时期,这些政策是对当时“左”倾错误的纠正,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故 C 项正确。 9.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 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 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 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 解析:选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 1958 年开始,而中共八大是在 1956 年召开的,所以这 个报告不可能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故 A 项错误。“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而在八大报告中则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没有对“一五”计划进行经 验的总结,故 B 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 C 项错误。 从材料可知,中共八大报告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提出将有计划地组 织部分自由市场,这实际上是有意识地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 反思,故 D 项正确。 10.1962 年 2 月,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包括: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降低工业发展速度,精简职工人数,压缩教育事业规模等。这些措施( ) A.确立了“八字方针” B.清除了“左”倾错误 C.反思了“三面红旗” D.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选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是 1960 年实行的,故 A 项错误; 1966~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也是“左”倾错误的产物,故“清除”错误,故 B 项错误; 因为“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三面红旗”造成了 1959~1961 年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962 年的七千人会议是反思“三面红旗”的,故 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城市化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11.1961 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农民(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 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 A.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B.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 C.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表明当时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 B 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 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与材料 相符,故 B 项正确。 12.1964~1978 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 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 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 ) A.改变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的状况 B.发展内地经济以推动均衡发展 C.加强备战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 D.拉动内需以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解析:选 C 在这一时期,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并威胁要对 中国沿海工业区进行核打击,面对这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将重要工业西迁的举措, 故 C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 在深刻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之后,认识到在小农国家里是不可能直接过渡到社 会主义的,“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 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从这种认识出 发,列宁领导制定并实施了旨在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经济政策”。…… 在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将国家暂时难以经营的森林、石油、采矿和电气化事业等,按照 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但基本条件是要维护苏维埃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 保护租让企业中苏俄公民的劳动。租赁制是另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它是将某些国有中小 企业租给国内的私人、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 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但是,随着 1926 年社会 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开展,对私人经济和资产阶级又展开了全面进攻。 ——摘编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 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 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 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 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 1952 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 系。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扩大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 包销;②对私营工业进一步发放贷款;③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提 高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劳资关系方面,资方要确认工人的民主权利,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劳 方为维持市场,可暂时降低工资福利,轮流歇工,共渡难关。调整产销关系,逐步克服生产 中的无政府状态,根据统筹兼顾的方针,通过调整,实现产销平衡。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 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14 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 背景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1 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材料二中“使 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相同点。 从材料一中苏俄的工业措施和材料二中中国调整公私关系的措施上比较不同点所在。第(2) 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经验的借鉴等方面分析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概括其意义。 答案:(1)相同:都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都一定程度上恢 复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都注意调整劳资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时间都较短。(任答三点 即可) 不同:苏俄经过了先全部国有化,后适当利用发展,再全部转化为国有的过程;而新 中国先是进行合理调整,再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化为公有制经济。 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包括了引进外国资本和发展国内私人资本;而新中国发展国家 资本主义主要侧重于对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调整。 (2)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政府面临恢复发展经济的紧迫任 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新民 主主义经济思想与政策逐渐形成;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 意义:通过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积累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初步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的基本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1.“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 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 四、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 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2 分) 解析:首先要找出该提纲中的不合理之处,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如在纲目 “一”中增加“国民经济恢复”一条,再比如在纲目“四”中增加“改革开放”一条等,然 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答案:示例一:在“一”中增加“1.国民经济的恢复”。 理由: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的恢复是 以后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示例二:将“二”中的“2”改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经济困难”。 理由:人民公社化不能代替或涵盖“大跃进”;“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 误,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 示例三:在“四”中增加“2.伟大转折及改革开放的开始”。 理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是新时期的开始;伟大转折为后来的改革 开放创造了政治前提。(任答其中一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