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张世豪 审题人:李晋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2.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3.西周时期一诸侯王死后,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其子女有资格继承诸侯王爵位的是 称谓 大姐(28岁) 大哥(30岁) 二哥(26岁) 三哥(20岁) 母亲 正妻 妾 正妻 正妻 A.大姐 B.大哥 C.二哥 D.三哥 4.近年来,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甚至宗族械斗在农村蔓延开来,各种家族组织不断涌现。在当前的一些地方,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这表明 A.宗族势力及宗法观念的影响仍存在 B.宗法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C.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 D.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5.据记载,周天子作为天下的共主,在发布诏令时经常用“朕”作为自称。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也成了天下的共主,自然而然就会延续周天子的自称,不同的是,秦始皇将“朕”做了制度化规定,即只有皇帝才可以将“朕”作为自称。这反映了 A.秦始皇完全继承了西周的衣钵 B.秦始皇进一步强化了君主权力 C.秦始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秦始皇试图使权力具有神秘性 6.秦代丞相统领百僚,为文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但无统兵之权;太尉统兵,为武官之长,但无调兵权,调兵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参与机要、监察百官。秦朝这样安排的根本目的是 A.使官员相互配合 B.让官员彼此牵制 C.保证皇权的独尊 D.调动官员积极性 7.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汉廷定封号。把大的王国分为若干个小侯国,封国越分越小,王侯虽还存在,但只得衣食租税,封土而不治民,封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汉郡无异。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使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C.引起了诸侯叛乱 D.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矛盾 8.元代腹里行省长官由中书省兼任,其他行政长官一般由亲王或贵戚兼任。他们的官职、俸禄都与中书省相仿。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领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可见元代行省长官 A.地位高、职权大 B.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C.由皇帝直接任命 D.由中书省临时派出 9.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10.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写道:“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于都堂与宰臣赵普同议公事。是月,又敕中书门下押班、知印及祠祭行香,今后宜令宰臣赵普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轮知。”这表明参知政事 A.是为宰相服务的 B.与宰相轮流执政 C.分割宰相的权力 D.导致了冗官局面 11.据史载,万历首辅张居正,任阁职十六年,“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六卿伺色探旨,若六曹吏称次者,亦惕息屏气,而不敢有所异同”,“政事一决居正。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此时内阁的权力较大 B.皇权受到内阁的制约 C.张居正个人能力出色 D.内阁地位有制度保障 1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3.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完全秉命于皇帝的旨意拟写传达,不能另立意见,其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这说明军机处 A.是当时最高行政机构 B.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C.可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D.完全取代了内阁的职能 14.梁启超曾对古代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国体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之处最多。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15.“(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16.伯里克利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科学性 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 17.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18.《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19.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20.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里克利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 B.贵族制与分封制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21.《十二铜表法》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这说明,古代罗马 A.推行严酷的刑罚 B.限制言论自由 C.维护人身名誉 D.保护私有财产 22.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家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但他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依据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3.在公元116年的一天,定居小亚细亚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当时法官判决的依据应是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24.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 A.平等社会 B.民主社会 C.等级社会 D.专制社会 25.17、18世纪,西欧出现了学习罗马法的热潮;19世纪初,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这说明罗马法 A.是欧洲近代历史上比较完备的法典 B.保障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 C.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了立法的范本 D.成为推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1分)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弊端。(1分)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4分) 27.“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1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积极影响?(6分) (3)材料三、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3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有什么消极影响?(6分) 28.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3分)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6分)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3分)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1-25 AACAB CAABC ADBDD BCBCB CBCCC 26.(1)标准:道德品质(贤良、孝廉)(2分) 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6分) (2)九品中正制。(1分)弊端:门阀士族垄断官场。(1分) 进步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官吏来源;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 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4分) (3)认识:选拔人才标准趋向公正;选官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分) 27.(1)朝代:秦朝、元朝;制度:三省六部制(3分) (2)“上”:秦始皇;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2分)积极影响:(6分) (3)变化: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设军机处(3分)。消极影响:(6分) 28. (1)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3分) (2)不同:(6分) 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 立法理念:中国注重等级观念(礼仪或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 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 (3)阐释: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随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领土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罗马法逐渐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