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度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并由史官当众宣读,受封者获得官属、奴隶、礼器、仪仗等,并要遵循朝靦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这一史实说明当时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官僚政治的形成 C. 君臣关系的强化 D. 儒家伦理的认同 【答案】C 【解析】 周天子向受封者颁发“授民授土”的册命书,受封者应“立中廷,北向”,即向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这一活动强化了周天子与受封者的君臣关系,故选C;西周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排除A;西周实行贵族政治,排除B;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排除D。 2.“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人在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和教条主义。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人有时会以一种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最能体现这一思维模式的思想流派是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人在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和教条主义。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人有时会以一种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指的是道家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模式。这一模式深刻把握住了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从而使人不容易走向绝对化,故B正确;法家、儒家和墨家没有这种辩证思维模式,故ACD错误。 3.《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 A. 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 B. 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 C. 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 D. 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的发明应该是“水排”,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用水力作为推动力来为冶铁业改进供风技术的一项发明,故选A;水排不是灌溉工具,故排除B;水排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冶金材料,故排除C;水排用于冶铁,故不是农用的,所以排除D。 4.元朝政府在各港口设置市舶司,并出资设立“官本船”其做法是由官府建造海船,发给本钱,“选人入番贸易诸货”,贏利朝廷得七成,商人得三成。此举 A. 禁止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B. 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C. 开启了“海禁”政策之先河 D. 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答案】C 【解析】 元朝在各港口设立的市舶司,对外贸实行全面控制,它不但是管理机构,而且直接买卖商品或经营对外贸易,此举成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的先河,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民间贸易,排除A;新的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元朝官府全面控制对外贸易,不利于中外经济交流,排除D。 5.“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 A. 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B. 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C.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D.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不但组织严密,政令的执行也比较隐蔽,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参与决策的信息,故B错误;C和D项均于出来主旨不符。 6.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B. 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 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 D. 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从表格中的内容来看,1849年至1911年中国经济税收的主要来源由农业税占主导到工商杂税占主导,其他收入也从无到有,这就说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动,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不能从农业税收入的减少得出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的结论;C、 D选项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 点睛:解决表格类的问题需要学生分析三个部分,一是表头,也就是表格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本题中表头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二是数据,要学会用对比的眼光看待这些数据,找到数据中的变化;三是表格反映内容涉及到的教材中的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7.1905至1907年,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革命党人”。此举旨在 A. 汲取西方国家发展教训 B.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C. 抨击满清政府腐朽统治 D. 积极为民主革命造势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可知,体现的是革命党人吸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防止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故选A;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排除B;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8.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0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B. 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C. 酸酒业成为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D. 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 【答案】D 【解析】 1915年北京政府组织其参加博览会并获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说明北洋政府鼓励扶植政策促进了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故选D;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战后,而张裕酿酒公司是在1892年创办的,排除A;从孙中山参观,不能体现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排除B;结合史实,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纺织业,排除C。 9.“中国军队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为中国政府机构、工厂企业等的西迁赢得了时间,并且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中国军队主力数十万于鲁南苏北地区的计划,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此战 A.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 体现了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C. 显示了敌后战场的伟大力量 D. 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答案】D 【解析】 徐州会战发生在“鲁南苏北地区”,与材料中“此战拖住日军主力近5个月,推迟了日军向武汉的进攻”相符,故选D项;A 是淞沪会战,与材料中“鲁南苏北地区”不符,排除A项;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徐州会战,排除B项;徐州会战是正面战场,排除C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的基本史实来分析材料。 10.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该言论 A. 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B. 肯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 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 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供了支撑 【答案】D 【解析】 “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是毛泽东对农民运动革命性、正义性的总体肯定,彰显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基础,故选D;1927年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1925年毛泽东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工人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排除B;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C。 11.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某一制度主要体现了精英参政的精神,它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是对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体现了 A. 党派协商合作的良好关系 B. 尊重民族平等的自治精神 C. 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 D. 直接行使权利的民主诉求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精英参政的”制度是对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那么这一制度应该是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体现了党派协商合作的良好关系,故A项正确;尊重民族平等的自治精神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不是对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故B项错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C项错误;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是间接民主,不是直接行使权利的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12.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中国领导人针对会议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该方案的提出 A. 实践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 彰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D. 摆脱了新中国外交的孤立困境 【答案】C 【解析】 根据“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际会议”“印度支那”可知,这次国际会议上日内瓦会议,“交战双方……同时实现完全的停火”等信息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故选C;材料信息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无关,排除A;万隆会议没有讨论印度支那停火问题,排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新中国外交的孤立困境,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际会议”“印度支那”,联系日内瓦会议的内容分析解答。 13.《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 ) A. 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 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 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 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答案】B 【解析】 依据“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是指个体经营;“社会主义原则”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故B正确;“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原则”不符,排除A;中国传统农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因此“协作经营”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不符,排除C;“共同劳动”不属于“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 14.据记载,伯里克利时代的普罗泰戈拉已怀疑神“存在还是不存在”,普罗狄科更认为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按照发明种植、住房和各种技艺的实用需要创造了诸神的观念。这( ) A. 带有绝对化的发展倾向 B. 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滥觞 C. 肯定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D. 旨在论证“认识你自己”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伯里克利时代普罗泰戈拉已怀疑神‘存在还是不存在’,普罗狄科更认为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按照发明种植、住房和各种技艺的实用需要创造了诸神的观念。”可知,从普罗泰戈拉的怀疑神到普罗狄科更否认神而强调人的作用,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B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A违背史实;人人平等的理念,是斯多亚学派的观点,与材料无关,C错误;“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与材料无关,D错误。 15.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 实现了全球自由贸易 B. 拓宽了殖民扩张范围 C. 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D. 标志着世界市场确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物种、物品交流频繁,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全球自由贸易尚未实现,排除;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排除;世界市场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材料主旨是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通过贸易等手段促进物种之间的交流。 16.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 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 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 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D. 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经济方面崛起,但政治方面滞后,政治上保留封建残余,专制色彩浓厚,C项正确。1871年宪法中的选举权已经实行,A项错误。1871年宪法赋予了议会立法权,B项错误。德国在政体上属于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具体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紧扣材料信息“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即可知道答案。 17.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这表明() A. 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 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 C.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激发二月革命 【答案】D 【解析】 根据“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可知,俄国既受到沙皇政府的压榨,又受到战争的磨难,这符合二月革命的背景,即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故选D;俄国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统治,排除A;早在1861年改革已经废除农奴制,排除B;十月革命时沙皇专制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联系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分析解答。 18.“先不论苏联人采取的行动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还是为了实现共产党统治之前的俄罗斯的古老野心,抑或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共产主义,反正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基于这 A. 加强对中东欧的控制 B. 制定一套全球性遇制战略 C. 对苏联采取单一军事对抗 D. 转向维护美国本土安全 【答案】B 【解析】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于是,美国政府制定了—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即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选B;美国基于苏联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于是制定了—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排除AD;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并非军事对抗,排除C。 19.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某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货币持续贬值。下表是1961—1987年的美英法三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 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 “混合经济”的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 B. 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高 C. “新经济”的出现带来8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D. 减少政府干预导致80年代中期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战后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发展的滞涨时期,为了解决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又进行了新的调整,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项正确。A项说法,并不是“混合经济”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而是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排除。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降低,排除B。“新经济”的出现带来9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0.“在这个包围我冲撞我或驱使我的世界中,我可以对一切置之不理,但不包括混沌,不包括千载难逢的偶然和产生于混乱的神圣等值。世人终将找到荒诞的醇酒和冷漠的面包来滋养自身的伟大。”与此思想相同的文学作品是 A. 《悲惨世界》 B. 《人间喜剧》 C. 《老人与海》 D. 《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哲学思想以荒诞为起点,从荒谬入手对心灵进行探索,因此,与其相对应的文学流派是荒诞派,D项正确。A项,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B项,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 21.“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状况:富商众多;交易广泛; 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 (2)特点: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市镇兴起;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出现。 (3)原因: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促进作用。 (4)因素:国家统一;政府政策的影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 【解析】 (1)状况: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交易之物莫不通”可知,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可以概括为富商众多,交易广泛。 原因:根据材料“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可知,导致汉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是国家统一,交通发展,而且政府允许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 (2)特点:根据材料“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可知,明清时期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根据材料“……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可知,传统发达地区、边塞城市、江南地区大量市镇兴起;根据材料“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可知,在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3)原因:根据材料“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可知,松江棉布畅销推动下,北方的棉花大量南销,说明当时农产品的商品化;根据材料“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知,当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而白银货币化对此起到了促进作用。 (4)因素:根据三则材料可知,推动古代国家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国家统一、政策影响、农业手工业发展以及商业利润的刺激等。 22.大国外交往往与国际政治格局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世纪40-70年代亚洲重要外交活动简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外交政策发生的重大转变,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的世界史知识,围绕“冷战对亚洲政治格局的影响”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1)变化: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国与印度、甸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2)论点:美苏冷战影响亚洲政治格局的变化。 论证:二战后,美苏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20世纪50年代,苏联支持中国,美国扶植日本,从而形成了亚洲大国间(中日间)的对抗,中印两国曾经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20世纪60年代英苏竞相争取印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印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扭转在与苏联争霸中的劣势,调整对华政策,影响了日本与中国关系。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日本迅速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由此可见,美苏冷战影响了亚洲中、日、印等大国之间关系,对亚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外交政策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可从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等方面总结回答。 (2)根据材料,可提出论点:美苏冷战影响亚洲政治格局的变化。论证:结合二战后美苏冷战对中国、日本关系的影响进行说明,可从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导致中日间的对抗,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导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史实论证。最后,说明美苏冷战影响了亚洲大国之间关系和亚洲的政治格局。 23.婚姻关系的变化带有很强的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际上几乎所有有钱人家的婚姻就好像生意买卖一样结婚的第一步就是双方男性亲属对财产安排达成一致的协议,但也有因为宗教或因而结婚的,夫妻相亲相爱,理应就会携手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在当时,离婚是非法的,但女子可能遭到抛弃大多数的家庭夫妇白头到老。在工匠的家庭中,妻子是家庭和家庭作坊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摘编自玛格丽特·L·金著《欧洲文艺复兴(插图本)》 材料二 在欧洲的婚姻史上,宗教改革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甚至到了几乎可以任意的地步,男女双方只要表达了结婚的意愿就能结成了一桩合法有效的婚姻,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有一条规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这几乎是当时欧洲社会各界普通提出的二个要求后,欧洲人的结婚就变得不如从前那么随意了。 摘编自俞金尧《亲教改革前后欧洲人的婚姻自由问题》 材料三 婚姻要有道德和原则约束,如果为了两个人的婚烟而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甚至毁坏国家的规章制度,那么这样的婚姻最终的意义又何在?婚姻需要理性,从《社会契约论》可看出,婚姻最终构成家庭,而家庭则是社会不可分制的部分,因此,守婚姻中的道德法律,就是在融入社会。 摘编自曾梦清《从卢梭(爱弥儿)看启蒙运动时期的婚姻观》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婚姻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时期欧洲人婚姻观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时期婚姻关系的关注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婚姻关系的变化趋势。 【答案】(1)特点:重视男女双方的家庭财产;婚姻关系比较稳定;妇女是工匠家庭的重要劳动力。 原因: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复苏,人们更加追求财富,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和人生乐趣。 (2)变化:婚姻自由开放到受婚约规则的约束。 影响:宗教改革前婚姻自由开放,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宗教改革后婚姻规则的缔结有利于维系稳定的婚姻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3)关注点:关注道德法律。 趋势:侧重婚姻的个体属性(自然属性)到强调婚姻的社会属性。 【解析】 (1)特点:根据“双方男性亲属对财产安排达成一致的协议”得出重视男女双方的家庭财产;根据“大多数的家庭夫妇白头到老”得出婚姻关系比较稳定;根据“妻子是家庭和家庭作坊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得出妇女是工匠家庭的重要劳动力。 原因:根据所学,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复苏、人们更加追求财富、追求现世生活等角度分析总结。 (2)变化:根据“在此之前,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时期……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得出婚姻的自由开放到受婚约规则的约束。 影响:根据“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甚至到了几乎可以任意的地步”分析得出宗教改革前婚姻自由开放,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根据“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分析得出宗教改革后婚姻规则的缔结有利于维系稳定的婚姻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3)关注点:根据“守婚姻中的道德法律”得出关注道德法律。 趋势:综合材料得出,近代西方婚姻关系由侧重婚姻的个体属性到强调婚姻的社会属性。 24.【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对领土狭小且海岸线漫长的日本来说,外国人以及他们船队的出现很容易被大多数民众发现。在19世纪,日本的舆论一直是从对外来威胁的感知走向对国家认同的认识。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它早已引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接受西方方式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震动。维新武士们在摧毁幕府,重建天皇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在政治上转向西方民族主义的理念,这个理念还能够被抹上神道的色彩。日本在一个军事统治阶级的领导下,士兵更倾向——保卫一国的领土而非保卫一套思想观念,这一点与民族主义也有关联。因此,日本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民族主义,找到了一个协调文化传统与当下冲突的途径,即通过维新追求“富强”的道路。这一新发现的民族主义也深深影响了“自由主义”的宪法运动。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1)主要因素:民族危机的刺激;文化选择相对自由;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中下级武士领导维新运动。 (2)影响:推动日本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崛起为东方强国;日本教育和军队强调效忠天皇;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保留大量封建专制残余;推动日本踏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解析】 (1)根据材料“外国人以及他们船队的出现很容易被大多数民众发现。”可知民族危机是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它早已引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接受西方方式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震动。”可知日本文化选择相对自由是日本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维新武士们在摧毁幕府,重建天皇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在政治上转向西方民族主义的理念,”可知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是日本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之二;根据材料“日本在一个军事统治阶级的领导下,士兵更倾向于保卫一国的领土而非保卫一套思想观念”可知中下级武士领导维新运动是日本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之三。 (2)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可知,日本民族主义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维护民族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保留封建专制残余和军国主义势力等因素。 25.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革命的真正结束不是在“雾月政变”这一天,而是在1804年3月21日《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杨鹏《拿破仑法典二百年祭》 材料二 对这个非凡人物的评价,……在他做皇帝这件事情上我并不准备责备他。在资产阶级已在法国确立了统治而人民又漠不关心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别的出路,因为资产阶级从不关心公共利益,只要他们私人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就行,而人民看不到革命对自己有根本的好处,他们只具有战争的热情。 ——恩格斯《给“北极星报”编辑的第一封信》 材料三 下图为德国漫画:《拿破仑年表》。图片右侧用一半的面积和一系列动态的画面,表现拿破仑如何被欧洲各国打败:告别西班牙、败退俄国、逃离德意志、法国崩溃,体现了当时德国人将拿破仑作为“欧洲公敌”。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学历史社会地理课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法国革命整整结束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不责备拿破仑做皇帝”的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拿破仑夺权当政的重大活动,概述为什么拿破仑被视作“欧洲公敌”? 【答案】(1)理由:用法律形式巩固了大革命成果。 (2)依据: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保卫了法国革命的果实;顺应了历史的需求;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任答三点) (3)活动:雾月政变;任第一执政;建立帝国。 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民族国家主权,损害了各国人民的利益。 【解析】 (1)理由:根据“法国革命 真正结束……是在1804年3月21日《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结合所学《法国民法典》的意义,得出用法律形式巩固了大革命成果。 (2)依据:结合所学,可从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保卫了法国革命的果实、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等总结回答。 (3)活动:结合所学,可列举雾月政变;任第一执政;建立帝国等。 原因:根据“欧洲公敌”,可联系所学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从拿破仑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民族国家主权,损害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分析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