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历史新航标导学人教必修一刷题课时练:课时作业 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时作业 2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选择题 1.20 世纪 50 年代,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指出:“没有一个 强大统一的欧洲,而要在自由中实现德国统一,这是谁也不能自圆其 说的。”他此言旨在强调( ) A.欧洲一体化的必要性 B.德国重新统一的重要性 C.德国对欧洲的重要性 D.德国民主化改造的紧迫性 解析:根据材料中“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而要在自由中实 现德国统一,这是谁也不能自圆其说的”意在说明欧洲统一的重要 性,故 A 项正确。 答案:A 2.“二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 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 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 ) A.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 B.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建立 C.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 D.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 解析:据材料,法国主张与敌人(德国)和解,“用睦邻、平等态 度构建利益共同体”,即实现欧洲的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联 合的第一步,故 B 项正确。 答案:B 3.1960 年赫鲁晓夫应邀访法。戴高乐在会谈时提出“缓和、谅 解、合作”和表示同苏联共同建设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 欧洲”的设想。戴高乐还密切了同东欧国家的关系,并不顾美国的意 见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瓦解 B.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C.法国的实力能与美国抗衡 D.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解析:资本主义阵营走向分化,尚未瓦解,故 A 项错误;在材 料中所强调的是法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往来(苏联、东欧和中国),19 世纪 60 年代的欧洲一体化是指西欧,故 B 项错误;法国实力不足与 美国抗衡,故 C 项错误;1960 年以来法国的举措,是突破两极格局 的表现,是摆脱美国控制的体现,故 D 项正确。 答案:D 4.1967 年欧共体成立,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 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组 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军事共同体 解析: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从材料内容也可以看出欧共体主要涉及 经济范畴,不涉及军事领域,故 D 项错误。 答案:D 5.1951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称:“对日媾和是一种‘和 解’的媾和——美国最关心的是保护日本不受侵略,同时希望日本也 不威胁别国的安全。”美国这一政策( ) A.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肇始 B.承认了美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C.有利于提高战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 D.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解析: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开始的是“杜鲁门主义”,故 A 项错误;美国保护日本是为了控制日本,不是承认了平等的伙伴关 系,故 B 项错误;美国保护日本,采取扶植日本的政策,有利于提 高战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故 C 项正确;美国扶植保护日本是为了 推行霸权主义,并不能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故 D 项错 误。 答案:C 6.尼克松在 1972 年接受专访时说:世界历史上享有长期和平的 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 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 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尼克松的观点表明( ) A.两极格局没有存在的必要 B.美国已经放弃霸权主义 C.势力均衡一定会带来和平 D.多极化的趋势已经显现 解析:题目中的时间是 1972 年,世界格局是两极对峙状态,两 极格局没有存在的必要不是尼克松讲话所要表达的信息,故 A 错误; 美国的外交政策的目标始终是称霸世界,并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故 B 错误;势力均衡一定会带来和平也不符合材料观点,且太绝对,故 C 项错误;尼克松认为“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 中国和日本,……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因为 1972 年此 时美国实力相对衰落,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都在冲 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故 D 项正确。 答案:D 7.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政府在世界上极力鼓吹“日本模式”, 强调文化建设和民族自豪感。其主要意图是( ) A.摆脱美国控制 B.弘扬日本传统文化 C.发展国民经济 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解析: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 义国家,逐渐摆脱美国控制,故 A 项不是材料内容的主要意图,故 A 项错误;弘扬日本传统文化是材料的直接表现,不是主要意图,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日本政府在世界上极力鼓吹‘日本模式’,强调文 化建设和民族自豪感”,没有涉及经济领域,故 C 项错误;日本鼓 吹“日本模式”,是在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政治地位的表 现,故 D 项正确。 答案:D 8.1970 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 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 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 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 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从题干可知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 A 项错误; 从材料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 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使世界经济有更 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可知不结盟运动国家希望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故 B 项正确;C 项表述的不是题干主旨,故 C 项错误, D 项也与题干要求完善经济体制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 50 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 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 (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 年代中期以 后,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 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 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 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 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他们的社会政策……1967 年 7 月,六 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 的比例表。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34.88 % 15.85% 4.26% 1973 27.08 % 27.017 % 18.023 % 材料三 进入 70 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 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 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 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 指气使,发号施令。——以上材料均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这种变化对政治格 局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和影响。第(1)问,“原 因”根据材料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注意分析问 题的全面性。 答案:(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减弱;通过 联合,摆脱超级大国政治附庸的地位;通过联合,建立一个共同市场 和逐步协调他们的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2)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本主义 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影响:西欧、日本 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 主地位,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 化方向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