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2.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圜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A.铸币形制体现劳动人民智慧 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C.货币体制混乱阻碍国家统一 D.各诸侯国借助货币推广农具 3.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下表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 内容 刻石名称 “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泰山刻石 “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 之罘刻石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碣石刻石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溢),男女絮(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A.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 C.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 D.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4. 北齐时,马敬德“将举孝廉,固辞不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这表明当时( ) A. 九品中正制得以普遍推行 B. 举孝廉是入仕的首选途径 C. 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多样性 D. 考试已成为选官主要方式 5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 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6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 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 ) A.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 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C. 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D. 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 8.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B.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9.雍正年间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反映了 A.军机处是正式决策机构 B.内阁职能范围缩小 C.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D.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10. 19 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 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 C.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顺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11.据统计,中国近代棉纱进口占全部进口总值的比重,1891—1893年为14.6%,1901—1903年为13.6%,此后,棉纱进口大幅度下降,且棉纱开始出口。中国近代棉纱进出口的变化说明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B.列强逐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C.国内资本主义商业市场形成 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12.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 13.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材料主旨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 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14. 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催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 B.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C.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 D.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 15.辛亥元老李书城回忆:“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两句话,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多不提及。”当时之所以这样宣传,主要是因为 A.革命目标脱离时代 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革命精神未能形成 D.革命基础尚需扩大 16. 郑观应说:“惟东、西国例,公司虽官助厚资而成,亦无官督、商办之例。”麦孟华说:“中国公司,以官督办,事权号令,皆出其手,任意吞蚀,莫敢谁何……良法美意,以官督而悉败矣。”这反映( ) A. 洋务企业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B. 民族资本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C. 洋务企业经营体制存在缺陷 D. 政策转型推动民族工业进步 17. 严复《文钞·原强》:“中国知西法之当师,不自甲午败衂之后始也。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拉杂数之,盖不止一二十事。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效。”据此,严复的主旨是( ) A. 肯定了师夷长技的成就 B. 阐释了富国强兵的内容 C. 否定了学习器物的价值 D. 强调了政治变革的必然 18.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 A.发生在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D.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19.《大公报》(1945年10月24日)刊登的《为江浙人民呼吁》一文中写道:“这一带无数万的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材料主要说明 A.国民政府统治危机严重 B.官僚资本对百姓压榨严重 C.内战爆发导致民不聊生 D.美国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20.1951年春,山西长治地委对其辖区的5个村卖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土改后5 个村共有卖地户96户,计:新中农61户,占63.5% ;老中农31户,占3% ;贫农4户(其中有2户系旧富农下降),占4.2% 。共卖出土地284.11亩,其中新中农占65.2% ,老中农占2%,贫农占3.2%。”这说明该地区 A.农村土地改革没有成果 B.农民土地私有制发生了变化 C.农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D.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21. 钱乘旦认为:1415年起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在政府有关部门委派、支持下进行的。15世纪开始的探险队领导人大多数是贵族,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新航路开辟( ) A. 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B. 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C. 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D. 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 22. 有学者指出:“1517~1525年间的福音运动之后,新教与天主教便开始了争夺主动权的斗争,通过教育、宣传以及书籍审查制度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教义体系及服从制度。由于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便与诸侯、官吏和国王结盟,结果在实际上把教会变为政权的一部分。”材料与下列观点相吻合的是( ) A. “教随国定” B. “破除教会迷信” C. “反对赎罪券” D. “信仰即得救” 23. 在美国,众议员和国家主要官员由民选产生,任期有明确限制,还赋予议会弹劾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行政官员的权力;州政府和地方官员,绝大多数也是由民选代表或代理人组成。这体现了( ) A. 联邦制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 C. 共和制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24. 1937年初,罗斯福政府主动削减政府开支,缩减公共工程,并平衡政府预算,致使失业率人数骤然回升,从1937年8月到1939年6月,美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工业产值下降33%,失去了1932年以来所取得的成果。该材料反映罗斯福政府( ) A. 已放弃既定的经济策略 B. 干预经济政策逐渐失灵 C. 并未成功实践新政思想 D. 将干预视为应急的措施 25. 2019年12月4日,庆祝北约成立70周年的峰会在伦敦闭幕。峰会虽达成一份申明,再次强调团结与力量,但难掩成员国尤其跨大西洋国家之间的分歧。为此,美国智库外交学会的斯图尔特·帕特里克评价道:“在跨大西洋关系受损和大国竞争加剧之际,战略自治对欧洲人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这说明( ) A. 西方国家已经陷入分裂 B. 北约组织的土崩瓦解 C. 美国已成欧盟战略对手 D.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次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 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9分)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是一位日本陆军大臣于1917年5月至6月间,对中国的旅顺、青岛、济南、上海、南京、汉口、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出的一份报告。在原文中,他对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路中列强船舶货运吨位做过调查统计。如表主要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数据。 表:中国沿海及内河中若干国家船只货运吨位统计表 国别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英国 38120300 39266756 37675657 35840573 法国 1232763 898644 561955 596237 德国 6320466 4026493 58263 66532 俄国 1687796 1954925 1922055 1545085 日本 23422487 23996972 23873016 24233835 中国 14744325 18655411 18655411 18460533 --(日)田中义《对华经营私见》 根据表格提供的史料,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数据加以概括,并指出其关联性。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关联性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请考生在第28.29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在答题纸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内填涂。 28.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由于科技体制存在权力高度集中于行政机关、科研单位没有按照科研规律行事的自主权、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相脱节等弊端,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因此,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1983年国务院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开始领导科技体制改革试点。1985年3月,中共中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改革科研机构拨款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变科研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与生产相脱节;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1988年3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促使科研机构自主面向经济开发实体,国家在科研机构推行承包责任制,使科技体制改革获得重大进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原因。(7分) 29.(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白人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他认为应该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他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又认为绝对的民主自由和联邦制都不利于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他设想只有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才是不可摧毁的。”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经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玻利瓦尔对拉美的历史贡献。(9分) 选做28( )29( )题: 历史试题答案 单选题(50分) 1-10 BABCC ADACA 11-25 ADDAD CDDAD BACDD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14分 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自治性);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理学/心学亦可)不断渗入乡村治理。(任答3点得6分) 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士大夫的积极推动(从政治、经济、思想、士大夫方面答4点得8分) (2)9分 主要做法: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3分) 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答2点得3分,3点得5分,4点得6分) 27 12分 示例一:中国货运吨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德法等欧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西方列强此时期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1914--1916年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减轻了民族企业的竞争压力;相反战乱和战争的消耗极大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生产,因此大量的战争物资订单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创造了良机,中国外贸得以很大发展;辛亥革命后,政府鼓励实业政策的刺激也推动了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总之,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深受世界形势的影响。 示例二:日本货运吨位总体呈上升趋势,德法等欧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西方列强此时期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而日本则加强了中国的侵略与控制。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论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集团暂时放松了中国的侵略,尤其是德国因举国投入一战对华控制力量大为减弱;日本侵略中国计划蓄谋已久,控制中国是大陆政策重要环节,借助一战的有利时机加强与欧洲列强争夺;日本利用袁世凯称帝之际,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获得许多特权;总之,一战期间各国对华投资变化,反映此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新的较量在调整和确立新的国际关系。 (注:考生从主题或主展内容等角度提取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也可酌情给分。) 28 .15分(1)8分逐步深入,不断推进(2分);设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先试点后推广;不断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实行承包责任制。(其他任3点6分) (2)7分 旧的科研体制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3分);管理部门权力高度集中,科研机构缺乏自主权;科研与生产脱节严重;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其他任2点,共计4分) 29 .15分 (1)北美独立战争的鼓舞;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西班牙殖民霸主地位的衰落。玻利瓦尔的个人作用。(6分) (2)推动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传播欧洲启蒙思想;促进拉美地区经济发展和水平文化提高(或社会进步);鼓舞了拉美民众的反殖民主义斗争。(9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