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名师同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跟踪检测: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一单元 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跟踪检测 |基础达标练| 1.公元前 594 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 收税。其中“公元前 594 年”属于( ) A.前五世纪末 B.前五世纪初 C.前六世纪末 D.前六世纪初 解析:选 D 公元前 594 年属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期,故 D 项正确。 2.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和加强中央集权,由于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 大,于是出现了( ) A.工商食官政策 B.工商皆本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 D 商鞅变法时期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限制商人流动,实行重农抑 商政策,故 D 项正确;工商食官政策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故 A 项错误;工商皆 本政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B 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清时期实行的,故 C 项错误。 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此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 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据此可知,实行该“制”的目的 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增加财政收入 C.缩小贫富差距 D.打击豪强地主 解析:选 A 由“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 一最低之水准”可知,该“制”为均田制,由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均田制的目的 是抑制土地兼并,故 A 项正确。 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 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解析:选 B 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有力者无田可耕, 有田者无力可耕”,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 B 项正确;A、D 两项表述 的现象均由 B 项所致,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不符,排除;面对土地兼并现象, 封建政府曾采取措施进行抑制,故 C 项错误。 5.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 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代( ) A.劳动力极其缺乏 B.社会等级森严 C.徭役比较繁重 D.厉行抑商政策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并没有体现秦代 劳动力缺乏、秦代社会等级森严和徭役比较繁重,故 D 项正确,排除 A、B、C 三项。 6.下图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忠孝观念渊远流长 B.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D.海外贸易交通艰难 解析:选 B 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本题图片的对话反映 了这一问题,故 B 项正确。 7.《明太祖实录》:“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 明太祖诏:“商贾之家止穿绢布。”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击富商大贾 B.保护小农经济 C.阻碍商业发展 D.镇压游民作乱 解析:选 B 材料反映朱元璋以逮捕的手段惩戒不劳动、以“身份歧视”的 方式重农抑商,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小农经济,故 B 项正确;A、C 两项均是重农 抑商的手段,故排除;D 项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目的,故排除。 8.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 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这一理念( ) A.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 B.导致了崇商风气的兴盛 C.重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摒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解析:选 A 材料反映出朱元璋认识到“弃本抑末”会导致农桑的荒废,社 会生产的破坏,因此主张“重本抑末”,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相反,C 项与 材料无关,D 项表述错误,均排除。 9.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 )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信息“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 桅杆帆船”,可知 C 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D 两项均与史 实不符,排除。 10.“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 哉。”这是乾隆皇帝的御制诗,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 A.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B.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解析:选 A 据材料“求全关不开”可知,乾隆帝主张闭关锁国,导致中国 落伍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 A 项正确;闭关锁国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的要求, 故 B 项错误;抑制了明清时期社会转型属于当时的影响,故 C 项错误;乾隆帝 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这是当时的影响,不是深远影响,故 D 项错误。 |能力提升练| 11.《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 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 B.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 C.承认了土地私有 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选 D 从“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政令不信”可知,周王室 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而“公田不治”反映了作为周朝经济基础的 井田制也逐渐瓦解,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材料“上下相诈”侧面反映周朝 礼制破坏,故 B 项错误;而“公田不治”侧面反映了土地私有,但没有提及承 认土地私有,故 C 项错误。 12.宋代“不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 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 ) A.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 B.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C.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 解析:选 B 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与减少土地垦荒面积无关,故 A 项错误;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适应了当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一定 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在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情 况下,宋代租佃经济高度发展,农民可以维持生计,不一定抑制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加剧了土地的集中程度,故 D 项错误。 13.明朝正统九年二月,广东潮州府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 海,通货爪哇国。正统十年三月,福建缘海民有伪称行人正使官,潜通爪哇国者。 由此可见,明代( ) A.开放对爪哇国贸易 B.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 C.海禁政策走向瓦解 D.对外走私已成普遍现象 解析:选 B 根据“私下海”可知,明代并没有开放对爪哇国贸易,故排除 A 项;明代对爪哇国的贸易都是民间贸易,即“私下海”“潜通爪哇国”,故 B 项正确;由于与爪哇国的贸易都是民间私下贸易,而非官方正式贸易,所以海禁 政策走向瓦解的说法有误,故排除 C 项;民间与爪哇国的贸易并没有体现对外 走私成为普遍现象,故排除 D 项。 14.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 《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 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严控对外联系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避免海难发生 解析:选 A 清朝前期厉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断绝沿海民众和海上抗清 力量的联系,故 A 项正确;鸦片走私开始于清后期,故 B 项错误;“敢出界者 斩”是控制国人出海,不是西方思潮的传入,故 C 项错误;“避免海难发生” 不是海禁政策的目的,也无法避免,故 D 项错误。 15.国家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而视农为“本 富”“末富”,“崇本抑末”,是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措施实行后,出现了 “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 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 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 征收资产税……,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 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流 行的经济思想”首倡者。 (2)据材料二,指出汉文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并概括该政策实施后的成效。 (3)指出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概括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可 得出,农商平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崇本抑末”可知,指的是重农抑商的经 济思想,可得出首倡者为商鞅。第(2)问,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变“抑商” 政策为“惠商”政策,可得出惠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游天下, 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和“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 活”可得出,出现了富有的大商人,商品交易频繁;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第(3) 问,第一小问,根据关键词“征收资产税”“告缗”可得出,经济政策是抑商;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可得出,增加财政收入;第三小 问,根据“征收资产税”和“告缗”等关键词可得出,征收资产税,告发不法商 人。 答案:(1)经济主张:农商平等。首倡者:商鞅。 (2)经济政策:“惠商”。 成效:出现了富有的大商人,商品交易频繁;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3)政策:抑商。目的:增加财政收入。 表现:征收资产税,告发不法商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