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经济史部分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详解版)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 测: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一、选择题 1.(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题)《新唐书·地理志》 载中唐以后全国兴修水利工程 83 项次,南方有 71 项次,其中江南一道即独占 50 项次,据 考察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兴修水利工程项次远不止于此。上述材料表明唐代 A.南方粮食产量超过北方 B.长江中游经济最发达 C.重视江南的水陆交通发展 D.重视南方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D 【解析】 考察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 通过材料信息“载中唐以后南方有”“其中 江南一道即独占”“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兴修水利工程项次远不止于此”的可以推断出材料着 重表明唐代十分重视南方水利工程建设。 2.( 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 8 题)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答案】B 【解析】“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大意是:二月里蚕儿 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 只顾医治眼下的困境,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联系各选项,ACD 三项符合材料,B 项土 地兼并严重在材料中未体现。 3.(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8 题)“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 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 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材料信息的意思是: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 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 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可见,作者主张通 过“重农”以达到控制人身的目的。故选 B。 4.(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3 题)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 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白居易的诗只是说明看到苏州粮食 作物生长的情况,并没有说明是其它具体情况。轮种制是指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和 收获两次以上的耕作方法。 5.( 北京市丰台区 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文科综合试题 12 题)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反 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突出成就。图 10 中两件展品存放的展台应属于 图 10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方砖反 映了实现国家统一;“用于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的农具”是西汉以后出现的犁壁。故选 C。 6.( 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文科综合试题 15 题)明朝时松江的地方志 中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都) 从此出”。这种现象使 A.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B.国家税收大为减少 C.农业大国地位动摇 D.农村土地大量荒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从材料信息看,松江一带的农民的许多开销都依靠棉布。 这反映出纺纱织布在当地日益重要。这一现象促进了棉花的种植和棉布的加工,推动了农产 品的商品化,冲击了当地的自然经济。故选 A。 7.( 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二学期两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 13 题)元朝时 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元朝时期棉花大量种植,由于其具有的价格便宜, 产量大、棉纺技术提高等比桑蚕业具有的优势,因此导致桑蚕业生产趋于萎靡。AC 项不符 合史实,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在全国一些区域气候不适合。 8.( 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13 题)在苏北农村流传着 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 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C 【解析】考查小农经济。材料反映来了客人后,农村家庭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地招待,本 质上反映了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9.(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文科综合试题 26 题)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 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 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 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考查古代农业。五则农谚反映了播种时间、稻种的选择、栽插技术、农作物 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A 项和 B 项都是从某一方面来介绍五则农谚的内容,以偏概全, 故不选;而 C 项和题干无关。 10.(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27 题)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 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 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 C.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D.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答案】C 图 9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农耕经济,古希腊的城邦 国家工商业发达,因此不同经济活动形式分别产生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民主政治。 11.( 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二次教学测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3 题)图 9 是明代宋 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插图。对该图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关中地区农民创造的“井渠” B.该装置的发明人是东汉的杜诗 C.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进行灌溉 D.该设施始见于明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图片反映的灌溉工具是翻车,故 C 正确。 12.( 安徽省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15 题)魏晋时期 的著名思想家傅玄在《马(钧)先生传》中记载,“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 以溉。先生乃作 ,令童女儿转之,而溉水自复,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材料中横 线处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 B.风力水车 C.水排 D.翻车 【答案】D 【解析】D 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题干中魏晋时期马钧是有效信 息,据此可以判断。 13.(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2 题)史书记载:“水激轮转, 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 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的灌溉工具。从材料判断此灌溉工具是水力带动的。 14.( 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五校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 25 题)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 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 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 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于小农经济的评价。根据所学小农经济主要目的是为满足自己需要 即自给自足故应该排除 B 和 C 和 D。 15.(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文科综合试题 24 题)在古时一 天计为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 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十二个时辰,又把晚上分为五更。平时常说的“夜 半三更”中的“三更”对应于今天的什么时间 A.23 时到 01 时 B.01 时到 03 时 C.03 时到 05 时 D.24 时到 02 时 【答案】A 【解析】选 A。考察古代的计时方法。十二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 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现代时间是从 23-1,1-3 一直到 21-23 为止,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晚上分为五更,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 五更(3-5),所以选 A。 16.( 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 历史试题 4 题)右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 建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 严重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 ①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 ②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过度开垦 ③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 ④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考查农耕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问题。根据时间信息可知从西周到明清均未有 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建国初的工业化建设集中在东北,并非在黄土高原,故排除④。 17.(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3 题)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棱。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 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A.不稳定性 B.封闭性 C.完全依赖自然 D.受政府重视 【答案】A 【解析】本题根据材料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CD 两项较容易排除,完全依赖自然 和受政府重视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 项封闭性指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产品不流入市场, 材料中也没有直接体现,本题选 A 项,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由于规模小条件简陋, 缺乏积累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弱 ,加之易受制度政策影响,较为脆弱。 18.(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5 题)“古 先圣王之所以导其健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 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关注农民利益 ③抑制商业发展 ④力求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是《吕氏春秋》中主张重视农业的言论,大意是要重视农业和农业生产, 以稳定社会、稳固国君统治。联系各选项,本题选 B 项。 19.(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 25 题)图 7 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的 变化。将它移植到史学领域,反映地区 A.因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化建设侵吞了大量的林地 B.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林地被开垦为耕地 C.因道路、房屋宫室的大规模建设而致使森林减少 D.因人口的增长及对木材消耗的扩大导致森林减少 图 7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 A 项可排除,工业化产生于近代,不符合材料中古代秦汉、唐宋、――― 这一发展过程、趋势;CD 两项的说法明显错误,不能作为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变化的原因, 本题选B项,毁林开荒因素。 20.( 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19 题)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 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答案】B 【解析】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 A 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 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 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 D。故选 B。 21.(山东省滨州市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 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 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从材料看,农民辛辛苦苦,仍不能应对繁重的赋税,不得 以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以偿债。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的脆弱性。 22.(北京市西城区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 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 .筒车 B.桔槔 C.水排 D.翻车 【解析】A 考查水利生产工具。关键词“唐朝”、“ 轮乃曲成” “终夜有声”可以判断 是用水力灌溉的工具,即筒车,利用势能,故昼夜工作,终夜有声。其他均需人力,发明时 间也不在唐朝。B 为春秋战国发明。C 为东汉发展。D 为东汉发明。不符合“当时发明”的 关键词界定。故选 A。 23.(南通市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 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 化的原因有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变法的推行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先秦农业的发展。材料反映战国时期农业比西周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其原 因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①属于生产力的飞跃,②③④是此时期生产关系 的变化,选择 D 项。 24.(山西省太原市 高三年级调研考试)5.右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 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 B.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内迁 C.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 D.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答案】A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图片反映的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原 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根据时间跨度以及古代、近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可知 选择 A 项。 25、(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 高三测试)13.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农 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种言论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B.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C.小农经济地位的动摇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工商业。材料信息的意思是: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 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 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这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影响日 益重要。故选 D。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政策,汉代并未瓦解,排除 A;汉代, 熟人社会地位并不高,排除 B;汉代,小农经济地位的并未动摇,排除 C。 26.(山东省青岛市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2.八卦(见右 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 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 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 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农耕经济对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根据“春耕秋收”的提 示八卦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人们思想文化的影响。 27.(茂名市 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13.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 道:“晨鸡呜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男女分工明确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答案】D 【解析】 考察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从“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可以推断是农业 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和男女分工明确;中国的小农经济的确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古代中 国农民负担沉重,不可能出现生活自然悠闲的情况。诗歌内容也难以推断出田园生活自然悠 闲,故正确答案为 D。 28.(云南省部分名校 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2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 稻谷遗存 120 余处,其中长江流域 90 余处,黄河流域 12 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 化粟粒、粟壳遗存 40 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题目中的表述并没有反映出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的历史信息。 29.(辽宁省丹东四校协作体 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34.“辛亥革命之 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离婚率大约在 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 低的水平。”在此期间离婚率相对较低的因素包括 ①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②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 ③“夫为妻纲”观念根深蒂固 ④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表述均符合史实。故选 D。 30.(湖北省稳派教育名校联盟新课改 高三第二次联考)25.对“五谷”的解释,(东汉 末)郑玄的解释是“五谷,麻、黍、稷、麦、豆也。”(东汉末)赵歧的解释是“五谷谓 稻、黍、稷、麦、菽(豆类的总称)也。”造成这种解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人学识水平的差异 B.稻主要种植于南方,一些人不了解其重要性 C.稻引进中国种植不长,有些人不了解 D.两人对商业重要性的认识不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两人对五谷的差异主要是麻和稻的区别。水稻是我国自主 培植起来的粮食作物。排除 C。水稻种植于南方,主要是南方人食用,北方许多人不食用, 不了解,北方人不把水稻看成是五谷之一是很自然的。故选 B。A 是直接原因,B 决定 A,排 除 A。对“五谷”的认识问题与对商业认识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D。 31.(江西省红色六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 B.“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C.“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 D.“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工具。A 描述的是筒车,翻车时三国马钧改进,故选 A。 32.(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 高三 12 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 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 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特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地位。选 B.土地和粮食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财政主要收 入,也是国家统治的根基所在,所以把土地和国家联系在一起,故选 B。 33.(安徽省黄山市 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叶茵《田父吟》:“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 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粮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B.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艰难发展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剥削使农民生活贫困 【答案】D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和文言文阅读能力。诗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反映了租税的 沉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34.(新疆乌鲁木齐地区 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学者许倬云说,精耕 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 “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较容易,材料中中国人“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文人叶落归根等, 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农耕文化、“安土重迁”的思想等。本题选 A 项,第④项容易排除, 商品经济发展恰恰阻碍材料中的现象产生。 35.(浙江省金华十校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相 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 ②使用高转筒车 ③曾推行均田制 ④出现了曲辕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唐农业发展的概况,根据所学来判断,第①项关中农民创造了“井 渠”是在汉代,本题选 D 项。 36.(北京市丰台区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右图所示生产工具的出现,反 映中国古代农业 A.犁耕技术开始出现 B.耕织结合模式出现 C.黄河流域农业发达 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图中的生产工具是曲辕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 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农具的进步反映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故选 D。A 项中“开始”不正确;图片无法体现“织”,排除 B;曲辕犁最早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排 除 C。 37.(河南省南阳市 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秦民歌:“七月流火, 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 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答案】B 【解析】考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说的是炎热的夏天,天气比较干旱,农业受到极大影 响,由此可知应是指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38.(长沙市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 可以说明统治阶级“重农”目的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政策。材料信息认为,不重视农业,人们则不定居,人们不 定居则离乡轻家,像鸟兽一样四处奔走。即便是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也不能禁止他们四 处流动。因此,只有重农才能限制他们。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1.(26 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西南面是世界上最高山脉,东和东南面是浩森的海 洋,北和西北面是广漠沙丘和草原,它与其他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加之后来人工 修筑的万里长城,有效地形成了保护中国古文明的屏障,也为自己营造.了发展空间和时间。 材料二 农业是中国的社基础,凡适合农业发展的地方就有家族的迁入,就有人口繁衍, 就有文明的滋生和发展。中国农业文明形成了两显著特点:一是庞大的人口,二是以家族为 核心的体系。……保留有聚居的家族和多家族聚居的村镇,本身就是文明承载和发展的体系, 这是中国文明连续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考古证实,从商朝就形成的书面文字具有特殊意义,生活在各地的中国人尽管 所持方言不同,却能认知同一文字的共同意蕴,这是最早的信息交流平台,是中国文明保持 统一和连续性的重要支柱。……共同以大儒学共融的理论……如影随形地左右着中国文明覆 盖区域人(包括朝鲜日本)的思想和行动,是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的精神和理论基础。考选 用人制度是保证中国文明连续的组织基础……。两千年多年来,从综合考试发展到从隋朝开 始有固定文本和儒学为宗的科举制,不仅保证了治国安邦人才的先进性,而且保证了专一的 理论体系,中国文明得到了政治和思想上高度统一。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哪几类因素将中国文明与其它文明隔绝?给中国社会发展 带来了怎样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4 分)(至少 答出四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举例说明传承下来的重 要的中国古代文化。(6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文化保持连续性的主要原因。(8 分) 【解析】第一问第(1)小问根据材料从山脉、大洋、沙漠、长城等因素来判断。第(2) 小问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回答。积极方面可以从免受入侵,促进发展角度思考,消极方面从 不利于中外交流角度思考。第二问影响农业发展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生产工具、政府政策、 水利工程等方面思考。第三问回答对今天有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化。第四问可以根据材料四概 括。 【答案】(1)(8 分)因素:自然因素(1 分):有山脉、大洋、沙漠等(2 分)人为因 素(1 分):有长城(1 分)影响:使中国少遭外侵;为自身营造了发展的时间、空间;但阻 隔了中外交流,不利中国文明的发展(3 分) (2)(4 分)因素:自然条件;品种改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进;水利兴修;重农 措施(任答 4 点得 4 分) (3)(6 分)传承的文化:省、县制;文字、思想伦理、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医 学(言之有理即可) (4)(8 分)原因:封闭的环境;家族聚居的农业生产方式;文字、学说,考选用人制 度的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民月令》所反映的是东汉晚期一个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 务安排。全书内容大致包括: 一、祭祀、家礼、教育以及维持改进家庭和社会上的新旧关系; 二、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 三、纺绩、织染、漂练、裁制、浣洗、改制等女红; 四、食品加工及酿造; 五、修治住宅及农田水利工程; 六、收采野生植物,主要是药材,并配制法药; 七、保存收藏家中大小各项用具; 八及九、粜籴及杂事。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田庄的主要经济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庄经济的基本特征。 (4 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 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 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 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 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2)19 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经济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 国倾销商品的愿望”?这一“愿望”的实现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10 分) 材料三 “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 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 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报告》1953 年 (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 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 分) 【解析】第 1 问根据材料、所学概括汉代田庄的主要经济活动和主要特征。从材料中可 以了解到汉代田庄的主要经济活动有手工业活动包括纺织制衣、食品加工、建筑等,主要特 征根据所学指自给自足。第 2 问考查了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及对中国近代经济产 生的影响,经济侵略过程可从打开中国大门——商品输出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地这一 主线来回答,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相关所学来回答,本问较为常见、重要。 第 3 问根据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材料中可以较容易了 解到主要有生产资料的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薄弱、生产技术的落后等因素。党中央采 取的措施和积极影响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措施主要有: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 作社,走集体化道路。产生的影响主要指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社会主 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答案】(1)主要经营农业;手工业活动包括纺织制衣、食品加工、建筑等;也涉及— 些商业活动。特征:自给自足。(4 分) (2)侵略活动: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取得了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 遇等特权开始打开中国市场;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取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便 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 ③通过控制中国海关,发展外商在华企业,组织“洋行一经营对华贸易等,扩大商品输 出。(每点 2 分,共 6 分) 影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出现逆差,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买 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4 分) (3)制约因素:生产资料的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薄弱、生产技术的落后。 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6 分) 3.(湖南省长郡中学 高三第五次月考)(17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一 果品类有甘蔗、荔枝、龙眼、柑橘、椰子、槟榔等,被服类有棉花、蚕桑、蕉、 麻、葛等,油料类有花生、芝麻、桐、棕等,器用类有蒲葵、莞香、莞草、龙须草、藤草等, 其中有的品种还是明代始试种并逐渐推广的。如在墟市贸易中常见的、可用作酿酒的番一, 即首先由东莞人陈益于明万历八年(1580)从交阯传入东莞。由于番薯是“功同五谷,益国 利民”的经济作物,因而迅即在粤西和粤中普遍种植。又如烟叶,亦是 17 世纪初由交阯传 入广东才开始种植的。迟在明末,广东烟叶的种植已相当普遍。 材料二 如番禺、东莞、增城、阳春、英德、澄海、徐闻、雷州、潮州都是当时著名的 甘蔗种植区。其中番禺、东莞、增城、阳春的蔗田面积就相当大,甘蔗之多,“连冈接阜, 一望若芦苇”,出现了“蔗田几与禾田等”的现象。又如同期鹤山县种烟也相当多。鹤山农 民通过种烟,摸索到一套烟稻轮种从而提高晚稻产量的经验。清代前期,南海县池塘面积约 占全县土地的十分之九,农民于池中养鱼,在塘基植桑,以“桑鱼为业”。 材料三 如顺德县陈村的居民,即以经营果品业为主。明清间,东莞县的茶园村则属香 树之区最大者。史载:“香树出东莞四十里茶园村,村中人皆业香,故漫谷尽植之。”因此, 东莞有“岭南香国”之称。清初,专业产茶区在广东也次第出现。如鹤山县“自海口至附城, 毋论土著客民,多以茶为业”。明末清初,槟榔椰子在海南岛种植已相当普遍。其他专业化 的经济作物区还有不少,如四会、新兴、潮州是柑的著名产区,新会是蒲葵的著名产区,鹤 山以盛产烟叶闻名,南海、顺德以蚕桑之乡著称等等。 材料四 如清前期河源县上管康乐诸村居民所种的茶,“香嫩色美”,当地居民“生计半 赖此”。茶叶的种植在上述有关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反映了嘉庆以 前这类商业性的茶业生产,包括植茶和茶叶加工(如河南业茶村妇摘采“绿芽紫笋”之后, 继这“熏以珠兰”的加工活动),仍多由茶农负担,尚属家庭副业的生产形态。甘蔗和柑橘 的种植,主要也是为了出卖。清初的广州,便是粤地果品北运的集散地,时人诗曰“舟车北 去果箱多”者,即描述此类情况。此外,新会蒲葵的种植,东莞香树的种植,吴川黄麻的种 植,高州葛的种植,粤北地区桐、漆的种植,目的也都是为了出卖牟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龙潜《明清广东经济作物的种植及其意义》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广东经济作物种植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广东经济作物种植发展的原因。(5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广东经济作物种植迅速发展意义。(8 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通过材料考查了明清时期广东经济作物 种植发展的特点、原因和意义等。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 效信息,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合、分析、归纳。第 1 问概括明清时期广东经济作物种植的特 点,主要可从种类繁多;专业化的经济作物区出现等角度回答。第 2 问原因有重视水利兴修; 统治者实行刺激和推动的政策等。第 3 问经济作物种植迅速发展意义指广东经济作物加工业 亦应运而兴;造成了地方市场的繁荣,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城镇等。 【答案】(1)①经济作物种类繁多;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③专业化的经济作 物区出现;④经济作物种植的目的,已不单纯地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的需求,而是开始作为 商品生产投入流通领域去获取交换价值了。(4 分) (2)①重视水利兴修;②进一步开发土地资源;③周边粮食供应充足,养活了众多人口; ④统治者实行刺激和推动的政策;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发达,市场扩大,经济作物 通过行商长途贩运贸易而远销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5 分) (3)①随着经济作物普遍大面积的种植,广东经济作物加工业亦应运而兴。②随着经济 作物种植的增长,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从而造成了地方市场的繁荣,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墟 市,构成商品流通的网络,成为广东地方经济的动脉。③随着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商品经 济渗入农村,使经济作物产品逐步商品化。④随着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在一些经济作物种 植比较发达的地区便出现了货币地租。(8 分) 4.(江苏省无锡市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3 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 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 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 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 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 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 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 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 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5 分) (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 分) (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2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脉络的理解。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战国时 期世袭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可以从政治大变革: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加强中央 集权的需要;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调整;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加 以考虑。第二问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可以从目的、制度建设、举荐方式等方面加以分 析。第三问隋朝管理制度的特点可以直接根据材料四提取:考试方式、中央的地位、完善等 方面加以概括。第四问趋势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不断强化的过程。 【答案】(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每点 1 分,共 2 分)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堀起(士阶层日益括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 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每点 1 分,共 2 分)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 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任答 l 点,1 分) (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每最 1 分,共 3 分)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 善。(每点 1 分,共 3 分)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 分) 5.(辽宁省丹东四校协作体 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40.(37 分)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 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 685 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 前 594 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 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 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从 19 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包括供应条约口岸工 厂的经济作物,这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 欣欣向荣,直到 1949 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首先在条约口岸直接感受到的世界市场 上银价或中国农业输出品行情的波动,有时候能波及农村。但总的说来,直到 1949 年,农 民地区和条约口岸经济依旧只有很松散的联系。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在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原 料通过铁路和轮船运到美国东部和欧洲西部那些正在迅速发展的城市中心。同时,数以百万 计的移民为美国实业家和农场主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对工业化发展产生的影响。(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 19 世纪中后期农业对工业化迅速发展的 作用。(6 分) (4)牛津大学伊懋可教授认为农业变革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 所学知识论证伊懋可教授的观点。(13 分)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外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第(1)问,农业发展状况从生产工 具的改进、新的土地制度的建立、新的阶级阶层的兴起等方面来概括,影响从对旧的经济形 态、土地制度、旧的统治阶级的衰弱、以及文化思想方面的变化来论证。第(2)问,抓住 关键词句“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 总的说来,直到 1949 年,农民地区和条约口岸经济依旧只有很松散的联系”可以看出农村对工业化的影响不大。 第(3)问,抓住关键信息“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原料”“ 扩大了国内市场”来回答问题;第 (4)问,要论证观点,分别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农业发展状况的不同导致对工业化进程的影 响不同进行论证。课选取的角度有农业提供的原料、市场、廉价劳动力等角度进行论证。 【答案】(1)影响:铁器和牛耕使用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促进 了分封制崩溃,封建政治制度最终确立;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百家争鸣构成了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2 分) (2)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农村与通商口岸经济联系松散。(6 分) (3)作用:提供了原料;国内市场扩大。(6 分) (4)农业变革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农村发展滞后导致工 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工业提供原料供应不足。美国农业的变革 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市场和原料)。中国、美国近代农业发展的条件不同,分 别对工业近代化进程及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3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