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第1部分现代篇第12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教师用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第1部分现代篇第12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教师用书

第 12 讲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 [阶段特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既 有成功,也有失误,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坐标通览] [整体感知] 政治 —(1)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初步形成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 基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 严重破坏。 (3)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三大外交政策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日渐 成熟。 (4)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 美、中日关系改善,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 际地位大大提高。 经济 —(1)1949~1956 年:“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 就,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通过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1956~1978 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共八大、20 世纪 60 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另一方面,在探索过程中也出 现了严重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 化大革命”等。 (3)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 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 的时代色彩。 文化 —(1)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探索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设 提供了重要理论武器。 (2)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教育和文艺工作取得了重大 成就,如“两弹一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双百” 方针等,但总体落后于西方;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干 扰,科技、教育、文艺事业发展历程曲折。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1.新中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建设的历 程。 (2)制度建设 ①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1949 年新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 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1)1952 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1953 年,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社会主义 工业化起步;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3.外交奠定基础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 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1949 年,中苏建交。 (3)1953 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1954 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推动解决印度支那和 平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5)1955 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4.思想文化 (1)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确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956~1978 年) 1.探索成就与失误 (1)成功探索 ①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和任务。 ②1960 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2)探索失误 ①1958 年,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随之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发展,造成国民经济困难。 ②1966~1976 年,“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文化大革命”爆发,民主政治、经济领 域都遭受冲击,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2.民主政治的挫折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社会秩序混乱。 3.外交突破 (1)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4.思想、科技与文化 (1)思想: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为 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做了理论准备。 (2)科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提高了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3)文艺: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但后 期遭破坏。 (4)教育:毛泽东提出受教育者在德、智、体方面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 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事业遭到破坏。 5.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①特点:20 世纪 50~70 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生活水平: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交通事业的进步 ①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 沟通。 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主题 1| 政治上:20 世纪 50~70 年代,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外交成就 1.(2016·全国乙卷)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 重,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20 世纪 60 年代,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 A、D 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 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 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 B 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 C 项错误。] [备选真题] 2.(2016·江苏高考)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 取越南南北以北纬 16 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A [根据题干中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尤其是其中的关键信息“越南”“实现停 战”“法军撤出”,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次国际会议的议题之一是和平解决印度支那 问题,与日内瓦会议的主题相吻合,故选 A 项。万隆会议讨论的主题是保卫和平、争取民族 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与会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B 项。中国没有参 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故排除 C 项。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主要是通过了恢复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D 项。] 3.(2016·上海高考)如下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 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A [1972 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结束了美国长期对中国的外交遏制,打破了外交的僵局, 引发新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故 A 项正确;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 50 年代,引 发了第二次建交热潮,故 B 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现在 2001 年,不符合时间限 制,故 C 项错误;中日建交是推动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4.(2015·海南高考)1971~1978 年,我国共援助 37 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 470 个项 目,超过 1955~1970 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 16 年总和的 109%。 这反映了( )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D [根据材料“1971~1978 年,我国共援助 37 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 470 个项目”可 知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外交出现转折的情况下,积极通过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提高我国 的国际地位,故 D 项正确。 ] 1.三大政治制度及其中国特色 制度 中国特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了最广泛的民 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 原则;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 合,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核心地 位,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 督。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效解决了我 国少数民族的问题,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2.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外交的特点、原因及目的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世纪50年 代 “一边倒”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 对峙 ②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 采取孤立、封锁政策 ③中国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 维护国家独立,巩固 新生的民主政权;打 破封锁、孤立,恢复 发展经济;加强国防 安全等 20世纪50年 代中期至 60 年代末 “一大 片”,反对 美苏争霸 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 国,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外交环 境恶化 ②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又有更多 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 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 处境,扩大中国在世 界上的影响;积极创 造经济发展的有利国 际环境 20世纪70年 代 改善与美国 等国家的关 系 ①美苏争霸,美居守势 ②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给中国造成 巨大压力 ③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 际地位;牵制和对付 苏联的威胁 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实质 [命题猜想]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题时要结合三大制度的基本内涵分析。 1.(2016·湖北江汉平原联考)毛泽东强调人民政协的作用和性质时讲到:“人大和国 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 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材料意在说明( ) A.人民政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B.人大与政协职责应各有侧重 C.政府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度 D.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 B [根据“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 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可知,毛泽东认为政协不应该成为国 家的权力机关,这样可以避免权力的重复、分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没有建立时,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题干应该是在人大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在强调人民政协 的职责应该有所变化,与人大的职责应该各有侧重,故 B 项正确。] 2.(2016·常德模拟)1954 年 10 月 5 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 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 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 D.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 C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 A 项错误;新宪法已于 1954 年 9 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故 B 项错误;1954 年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起步阶段,特别是经济建设需要法律保障,故 C 项正确;“双百”方针是 1956 年提出来的, 故 D 项错误。 ] [备选习题] 3.(2016·海口调研)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 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 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 ) 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是否成为宪法内容,故 A 项错误; 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有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故 B 项正确;新中国 民主政治还未至臻完善,故 C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 望,故 D 项错误。] 从历史演变和大国关系角度命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政策 及成就 [命题猜想]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政策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复习备考时,应 注意以下几点: (1)联系当时世界形势,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制定的特定历 史背景,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表现。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产生的重大影响;联系时事,分析中国处理外交关 系中体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 (3)概括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时政热点, 把握国际关系中的中美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代中国的 外交关系。 4.(2016·聊城模拟)1953 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 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 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另起炉灶是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旧中国同外国 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视处理,并非处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的政策,故 A 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953 年由中国提出,中印、中缅倡导的,是处理临近国家和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原则,故 B 项正确;求同存异是指 1955 年在亚非会议中,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 C 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 势力,故 D 项错误。] 5.(2016·海口调研)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 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并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 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 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伸张正义的舞台 C [材料主旨是“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 的”,可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益于亚非国家的大力支持。] 主题 2| 经济上:20 世纪 50~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2016·全国甲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 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A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 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 化奠定基础,故选 A 项。B 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C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 原因,排除。D 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2.(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 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导学号:02792126】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A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工 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 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 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 A 项;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 时期,故 B、D 两项说法错误;1958 年中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 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 3.(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 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 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 A 项;“一五”计划期间没 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 C 项;国民经济恢复在 1952 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 D 项。] 4.(2014·全国卷Ⅱ)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C [“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于 A 项“农 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 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 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 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 现,据此判断 C 项正确。] 1.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 渡。 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 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2)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 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方面 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 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2.20 世纪 50~70 年代“左”倾错误的表现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 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 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 1959~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外交上: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以意识形态为主, 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 20 世纪 60 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 碍了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 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 创设新情境命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表现、特征及影响 [命题猜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五”计划是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做出的总体部署。其内容 是“一化三改”,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高考命题多运 用图表数据材料,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一五”计划建设背景、特点及影响。解题时要联系新 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状况思考。 1.(2016·太原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 50 个,中部 地区有 32 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 35 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 空白。这反映了( )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 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 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 B [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主要是在东北地区,与材料“中部地区有 32 个,军用企业布 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 35 个”不符,故 A 项错误;由企业的空间分布不难看出,军用企业布 置在内地的目的是保障经济安全,故 B 项正确;由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的军用企业 均是空白可见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善,故 C 项错误;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与企业 空间分布不同并不直接相关,故 D 项错误。] 2.1956 年,中共领导人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刘少奇指出:“我们国家 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不可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 个补充嘛!”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深受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B.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灵活务实 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而材料提到仅“有百 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故 A 项错误;根据“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可知三大 改造已经完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故 B 项错误;“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 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表明中国打破对斯大林模式单一公有制的迷信,是独立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灵活务实政策,故 C 项正确;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是在 1959~1961 年,故 D 项错误。]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失误 [命题猜想]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损失,为后来探索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解题时注意运用历史定量分析法及唯物史观理论分析思 考,特别要注意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形式及工作重心等角度,理解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探索 历程中的经验教训。 3.(2016·衡阳联考)1958 年 6 月 12 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 “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 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 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数万斤。钱学森的科 普文章( ) A.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D [高指标、浮夸风是由于经济建设过程中“左”倾错误发展所导致的,钱学森的科普 文章只是其一种表现,故 A 项错误;钱学森的科普文章明显存在“左”倾错误,并非科学依 据,故 B 项错误;钱学森只是当时巨大的政治洪流中的一分子,是时代造就,而非科学家虚 伪,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1958 年 6 月”可知,当时中央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 度,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钱学森的这 篇文章也深受这股风潮的影响,故 D 项正确。] 4.针对 1962 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 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 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 ) 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 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 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材料讲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形式,没有讲到地方自主权,故 A 项错误;邓小平只是 针对当时农村的经济状况,提出要改变经济形式,看不出有没有彻底摆脱“左”倾错误的束 缚,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 合法起来”可知,要调整农村经济形式,故 C 项正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 20 世 纪 80 年代,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备选习题] 5.下图为 1976 年发行的纪念第四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的邮票。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 实是( ) A.“文革”对经济发展负面影响有限 B.“文革”时期的错误做法得到纠正 C.“文革”时期调整、整顿初见成效 D.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实现 C [“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对经济发展非常不利,故 A 项错误;材料仅仅体 现了“文革”时期经济发展的一定成就,并未说明“文革”时期的错误做法得到纠正,故 B 项错误;1971 年周恩来开始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5 年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有利于经济 的发展,故 C 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在 1976 年并未实现,故 D 项错误。] 主题 3| 文化上: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 1.(2015·全国卷Ⅱ)到 1952 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 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 年底,我国国民经济 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 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 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 现象,故选 D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没有改变, A 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 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 语没有必然联系,C 项错误。] 2.(2013·全国卷Ⅱ)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 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 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A [从材料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开设的必修课以恩格斯的著作为教科书以 及文化部举办的科学知识展览会,目的都是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宣传唯物主义理论,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 A 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排除 B 项;C、D 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经济的发展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3)20 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 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4)党和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2.特点 (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 (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3)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重点。 (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 统。 (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 动者、接班人。 从国际局势发展角度命题考查新中国 50~70 年代发展国防科技的原因和成就 [命题猜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美国的敌视和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之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 张。为了保卫中国的安定,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社 会环境,中国政府开始研制“两弹一星”,最终取得巨大成就。解题时应结合当时的国际局 势分析解答。 1.(2016·安徽江淮十校联考)2016 年“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 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 曾拟定了 57 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 ●原子能 ●火箭和喷气技术 ●电子计算机 ●半导体 ●自动化 ●精密 机械 ●仪器仪表 ●新兴科技 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 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 B [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看,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半导体 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重点发展的科技成就,故可以推断该规划是新中国 1956 年制订的科技 十二年远景发展规划中,故 B 项正确。] 2.(2016·无锡期末)1965 年 5 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 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 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 ) 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 A [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65 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是在 1964 年,故 A 项正确; 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标志是 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故 B 项错误;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是在 1970 年,故 C 项错误;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始于 1983 年,故 D 项错误。] 从教育与国家战略的调整角度命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成就 [命题猜想] 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如: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发展战略是学习苏联经验,因此掀起了学习俄语的高潮;工业大学的设置,是为了适应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等。解题时应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的社会背景方面 分析。 3.(2016·长沙模拟)1946 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 18.9%,到 1952 年达到 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 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 24%, 到了 1952 年这一比例下降到 2%。这一现象反映了( ) 【导学号:02792127】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成果 D.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 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建国初期工科学生比例提高,政法科学生比例下降,说 明政法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降低,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 教育体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重视工科,轻视人文学科,并非贯彻全 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故 C 项错误;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进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重 工业,因而提高工科学生比例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故 D 项正确。] 4.(2016·武汉调研)1953 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 《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 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 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B [材料没有提及生产实践活动,故 A 项错误;“三字经”强调毛主席、共产党的重要 性,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巩固政权,为经济建设做准备,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合作 化运动,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故 D 项错误。] 主题 4| 多维探究:从通史角度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转型 (近五年全国卷未在此处命题) [备选真题] (2013·四川高考)(节选)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 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 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 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 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 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 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 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1)材料一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 造成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 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解析】 第(1)问通过识读图片,可知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分析原因应从当时的 社会环境考虑。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即可得出答案,如“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第二小问可以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政治、经 济形势等史实回答。 【答案】 (1)“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 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 紧密联系的内容。 (2)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 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 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 进一步加强。 新中国成立前后社会转型 成立前 成立后 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 国民党独裁统治,具有很强的封建性 和买办性 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民主专政、三大 制度为标志的政治框架 经济 混合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占优 势,小农经济数量多,民族资本主义 曲折发展 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经济,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外交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国民 政府依附美国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一边倒”,中苏结盟 生活 社会阶层分化明显,阶级和地区之间 生活水平差异很大 生活水平差异不大,但长期在低水平 徘徊;生活习惯受政治影响较大 教育 受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由于社会动 荡,教育发展缓慢 受苏联影响较大;逐渐建立起大众教 育体系,但受政治影响很大,意识形 态色彩鲜明 1.1956 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的共同作用是( )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 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推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方针,有利于调动民主人士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6 年“双百”方针的提出, 促进了文艺的繁荣、学术民主和科技的兴旺,极大地调动了文艺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的热情, 故 A 项正确。] 2.(2016·济宁检测)“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 1955 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 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 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两弹一星”计划 A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此方针是在 1956 年春天提 出的,与题干时间接近,故 A 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 1995 年提出的,故 B 项错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 1956 年提出,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 间的关系,故 C 项错误;“两弹一星”计划是有关发展科学技术的,与题中“……并且开始 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不符,故 D 项错误。]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主要活动 (1)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共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晚年错误发动了“大 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2.评价 (1)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2)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毫无争议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 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成就 (1)地质力学:进行石油勘探,摘掉贫油国帽子;发展核能事业;地震预测。 (2)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 (3)古生物学:创立 科化石鉴定标准;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2.评价 (1)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是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2)他打破两个“洋神话”,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不是贫油国的科学论断, 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3)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 替代的位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