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蠡县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蠡县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蠡县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65小题,每题1分)‎ ‎1.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这表明 (  )‎ A. 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继承制度 B. 周代的继承制度比商代更合理 C. 周代在继承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 D. 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实行兄终弟及的制度,但是到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了嫡庶之别。故选C;材料表明西周时期没有实行兄终弟及的制度,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商周的继承制度的优劣,排除B;由材料“子继辅之”,可见商代没有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排除D。‎ ‎2.东海县博物馆于1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的《集簿》载:(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国十八,邑二”。其中所载“县、邑、侯国卅八”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完全吻合,它虽然只有短短的650余字,却包括了数十个项目的综合统计,此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说明 A. 封国仍是朝廷的严重威胁 B. 《集簿》对研究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无学术价值 C. 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D. 西汉以前郡县制尚未推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体现封国对朝廷的威胁,不选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公元前13年判断,此时期属于西汉,不可能对研究东汉行政制度有学术价值,不选B。材料没有涉及西汉以前的情况,不选D。根据材料中“县”“侯国”判断,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3.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A. 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 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 察举制开始形成 D. 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答案】A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因此选A选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在出现在秦汉时期;D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点睛:首先要明确一点:春秋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是“世官制”,“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的“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以广泛选贤任能的官史“选任制”逐步确立,到战国中后期,“选任制”基本确立。‎ ‎4.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 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C. 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 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史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所叙述的,各朝各代对诏书传达的重视程度都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诏书对于中央的重要作用,诏书的快速传达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现象不是经济交流;C项不是目的是结果;D项错误,不是材料的目的。‎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5.《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百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 内阁权力制约皇权 B.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统治日益腐败 D.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白金,又派太监恫吓”说明皇内阁权力制约皇,故A正确,材料恰好说明明朝政治昏暗,而非清明,故C错误;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恐廷议时群臣反对”说明本质上反映了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 ‎【名师点睛】历史选择题中常会有一些特殊限定的要素,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本质”、“实质”、“性质”等。平常训练时,我们就应该在理论上认真区分这些特殊限定词的细微区别。如“实质”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6. 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甚至严重“异化”。最能体现“异化”的表现是( )‎ A. 军机大臣参与决策 B. 推行密折制度 C. 内阁负责行政事务 D. 增加行省数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等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清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回忆、再现所学,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排除。C.内阁负责行政事务属于明朝的内容 D.增加行省数量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不符合题干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进一步可知,清朝雍正帝在位期间设置军机处以及推行密折制度,加强君主专制,B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和密折制度的推行 ‎7.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赢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打击了贵族政治 B. 推动了社会转型 C. 有利于中央集权 D. 建立了官僚政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利益,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环节,两者都打击了贵族政治,故A项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奴隶制民主政治,仍是奴隶社会,并未推动社会转型,故B项错误;CD项只符合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雅典是民主政治,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历史上重大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影响 ‎8.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 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的对立,故A错误;政治要求最为激进的是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山区的人……平原地区的人……海滨的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不同阶层的经济地位不同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的结论。‎ ‎9.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同一犯罪事实的不同判罚,反映了罗马法能够甄别不同的案件进行判罚,考虑周全。故答案为A项。B项关注弱势群体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C项所说内容庞杂繁琐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名师点睛】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是以民法为主,调节的是人与人、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受侵犯。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也有很大影响。‎ ‎10. 1649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利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这一决议表明英国( )‎ A. 建立了立宪政体 B. 实现了稳定发展 C. 维护了人民权利 D. 否定了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的权力”这实际上是否定君主专制D。英国是1689年《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所以A错;结合所学,英国国内封建势力伺机复辟,所以B不符合史实。议会的决议只是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并不是维护人民的权利,所以C错。D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名师点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 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障碍。‎ ‎11. “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落实麦迪逊这一主张,美国设置了 A. 总统主持的内阁 B. 联邦最高法院 C. 联邦参议院 D. 两党制政党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文信息可以看出美国为了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即实现与众议院的议员们相互制衡,必须再设置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就是联邦参议院,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政治制度·联邦制 ‎12.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 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 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可知,此时的普鲁士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分权,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确立,不选B项。军国主义色彩不能体现,不选C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不是“统而不治”,不选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特点 ‎13.1845年,清政府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其条款称:“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决定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筑房舍及居留之用。”这一条款表明 (  )‎ A.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 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C. 地方政府企图讨好英国 D. 上海开始成为通商口岸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可知,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故A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清政府屈辱地出租国家领土,不是其外交近代化,故B错误;依据材料“清政府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租地章程》”可以看出上海地方官代表的是清政府,故C错误;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中,而此《上海租地章程》解决的是英国商人在华居留权问题,故D错误。‎ ‎14. 《(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 A. 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 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 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提取与思考能力。‎ 根据材料,这一战是分界线,使得“人皆醒矣”,可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大肆出卖国家权益,列强先后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且该战使中国战败于同为亚洲国家的弹丸之国日本,国人的民族危机感大大加深,同时该战战败标志了学习技术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也就是材料中所说的“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此“战”成为了国人觉醒的分界线。《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拓展了对华侵略的途径。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清政府沦为洋人的傀儡以及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与材料所限定的时间均不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 ‎【名师点睛】全面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 ‎(2)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3)洋务运动破产。‎ ‎(4)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5)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群体的觉醒,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其二,在经济上出现了办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 ‎15. 洪秀全说:“概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这反映出洪秀全( )‎ A. 已经认识到了满清政府的本质 B. 讲求科学、正确、合理的斗争策略 C. 用满汉民族矛盾宣传动员革命 D. 深刻地揭露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说明洪秀全认为清政府代替明朝,导致中国混乱,并没有认识到满清政府的封建政权本质,故A错误;材料中洪秀全利用民族矛盾宣传发动革命,未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斗争策略,且作为农民起义,受小农阶层的影响,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故B错误,C正确;材料并没有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故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6.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十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  )‎ A. 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 B.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 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 D. 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采用西元纪念,这是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故 B 项错误。帝王纪年不会自我更新成西元纪年,故 C 项错误;阳历的采用不能说明实现了民族主义,故 D 项错误。‎ ‎17. 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A. 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 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C. 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 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属于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故C正确。这不属于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故A错误。这属于“左”倾错误,不是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故B错误。“左”倾错误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左”倾错误 ‎18. 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反映了《论持久战》( )‎ A. 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 B. 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 C.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 D. 对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题干材料看不出来,没有依据;D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的成果,此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1937年9月)。B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论持久战》及其影响 ‎1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政协开始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开始变化的原因在于 (  )‎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胜利召开 D. 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这时的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政权,《共同纲领》也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宪法的制定,这一局面得以结束,故选C;到1954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发生根本改变,故A错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错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 ‎20.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 (  )‎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希望完成国家统一 C. 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D. 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可知蒋经国的言论“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观点,故选A;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蒋经国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希望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故B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的信息,排除D。‎ ‎21.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这表明台湾当局 A. 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 B. 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C. 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 D. 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 ‎【答案】C ‎【解析】‎ ‎“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说明台湾当局允许两岸关系的缓和,C正确;A中怀有敌意错误;B中已经接受错误;D中说法不符合事实。‎ ‎22. “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其主要背景是( )‎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 D. 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在建国初期,中国实行结盟政策,故A错误。因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而材料反映的是中苏问题,故B错误。因为C出现于1953年,故C错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D。‎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名师点睛】学生要正确理解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它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一边倒。在此,另起炉灶往往涉及的是国民政府的外交,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这两者学生最容易产生混淆。‎ ‎23.‎ ‎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 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是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成就,不是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旨在解决不同国家社会制度的外交分歧,之前中国已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成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变,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为国家间领土分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体现了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成熟,故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是中国新时期外交关系的重大成就,不是方针,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24.‎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 A. 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 B. 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C. 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 D. 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美苏对峙,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二战期间的美英两国均属于反法西斯国家联盟的重要成员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应为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46年”,故排除;D项的表述与二战以来英苏两国一直未有直接的军事冲突的史实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1946年......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可知此应为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主张美英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的史实。故选C。‎ 考点:当代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美苏争锋·美苏争锋的背景 ‎25.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两国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苏联曾尝试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由此引发了 (  )‎ A. 朝鲜战争 B. 越南战争 C. “柏林墙”危机 D. 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1962年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从地理角度来看,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与美国相邻,与材料中“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相符合,故选D;朝鲜、越南和德国均与美国相距甚远,排除ABC。‎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 A. 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显然是指从经济上帮助欧洲渡过难关,以稳定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稳定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故选C。A开始于二战前的罗斯福新政,排除。B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军事上的举措。D说法不妥,二战后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扶植的不仅仅是联邦德国。‎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27.20世纪50‎ 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A. 自身实力的削弱 B. “冷战”对抗的需要 C. 经济危机的困扰 D. 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答案】B ‎【解析】‎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形成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崛起,美国为了冷战对抗的需要,适时调整政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此时美国的实力并没有被削弱;C选项错误,经济危机在70年代才爆发;D选项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28. 据“维基解密”网站日前披露,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派出鲍勃•迪伦等偶像歌手前往苏联巡回演出,去赢得公众支持……。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 扩大西方民主文化的影响力 B. 丰富苏联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C. 通过民间外交改善美苏关系 D. 撼动苏联共产主义的文化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美苏关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当时处于美苏冷战苏攻美守时期,美国这一做法是服务于其政治目的,即撼动苏联文化,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是其真实目的。‎ ‎29. 西汉的《汜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A. 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 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 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 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和节气。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夏至、白露”等字眼均是农业中的节气,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古人是在根据节气来探求最佳播种时间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偏离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是在宋代时而非西汉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稻麦轮作制在宋代而非两汉时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和节气 ‎【名师点睛】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常用方法。‎ ‎30.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强化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 社会政局动荡 D.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根源是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小农经济的形成发展,产生了个体家庭,故D项正确。春秋末战国初,宗法制走向瓦解,排除A;百家争鸣局面始于春秋时期,排除B;C是政治状况,排。‎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31. 唐代多有严禁各级官员从事工商业的规定.而宋代则多有皇室成员利用权力之便从事商业的记载,这说明( )‎ A. 唐代工商业秩序管理规范 B. 宋代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C. 唐代注重保护民间工商业 D. 宋代的工商业政策较为宽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对工商业的严厉管理程度与管理规范与否无必然联系,故A错误;相对宽松的工商业政策不能说明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故B错误;唐严格禁止官员经商不等于保护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故C错误;唐严格禁止官员经商说明工商业政策比较严格,宋皇室成员也从事工商业活动说明政策较为宽松,故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宋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西周“工商食官”(官府控制商业)→春秋战国(商品市场和商人大量出现)→秦汉隋唐(政府抑制政策,坊市分区制度,农产品进入市场)→宋元(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纸币出现并广泛流通)→明清(市镇商业兴盛,商帮出现,对外“闭关锁国”)。‎ ‎32.中唐诗人王建有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晓彻闻。”晚唐薛逢也写有“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泊香满怀”的诗句。这些诗句说明当时唐朝 (  )‎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南方的都市很繁华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已经出现夜市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只能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不能表述成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故A错误;材料涉及的都市洛阳在北方,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南方城市商业发展情况,故C项错误;从“夜市千灯照碧云”“骑马夜泊香满怀”等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当时唐朝的夜市生活,故D项正确。‎ ‎33.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A. 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 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 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 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说明大运河子在担任南粮北运中起到重要作用,说明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故D项正确;A中信息没有体现;B只是材料中表面现象;C中不是材料主旨。‎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34.“工场手工业最完善的产物之一,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材料旨在说明 A. 工场手工业的实质是机器大生产 B. 工场手工业孕育出了机器大生产 C. 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生产的产物 D. 机器大生产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强调“是生产劳动工具本身,特别是生产当时已经采用的复杂的机械装置的工场……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一产物,又生产出机器”说明手工工场对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B项正确。A、C、D三项都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机器产生原因 ‎35.“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这与谢尔本勋爵在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是吻合的。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得到贯彻 B. 海外扩张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撑 C. 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 D. 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8世纪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自由主义贸易思想,故A排除。政府的有力支撑,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B排除。18世纪工业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政治地位不高,故D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英国 ‎36.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 A. 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B. 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C. 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 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1651年到1854年,英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始盛行,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因此选A。BCD项都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阶段特征,予以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 ‎37. 世界体系霸权周期是不断更替的,霸权国家也是不断更迭的,而世界体系结构本身也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历史上,世界体系曾存在三个中心。它们是 A. l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B. l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C. 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D. 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荷兰、20世纪的英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世界体系曾存在的三个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l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被称为“世界工厂”,20世纪的美国是世界霸主,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38.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A. 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 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 C. 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 D. 注重民间资本的大量引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的信息可以看出洋务派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故B项正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并不主张变革封建制度,A项错误;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 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要掌握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两个重点: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是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要掌握重点概念,如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要注意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致的。四要注意活学巧记:如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一个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种压迫:一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受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个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39.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 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 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 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 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主要金融机构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体现中国金融机构竞争乏力,但不是这一现象带来的后果,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和欧美国家年利率相比,与政府外债无关,故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和欧美国家年利率相比并不是强调国内区域年利率的比较,所以不会阻碍区域经济交流,故C错误;材料中“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反映了当时中国深受高利贷的盘剥,工商企业的获利的很多要支付高额的利率,因此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即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 ‎40.《全球通史》记载:“在以后的10年中,中国在蒋的指导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铁路的里数几乎增加了一倍,现代化公路的里数也增加了三倍。1932年取缔了国内关税关卡,这类关卡过去大约有500个。”这些“进步” (  )‎ A. 说明交通建设发展最快 B. 表明中国关税实现自主 C.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繁荣 D. 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比较交通运输业与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排除A;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关税没有自主,排除B;材料中交通事业的发展、取消了关税关卡,有利于商业市场的繁荣,故选C;材料中的“进步”是推动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故排除D。‎ ‎41.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任北平市长的袁良亲自到中山公园大门口去捉拿穿无袖旗袍的女性。这一现象说明 A. 无袖旗袍不符合现代审美需要 B. 无袖旗袍流行受传统势力阻碍 C. 女性穿无袖旗袍有伤社会风化 D.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时任市长亲自捉拿穿无袖旗袍的女性,说明无袖旗袍的流行受传统势力的阻碍,A和C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是国民政府,故选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变迁 ‎42. “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而致之不可枚举。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材料揭示了 A. 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 B. 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 C.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D. 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从“常贴墙阴屋角间罗”到“报纸”的出现,可见C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民众诉求无关,A项排除。报纸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不是强调其内容与功用,BD两项均排除。故选C。‎ ‎43. 1957年,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庆祝活动。赫鲁晓夫在庆祝大会上宣称:苏联的工业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共产党人很受触动。第二天,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宣布:“15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这表明( )‎ A. 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 B. 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C.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D. 我国通过“大跃进”实现了工业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我国即使在今天也尚未实现工业化,“15年后我们可以赶上或者超过英国”足以证明当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急于求成。‎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毛泽东等人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44.西方学者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该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1929-1933年苏联大规模开展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为大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该项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故A项错误。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赫鲁晓夫在改革调整农业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农业政策,给农民一定的实惠,但是不如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 ‎45.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 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B.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开始建立 D. 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个体企业”的出现表明,单一公有制已经被突破,故D项正确。材料中国家政策对城市经济改革仍有束缚,并未摆脱计划经济,排除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一直都没改变,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46.‎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载“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B.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C. 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自主性充分调动,企业效益显著提高,故B 项正确;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立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47. 1991年底到1992年,社会上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了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 国有企业改革在摸索中逐步走向市场 C. 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 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理念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打破铁饭碗、铁工资与铁交椅,说明国有企业正在探索企业用人、工资与职责制度改革,它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面向市场,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排除与A;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排除B;D题干看不出,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展变化主要趋势:‎ ‎(1)所有制方面:由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2)在管理体制方面: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行政命令、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配体制方面:由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 ‎48.1932年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与建设工程法,将复兴金融公司的资金从20亿美元增加为38亿美元,并允许它向州、市贷款,用于救济、以工代赈和自负盈亏的建筑计划等。这些措施 (  )‎ A. 是罗斯福新政措施的表现 B.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C. 是自由放任政策的表现 D. 使美国经济形势出现好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罗斯福新政指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与材料中“1932年”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胡佛任总统期间干预经济的措施,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故选B;从材料中经济大危机后,胡佛总统的一系列措施可知,胡佛利用政府干预经济,而非自由放任政策,排除C;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没有使美国经济形势好转,排除D。‎ ‎49.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粮个实施过程,美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洽‘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 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 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 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 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题干反映的是在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国内有学者对罗斯福新政有不同的看法,存在分歧,即认为美国的新政是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否定,而且认为会对美国的民主政治构成冲击。分析选项,可知,C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不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在国内的反响 ‎50.“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A. 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 B. 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C. 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 D. 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题眼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根据材料信息“共同支持的改革”“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可以推断该改革是指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仍然是资产阶级执政,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仍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D两项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实质 ‎【名师点睛】罗斯福新政“新”的体现:①新的理论和政策:实行凯恩主义;②新的模式: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③新的起点: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51.1945年7月,艾德礼政府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问题,被世人称为“英国病”。“英国病”的主要病因是(  )‎ A. 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较少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 D. 英国实行国有化违背了历史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持续了4年之久,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包括英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破坏的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两次国有化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故选C;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政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排除D。‎ ‎52.(俄)普列汉诺夫说:“我们社会主义者确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框架内容纳不下现代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那时候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于俄国来说,这是比较遥远的未来的事。”材料主要说明 (  )‎ A. 俄国的民主革命保留了大量残余 B. 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物质条件 C. 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很多偶然性 D.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普列汉诺夫认为对于现在的俄国而言,资本主义让位给社会主义仍然是遥远的事,现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可以容纳其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俄国民主革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十月革命的信息,排除C;材料的主旨不是说明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 ‎53.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主张停用货币”。下列对材料的合理解读是 A. 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 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 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 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方面的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B、D两项时间不符,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答案应为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余粮收集制 ‎54.“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列宁的这些言论表明 (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B. 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宣告失败 C. 列宁认识到商业的积极性并为我所用 D. 新经济政策与当时的苏俄国情不符 ‎【答案】C ‎【解析】‎ ‎【详解】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全面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并未发展商品经济,故A 错误。尽管后来新经济政策未能继续实行,但是苏联通过斯大林模式建设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故B 错误。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结束之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开始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材料中“决不受……轻视商业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并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体现了重视商业的经济政策,故C正确。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当时苏俄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实际情况,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是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的探索,符合其具体国情,促使苏俄经济快速恢复,社会秩序得以恢复,D错误。‎ ‎55.“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政策 (  )‎ A.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实行 B. 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C. 表明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D. 实质是全面实行私有制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它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实行,排除A;根据材料中“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反映了当时允许部分私有企业存在,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B正确;材料反映市场经济的扩大而非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故C错误;全面恢复私有制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56.1931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销量的1/3,193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0%。以上史实表明 A. 苏联经济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新经济政策大大促进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C.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政策 D. 苏联工业化曾一定程度上实行对外开放 ‎【答案】D ‎【解析】‎ 材料只体现苏联进口外国机器,不能表明苏联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错误;1925年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故B错误;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故C错误;1931年和1932年是苏联实施一五计划发展工业化时期,从外国大量进口机器设备表明苏联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外开放,故D正确。‎ ‎57.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这一决定 A. 意图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难题 B.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 D. 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地贯彻执行 ‎【答案】A ‎【解析】‎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适应其工业化需求,在推行中不是尊重农民意愿、逐步推行,而是用行政手段要求全盘集体化,并且随着1927年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废止,故A正确,D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农业集体化否定私有制,与新经济政策不符,排除C。‎ ‎58. ‎1990年3月14日,第三次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修改了宪法,将其中第六条“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修改为“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团体和运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维埃国家的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这意味着苏联( )‎ A. 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 B. 人民将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C. 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被否定 D. 效仿西方走议会民主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解体,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团体和运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取代了苏联共产党的独立领导地位可知共产党地位的削弱,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59.‎ ‎ 1945年世界银行成立之初,任何重要的决议必须由85%以上的表决权决定,而美国就占有35%的投票权份额。2010年世行投票权作了最新修订,与2004年相比,美国仍为15.85%,中国由2.77%提高到4.42%,发达国家整体投票权下降了3.13%,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世行投票权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美国以绝对经济实力控制着世行 B. 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的有效挑战 C. 折射出世界经济政治版图的变化 D. 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相关变化。根据材料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明显具有片面性;D项“体系化制度化”,题干材料内容无从体现。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状况 ‎60.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A. 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 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C. 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 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足以证明此学者的核心主张只能是认为欧盟已经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而不是其他三个选项,其他三个选项是无法体现此学者的核心主张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 ‎【名师点睛】欧盟的特点:欧盟是一个由27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组成的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但欧盟没有自己的军队,而欧盟各国有各自的军队。《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6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出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这说明(  )‎ A. 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名不副实 B. 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 C. 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日渐消失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题眼是“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展开了连横合作”。材料讲述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不是其名不副实,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而没有突出其加速发展,故B项错误;经济合作突破地域相邻的概念仅仅是其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故C项错误;地域概念被打破,不同集团之间相互合作,并且已经制度化,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导向,故D项正确。‎ ‎62.世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都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WTO多边贸易谈判。这表明 A. 区域化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 B. 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 C. WTO与区域经济集团目标一致 D. 全球化离不开区域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依据材料“……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都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WT0多边贸易谈判”可知B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综上,本题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63.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 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B. 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 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D. 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历史的视角。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文明”的益处反映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侧重于文明的角度,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则反映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侧重于全球的角度,带有全球的责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不是侧重于“辩证”的角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史实的考察而只涉及多角度认识历史,选项D错在“考察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史学研究•史学观点•观察历史的视角 ‎64. 欧盟东扩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南下”战略,即建立横跨亚、非、欧的欧洲——地中海经济区,以北美自贸区为基础建立的美洲自贸区,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1996年召开的亚欧会议。这些现象突出表明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在发展过程中的( )‎ A. 开放性发展趋势 B. 洲域集团化趋势 C. 超差异性合作趋势 D. 去意识形态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欧盟,横跨亚、非、欧的欧洲——地中海经济区”、“北美自贸区为基础,美洲自贸区”、“亚欧会议”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相关内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征。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对题干材料内容的曲解和误读,不准确,排除。进一步可知,题干的核心,即在强调不同经济实体的跨洲际合作趋势,在总体上服务于经济全球化总趋势。可知,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格局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跨洲际的合作趋势 ‎65.马特拉认为:“(当前)世界发展的(全球化)新模式激发经济、文化和社会、国家和社会群体等环节的逐渐脱离。”马特拉在强调 (  )‎ A. 全球化造成全球两极分化 B. 市场经济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C. 全球化应该遭到彻底否定 D. 全球化造成各国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经济、文化和社会、国家和社会群体等环节的逐渐脱离”是突出经济全球化造成全球两极分化,故A正确;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排除B;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不应该彻底否定,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全球化造成各国内部阶级矛盾尖锐,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5分)‎ ‎6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 经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解析】‎ ‎【详解】(1‎ ‎)本问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的重大变化,注意题干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回答。政治上,中国主权开始部分丧失,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经济上,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2)本问考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可见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事的破坏;由材料“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可见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6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巩固和完善其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环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究总结之遗产。此次实验虽有其重要意义,如普及了民主观念,实践了民主操作,但最后的结局并不成功。‎ ‎——汪朝光《辛亥革命开启共和时代:民主政治实验需实力支撑》‎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西式民主实验”的具体表现。‎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 ‎【答案】(1)特点:形成和完善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启蒙思想;政治运行机制规范化、法制化。‎ ‎(2)表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认识:民主制度建设使民主制度不断完善,能保障人民充分行使权利;民主制度建设可以相互借鉴;民主制度建设受国情、历史传统、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内容可知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特点便是制度化,形成了许多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目的不一,但总体来说主要反映了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启蒙思想。西方民主政治在运作的过程还形成了一套复杂精致的运行机制,在保证人民参政议政、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民主政体的构建,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可知,中华民国的政体仿效了美国的政体结构,孙中山参照三权分立思想提出了五权分立,构建了责任内阁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法律和政体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由民国初年的民主制度建设可知民主制度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民主制度的建设可以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施。但民主制度的建设也要受到本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社会传统的影响(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