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8: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8: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主干梳理】‎ 一、背景 ‎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虽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水平远低于西欧。‎ ‎2.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 ‎(1)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人身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 ‎(2)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3)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3.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中近东的霸权地位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 ‎(1)性质:非正义战争。‎ ‎(2)结果: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3)影响: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 ‎4.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二、目的 ‎1.直接目的:缓和矛盾,摆脱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国威。‎ ‎2.根本目的:巩固沙皇专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 三、主要内容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 ‎3.组织上: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在村社上面设置了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 四、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五、影响 ‎1.积极性 ‎(1)经济近代化: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发展时期。‎ ‎(2)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建立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司法制度: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2.局限性: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俄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重难点睛】‎ 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奴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 ‎(2)极端贫困的农奴购买力低下,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3)农奴长期被限制在土地上,使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存在。‎ 总之,农奴制的存在严重影响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认识其特点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农奴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一)积极: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俄国从农奴制的国家进入到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1)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地位:俄国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3)经济: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促进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 ‎(4)政治: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带来了一丝民主化的气息。‎ ‎(5)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开始传入我国。‎ ‎(二)局限:‎ ‎(1)妥协性(动机和目的):改革是沙皇在形势所迫下为维护沙皇专制的“让步”。‎ ‎(2)掠夺性和欺骗性(内容):没有满足农民关于土地和自由的要求,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合法”掠夺。‎ ‎(3)不彻底性(结果):农民仍被束缚在土地上,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存在,经济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严重影响到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最终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 ‎1.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 ‎2.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矛盾,巩固统治。‎ ‎【基础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和铁路总长对比表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 ‎1/14.8‎ 铁路总长(1861年)‎ ‎15 00俄里 ‎15 000俄里 ‎1/10‎ 材料二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材料三 解放农奴 材料四 (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列宁为什么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次改革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答案】(1)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原因:农奴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2)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为了赎买份地背负起沉重的债务。在材料二中列宁已揭示了这次改革是对农民施行的侮辱与欺骗;材料三中的现象是作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粉饰,也说明了农民在改革之初受到了沙皇政府的蒙蔽和欺骗。‎ ‎(3)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足: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对农民严重不公,引起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然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们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被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答案】(1)给农民土地,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专制统治。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2) 完全自由的农民则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 ‎ ‎(3)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受制于控制村社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 ‎(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3.阅读下列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的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在农奴制桎梏下,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农业上,农奴主认为有大量的廉价农奴可以剥削,用不着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停滞和歉收状态。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皇室、贵族、教会、国家占有全部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缴纳繁重的租税,服劳役。他们的一切财产、人身、子女都属于农奴主所有,任凭地主打骂、买卖和转赠。 材料三  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上述材料均出自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材料四  19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在《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信》中,表达了对主张“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沙皇的“深深的和庄重的谢意”,并说:“(如果)和平的实现了解放,那么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材料出自赵丽杰《赫尔岑和平解放农民的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落后的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2分) (3)对于“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亚历山大二世与赫尔岑两人的出发点有何本质 不同?(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1)阻碍: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内市场狭小;资金、劳动力缺乏;经济落后。(8分) (2)前提:是统治阶级对造成俄国危机根源的清醒认识(或答是统治阶级对农奴制危害的清醒认识)。(2分) (3)不同:亚历山大二世:害怕农民革命,企图维护封建贵族专制统治;(4分) 赫尔岑:避免暴力革命给俄国带来流血和社会动荡,维护俄国和俄国人民利益。(4分)(4)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和平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 图一 图二 ‎《历史选修1》第98页 ‎《历史选修1》118页1876年建立的新式学校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是:(2分)‎ ‎(2)这两次事件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是什么?(8分)‎ ‎【答案】①图一:俄国1861年改革(1分)‎ ‎②图二:日本明治维新(1分)‎ ‎①主要差异:(2分)法国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为专制主义体制。(2分)‎ ‎②历史原因:(6分)‎ 英法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而建立起来的,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2分)俄国是通过改革,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的道路而确立下来的,两国都有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分)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 ‎【测试练习】‎ ‎1.(2017·新乡、许昌、平顶山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并指出俄、日两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2)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崇拜。(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及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2.(2017·山东淄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 ‎【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革命的影响)。“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理解:可以从明治维新特点角度回答,也可以从明治维新具体内容方面回答,还可以直接对材料进行解释和举例。(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如: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严重滞后;又如:全面西化的同时还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和文化;再比如:明治维新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但也“‎ 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如形成近代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神道崇拜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3) 材料三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和法国的动机完全是自私的,但是如果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则将成为全欧洲民主和进步的灾难。 材料四 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和官吏们的无能。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回答: ①材料一认为1850年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8分) ②据材料二,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③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原因。(4分)‎ ‎【答案】①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力量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总代表。(2分) 不完全赞同。(2分)冲突之所以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俄国称霸欧洲大陆与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的矛盾。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决定因素。(4分) ②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和约,退出一部分侵占地区。(2分)影响:英法的胜利,使其在奥斯曼帝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势力大大增强;俄国战败,使其侵略暂时受到遏制,有利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6分) ③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4分) ‎ ‎4.阅读下列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的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在农奴制桎梏下,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农业上,农奴主认为有大量的廉价农奴可以剥削,用不着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停滞和歉收状态。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皇室、贵族、教会、国家占有全部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缴纳繁重的租税,服劳役。他们的一切财产、人身、子女都属于农奴主所有,任凭地主打骂、买卖和转赠。 材料三  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上述材料均出自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材料四  19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在《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信》中,表达了对主张“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沙皇的“深深的和庄重的谢意”,并说:“(如果)和平的实现了解放,那么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材料出自赵丽杰《赫尔岑和平解放农民的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落后的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2分) (3)对于“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亚历山大二世与赫尔岑两人的出发点有何本质 不同?(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1)阻碍: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内市场狭小;资金、劳动力缺乏;经济落后。(8分) (2)前提:是统治阶级对造成俄国危机根源的清醒认识(或答是统治阶级对农奴制危害的清醒认识)。(2分) (3)不同:亚历山大二世:害怕农民革命,企图维护封建贵族专制统治;(4分) 赫尔岑:避免暴力革命给俄国带来流血和社会动荡,维护俄国和俄国人民利益。(4分)(4)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和平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5.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 ——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1)从材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抄录材料原文)‎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后的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