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战国时代,齐鲁两国的儒生有套“封禅”学说,到泰山山顶上祭祀上帝叫作“封”,在泰山下小山祭祀叫作“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泰山举行了封禅礼,成为儒家封禅学说的第一个实践者。其目的在于 A. 表达对中原各种传统文化的尊重 B. 促进儒家与法家两派的融合 C. 通过皇权与天命的结合稳固统治 D. 以迷信思想弥补法家的缺陷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泰山举行了封禅礼,其目的是把皇权与天命相结合来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不符合史实,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故A项错误;B项是指西汉董仲舒的儒学,故排除。 2.“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汉宣帝训斥说:“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A. 汉代制度杂糅儒学与法家思想 B. 汉代崇儒政策发生动摇 C. 汉宣帝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D. 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下降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持刑太过,宜用儒生”、 “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反映出汉代制度糅合了儒家和法家思想,即外儒内法的董仲舒新儒学,故A项正确;汉武帝以后儒学确立了独尊的地位,成为统治的正统思想,故BC项错误;汉武帝以后,儒生得到了重用,故D项错误。 3. 唐太宗的开明政治和制度创新,造就出的时代风貌是: ①兼容并蓄;②博大开放;③昂扬进取;④全面辉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唐太宗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文化发展,体现出时代风貌的是兼容并蓄、博大开放以及昂扬进取,全面辉煌说法绝对,排除④,选A项正确。 4.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 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 B. 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 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 D. 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财用有无不知也”“何故用不知也”“谓兵非职事也”等信息可以看出,各个职能部门只顾自身利益,不能相互配合协调,反映了北宋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故答案为C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兵士激增国家负担沉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专制集权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军队战斗力,排除D项。 5.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A. 《元曲赏析》 B. 《全汉赋》 C. 《全唐诗》 D. 《宋词欣赏》 【答案】D 【解析】材料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故D正确;材料文字不属于元曲、汉赋、唐诗,排除ABC。 6.“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不能 A. 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 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C. 反映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D. 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答案】B 【解析】亲属之间相互包庇不利于审判的公正公平,故“亲亲相隐”不利于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排除A。“亲亲相隐”立足于中国的宗法社会的现实,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它不会损害明代法律的权威性,故“亲亲相隐”不能造成B项,故选B。“亲亲相隐”是由于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宗族家人之间联系十分密切,这项法律原则是宗法制在司法上的投射。故“亲亲相隐”能反映C项,排除。“亲亲相隐”是彰显孝道、注重孝悌,增强宗族的凝聚力的表现,深刻体现了中国十分注重人情伦理的情况,故“亲亲相隐”能反映家庭在司法中的地,排除D。 7.“陈腐世界代表的是道义原则,最现代的社会却是为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上述马克思对鸦片战争的评论旨在说明 A. 落后造成挨打,悲剧结局 B. 英国是为了维护商业特权 C. 中国代表正义,无懈可击 D. 鸦片战争充满矛盾与悖论 【答案】D 【解析】材料“陈腐世界代表的是道义原则,最现代的社会却是为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认为鸦片战争爆发后,落后的中国虽然代表正义,但是却败给了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战争的英国,体现的是鸦片战争充满矛盾和悖论,D选项符合题意;落后就要挨打属于鸦片战争的经验,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英国维护商业特权只是发动战争的目的,不能体现材料中的悲剧,B选项排除;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C选项排除。 8.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20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清朝1912年灭亡,根据“清后二十年历史”,此事件应发生在1892---1912年间,鸦片战争时间是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AB;甲午中日战争时间是1894年,根据“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是1900年,符合“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故D正确。 9.1937年7月8日,蒋介石电令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各事态扩大”。之后,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谋求和平解决事变。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 A. 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 寄希望于国际调解 C. 应战而不求战的态度 D. 对日方针摇摆不定 【答案】C 【解析】“固守勿退”体现的是应战,“谋求和平解决”体现的是不求战,所以材料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在七七事变后应战而不求战的态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寄希望于国际调解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但材料反映的是七七事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日方针是明确的而非摇摆不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 “徐州总司令刘峙集中8个兵团及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80万人,我军出动兵员60万,在豫皖苏边区,展开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这位老兵的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准确解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徐州会战是淮海战役的主要组成部分,辽沈战役在东北,平津战役是解放北平和天津,渡江战役主要是解放南京,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 11.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B. 手工业技术的巨变 C.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D. 世界市场的需要 【答案】C 【解析】材料“农民……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反映了当时农村商品经济的扩展,说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手工业技术的巨变,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场的需要,故D错误。故选C。 12.商朝分封,不见授土授民,有“封”,而无“建”;西周授土授民,有“封”,更有“建”。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 实现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B. 确立了周天子的专制王权 C. 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 D. 巩固了西周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分封通过授土授民实现了封邦建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相对于商朝,西周分封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和统治,并未体现宗法分封制对“天下一家”文化认同心理形成的影响;B选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君主的专制集权;D选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大一统。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3.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 A. 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 B. 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C. 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 D. 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后攫取大量的侵略权益,激起了民族愤怒,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可以排除。B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 14.《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知识分析,要解决这种态势基本前提为 A. 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B. 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 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 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这位民族资本家的感言是说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得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料以及广阔的市场,都被利用了,而其工厂各方面又都优于中国的企业,要想改变这种态势,只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才可以。故选B;当时民国已经建立,但有名无实,所以A不符合题意;CD都不如B更能解决问题,故排除。 15.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湖北武汉,它将自己出众的文教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激扬的青春朝气借助此次盛会展示于世界面前。关于近代以来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史实,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军用企业汉阳铁厂 B.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武汉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D. 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北伐期间,因不满英国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及其所制造的惨案,武汉国民政府进行了收回英租界的斗争,并获得胜利,故选C项;汉阳铁厂性质为民用企业,排除A项;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排除B项;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一五计划时期,排除D项。 故选C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性,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鲸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厚……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3)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原因:秦孝公支持;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2)社会影响: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3)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司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持。 认识: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 【解析】(1)第一小问“理论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中“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得出:秦孝公支持;依据材料中“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得出:赏罚分明;依据材料中“公平无私”“法及太子”得出:公正无私。 (2)依据材料中“倾邻国而雄诸侯”得出: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依据材料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得出:旧的奴隶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3)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得出: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依据材料中“秦孝公卒”得出: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第二小问“认识”,依据第一小问的原因和所学可知,说明改变旧制度的变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国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审定。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则被拒之门外。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经书,以董仲舒为首的一批儒家学者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将儒学神学化,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命题。 ——《两汉太学的初兴》 材料二 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东进、西方文明的冲击,在英勇反抗帝国主义的同时,掀起了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纷纷致力于探索富国强兵之路。洋务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结果,其内在的导因在于那个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兴办军事工业时引进西方先进生产科学技术,还是兴办民用工业时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洋务派深感人才匮乏。 ——张雪蓉《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建设》 材料三 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教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 成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大力推崇儒学教育,以加强思想大一统。 (2)影响:为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军事、翻译方面的人才;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传播了西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3)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教育发展。从太学、近代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董仲舒建议、加强思想大一统的需要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材料“掀起了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引进西方先进生产科学技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人才的培养、教育体制的创新、西学的传播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3)从材料“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校在校生数”中可以分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新中国的成立、教育方针的确立、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