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第I卷(单项选择) 1.从克利斯提尼时期开始,雅典发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富有的人要为城邦的众多节日提供财政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统领军队。这反映了雅典 A.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B. 贵族权力受到限制 C. 平民获得平等地位 D. 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 “统领军队”这是富人拥有的权利,“为城邦的众多节日提供财政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是富人的义务,从而体现了民主政治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所以本题选A项。 2. 公元前631年,雅典贵族、古代运动会冠军基伦试图利用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称王雅典。可是从乡村赶来的雅典平民反而帮助贵族把他们围困。雅典平民与贵族联合反对基伦暴动说明 A. 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 B. 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消失 C. 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 D. 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改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雅典贵族、古代运动会冠军基伦试图利用平民与贵族矛盾称王雅典。可是从乡村赶来的雅典平民反而帮助贵族把他们围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基伦称王遭到雅典人的普遍反对,说明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故C正确。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错在“彻底”,过于绝对,故A排除。当时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消失,故B排除。当时雅典工商业奴隶主主张社会改革,故D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3. 雅典的公民以政治为本,家庭、财富、亲朋、各社会团体,皆居其下。梭伦立法改革甚至规定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为了达到法定出席人数,雅典的公民就经常被警奴用浸过湿漆的鞭子赶往公民大会会场。这些情况从侧面反映出 A. 频繁政治活动导致公民厌恶 B. 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平等 C. 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 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答案】D 【解析】 “规定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 ”“为了达到法定出席人数,雅典的公民就经常被警奴用浸过湿漆的鞭子赶往公民大会会场”,其实是变相地剥夺了个人处理其私事的自由权, 造成了事实上的不自由。材料说明 民主制下事实上的不自由 ,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也是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频繁政治活动”,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平等”,排除B;材料直接反映出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而不是侧面,排除C。 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 遵循先代旧制 B. 因时进行变革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强化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 这段话大意为:“圣人不改变人民(的习惯)就能实施教化,智者不修改法律就能治理。顺着人民(的习性)实施教化,不劳累就能成功;依着(已有的)法律来治理,官吏和人民都能对此感到习惯而安全。”明显是不主张变法者的言辞,另外这段话并没有强调要“加强思想控制”,强调的是“圣人之治”已经使天下很安宁了,所以说按着以前“圣人”的那一套来,一定也能将这种安宁延续下去,战国时期公认的圣人都是尧舜一类的原始社会时期的先王,这段话明显是因循守旧的倒退思想,故A正确,排除B、C、D。 5.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 A.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在变法中主张“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意味着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虽鼓舞将士勇敢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但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A选项符合题意;BC选项属于对地方的控制,体现的是严刑酷法,排除;D选项体现的是沉重的赋税制度,排除。 6.战国中后期秦国士兵往往不戴头盔和不穿沉重的铠甲,甚至他们使用的剑也是比较落后的青铜短剑。战场上,这些士兵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进攻力,割去对方的人头并以这些人头堆积成山是秦国人的本能,可以说秦朝是建立在一座座万人坑基础之上。这反映了( ) A. 秦国手工业生产技术相对其他国来说比较落后 B. 商鞅变法确立和发展了秦国上下尚武的传统 C. 奖励军功政策极大地改变了普通秦国人价值观 D.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战争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 【答案】D 【解析】 根据“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士兵”“战场上,这些士兵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进攻力”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吞并其它六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故D正确;A、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 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②工商业政策方面, 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 ③政治主张方面,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奠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集权制,因此选B. 考点: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8.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中的文字应该是 A. 长安 B. 成都 C. 洛阳 D. 广州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北魏之后战乱频繁,曾经多朝的都城洛阳遭到战争的破坏成为废墟。C正确;长安、成都、广州不符合材料主旨,ABD排除。故选C。 9.史书记载,北魏初期“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孝文帝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①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 ②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③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 ④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土为万物之元,宜改姓元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 大意是现在百姓生活困苦、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许多豪强地主抢夺土地,孝文帝采取的针对措施是③实行均田制、②稳定社会秩序,①反映的是俸禄制,与材料无关,④属于改革旧俗,与材料无关,故选B. ②③。 10.崔浩是北魏的辅国元老,他出身于当时第一流高门清河崔氏。他想按照汉族世家大族的传统理想,整理和分别规定门第的高下,但遭到鲜卑贵族的不满。这说明当时 A. 鲜卑贵族对汉族文化仍存在歧视态度 B. 鲜卑贵族对汉文化的吸收采取了科学态度 C. 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有深刻矛盾 D. 鲜卑贵族从根本上排斥汉族文化的一切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崔浩想按照汉族世家大族的传统理想,整理和分别规定氏族的高下,遭到鲜卑贵族的不满,体现鲜卑贵族对汉族文化仍存在歧视的态度,A项正确。B项对汉文化的吸收采取了科学态度与材料“按照汉族世家大族的传统理想,整理和分别规定门第的高下”不符,排除。材料反映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在规定门第高低存在分歧,没有反映他们之间深刻的矛盾,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鲜卑贵族从根本上排斥汉族文化的一切,而是体现鲜卑贵族对汉族文化仍存在歧视态度,排除D。 11.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民族融合的反映 C.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D.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设置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因此材料中的政策是为了彰显北魏政权统治中原地区的华夏正统地位,故选D;ABC三项不是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2.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革除旧俗,如禁止穿胡服,讲汉话等,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①正确;推行均田制,推行新的土地制度,②正确;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打击守旧势力,③正确;迁都洛阳,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日渐吸收汉族文化,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④正确;而商鞅变法中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兄弟共居,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①正确;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新的土地制度,,②正确;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③符合题意;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社会,④正确;故选A。排除BCD。 13.“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 A. 青苗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募役法 【答案】A 【解析】 结合“常在新陈不接之际”“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青苗法,据所学可知青苗法规定: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较低利息贷款或借谷物诶农民,秋后偿还,农民由此面授地主豪绅的高利贷盘剥,与题意内容一致,故A项正确;市易法规定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方田均税法规定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额不例外,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募役法规定是纳钱代役,享有免役特权的官僚地主爷要收取役钱,与题意不合,故D项排除。 14.北宋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故,包拯权知开封府时规定,告状者可直接到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根除官吏贪腐 B. 改变三冗局面 C. 精简司法机构 D. 提高司法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 旧的司法制度中间经历了数个环节,新的司法制度可以直至公堂,免去了中间环节,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D正确;该措施不可能根本上解决官吏腐败,A排除;材料只是司法措施,不会改变三冗局面,B排除;材料只是提高行政效率,没有精简机构,C排除。故选D。 15.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A. 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B. 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C. 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 D. 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谋取天下的财富,用取得的天下财物来供给天下的所用.,故要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B项正确。材料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而不是指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而是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而是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排除D。 点睛:理解材料意思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说法 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司马光和王安石政见不同,同时客观上也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除了现实问题还有政治实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只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确实也存在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司马光的说法是两方面的原因。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7.“欧洲近代的黎明时分,商业的繁荣促成了世俗情感和理想的释放。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令人赏心悦目,而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广大地区的宗教改革则震撼人心。”“震撼人心”主要是因为宗教改革从实质来说是 A. 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 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 C. 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 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宗教改革的实质就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故ABC排除,D项正确。 18. 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下列说法不符合马丁·路德原意的是 A. 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 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C. 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D. 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在马丁·路德等教会人士看来,世俗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均为上帝创造,故AC两项正确,均不选,B项的说法不符合马丁·路德的原意,马丁路德并不认为世俗世界与宗教没有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宝剑”即强权,故D正确,不选。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详解】 19. 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出的观点出自 A. 《九十五条论纲》 B. 先定论说 C. 因信称义说 D. 《基督教原理》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迎合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故B项正确;《九十五条论纲》属于马丁·路德,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因信称义说也属于马丁•路德,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基督教原理》是加尔文系统阐述关于改革教义、教仪和教会的激进主张的作品,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故选B。 20. 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 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 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 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到“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的变化说明宗教改革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A。B项错误,宗教改革最终大都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政策,但是并不是信仰自由;C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宗教改革的影响 21. 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 克里米亚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十月革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首先需明确“农民解放”指俄国进行的1861 年农奴制改革。结合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可知这场战争指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推动了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选项。B选项是中国的历史;C选项时间不对;D选项时间过晚。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 22.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 ) A. 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 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答案】B 【解析】 做此题的关键在于“废除土地私有制”一定要对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3.1903年,有国人周游欧洲,记下某国见闻:“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朝廷“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对“足开启民智”的小说“禁之甚严”。符合此特征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德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某国工业在世界上地位低,但已经是商业时代;是民众迷信宗教,去除改良思想;禁止传播自由、民主的小说,体现了俄国落后、愚昧,故可知该国是俄国,C项正确;1903年英国、法国、德国工业闻名世界,而且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发展,排除ABD。所以选C。 24. 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 穆罕默德·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 B. 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 C. 埃及当时已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 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重要殖民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并结合所学可知,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B正确。 25.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实力和地位有所上升 C. 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D. 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诸侯对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B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未体现;C、D项说法不合史实,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并非封建统治基础。故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背景 26.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C.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原有生产关系 调整,而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性质,B正确;中国的改革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A错误;罗斯福新政主要是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改革,C错误;中国的改革不是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D错误。 2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旧染污俗’代表了历史沉积中的丑陋一面……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气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体现了这一点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改革与社会风俗之变革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从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政治变革与社会风气的变革是紧密相连的。①②③④都体现了这一观点,所以应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辛亥革命·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辛亥革命的风俗变革 28.在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 和平崛起 B. 武力掠夺 C. 制度创新 D. 民主强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确立民主共和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都逐步强大起来,可见他们都是因为制度得到了创新而崛起。C正确;这些国家大多发生了对外侵略,A排除;这些国家都是先走向强大,后武力掠夺的,B排除;秦国不是民主强国,D排除。故选C。 29. 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某学者针锋相对地说:“有些事件不能够证明该说法”。能为某学者提供史实支撑的是 A. 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 B. 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 C.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D. 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 【答案】B 【解析】 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宗教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推行自由平等思想的要求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A、C、D符合马克思的观点,不符合某学者观点,排除;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目的是增强军事实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不符合“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B 符合某学者的观点,故选B。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考生准确归纳材料观点并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题干中新的阶级“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是指,新的阶级夺取统治地位时,通常会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推行自己的统治思想,来取代旧的统治思想。 30.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 A 秦始皇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魏孝文帝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迁都洛阳 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 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开创了郡县制,西汉初年才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排除C。D项事件与言论不能对应,应该是废丞相,故排除D。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迁都洛阳,B项表述符合史实,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材料二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1)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材料一、二的规定分别适应了哪一阶级的政治需求? 材料三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 (2)据材料回答魏晋南北朝选举官员的标准,指出其弊端? 材料四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3)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材料五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4)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5)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6)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答案】(1)措施: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 制定法律,一视同仁。商鞅在变法废除贵族特权,按军功授爵。(2分) 阶层: 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和新兴的地主阶级。(2分) (2)出身、门第(1分)容易任人唯亲,不利于中央集权。(1分) (3)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4分) (4)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2分) 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2分)。 (5)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4分)。 (6)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6分)。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通过财产等级制限制贵族特权;商鞅变法通过军功爵制度限制贵族特权。适应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需求。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出身、门第。结合材料“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体现在容易任人唯亲,不利于中央集权。 (3)根据材料“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4)根据材料“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选官的特点是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而英国的选官主要体现在主要由国王遴选和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5)根据材料“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可知工业革命使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6)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统治基础、人才选拔和提高官员素质等方面。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笫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釆取的变革措施和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 【答案】(1)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在沙皇俄国指的是工业文明的潮流下,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再根据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回答。 (2)“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经济上采取“殖产兴业”的政策,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实际加强天皇制。注意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考点:历史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