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 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 历史试题

‎2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 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2.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 “仁者,爱人”  ③“天人感应”   ④知德合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某人举出政府施政不当的例子,说明他对政治及国家运作的想法:一位军士每战必败,问他原因。军士说是家里有老父要奉养。政府不但不治罪,反而予以嘉奖。这个国家的军队从此再也无法打胜仗。此人最可能是谁:‎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韩非子 ‎4.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②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③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6. 著名学者余英时曾指出:“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存天理,灭人欲 D.理气同源 ‎7. 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 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 ‎8.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A.重文轻技的特点 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 D.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9. “在李贽眼里,无论君主还是圣人,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甚至有时一般‘夫妇所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告诫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也’。”材料表明李贽 A.否定权威崇拜  B. 否定君权神授 C.否定君主专制  D. 主张人民主权 ‎ ‎10.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对外贸易发达 ‎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变化 ‎11.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12. 《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B.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农作物 相关记述 稗 ‎“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 大豆 ‎“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 芋 ‎“可以救饥馑,度凶年。”‎ ‎13. 下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A.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 B.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 C.认为水稻供应不足以度荒 D.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14.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表明倪瓒的绘画追求 A.平实浓郁的生活情趣            B.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C.注重写实的工笔风格            D.注重意境的文人画风格 ‎15. 《琅琊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映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 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17. 浙江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 凡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 ‎④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18.《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9.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20.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上书说:“女子……自童幼加以刖刑,终身痛楚,……‎ 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回观吾国之民,尪弱纤偻 为其母裹足,故传种易弱也。”康有为的上书(  )‎ ‎①立足于国民的身心健康  ②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要求男女完全平等 ④隐含了女性权利的要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主张尊孔是为了复辟帝制。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传统伦理道德对人们的毒害,比皇帝的权威加于人们身体上的淫威更加严重。这说明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 A.儒家伦理道德不被重视 B.孔孟儒学等同于国学 C.批判儒学成为运动重心 D.封建礼教依旧束缚人们的思想 ‎22.《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 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Com]‎ 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23.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24.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25.“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6.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 A.网络技术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火药 ‎27.. 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 )‎ 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 B.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 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 ‎28.以下最能体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向的是(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办好样板戏,服务工农兵”‎ C.“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9. 1978~2007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该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  ‎ ‎ ③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 ④《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②反映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非选择题(31题 14 分,32题 14分,33题 12 分,共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 ‎——摘编自朱熹《朱子大全》等 材料二 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辨。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吾谓有法治而后有人治。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粱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实质。(6分)‎ (1) 材料二中梁启超所说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儒学产生与宋代理学形成的不同原因。(4分)‎ ‎32.(14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节录)》 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严复《天演论上》,导言一《察变》‎ 材料二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材料三 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维新派论“变”的两个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 概括指出材料二对“新”“旧”问题的看法。(2分)‎ (1) 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观点有何不同?陈独秀和胡适的观点在当时各有何可取之处?(6分 ‎3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 材料二: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并指出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3分)‎ (1)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发展经济和统一祖国方面提出了哪些创新的观点?(3分)‎ ‎2 ‎ 高(文科)答案 ‎1-5:BCDAA 6-10:AADAC 11-15:ABBDD ‎ ‎16-20:DB BD C 21-25:DABCD 26-30:BC BAD ‎31.(14分)(1)核心内容: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是本,是万物根源,气只是造成天地万物的材质。(或理气关系)(4分)实质是儒家思想纲常伦理道德规范。(2分)‎ ‎(2)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法治代替人治的主张。(4分)‎ ‎(3)政治:明清之际封建统治腐败,阶级、民族矛盾尖锐(1分)‎ ‎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级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传统道德观念遭到冲击(1分)‎ ‎ 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趋向僵化(1分)‎ ‎ 文化:高压政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1分)‎ ‎32.(14分)(1)特点:一是“除旧”与“布新”相连;二是“变”与进化论相结合。(2分)背景: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不改变旧的政治体制;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渐加深,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迫在眉睫;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4分)‎ ‎(2)认为新与旧不相容,旧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新是西方的近代思想;采用西方的学说革新社会。(2分) (3)主张对旧的学术思想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进行“整理”,反对全盘否定或肯定。(2分)陈独秀的观点是对封建专制思想全面进攻,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2分)胡适的观点反对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主张用西方“科学”的方法解读与整理国故,对纠正新文化运动中的形式主义倾向,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2分)‎ ‎33.(12分)(1)原因:鸦片战争后各种变法救国主张的失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6分) (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3分) (3)创新的观点:发展经济方面:进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祖国统一方面:一国两制的提出.(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