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作业

课时作业13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潍坊高三统测]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重视官营工商业的发展 B.国家实行商品专卖政策 C.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舟节”“车节” 反映的是货物的运输,由“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可知是长途贩运,故可知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重视官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专卖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排除D项。‎ 答案:C ‎2.[2019·衡水高三联考]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则制定了“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诸侯会盟也都把维护正常商业交往作为重要的内容写入盟约。这些做法(  )‎ A.迟滞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民间市场的形成和完善 C.降低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D.提供了商业发展必要的政治保障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各诸侯制定相应政策保障商业发展的做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故D项正确;商业只是辅助,农业仍是主导,这些做法并不会迟滞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民间市场,民间市场出现于南北朝,故B项错误;诸侯的做法提升了商人的地位,C项错误。‎ 答案:D ‎3.[2019·抚州高三统考]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 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的专卖制度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这是历代政府重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业管控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并非以汉武帝为榜样,也不是推崇汉代经济制度,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与富商大贾间的矛盾,C项错误。‎ 答案:D ‎4.[2019·廊坊高三评估]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废五铢钱,铸‘开通元宝’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后盗铸渐起。”‎ ‎《通典》‎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 ‎《旧唐书》‎ ‎“铸‘开元通宝’……得轻重大小之中……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 ‎《新唐书》‎ A.唐初市场中货币混乱 B.唐代钱币私铸之风盛行 C.唐初开始铸造新钱币 D.唐代设钱监防止盗铸者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铸“开元通宝”钱、行“开元通宝钱”、铸“开元通宝”的信息可知,材料中的不同史籍均记载了“铸造‘开元通宝’钱”,C项正确;A、B、D三项都只是材料中的史籍的一部分,无法充分说明,排除。故选C项。‎ 答案:C ‎5.[2019·廊坊高三评估](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举措说明(  )‎ 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 解析:由题干中的“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等信息可以知道,这里的皇帝诏书是要减少对商业活动的部分税收,减少商税是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到坊市的问题,故排除A项;北宋政府依然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故C项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减少商业税收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故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答案:B ‎6.[2019·烟台高三诊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说明明朝(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B.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C.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 解析:根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可知,明朝商人受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不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使商品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明朝商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不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排除D项。‎ 答案:B ‎7.[2019·厦门高三诊断]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并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国家基本政策强力推行。这是因为重农抑商政策(  )‎ A.旨在维护小农业者利益  B.缓解了农商间的矛盾 C.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D.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发展,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是维护小农业者利益,故A项错误;该政策显然加剧了农商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故D项错误。‎ 答案:C ‎8.[2019·佛山高三模拟]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社会,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9·德阳高三调研]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解析:依据“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可知,流民沦为雇佣工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B项正确;依据“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可知,大量流民的出现不能说明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农业是以小农经营为主,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答案:B ‎10.[2019·银川高三摸底测试]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前中华民族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成为统治政权隐患时,原本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向。导致“海洋观念意识转向”的客观因素是(  )‎ A.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安全的需要 B.朝贡贸易束缚了对海洋的认知 C.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 D.以农立国发展社会经济的国策 解析:面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本能地选择了闭关、“海禁”,西方殖民者侵扰导致“海洋观念意识转向”,故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安全的需要属于主观因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束缚了对海洋的“认知”也属于主观因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自己制定的国策属于主观因素而非客观因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项。‎ 答案:C ‎11.[2019·贵阳高三适应性考试]‎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该材料可证明(  )‎ A.日本与欧洲勾结共同掠夺中国 B.明朝与日本贸易情况复杂多样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 D.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行 解析:日本史学家井上清认为明代的“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都是侵略掠夺,由此可证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C ‎12.[2019·上饶高三联考]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解析:材料“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一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A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只是对国家独立和安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长期,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中外的交流,不利于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D两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9·赣州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把汴京城外的居民区划分为八个厢,重新设置官吏进行管理。这是宋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承认其是汴京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这些新城区并不只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 ‎——摘编自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 材料二 清朝统治末期,原有秩序渐渐松动,被突破的禁令越来越多,地域空间的划分逐渐模糊,内外城的区隔,甚至皇城与京城的界限也被打破,民人进入内城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城市内部的流动性明显增强。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各阶层混居,百业杂处的城市新形态。……早在清末,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选择香厂作为城市改造的示范区域,名“香厂新市区”,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渐形成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 ‎——摘编自王健伟《清末民初北京的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市区的形成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18分)‎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近代新市区形成的特点和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1)问,宋朝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同时它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等信息分析得出。‎ 第(2)问,近代新市区形成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拆除城墙打破城市的封闭格局、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为基础、与城市改造相关和形成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街区等特点。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推动近代城市化和工商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缓解城市自身规模发展带来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原因:解决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缓解旧城区人口压力;维护社会秩序;顺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政府财政税收等。‎ ‎(2)特点:拆除城墙,打破城市的封闭格局;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为基础;与城市改造相关;形成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街区。‎ 影响:推动近代城市化和工商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缓解城市自身规模发展带来的问题(或者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 ‎14.[2019·豫南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前代地契撰写内容的基础上,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安徽祁门县“谢则成卖地契”写道:“情愿立契出卖与休宁县卅三都方道远、志远名下。”“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程吴卖田契”写明:“所卖其田,系是自意情愿”。“万历十六年(1588年)浮梁章会卖田契”写的是“情愿”二字,“与祁门胡、李三股相共,本身三股该得一股”,而且还特别强调“未卖之先,即无重复交易”。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胡伯钧卖地契”用“祖上遗土,占八股之一”“自愿”等字来表达。清代顺治十一年(1654年)《大兴县王家栋卖房官契》中有这样的约定:“自卖之后,倘有亲族人等并满汉争竞者,有卖主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无反悔。如有先悔之人,甘罚白米五石入官公用。”道光戊戌八年(1828年)安徽“邓祖仁卖地契”中,注明“系二房受分物业,与别房伯叔兄弟人等各无干涉,亦无重叠典挂等弊。如有来历不明,卖人出头抵当,不涉买主之事”;买卖双方还约定:“此乃平正交易,并无拈折抑勒情由,二家甘心意允,各无反悔。”‎ ‎——摘编自《明史》《清史》等 材料提供了明清时期丰富的社会信息,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4分)‎ 解析: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从材料“所卖其田,系是自意情愿”“胡伯钧卖地契”用“祖上遗土,占八股之一”“‘自愿’等字来表达”“自卖之后,倘有亲族人等并满汉争竞者,有卖主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无反悔。如有先悔之人,甘罚白米五石入官公用”中概括出观点;并结合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来论证观点即可。‎ 答案:示例1:论题:明清时期的地契内容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阐述:明清时期,土地买卖日益频繁,契约意识、诚信意识增强;如:地契中明确交易土地的性质、现状,卖主的意愿及交易之后的态度,等等。这是明清商品经济繁荣,国家继续重农抑商、政府保护土地私有制的反映。‎ 总之,明清土地买卖频繁,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商品意识以及土地兼并的社会真实。‎ 示例2:论题:明清土地制度与诚信意识。‎ 阐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交易中的契约意识、诚信意识不断增强。由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制,故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土地兼并,重视买田置地,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总之,明清土地契约的发展,既是诚信意识增强的反映,也是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评分说明:学生在答题时,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