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三第9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案
[把握·历史脉络]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及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三条线索: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确立。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实践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关系得到新的发展。 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提出三大外交政策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日渐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建交,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 (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 (3)意义 ①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牢固基石。 2.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①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②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①初步确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③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①依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实施: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③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挫折 1.中共八大的探索 (1)内容: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2)意义: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2.“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1)民主遭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实行。 (2)法制遭践踏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 ②大批干部、群众遭受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③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非法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内容 ①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2)意义:从此进入一个改革开放、国家政治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微点归纳】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 (1)从《共同纲领》产生的条件看,由政协来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是合适的。 (2)从《共同纲领》的内容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它的许多内容为我国1954年宪法所沿用,为后来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易错提醒】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但并不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易误辨析】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和存在形式。 (3)“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知识延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 【误区警示】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不能仅仅理解为单纯的民族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微点提醒】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2)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 【轻巧识记】 “一、二、三”归纳记忆新中国 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一”是指一个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2)“二”是指两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三”是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形成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3)加快步伐 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形成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 (3)确立: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4)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2.香港、澳门回归 (1)过程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 (2)意义 ①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打破坚冰 ①1979年元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坚冰逐步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2)重大进展 ①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②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③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3)统一展望 ①条件: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②障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③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 【图解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图解历史】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答题术语]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成为新中国的临时宪法和建国纲领。 2.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具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特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5.“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进行了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充分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1.新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 历史分期 历史年代 时段特点 过渡(恢复)时期 1949-1952年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改造时期 1953-1956年 三大改造 十年曲折发展 1956-1966年 曲折发展 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年 严重破坏 两年徘徊时期 1976-1978年 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 2.主权与治权 (1)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凭借这种权力可以以最高权威和独立自主的方式处理它的一切内部事务和外部事物,而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或实体的干涉和影响。主权具有对内属性和对外属性。主权对内最高的属性实质上指国家的政治统治权力,它通过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来实现,体现在颁布法律、废除法律、决定国家组织原则、决定政权组织原则、决定经济体制、统率军队等权力上。主权对外独立的属性派生于主权对内最高的属性。它主要指一个国家有权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外交方针政策,处理国际事务和享有国际权利与国际义务,不允许其他国家或其他实体干涉一个主权国家在这些领域中的自主活动。 (2)治权,是指主权之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直接权力,是用来直接应对国家内部各种社会问题的权力,它是由主权构建出来的。因此,治权也具有两个特征,即附属性与直接性。 3.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主要史实 (1)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访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洲的联系。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 (4)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 (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省。 (6)二战中,《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规定将台湾归还中国。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新中国成立初期 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实质 史料一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一律平等是1954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探究:(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提示] ①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②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史料二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中国当代史》 [教你读史] 史料二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特点,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探究:(2)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史料三 五大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 [论从史出] 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建立, 西藏自治区最晚建立。成立先后顺序是: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2.实质: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做主)。 视角1 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题时结合三大制度的基本内涵分析。 [对点1] 周恩来曾经说过:“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周恩来是在分析( ) A.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 B.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 C.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D.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周恩来认为,中苏两国民族分布状况不同,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而要实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故C项正确。 视角2 从职能演变角度命题 伴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宣告结束。解题时注意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对点2] (2017·乌鲁木齐模拟)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因为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全国委员会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会一国二公,是不行的”。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不能把人民政协搞成像全国人大一样的国家权力机关,这说明当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召开,故选B项。 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实践 史料一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邓小平 史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什么。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基本政策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主要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史料二信息“一个国家”是前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 [提示]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史料三 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探究:(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收回香港的理由和条件是什么。中英在谈判中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是什么?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主要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提示] 理由: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英国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分步强行割占或租借。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可以谈判。 史料四 漫画: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 [论从史出] 漫画中的“中国”或“China”在一个方形的框架内, 表明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漫画中,“台湾”是“中国”或“China”的一点,“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表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表明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1.“一国两制”的内涵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2.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4)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 视角1 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 “一国两制”构想立足世界和平与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实现了一个国家内部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解题时需结合“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历史意义分析。 [对点1] (2017·天津南开区模拟)1979 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解析:选D。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与材料中“1979 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相符,故D项正确。 视角2 从历史发展潮流角度命题 海峡两岸打破长期隔绝状态,实现政治对话、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题时要结合有关两岸的时政热点进行分析。 [对点2] (2017·赣州高三期末)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解析:选A。材料中香港人民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变化,但是公民参与政治的状况获得突破,这是在“一国两制”构想下,香港回归后的变与不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说明香港回归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驾驶汽车”“赛马场”并不能体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故D项错误。 提升点三 综合视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主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渊源。 1.《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主要不同点 项目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背景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之前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性质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历史作用 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 2.多视角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的关系。 (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针对训练] (2017·菏泽高三模拟)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材料认为( ) A.新中国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 B.政治协商制度独具中国特色 C.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 D.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说明协商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故D项正确。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2017·全国名校大联考)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 ) A.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均为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做主的实施途径 D.新中国成立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具备 解析:选C。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了人民政府积极探索人民当家做主的实施途径,故C项正确;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故D项错误。 2.(2017·广东百所学校联考)有位老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内页印着“最高指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6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这体现出( ) A.阶级斗争决定国家政治生活 B.个人崇拜是十年动乱的主题 C.国家政治局势影响人民生活 D.意识形态制约社会价值取向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表述结婚证上有毛主席像和“最高指示”,体现出人民日常生活受“文革”影响,故选C项。 3.(2017·株洲一模)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1。这表明( ) A.中国开始实践启蒙思想家思想 B.无记名投票比举手表决更公平公正 C.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地完善 D.城乡平等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根本 解析:选C。据题干“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人口数的比例为8∶1”与“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1”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地完善,故选C项。 4.(2017·山西五校联考)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后,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的法律。而台湾当局也正是看重了海外媒体的这一特征,竭力利用国际媒体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妄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这说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应( ) A.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B.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 C.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 D.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 解析:选A。据材料“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的法律……妄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可知应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为了揭露错误导向,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5.(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行“政治革新”, 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国际民间组织活动,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这表明台湾当局( ) A.对大陆中共政权仍怀有敌意 B.已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C.开始对两岸关系有条件开放 D.对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的自信 解析:选C。据题干“允许台湾艺术、文化、体育界人士……允许大陆有学术影响的文化界人士和留学生访问台湾”,表明是有条件开放,故选C项。 6.针对2016年5月20日以来大陆游客赴台湾人数大幅下降的事实,《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了一幅漫画。下列表述符合漫画内涵的是( ) A.“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交往的政治基础 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 C.大陆游客是推动两岸交流的主力军 D.台湾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陆游客 解析:选A。根据漫画台湾人民以“九二共识”为招牌吸引大陆游客,说明“九二共识”是两岸交往的政治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故B项错误;大陆游客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力量而非主力军,故C项错误;《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漫画的目的主要是政治层面而非经济层面,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4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人民代表制法》,它把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总数又增加1倍,达到450万人。不过,依靠父母生活没有单独成家立业的男子,以及家庭佣人和全部妇女仍被排斥在选举大门之外。1885年1月,议会通过了《重新分配议席法》,这样基本接近于平均代表制原则,对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工人有一定的好处。在1918年的法案中,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21岁。 ——摘编自《英国的议会改革》 材料二 到1952年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真分析了抗美援朝的发展态势和国际形势,得出了中国将面临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的正确结论。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决议在1953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3年12月,毛泽东对总路线的内容作了最后的、完整的阐述,这样宪法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明确了。到1954年下半年,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宪法草案的制定等各项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摘编自《一届全国人大为什么在1954年召开》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普选改革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届全国人大在1954年召开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普选权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解析:(1)第一小问成果,根据材料一可知英国选民的资格限制的逐步放宽;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英国社会和民主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其条件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考虑,并结合所学归纳即可。(3)根据材料一、二和第(1)、(2)问可知,公民普选权与民主政治建设相辅相成,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 答案:(1)成果:工人的选举权逐步得到保证;平均代表制原则基本实现;妇女的选举权限制逐步被放宽。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英国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社会进步促进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 (2)条件:国内:政治方面,军事斗争基本结束,政权已经稳定,民主改革积累了经验;经济方面,土改完成,恢复发展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思想上,毛泽东解决了宪法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等问题;国际: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赢得了较稳定的国际环境。 (3)关系:公民普选权的大小是衡量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准;普选权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面进步的体现;民主政治发达国家的公民获得的普选权也相应更高。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丹东高三质检)“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 A.制定了1954年宪法 B.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 C.颁布《共同纲领》 D.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选C。“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 指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家性法律文件,即《共同纲领》,故C项正确。 2.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在电报里开列了10种中外各类宪法的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一)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二)1918年苏俄宪法;(三)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四)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五)法国1946年宪法。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订( ) A.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 B.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 C.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D.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1954年宪法制定前毛泽东要求借鉴苏联、东欧等国以及中国近代宪法。A项和B项都比较片面,故A、B项错误;材料与确立社会主义原则无关,故C项错误;宪法的制定借鉴了历史上的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法律文献,故D项正确。 3.(2017·广西五市联合模拟)有学者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着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据此,可以理解为它( )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选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创立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故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制民主,体现和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故B项正确;1954年开启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表现,故C项错误;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故D项错误。 4.(2017·全国名校大联考)毛泽东指出:“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并强调“通过政协容纳许多人来商量事情很需要”。毛泽东此番言论( ) A.肯定了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作用 B.奠定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C.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不利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解析:选C。据题干中“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的信息可知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使命已经结束,题干中的言论是毛泽东于1954年12月19日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提出的,故选C项。 5.(2017·海口调研)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设市标准。由此, 当地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在宪法中增加“民族自治市”的条文。这一要求( ) A.成为中国新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C.表明新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解析:选B。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是否成为宪法内容,故A项错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要求有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故B项正确;新中国民主政治还未至臻完善,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故D项错误。 6.1997年7月1日零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香港特别行致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作题为《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讲话。他说:“香港回归祖国,是香港发展的一个契机。”对香港回归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香港回归,标志香港和大陆实行同一社会制度的开始 C.香港回归,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D.香港回归,开创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解析:选B。此题考查香港回归的意义,香港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也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故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香港回归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7.近年来,台湾的一些人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 ) 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 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 解析:选A。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实质就是搞台独,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显示的国际法内容可知台湾不属于“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故B项错误;高度自治权不等于独立,故C项错误;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来搞台独,不是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8.(2017·丹东高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 间 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982年宪法颁布 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四大前 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民事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前 1982年宪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召开前 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依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 解析:材料中分别列出了不同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情况,所以既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可以从某一种制度来提炼观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然后根据所定的趋势,找到相关的原因及史实整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趋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再到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的颁布,新中国通过不断立法健全各级民主制度。 原因:国家性质;吸取“文革”的教训;经济发展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的民主诉求增强(或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世界民主化潮流等。(任答其中四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二: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日益完善。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日渐增多。(或答出以下趋势,并有简单说明亦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健全法制,向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转变;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等。 原因:新中国成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吸取“文革” 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环境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潮流等等。(答出四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