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二专题十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江苏专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二专题十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江苏专版)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方面 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工业方面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方面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废除实物分配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十月革命后,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②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  (1)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多数农民不愿加入集体农庄,而且国家无法为集体农庄提供必需的农业机械和财政支持。‎ ‎(2)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 ‎(3)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 ‎   ‎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 ‎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 ‎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斯大林逝世后,其后继者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苏联的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②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④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 ‎1.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下列能体现列宁这一主张的是(  )‎ A.农业上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B.商业上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C.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重工业上有计划优先发展 解析:选C 材料中体现了列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贸易的思想,由此可知指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中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一些企业交由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体现的是国家资本主义,故C项正确。‎ ‎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解析:选D 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模式设立的目的是尽快地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模式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故选D项。A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B项说的是列宁时期的政策;C项是斯大林之后的改革。‎ ‎3.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自豪地说:“也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需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 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 解析:选A 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信息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故本题应选A项。‎ ‎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解析:选A 题干中的制度奖勤罚懒,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全国包括农村都是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错误;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农业领域的经济刺激手段,故D项错误。‎ ‎5.1993年苏联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谈道:“经济方面的改革,如果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方面改革,应该就是最有效,最快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途径,那就要好得多。”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冲破了斯大林模式 B.选择的突破口不够准确 C.轻视政治结构改革 D.注重经济比例的协调发展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当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未从农业和轻工业等方面改革入手,说明选择的突破口不够准确,故B项正确。‎ ‎ ‎ 史料一 ‎ ‎ [教你读史]‎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史料一说明苏俄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试图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做法严重脱离苏俄实际,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史料二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由①可知其特点之一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由②可知其特点之二是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的。‎ ‎ [史论形成]‎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1)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历史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②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③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史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①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②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主题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史料 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 ‎ [教你读史]‎ 史料反映了斯大林时期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史料的结尾句是核心,注意抓住前面的内容逐层分析。‎ ‎ [史论形成]‎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影响 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斯大林不相信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正规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来分配设备和物资。这导致了瓶颈现象和浪费,因为给各个工厂的配额是在莫斯科制定的。不过毫无疑问,迅速的工业增长正在发生。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特点:‎ ‎①单一公有制。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④指令性计划经济。‎ ‎(2)影响:‎ ‎①积极方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 ‎②消极方面:后期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成为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史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第三编)》‎ ‎[探究] 根据史料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怎样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提示] 形势: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和国内物资严重短缺。‎ 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所以说它“背离了经济规律”,而它在战争时期为集中物力、财力打败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说它“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2.斯大林的工业化方针 ‎[史料]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如果自己国内不能出产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就不可能保证经济上的独立。停留在这个阶段就等于让自己隶属于世界资本。‎ ‎——《斯大林全集》‎ ‎[探究] 斯大林制定了什么样的工业化方针?依据是什么?‎ ‎[提示]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 依据:苏联是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只有建立重工业,才可能保证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才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 ‎3.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史料]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探究] 史料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提示] 史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 ‎(1)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4)作用:巩固了政权。‎ ‎2.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二、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及教训 ‎1.经验 ‎(1)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斯大林模式的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教训 ‎(1)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4)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题组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2016·江苏高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解析:选C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故选C项。‎ ‎2.(2015·江苏高考)“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解析:选B 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处于斯大林体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故B项正确。此时,苏联的制度并未发生变革,故A项错误。冷战格局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科技交流受到很大影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科研方向,故D项错误。‎ ‎3.(2014·江苏高考)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 税款 ‎(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解析:选B 根据表格中的时间“1921年”、表格中平均税款数据的不断下降及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此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实行以固定粮食税代替过去的余粮收集制,故本题选择B项。A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项说法错误;D项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政策。‎ ‎4.(2012·江苏高考)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选D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对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良,即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选D项。‎ ‎5.(2011·江苏高考)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随着苏联工业化的进行,农民的利益不断遭到了损害,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 题组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6.(2018·江苏高考)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解析:选C 根据题干所述举措可知,当时苏联撤销部分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经济行政区,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相应的经济行政区,其主要意图在于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以推动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当时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其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仍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并没有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A、B、D三项错误。‎ ‎7.(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选A 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而不是管理制度的改革,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D项是在斯大林时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