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命题卢启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答案】D 【解析】 “婚丧祭祀”等属于宗法,而“赋役征派,狱讼治安”等又属于行政职能,所以秦汉“乡里”既履行宗法又履行行政职能,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乡里”并非自治机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汉“乡里”属于社会政治组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 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代的盟誓发生在政治生活的多个方面,而且有盟书有仪式约束。因此说明春秋时期政治生活的信任出现危机,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已经不能有效约束。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分封制的仪式变化,因此A项错误;盟誓并不意味着争霸战争的减少,因此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礼乐制度与等级秩序的失效,周王都需要与诸侯盟誓。因此C项错误。 3.3.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候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理解。 【详解】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含义。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君主专制下实行皇位世袭,体现“家天下”的特点,可理解为“君主专制的刚性”;古代官僚体制之下,按照才能、政绩任免官吏,有一定公正原则,体现“公天下”的特点,可理解为“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故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个选项均与题意不符。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 4.4.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 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 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A. 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 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C. 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 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答案】A 【解析】 三则史料和出土的文物均涉及黔中郡,秦简说明湘西属于黔中郡,说明秦朝在此时设立过郡进行管辖,故B项正确。前三则史料属于二手史料,说服力有限,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两个郡的范围大小,故C项错误。两则史料提及洞庭郡,有可能设立,故D项错误。 5.5.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人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 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 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在北宋通过科举做官的平民阶层越来越多,与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扩大增加选举名额等有关,说明了选官制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B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平民官员比重增加,不能得出是否优秀的结论,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人数的激增,阐述的是官员来源的构成,C不正确;科举制没有对贵族子弟进行限制,D不正确。 点睛: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打破了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得身份地位比较低下的平民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当官,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6.6.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其分布见下图),由下图可知,此时 A. 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 B. 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 C. 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D. 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学生对设置节度使的理解。 【详解】材料“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反映了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故A项正确;图文信息并不能反映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故B项错误;因是“天宝初年”,加之图片内容并不能说明节度使威胁了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D项错误。 【点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重要秘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项的能力。 7.7.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云:“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 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 通过“密揭”,获得决策权 B. C. 对其它中央机构有一定牵制 D. 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代内阁,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可知内阁对其他机构有一定的牵制,符合题意的是C项,内阁不是法定一级行政机构,排除A项,内阁大臣不具有决策权,只是内侍机构,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立表明了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排除D项。 8.8.清朝原来有一个“通政使”机关,凡是京官奏本,地方官的本章、题本,都先交到通政司,经审阅后再行转呈。后来,专折不经通政司,直接呈给皇帝,封面上并不写明奏事者的姓名,奏事者亲自送到御书房,面交太监,等皇帝批复之后,又亲自到御书房领回。这一变化主要 A. 加剧了清朝宦官专权乱政 B. 提升了御书房的决策权力 C. 提高了皇帝独裁专制程度 D. 加强了王朝对臣子的监督 【答案】D 【解析】 “直接呈给皇帝”意在加强皇帝即封建王朝对臣子的监督,这也是主要目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变化减少而非加剧了清朝宦官专权乱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御书房也没有决策权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只是客观作用而非主要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9.9.观察下图,下列选项的结论有误的是 A. 相对阻隔的地形造就了民主政体的温床、小国寡民的城邦 B. 发达而频繁的海外贸易为自由平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C. 积极主动的对外交流有利于古希腊人借鉴外邦的民主经验 D. 土地贫瘠,粮食难以自给,迫使勇于创新的民族性格产生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希腊三面环海、山多地少和相对阻隔的地形,使希腊形成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故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因为希腊三面环海、山多地少,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达,为自由平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雅典的民主是古希腊人独创,并没有向别人学习,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设问。因为希腊三面环海、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粮食难以自给,迫使希腊人不断创新和开拓进取,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材料中用 “结论有误”来作为限制语,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解答的关键分两步:一是正确解读古希腊的自然环境与希腊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二是紧扣设问,运用希腊城邦政治的相关史实,逐一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10.10.柏拉图曾说:“父母不能随意令子女去还是不去国家指定的老师家读书,因为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 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 B. 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 C. 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 D. 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到限制 【答案】B 【解析】 材料“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反映了雅典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且该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子女读书的权利问题,不是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问题,故D错误。故选B。 11.11.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将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这说明 A. 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商品经济制约罗马社会发展 C.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 D. 罗马立法有灵活性和现实性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参与法务工作,推动了法律的发展,从而强化了罗马法的灵活性和现实性,故选D;材料并没有体现元老院职能的变化,故可排除A;B项的说法明显错误,故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故可排除C。 12.12.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不符,这就足以使买受人获得提起相关诉讼的诉因。该规定 A. 注重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B.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C. 适应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需要 D. 表明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 【详解】该法律规定强调出卖人应该对买受人保持诚信,让买受人享有知情权,因此该规定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买卖双方之间的诚信,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罗马对外扩张,且该规定并非出于适应对外扩张而制定,故C项错误;该规定并未强调僵硬的法律形式,故D项错误。 13.13.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A. 国王 B. 议会 C. 内阁 D. 最高法院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组成,执掌行政权。实现了“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故本题应选C项;1867年的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仅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均与题目中的信息“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不符,...排除A、B和D。 14.14.1830年辉格党领袖格雷继任英国首相后立刻提出改革法案。而托利党利用上院的多数两次否决了法案。1832年,格雷请求国王册封足够数量的改革派贵族,以强使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这个请求,辉格党政府总辞职,英国局势混乱不堪。不久,国王答应随时准备册封新贵族,而托利党则主动退出了这场斗争。这表明了当时的英国 A. 法案通过意味着贵族失势 B. 和平变革的机制依旧存在 C. 下院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 政治转型源自两党的妥协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其材料背景是1832年议会改革,通观材料信息,之所以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可以说明英国政治运作中和平变革机制的存在,各方为了避免激起更大的社会矛盾,最终选择了妥协,在和平渐进中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了各派之间的妥协,“贵族失势”表述不对,故A项错误;国王行政权早在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后即已被剥夺,故C项错误;英国政治妥协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而非政治现象,故D项错误。 15.15.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终方案既兼顾了州又兼顾了人口的数量,这是一个伟大的妥协,也就体现了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材料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是三权分立不存在权力中枢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也正确,但材料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理解方案一只兼顾人口,方案二只兼顾州,最终方案是二者均兼顾,这其实是两种方案相互妥协的产物。 16.16.“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材料主要说明 A. 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 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 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D. 分权是历史发展无奈的选择 【答案】C 【解析】 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行使。三权分立原则有效地避免了权力的过度集中,实现了分权与制衡,保障与健全了民主制度。但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可知,分权可能会导致效率的低下。因此,分权原则是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本身没有错误,但过于片面,没有突出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排除;材料主要说明保障民主是以效率为代价,D项表述错误。 17.17.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主派内阁,解散对新内阁投不信任票的众议院。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上述过程说明了 A. 总统违背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B. 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 C. 共和制度通过宪法形式确立 D. 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 【答案】B 【解析】 根据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可知总统并未违背第三共和国宪法,故A项错误;根据“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可知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宪法的制订,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了君主派和共和派势力的消长,未体现君主派已被清除政坛,排除D。 18.18.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B. 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 C. 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 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导致民主政治发展,材料中现象说明德皇对于议会的干涉已经不符合德国经济发展的潮流,D正确;A是1871年已经确立;B中公众舆论不符合材料主旨;经济危机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 19.1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职务和机构,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 A. 清朝的官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清朝建立起了办理外交事务的部门 C. 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 D.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答案】C 【解析】 清朝后期出现的“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机构都是和外国交往密切相关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也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D项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表现,无法体现历史发展趋势,排除。 20.20.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 扶植淸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C. 惩罚反帝官民以瓜分中国 D. 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辛丑条约》内容的理解,并要求学生掌握列强侵华的特点和目的。 【详解】题干中的一、二、三反映的是列强要求严惩反对列强的人,同时严禁反帝活动,四反映的是列强改善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以上条款都是列强为了维护之前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在华利益,是想强化不平等条约,故A项正确;列强扶植清政府的最主要目的是维护其在华利益,故B项错误;题干中主要反映的是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与特权,并未体现列强瓜分中国这一目的,故C项错误。列强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为了缓解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最终维护在华利益,故D项错误。 21.21.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他们占领了生丝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 B. 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 C. 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 D. 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答案】A 【解析】 材料“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说明对于太平军占领地区经济破坏持反对态度,说明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比太平军与清政府,故B项排除;材料“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说明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点睛:材料“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22.2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该图实质上反映了 A. 满族贵族的特权削弱 B. 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 C. 科举制功能进一步加强 D. 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在地方的官吏上面,满族官员大大减少,汉族官员逐渐增多并占据优势。这与对抗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汉族官员发挥出的能力有关,体现出中央集权的下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显示特权问题;C选项与题目无关;D选项错误,本题体现的就是中央集权问题,不是君主专制问题。 23.23.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两项均不符合;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己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己在民间悄然形成,故D项正确。 点睛:注意材料中的几个时间“辛亥革命前”“民国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答案。 24.24. 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中山 A. 重视国民思想启蒙 B. 主张推翻专制统治 C. 倡导进行社会革命 D. 推崇民有民治民享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明确提及“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都反映出国民精神所受压迫奴役以及思想上的愚昧麻木,所以强调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推翻专制统治、社会革命、民有民治民享,排除AB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解读分析,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思想状况分析解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小题16分,第26和第27小题各18分,共52分。 25.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 甘肃 江苏 湖北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西汉 11 4 7 12 1 1 7 唐 63 49 67 21 44 27 20 10 两宋 20 8 2 8 4 8 2 19 8 15 14 明 7 9 2 8 4 15 7 19 6 10 12 材料二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 西汉 咸阳(4)、沛县(7) 唐朝 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 两宋 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衢县(3) 明 晋江(6)、余姚(3)、湖州(3)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 ——摘自李俊《中国宰相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答案】(1)特点:宋以前集中,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 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 成因:唐以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举,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范围扩大,宰相籍贯分布均匀化;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人物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中心倍受统治阶级重视,所以帝乡多宰相,宰相籍贯分布在政治中心尤为密集。 (2)观点:(本问,其中观点,论证,论证部分有两三个例子即可) 示例一观点:相权不断削弱 论证:秦代三公九卿制中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逐渐转到尚书台。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相权弱化。北宋设三司使、枢密院和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明代废宰相设内阁,宰相制度不复存在。 示例二观点:通过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使相权削弱。 论证:汉承秦制,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为了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朱元璋加强皇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其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康熙帝设南书房作为内廷决策机构钳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创设军机处。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内阁也形同虚设,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据材料二“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宋以前北方为主、宋代以后南移、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中心南移、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实行、政治和军事中心的有利条件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2)本题据材料三“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相权不断削弱”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两个观点出发进行论证。注意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即可。 26.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法美民主政治建立发展简要进程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之后建立君主立宪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48年和1870年分别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美国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各州代表聚集费城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年宪法生效,联邦政府成立。 1791年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等权利。之后实施至今。 请回答: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发展的方式、内容和政治思想背景方面分析说明英、法、美三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答案】英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发展是基于传统政治制度之上和平渐进变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英国受保守主义和平渐进守成思想的影响。 法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发展通过不断革命的方式,发展道路曲折、反复。确立了共和政体: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法国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的影响。 美国特色:美国的民主政治建立发展是通过追求自由平等实现民族独立,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美国社会没有经历过封建专制时代,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对自由平等高度向往。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法、美三国民主政治特点的理解。 【详解】英国:“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议会至上”“进一步限制”等内容表明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和平渐进的过程中确立。联系英国的保守主义思想等分析其政治思想来源。法国:由“《人权宣言》”“第二次武装起义”“《拿破仑法典》”“议会通过……”等内容可知法国民主制度建立较为曲折,经历了多次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其政治思想源自启蒙运动等。美国:根据“《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联邦政府成立”等信息及所学分析其民主政治特点。政治思想来源可从其国家历史、启蒙运动及国家建立之初的领导人的观念等分析。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掌握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不同国家的体现。 27.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摘自《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材料二雍正四年九月,他(鄂尔泰)上奏折,提出推行改土归流的建议。...“改流之法,计禽为上策,兵剿为下策;命自投献为上策,勒命投献为下策”。对于投献者,“但收其田赋,稽其户口,仍童予养赡,授以职街冠带终身,以示鼓励”。改流的策略,既要用兵,又不专恃武力,争取波及面小,尽量减少阻力,以便迅速奏效。...雍正帝全部批准他的建议,并为支持实行改土归流-.他主持其事,亲自去改土归流的地区进行指导和实践。...鄂尔泰的频频出行,促进改土归流的迅速实现,并为云贵广西的经济恢复创造条件。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雍正帝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鄂尔泰“改士归流”的主要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鄂尔秦完成“改士归流”的意义。 【答案】(1)原因:土司残害所辖人民,扰乱地方秩序;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中央政令; 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主张:和平解决为主,武力解决为辅;区别对待投献者。 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边限的控制;推护广国家的统一;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清代改土归流的理解。 【详解】第(1)问,原因主要由归纳材料信息而来,如土司残害人民、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等。原则可联系材料及所学得出:如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习俗、信仰,大事集权、小事放权等。第(2)问,主张可从材料二归纳出,如和平解决为主,武力解决为辅,区别对待投献者等;意义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及巩固统一的作用,二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并能分层归纳材料信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