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入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4.“辛亥革命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口,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关。况蜒人于潮水,农夫之于根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敢忘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 ①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②中华民国有名无实 ③传统观念的影响 ④小农经济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5.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指挥的怪物。”这里的“怪物”是指( ) A.联邦体制的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 C.君主立宪制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 6.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间,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 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议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充分说明(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 B.英国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具有渐进性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7.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8.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9.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10.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1.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A.村民自治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会 12.中国50年代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60年代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代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代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外交战略调整历程说明我国外交( ) 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 C.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13.下面为中国公民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备注”栏变化情况统计表,由此得出的最准确的历史结论是( ) 版本 备注 1949 中俄文对照。 1953 从1956年8月13日起分为因公、因私两类护照。 1971 中法英文对照,印章有“革命委员会”字样(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儿乎为零)。 1975 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 1980 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 A.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多 B.我国外交的阶级斗争色彩浓厚 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 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5.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 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16.2003年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重申其宗旨和原则的基 础上,将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是其 “头等重要的历史使命”,抛弃过去的对抗和偏见,与发达国 家建立一种“民主的伙伴关系”。这表明( ) A.大国相互制衡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B.公正平等民主的国际政治秩序已经形成 C.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超过了维护国家主权 D.冷战结束之后发展中国家着眼战略调整 17.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土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 A.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D.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18.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19.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由此可知( ) 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美苏争霸扩展到经济领域 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 二、材料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与以苏联为首的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获得苏联的经济援助,使新中国顶住了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使中苏关系迅速恶化。1969年甚至挑起了珍宝岛事件,对中国直接施加军事威胁。毛泽东及时调整外交战略,1972年2月实现了尼克松正式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为实现中美建交铺平了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得出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的科学论断,从而形成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崭新的时代观。 20世纪90年代初期,冷战格局一夜之间宣告结束。全世界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美国作为冷战的胜利者,并没有认真对待新的世界。而是以胜利者自居,在全世界推行“单边主义”政策。 ——摘编自陈荣晶《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简溯》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二战后,在西欧出现的一体化运动蓬勃发展。鉴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欧洲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复仇主义的危险依然存在,美国政府以“杜鲁门主义”的发表为标志,主动插手欧洲的战后重建,支持欧洲一体化。美国希望西欧国家能按照美国模式——联邦制进行欧洲一体化,建立“欧洲合众国”,实现自立、自助和共同发展,成为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支撑点,减轻其负担。 ——摘编自张福财《关于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 (3)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4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相对封闭。生产出未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摘编自《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宋代以前,绝大多数城市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它们的商业意义远远比不上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宋代开封城中出观坊、市,巷名并列,形成了工商与居民杂居,面街而居,呈现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的景象。商人为扩展营业范围出现了“侵街”现象,当官史向侵街的店铺收税时,说明政府已经承认了侵街设店的合法性,古典的坊市制走向瓦解。……随着宋代城市人口的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宋政府把汴京临安等大城市贴近城郭的草市当作城镇的一部分来对待,这样,城市就容纳了更多的作坊和行铺。宋代的城市转型,标志着中国古代城市一个新发展阶段的开端。 ——摘编自《略论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徽商,指徽州府籍(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商人的总称,俗称“徽帮”。徽商保持着聚族而居,立祠祭祖的习俗,族长不仅是宗族的首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徽人经商,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徽商竭力发挥“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的杜会功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而集于一身,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同时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徽商的由来》 (1)据材料概括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4分) (3)据材料指出徽商经营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6分)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西周分封制下,把周天子的子弟分到不同的地方做诸侯,不仅扩大了西周的疆域,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实行,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故C项错误;贵族的世袭特权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封建制度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的发展演变,其中皇权是不断加强的趋势,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废立,因此选B。ACD都符合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趋势,不选。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由于阶级软弱性不能广泛发动群众,导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但①从材料中看不出,故①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南京临时政府纪年方式变更,②与材料 无关,故②错误:南京临时政府一方面采取民国纪年方式以适应政权需要,另一方面根据传统的小农经济特点保留阴历纪年,故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联邦政体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即缺乏具体、统一的政府的原则;材料“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利”、“头脑听从指挥”,体现地方权力高于中央的特点;可见美国政治家麦迪逊所说的“怪物”应是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松散的邦联体制B正确;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错误;民主共和制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国王并非“肆意扩张权力”,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因此排除B项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进行了约束.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因此排除D项。A项是材料表象.排除,“光荣革命”后英国B王并非直接“ 统而不治”,王权的反弹恰恰表明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的曲折性与渐进性.故选择C项。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题干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A项表述没有体现题干“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说法,C项不符合史实,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仍然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D项表述错误,政治制度早在维新变法时就已经是向近代转变的尝试,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领导阶级不同,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答案为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农村革命根据地水稻产量增加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中共当时主要精力是反“围剿”斗争,排除C项;D项是土地革命的结果,不是农业发展的原因,排除。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月革命的特点。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要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实现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没有涉及武装起义的条件成熟,故A项错误;列宁提出的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没有在布尔什维克全党形成共识,故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列宁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方式是暴力革命,故C项正确;“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表明要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取得政权,而非和平取得政权存在可能,故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 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制度。我国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材料中直接民主”“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正体现了这种民主制度的特点,故A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 一边倒……反帝反修……一条线、一大片……独立自主、不结盟……韬光养酶,有所作为……拓展总体外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我国外交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说明我国外交与时俱进灵活多变,故C项正确;“以意识形态为转移”只符合一边倒、反帝反修,故A项错误;我国外交独立自主,没有受到美苏两国支配,故B项错误;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只符合80年代后,故D项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题中表格“备注”栏中从1949年版“中俄文对照”到1971年版“中法英文对照”,说明我国逐渐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再到1980年版“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说明我国与世界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B项只符合“文革”期间的护照,排除。C、D两项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1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强调先义后利的义利观;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也要讲信义,可见其外交思想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5.【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的新发展。材料信息“将重心转移到经 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是其‘头等重要的历史使命’,抛弃过去的对抗和偏见”,说明不结盟运动正在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调整战略目标,故D项正确。 1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人士大夫属于社会上层人士,制作茶壶的陶工匠人属于下层人士。晚明时期,士大夫和陶工匠人合作制作茶壶并把名款刻在一起,这表明当时传统的等级观念有所突破,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瓷器制作水平高超的体现,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旺籍制度的信息, B项错误;材料中文人士大夫的行为不能反映出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19.【答案】D 【解析】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D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A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依然存在,B错误;材料论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是政治民主化,C错误。 20.【答案】C 【解析】材料中二战后美国政府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对国际组织的态度不能反映出其对外战略重心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不是美苏争霸,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成为时代主题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与题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二、材料题 21. 【答案】示例论题:从“一边倒”走向全面外交。新中国初期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敌视新中国,而苏联承认并支持新中国。在此情况下,中国实行“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制约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外交上迫切需要打破美国的孤立政策, 团结新独立国家共同反帝,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突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5年更进一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特别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中国与更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走向全面外交。 22.【答案】(1)原因:防止德国重新崛起,打击极端民族主义;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推崇美国模式;促进西欧国家的恢复与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减轻美国的负担;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企图建立世界霸权。(一点2分,任2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2分)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一点2分,2点得4分。) (3)贡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一点2分,任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3.【答案】(1)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4分) (2)表现:北宋时期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城市的规模扩大;工商业市镇兴起。(4分) (3)突出特点:聚族而居,立祠祭祖,族长既是宗族的首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起源悠久,足迹遍布海内外;徽商本质是儒商。(4分)作用:加强了全国经济之间的联系;由于徽商的纽带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徽商注重诚信,义利兼顾,对社会风气具有教化作用;受到了较深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利于儒学的传播发展。(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