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波峰中学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 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 2.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3.有位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4.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了,正是为汉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也由此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局面。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 ) A.孔子的思想 B.孟子的思想 C.荀子的思想 D.朱熹的思想 5.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6.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盛行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7.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8.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 C.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 9.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0.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11.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1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3.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C.开近代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D.是主持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14.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15.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材料体现的思想观点是( ) A.法律至上人民主权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C.主权在民民主共和 D.法律至上社会契约 16.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17.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 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18.胡适说:“我们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这表明胡适的主张是( ) A.中学应充分世界化 B.全盘接受西洋文化 C.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 ) A.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北大任教 B.蔡元培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C.新文化运动兴起前北大的学术研究气氛不浓厚 D.办学者锐意改革,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0.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21.胡适曾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这表明他 ( ) A.彻底否定古代文学 B.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 C.倡导进行文学改良 D.主张文学上的民族主义 22.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 A.自相矛盾 B.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23.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社会主义的发展 D.资产阶级的灭亡 24.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25.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6.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捍卫城邦法律尊严 B.对理性的尊崇 C.不满国家权力滥用 D.主张小国寡民 27.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28.普罗塔戈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29.拉莫特·勒瓦耶说:“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30.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3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3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33.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古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分别是( ) A.人文主义、“因信称义” B.人文主义、“因行称义” 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 D.城邦文明、“因信称义” 34.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A.因行称义 B.等价交换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35.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的人文精神类似的是 ( ) A.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侵犯 B.歌颂世俗蔑视天堂,发展人的个性 C.救赎只有通过信仰和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 D.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是真理的标准 36.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 37.在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38.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 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治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39.西方思想史上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用“理性”的眼光打量社会 C.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构想 D.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4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两个大题,其中41、42题各20分,共40分) 41、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推崇儒学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有何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42、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6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4分) 波峰中学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D C D C C B B C D C C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A B B C B C D D B C C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A C A A C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两个大题,其中41、42题各20分,共40分) 41、答案:(1)仁(或礼)。(4分) (2)变化: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8分) (3)代表人物:朱熹(或程颐、程颢、陆九渊,或王阳明,答出一人即可)。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8分) 42、答案:(1)怀疑神;肯定人。(4分) (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扬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6分) (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6分) (4)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发展阶段:主张发展个性。成熟阶段:构建理想社会。(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