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一中2020届高三9月份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一中2020届高三9月份考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9月份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图为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周王朝对一些异姓精选了一些封地进行分封,这一现象反映了 A.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西周制度重视弘扬先代制度 C. 周朝对异姓诸侯的恩宠与防范 D. 黄河中下游开始得到开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异姓分封诸侯国的分布,呈现出距离国都较远,散布在同姓诸侯国的中间,处于被包围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体现恩宠,分布体现防范,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排除;D项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 ‎2.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周王赐予圭瓒是 A. 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 B. 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 C. 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 D. 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圭瓒是宗庙中用来祭祖的。代表的是一种孝德礼仪,是对祖先的尊敬,故本题答案选D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周天子授士授民给诸侯叫“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一背景下,士、庶民把自己宗族称之为“家”,效忠于“家”。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宗法制的强化 B. 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伏笔 C. 促进了民众的国家认同 D. 扩大了“家天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制与宗法制结合,虽然诸侯小宗服从天子大宗,但是对于士,庶民等而言,只知效忠“家”,不知效忠“国”,形成有“家”无“国”的离心力,为诸侯割据以及大夫篡国创造了条件,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CD两项与材料主旨相悖逆,排除。‎ ‎4.孔子修订《春秋》,创造出“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梁启超却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主要是因为此种修订 A. 奠定了儒家尊史重史的传统 B. 偏离了儒家的“道统”传统 C. 为主观目的而涂饰客观事实 D. 与近代的西方历史观相冲突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是因为作为历史记录,该修订一定程度上丧失“求真求实”的基本原则,“春秋笔法”更多体现的是服务于儒家思想理念,故本题答案选C项;梁启超却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故A项错误;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道统之说滥觞于孟子,而不是孔子时期,排除B项;题目设问是孔子修订的《春秋》这种手法的原因,与近代西方历史观无关,排除D项。‎ ‎5.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 B. 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 C. 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 D.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多决策,丞相代表的外朝日益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其权力受到削弱,丞相受制于皇帝的程度大大加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6.汉朝农民购买铁器时,“善恶无所择”;甚至出现出卖铁器的“吏数不在,器难得”。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官营手工业面向市场的霸道 B. 重农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铁农具匮乏需要政府管控 D. 农民根本无法从市场买到铁器 ‎【答案】A ‎【解析】‎ 西汉时实行盐铁官营,由官府把持,故A正确;题目提到的是汉代手工业,并未提到农业,故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盐铁官营,故C错误;根据题目中“善恶无所择”,并非无法从市场购买铁器,故D错误。‎ ‎7.西汉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东汉第五访“少孤贫,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这表明当时 A. 两人都属于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 B. 农村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 存在一种拥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力的雇农 D. 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沦为雇农 ‎【答案】C ‎【解析】‎ 古代农业的发展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据材料“佣作以助资用”“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反映了依靠出卖劳动力,以资助自己进行学习,说明存在雇农现象,故C项正确;“隶佣”表述错误,不是奴隶,拥有人身自由,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在明朝中后期才出现,题目中汉代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的信息,故D项错误。‎ ‎8.唐太宗屡次要求查看史官纪录的当朝历史,房玄龄等最终删略部分内容后上呈,翻阅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后,太宗说:“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这一做法反映出唐太宗 A. 干涉和纂改史书著述 B. 不满唐朝史官的阿谀奉承 C. 鼓励史官秉笔直书 D. 重视修史以安定江山社稷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中“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得出唐太宗干涉史书编著,故A项正确;题目中房玄龄并未阿谀奉承,故B项错误;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君主专制下皇权至上对历史事实叙述的干预,故CD项错误。‎ 点睛:本题首先理解题干的意思。题干的意思是“昔日周公杀了管、蔡使得周朝得以安定,季友毒杀了叔牙使得鲁国安宁。朕的作为,也和他们一样,都是为了安定社稷,造福万民而已。史官记载时,怎么能因为有隐情而烦恼呢?应该立即把那些虚浮夸赞的词语删除,正确的记录当时的事情”。‎ ‎9.公元881年,江东地区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双方发生争执。地方官批评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件事告诉我们 A. 唐代印刷业发展出竞争局面 B. 宋代官员注重调解商业矛盾 C. 江东地区的官民关系较融洽 D. 传统历法粗糙实用价值有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881年为唐朝末期,印刷历书出现争执,一方面说明历法的重要,另一方面说明有多家从事印刷的同行存在竞争,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时间与材料不相符合,排除;江东地区的官民关系较融洽在材料中无法充分体现,排除C项;D项与本题题意无关,排除。‎ ‎10.宦官,日常生活于后宫的皇帝及后妃的仆人。唐代后期,宦官们经常自称“定策国老”,而将皇帝称为“门生天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唐后期 A. 皇权专制的强化 B. 皇帝大权的旁落 C. 外戚干政现象频繁 D. 三省六部作用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门生天子”是指天子是自己的门生,“定策国老”是说立皇帝由宦官说了算,唐代后期十个皇帝均为宦官所立,两个被宦官毒死,是古代中国宦官专权最强时期,皇帝沦为傀儡,B项正确;虽然宦官是皇权的产物,但一个个皇帝受制于宦官,不能说明其专制强化,同时宦官无法依靠皇权对外朝和地方进行大干预,朋党之争与藩镇割据与之并存,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1.在《国家宝藏》栏目里,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介了唐代长沙窑,下图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它反映出唐代 A. 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兴起 B. 阿拉伯文字在中国的普及 C. 长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D. 长沙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海上丝绸之路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可得知内陆城市长沙窑文物的瓷器大量出口,外向型经济兴起,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表达过于绝对,排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在广州和泉州,排除C项;材料无法充分体现长沙经济繁荣与发达,排除D项。‎ ‎12.董仲舒推崇《春秋》,认为一切从尊贵者开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以正四方”。朱熹首推《大学》,认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 B. 庶民社会注重个人自身修养 C. 儒家从天子之学转为庶人之学 D. 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前后信息比较可得知,前者的正心在于君主,后者的正心,强调对于天子和庶人都很重要,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宋代社会的变化,君主—平民二元社会的来临,理学对庶民社会的诉求是所有人的修身正心,故本题答案选B项;材料不仅体现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还强调庶民社会的修养,排除A项;本题旨在强调合注重个人修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3.元明清时期,在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以进行间接统治。明清时尤其雍正时期,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改派流官(一定任期后流动)前去治理。“改土归流”的出现 A. 实现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 B. 破坏了民族融合的大好局面 C. 维持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D. 提高了地方处理行政事务的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明清时尤其雍正时期,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改派流官(一定任期后流动)前去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土归流规定中央派遣流官统治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管理。故答案为A项。B项随着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排除;C项改土归流最终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地强化,并不是仅仅的维持,排除;D项说法未能体现,排除。‎ ‎14.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上述生产出卖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种生产经营表明其为 A. 面向市场的立体化经营农场 B.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农场 D.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得出面向市场的特点,根据题目中“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得出立体化的经营农场,故A项正确;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不符合自给自足,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题意不符合,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与精耕细作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不相符,故D项错误。‎ ‎15.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 B. 非首都功能疏散承载作用 C. 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 D. 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 ‎【答案】C ‎【解析】‎ 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可知B说法错误,故排除B;依据材料“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结合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情况可知C正确;D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16.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对中国古史分期和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下列这些观点反映出他们普遍主张 提出者 分期说 特点或不足 唐德刚 封建、帝制、民治(近代)‎ 著名的历史三段论 田昌五 洪荒、邦族、封建帝制 综合社会全面分析 叶文宪 酋邦、封建王国、专制帝国 缺少部分阶段历史 王震中 邦国、王国、帝国 国家出现时间大提前 冯天瑜 氏族时代、封建时代、皇权时代 质疑:“封建社会”‎ A. 封邦建国是最早的历史阶段 B. 用帝制皇权取代封建社会表述 C. 中国古代并不存在奴隶制度 D. 历史叙述并不等同于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对于传统的封建社会这个阶段的社会定型,大家普遍不认同,而都主张帝国,帝制这一定性,或者使用皇权说法,故本题答案选B项;根据材料可看出封邦建国并不是最早的历史阶段,排除A项;材料也可看出,几位学者都不认同奴隶社会这个历史阶段,但并不是说不承认奴隶制度,奴隶制度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排队C项;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确实有区别,但不符合题干材料与问题指向,题目问的是历史分期主张,故排除D项;‎ ‎17.洋务派以“官督商办”模式创办民用工业时,郑观应指出它既解决了资金困难,又避免了地痞阻扰、吏役敲诈勒索。后来,郑观应却赋诗一首“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郑观应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晚清向西方学习的逐步深人 B. 民族资本成长后呼吁自由经营 C. 吏役敲诈勒索现象仍然存在 D. 官权泛滥侵害股商管理和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可得知,“官督商办”中,官方的多方干预和过度插手,不仅导致企业发展有限,而其中商人的权益也是经常遭受剥夺和侵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排除C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涉及的是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业的创办模式,与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相关,排除B项。‎ ‎18.1898年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时,意在中学容纳西学,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兼容并包”时,已是对旧式学人和儒学的宽容。这一变化 A. 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B. 是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 C. 反映出西学获得绝对统治地位 D. 表明西学东渐下中学渐趋式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前后信息比较,可得知不到二十年间中学与西学已是主客易势,故本题答案选D项正确。A、C两项程度用语失当,排除;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弱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排除B项。‎ ‎19.1937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下令+对于干部及兵员教授东四省及华北五省地理,教授日本现状。军事训练着重实地战斗、夜间动作、袭击战斗、防空技术、长途行军、无后方作战等。”这一命令出台的背景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中共初步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D. 红军准备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7月”“教授东四省及华北五省的地理,教授日本现状,以及军事训练上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七七事变后红军准备改编成国民革命军,奔赴抗日战场,故本题答案选D项;材料的时间是1937年7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的国共合作宣言的发布,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长途行军、无后方作战”,可得知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没初步建立,排除B项;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是在1938年,排除C项。‎ ‎20.20世纪30年代末,国民党宣传机构大力宣传“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当时国民党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党政军指挥,蒋介石任委员长;对于国共合作,蒋介石指出“现在要溶共,不是容共”。这些做法 A. 有利于凝聚全民族抗日力量 B. 反映出国民党专制独裁趋向加强 C. 造成了国共两党分裂斗争 D. 主要是为了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国民党宣传机构大力宣传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当时国民党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党政军指挥,蒋介石任委员长”‎ ‎ “对于国共合作,蒋介石指出现在要溶共,不是容共”来看,国民党为了实现其专政的目的,首先在控制人民意识形态的方面进行了加强。故答案为D项。A项国民党这种做法不利于全民族合作抗日,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其发展趋势,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正合作抗日,排除。‎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的一个报告曾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个报告提出的直接背景是 A. 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D. 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空观念下的史料解读。材料来自1945年春的中共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这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在1937年前后,中共抗日强调国共合作,宣传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一致对外,这与材料体现的“我党领导”“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不符,排除A、B两项;由材料“打败日本侵略者”可排除D项。‎ ‎22.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相继制订和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这表明当时 A. 国民政府和参议会注重廉洁自律 B. 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 C. 国民党要借助反腐实行一党专政 D. 敌后的抗日根据地注重反腐倡廉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目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与国民政府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与国民政府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中共注重反腐倡廉的表现是纳入法治轨道,故D项错误。‎ ‎2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共支付了33.5亿元人民币,就基本买下了整个国家(台湾除外)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一举措 A. 大大损伤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B.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尝试 C. 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和平道路 D. 反映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限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共支付了33.5亿元人民币,就基本买下了整个国家(台湾除外)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这一据从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和平赎买”,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和平道路,故本题答案选C项;这一举措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前提,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尝试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4.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根本问题上,重新恢复和确认了中共八大的正确估计。十九大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次认识,都反映了 A. 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果 B. 拨乱反正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C. 社会发展一直忽视平衡问题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从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此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者都是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认知,故D项正确。中共八大的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不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故A项错误。拨乱反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无关,故B 项错误。C项中“一直”使用错误,故排除。‎ ‎25.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将军在其历史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不让历史学留有宗教神学和神仙鬼怪的踪迹.他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由此可见修昔底德的历史意识 A. 专注于历史原因的多方面探究 B. 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C. 立足于希腊民主政治基础之上 D. 被束缚在片面的战争观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可知修昔底德的历史意识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故B项正确;A项表述服务于B项,是B项表述的具体表现,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到雅典民主政治对修昔底德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修昔底德的战争观的片面性,故D项错误。‎ ‎26.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这里所谈的是私法,包括三部分,由自然法、万民法和公民法的基本原则所构成。”这反映出与古代其他国家法律不同,罗马法 A. 以维护罗马国家利益为重心 B. 注重规范和维护公民利益 C. 属于适用全人类共同的法律 D. 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护身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各国中,通过法律的详尽规定较为充分维护国民权益的只有罗马法,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均属于这一范畴,答案为B项;材料旨在强调罗马法的私法,A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达过于绝对,排除。‎ ‎27.1689年,詹姆士二世试图借助爱尔兰天主教力量恢复王位,1690年,威廉三世率领35000名荷兰蓝卫兵一法国胡格勒信徒一英国新教联军登陆爱尔兰,击败詹姆士二世的21000名爱尔兰一法国联军,詹姆士二世再次流亡法国。这场战争 A. 阻止了英国君主制的复辟 B. 消灭了英国天主教徒的势力 C. 捍卫了英国立宪政体 D. 是近代欧洲首次国际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689年”和人物“詹姆士二世”和“威廉三世”可以推断这是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威廉三世率兵打败了詹姆士二世,捍卫了英国的立宪政体,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故本题答案选C项;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本身就存在君主制,没有复辟的说法,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天主教徒的势力只是被驱逐,并没有被消息,排除B项;D项,在这之前,欧洲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有名的国际战争,故D项错误。‎ ‎28.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兰代斯(1856—1941)说正因为他们(国父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这表明 A. 1787年时将自由人宪 B. 为了捍卫自由必须修宪 C. 二战令美国人珍惜自由 D. 美国多次面临外来强权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国父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一些州讨论通过宪法的条件是宪法必须保障民权,故1789年修宪,通过十条修正案,史称美国“权利法案”,其中第一条就是捍卫自由,故本题答案选B项;AC两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表述错误的理解了题目中“他们(国父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故D项排除。‎ ‎29.1795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限制了联邦法院对各州司法的管辖权。1868年,美国又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不得制定限制国家公民权益的法律,并对管辖下的所有人,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这一修订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 进一步维护各州的司法独立 B. 督促南方各州解放黑人奴隶 C. 强化三权分立维护民众权益 D. 肯定联邦宪法至上维护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1868的修正案是建立在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知道,新的修正案重心不在于州权力,而是强调州法律不得侵犯联邦法律法律要为联邦提供权益保障,这是对州权力的约束。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美国刚刚结束南北战争,北方获得胜利,这一时期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更多要从维护联邦统一与权威入手,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材料旨在强调联邦法律的至上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0.下表为19世纪英国选民人数统计。造成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选民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年份 ‎1831年 ‎1833年 ‎1869年 ‎1886年 选民人数 ‎439970‎ ‎717224‎ ‎2225692‎ ‎4937204‎ A. 工业革命发展带来人口高速増长 B. 两次工业革命提升了人口素质 C. 民主斗争促成英国议会数次改革 D. 君主立宪制改善使投票率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在1832年、1867年和1884年进行改革,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这符合表格中选民人数增加的时间节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选民”人数增加,不是人口的增长,故A项错误。1833年尚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限制的是国王的权力,与选民投票率无关,故D项错误。‎ ‎31.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禁止开会的国家杜马成员组建临时政府,并在全俄范围选举各地官员,以消除沙俄地方势力;彼得格勒组成了工兵苏维埃,要求军队听从命令,决不允许军队镇压工农。这样的局面导致了 A. 二月革命后俄国陷入内战 B. 俄国建立起两院制的代议 C. 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格局 D.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取代两个组织 ‎【答案】C ‎【解析】‎ 材料分析是二月革命之后的政权之争,结合所学知道此时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格局,故C正确;内战是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A错误;当时只是政权的问题,还没有上升到管理机构变化,故B错误;两个政权并存格局结束是七月流血事件的爆发,故D错误。‎ ‎32.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 时间 新加入国家 ‎1952年 土耳其、希腊 ‎1955年 联邦德国 ‎1982年 西班牙 ‎1999年 波兰、匈牙利、捷克 ‎2004年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A. 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 B. 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 C. 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D. 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格反映了1999年后,北约组织不断吸纳东欧的新的成员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北约东扩体现了其军事战略的调整,故C项正确;1999年当时冷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无法说明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故B项错误;当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材料也不能说明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1999年的关键时间,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增强的背景出发,即可得出北约调整军事战略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二、非选择题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十年大萧条,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比是2.49,40年代大为好转,50年代又有所升高。战后美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农业实现现代化,政府不仅对农业提供财政支持,更重视对农业工作者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6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进行“生态村”建设,使乡村自然环境大为改观,吸引了资本投资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多样化。70年代初,逆城市化兴起,城市郊区与周围村镇得到很快发展,美国的乡村旅游开始迅速崛起,自然风光、独特建筑、民俗风情、乡村音乐都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八九十年代,美国政府更是特别提出“振兴乡村经济”,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合理的规划和扶持政策。21世纪初,美国农业人口比下降到2.3%,其可支配收入也高于非农业人口收入。‎ ‎——摘编自谷军《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行性措施研究——以美国、日本、韩国经验为借鉴》等 材料二 ‎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乡村凋敝,以“改造乡村,改造中国”达到“民族自救”为目的的“乡村建设运动”兴盛。其中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注重农民教育、加强农村合作的定县模式;梁漱溟发扬儒学精华,唤醒农民内力的邹平模式;高践四开创的农业技术与教育并重的无锡模式;黄炎培建立组织章程、发展公共事业的徐公桥模式;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发展实业推动城镇化的北碚模式;山西阎锡山则重视乡村制度改革,加强基层政权。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在农村将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少乡村建设运动遭受挫折。共和国建立后,农村建设得到了新的发展。‎ ‎——摘编自王景新《乡村建设思想史研究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乡村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乡村建设的特点,并简述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上的探索意义。‎ ‎【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城市化进程中逆城市化的出现与发展;美国政府的规划与支持;乡村环境和传统在维护的基础上扶持和开发;农村的文化教育和特色经济受到高度重视。‎ ‎(2)特点:参与力量众多,学者,实业家,各级政府,革命力量均有参与;探索模式众多,百花齐放;深入乡村,实验尝试,实践探索;将经济建设与社会改造、文化教育,政治建设结合起来。‎ 探索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建立起集体所有制经济,奠定社会主义农业基础;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改革开放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基层行政机构,推行村民自治,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乡镇企业发展、土地流转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反映出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70年代初,逆城市化兴起,城市郊区与周围村镇得到很快发展”,可得出城市化进程中逆城市化的出现与发展;根据材料“八九十年代,美国政府更是特别提出“振兴乡村经济”,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合理的规划和扶持政策”,可得出美国政府的规划与支持;根据材料“美国政府开始进行“生态村”建设,使乡村自然环境大为改观”“自然风光、独特建筑、民俗风情、乡村音乐都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可得出乡村环境和传统在维护的基础上扶持和开发;“更重视对农业工作者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可得出农村的文化教育和特色经济受到高度重视。‎ ‎(2‎ ‎)特点:根据材料“晏阳初、梁漱溟、高践四、黄炎培、卢作孚、阎锡山、毛泽东”等信息,可得出参与力量众多,学者,实业家,各级政府,革命力量均有参与;根据材料“注重农民教育”“定县模式”“邹平模式”“无锡模式”“北碚模式”等信息,可得出探索模式众多,百花齐放和深入乡村,实验尝试,实践探索;根据材料“发扬儒学精华,唤醒农民内力”“农业技术与教育并重”“建立组织章程、发展公共事业”“发展实业推动城镇化”“重视乡村制度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在农村将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可得出将经济建设与社会改造、文化教育,政治建设结合起来。‎ 探索意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制,村民自治以及乡镇企业发展、土地流转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角度切入分析。‎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百日维新”和“新政”比较 ‎ “百日维新”‎ ‎ 清末“新政”‎ ‎ 甲午战后,列强纷至沓来,光绪痛感国事危艰,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画上了黑色休止符。‎ ‎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有:设立制度局,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旧机构,裁撤冗员,提高行政效率。保护和奖励工商业,设立农工商机构,编制预算决算。裁汰旧军队,训练新式海陆军。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派人出国留学。建立法律制度等。‎ ‎ 庚子国变后,慈禧太后恐民心丧失,统治难以为继,于1901年1月,颁布上谕,实行改革。五大臣出洋、仿行立宪、皇族内阁接踵而至。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新政终究“花开不复久”,走到了尽头。‎ ‎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整顿吏治。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办工厂,承认私人财产合法。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改革军制。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堂,提倡出国留学,颁行癸卯学制。编纂新法典,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仿效西方建立司法制度。‎ 从材料中提取“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1: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都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阐述:甲午战后,列强对华加大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采取了降俸、增加商税的措施,但官员将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阶级矛盾激化。‎ 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烧伤抢掠,罪恶累累,民族矛盾激化;《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巨额赔款加大对人民的剥削,人民反清情绪高涨。‎ 总结:统治危机带来国家治理方式的变化。‎ 论题2:清末新政是百日维新的继承与发展(镇压戊戌变法的慈禧太后成为戊戌变法遗嘱的执行者)。‎ 阐述:清末被迫推行的“新政”,其改革举措远比“百日维新”范围广泛、更有力度;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式陆军,扩展到确立近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设立学堂,改革科举,扩展到废除科举,建立近代学制;在司法制度方面,从建立法律制度,扩展到建立近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 总结:清末新政是戊戌变法的具体化和实践,符合社会需要和历史潮流的举措,必将被历史继承。‎ 论题3:百日维新与清末新政均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 阐述:政治上,两者都是想与世界接轨,试图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两者都在政府层面允许乃至奖励办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上,两者都主张建立新军;文教上,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步入西方资本主义教育轨道;司法上,两者都主张建立法律制度,尝试建立法制化国家。‎ 总结:国家体制的近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方向。‎ 论题4:清末新政比百日维新影响更为深远。‎ 阐述:百日维新仅推行了103天,除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外,其他措施尽被废除,加之办法措施过多、过急,地方保守势力的阻挠,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有限。清末新政历时10年之久,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自上而下的改革需要统治集团的大力推动和足够实践才能发挥作用。‎ ‎(其他答案,符合逻辑和史实,亦可。)‎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主要围绕“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相互关联”的内容进行分析,例如,二者在背景上的相同之处、二者在主要内容上的相同之处等角度进行分析,或者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亦可。‎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李诵(761—806年),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即位。他重用王叔文、王伾、韦执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第一,罢宫市。宫市是宦官在长安东西两市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德宗晚年,宦官在市上购买宫中所需要的物品,往往用宫中无用的东西换取高价货物。第二,罢五坊小儿。“五坊”是指宫中的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儿”是指在五坊的服役者。五坊小儿经常借口五坊需要而敲榨人民的财物。第三,罢盐铁使月进钱。盐铁使月进钱,也就是在正课以外每月向皇帝送羡余钱,供皇帝私用。第四,欲剥夺宦官的兵权。顺宗欲取代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兵权,由于宦官有所准备,未能如愿。第五,抑制藩镇的势力。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人到长安,要求兼领三川,王叔文严词拒绝。以上改革,虽然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顺宗的去世,改革破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永贞革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贞革新的作用,并归纳其破产的原因。‎ ‎【答案】(1)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政治腐败严重,宦官干政,朝政混乱;赋税繁杂,人民负担沉重;藩镇势力坐大,威胁中央集权。‎ ‎(2)作用:推动了商业发展,促进了市场繁荣;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打击了宦官势力;触动了地方藩镇的利益。‎ 破产原因:顺宗在位时间短暂;政治问题积重难返;宦官干预朝政;地方节度使威胁中央集权;改革派逐渐失势。‎ ‎【解析】‎ 第(1)问,“历史背景”,由材料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政治腐败严重,宦官干政,朝政混乱;赋税繁杂,人民负担沉重;藩镇势力坐大,威胁中央集权等角度回答即可。‎ 第(2)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推动了商业发展,促进了市场繁荣;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打击了宦官势力;触动了地方藩镇的利益等。“破产的原因”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顺宗在位时间短暂、政治问题积重难返、宦官干预朝政、地方节度使威胁中央集权、改革派逐渐失势等角度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