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2. 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面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 这是因为宗法制度(    )‎ ‎①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特权政治②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③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④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4.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5.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6. 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 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 A. 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 ‎7.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上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材料中的两个制度可对应于(   )‎ A.唐朝的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唐朝的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8. 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 此材料反映了(   )‎ ‎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 可见,科举制度(   )‎ A.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10.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11.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C.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12.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该战之后(   )‎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3. 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的歌词写道:“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 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说:“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中美和中英新约“使中国结束了百年的耻辱,展开了光明的新页,致无限兴奋的庆贺”。‎ 此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提高了民族尊严和自信心 C.改变了中国无平等外交的局面 D.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15. 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 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或受害者后代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存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16.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17.《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18.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中期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按时进入主要是由于(   )‎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B.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 C.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19.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20.  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 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   )‎ 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B.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 C.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D.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 ‎2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示意图,下列各项最适合作为其主题的是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22.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   )‎ 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 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 ‎23.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24.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   )‎ 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 C.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25.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6.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27.   “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单的手段。”这一切,始于(   )‎ 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C.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28.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月4日任命俄亥俄州前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但众议院议长称奥巴马绕过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越权行为。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关规定,你认为议长的依据是(   )‎ A.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在国会 B.前任州级官员不得在联邦政府任职 C.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须得到国会批准 D.总统无权提名、任命政府高官 ‎29.   历史老师在上课中,课件展示了如下内容:“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根据以上条款判断,该条文出自(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30.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31.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33.   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 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 ‎34.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    )‎ 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 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35.   1949年2月初,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下列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6.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 材料表明中国(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37.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 A.号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 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38.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39.   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 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40.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行政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严格的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明确了监察官的任职期限与升迁。“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历代还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来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小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 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相互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美国的行政监督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分别执行……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李玉赋编《中国廉政建设研究成果集二》‎ 材料四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同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逐步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勾结,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家财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得意地对身边的人说:“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6分)‎ ‎2.根据材料二,从法律的角度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9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及其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带来的后果。(5分)‎ 高二5月历史答案 1- ‎-5 C‎ D C B D 6--‎-10 A B B C B 11--‎-15 C C B B D ‎16‎-20 A D B A B 21--‎-25 A C A D D 26-‎-30 C A C C B ‎ ‎31--35 D C C B C 36--40 D C A B D ‎ ‎41.答案:1.特点:监察官有明确的任职期限;以法律规定监察官的职责;监察官员的品秩较低。(4分)‎ 评价:对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作用;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并不代表民众履行职责而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2分) 2.原因:法律(罗马法)对权力的制约;监察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4分)‎ 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5分) 3.现象: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2分)‎ 原因: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1)‎ 后果:导致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苏联解体。(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