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2019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初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学校:凤城一中 命题人:许京花 校对人:吴小健 负责人:杨占全1卷(选择题共7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一年应该是 A. 公元前20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0世纪末期 C. 公元前21世纪早期 D. 公元前21世纪末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包括公元、世纪和年代。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公元元年,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多少年,如公元元年向前推算一年为公元前1年,公元元年向前推算二十年为公元前20年,两者相比较可知公元前20年更早。公元纪年中的一个世纪为一百年,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公元前2099年至公元前2000年为公元前21世纪,所以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并比公元前2099年晚29年,属于前期。因此C选项正确。A、B、D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该盟约的订立 A. 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B. 为了进一步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 C. 说明当时宗法制已经开始动摇 D. 反映出分封制已经出现崩溃迹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依据材料“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结合所学可知,该盟约内容维护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违背宗法制原则的现象,宗法制开始动摇,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实行一夫多妻制,诸侯既有妻又有妾,该盟约不是维护一夫一妻制度;B 选项错误,盟约规定不能“以妾为妻”,是怕妻妾身份混乱影响对子嗣的分封,不是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宗法制的维护,并未涉及分封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是 A. 攻打匈奴,修长城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D. 实行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郡县制。依据材料可知,这论述的是分封制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治,防止诸侯混战的局面再出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攻打匈奴,修长城应对的是边境威胁,不是应对“分土建邦”而导致的问题;B选项错误,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选项错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的是西汉,不是秦代。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人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百官罪行的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官员主要是向皇帝就百官的罪行情况进行汇报,这是御史大夫的职责,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B;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不符合题意,排除A;太尉负责军事,不符合题意,排除C;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不符合题意,排除D。‎ ‎5.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 分封建国 B. 剥夺王侯爵位 C. 推恩令 D. 监察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国小则亡邪心”,联系所学可知,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这一削弱王国实力的主张。故答案为C。贾谊这一主张是针对郡国并行制的弊端而提出,与A项矛盾,排除A;B项材料不能反映;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B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的颁布 ‎6.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 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B. 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 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D.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错误。‎ ‎7.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 A. 笼络民心 B. 强化皇权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宋代皇权的强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实行“差遣”制度,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职权分离巩固皇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差遣”是为了安抚、笼络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并不是笼络民心;C选项错误,“三省、六部及各寺、监”是中央机构,不涉及地方与中央的关系;D选项错误,“差遣”制度的实质是通过职权分离巩固皇权,不是稳定统治秩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A. 皇帝的秘书机构 B. 朝廷的朝贡藩属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中央的派出机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依据材料可知,“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字面的意思是行动的中书省,是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即中央的派出机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行省”是地方管理机构,不是皇帝的秘书机构;B选项错误,“行省”是元朝的地方管理机构,不是朝廷的朝贡藩属;C选项错误,“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派出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地方自治机构。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 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B. 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C. 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 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依据材料可知,明太祖将春联取名为“万年红”,因为“红”与“朱”义同,所以这寓意着朱明王朝政权的长治久安。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万年红”寓意的是明朝政权的长治久安,不是强调“朱”姓的尊贵;C选项错误,统治者行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营造新年气氛不是朱元璋此举的用意;D选项错误,统治者行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不是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雍正四年(1726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正式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答案】B ‎【解析】‎ 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由材料“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可见军机处的权力在逐渐增大,逐渐成为中枢机构,故选B;清朝时期,内阁名存实亡,处于有职无权的境地,排除C;军机处具有保密性好的特点,但本身不是绝密的,排除D。故选B。‎ ‎11.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 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 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 古希腊城邦制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 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书籍探讨内容可归纳为地理、城邦与希腊文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四个方面,据此可判断B项最全面、准确。‎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 点评: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希腊由于海洋和山峦的阻隔,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现了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12.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題,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 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B. 全体居民集体参政 C. 民主机构相互制约 D. 公民权利逐渐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公民大会规定决策前充分讨论问题,决策中可以进行多次投票,可以对不合法的建议进行投诉,这些规定体现了雅典民主决策程序尽量细致、追求完善。因此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材料中只体现了公民大会一个机构,没有涉及民主机构相互制约;B选项错误,古代雅典只有公民享有参政权,不是全体居民;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大会决策严谨,没有体现公民权利的扩大。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3.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 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B. 保障公民平等 C. 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D. 维护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材料讲的是雅典将所有的东西都公开化、透明化,这并不是宣扬神权至上,是想增强公民参政意识,所以答案选C,排除A、D;材料并美欧涉及到公民平等的问题,排除B。‎ ‎14.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可以说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促成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是 A. 制定《十二铜表法》‎ B. 编纂《民法大全》‎ C. 颁布《民法典》‎ D. 形成万民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的时代”到来指的是成文法时代的到来,而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所以促成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事件只能是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制定《十二铜表法》‎ ‎15.古罗马《民法大全》认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罗马帝国制定“全人类共同的法律”主要是为了协调 A. 罗马帝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 罗马平民与贵族的关系 C. 罗马公民与奴隶的关系 D. 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指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万民法,它适应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民,主要调整的是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关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协调罗马帝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的法律是国际法,不是罗马帝国制定的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的万民法;B选项错误,协调罗马平民和贵族关系的法律是罗马成文法,不是万民法;C选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未协调罗马公民与奴隶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6.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9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这反映了英国 A. 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B. 历史上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 C. 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 D. 王权与议会矛盾斗争非常激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可知,英国民众对于国王仍然存在认同感,国王在民众心中仍有一定的地位,这强调的是他们对于君主的情感因素,反映了英国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英国在之前就有议会存在,对国王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民众对于君主的情感因素,不是制约王权;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王权与议会的斗争。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权利法案》的颁布 B.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依据材料“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形成后,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所以出现了这种现象。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王权开始受到议会的限制,但国王还保留了一部分行政权力,这不是导致18世纪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C选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开始限制王权,不是导致18世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18世纪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已经没有实权,不能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8.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国会遇到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这反映了美国 A. 联邦政府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B. 宪法修订具有法律依据 C. 州议会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 D. 国会内部存在权力制约 ‎【答案】B ‎【解析】‎ A项不选,分权制衡主要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关系,题干没有体现;B项正确,由题干描述可知根据宪法规定 “国会遇到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可以分析出美国宪法修订是有法律依据的;C项不选,由“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可以看出州议会不能自主决定修正宪法;D项错误,题干主旨是宪法修正,不是国会的权力制约。‎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实现三权分立 C.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目和就是保证司法权力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干扰B正确,其他都不是直接的。‎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2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答案】D ‎【解析】‎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立法权属于议会。根据材料“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可知行政权可以制约立法权;根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说明立法权也可以制约行政权,故D正确。A项的“控制”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只反映了总统单方面制约议会,不全面,排除。‎ 点睛:作对选择题的唯一秘籍是尊重材料。本题学生要从材料中找出总统和议会相互制约的信息,再结合所学材料分析选项,选择最佳选项,切不可被片面的选项所迷惑。‎ ‎21.有学者说很多受过教育的德国人也对国内的体制引以为荣,同时蔑视西方国家的民主传统,他们认为德意志特殊道路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是处于欧洲中心位置的国家采取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方式。“这表明德国君主立宪制 A. 在民主方式上优于英法 B. 建立有它的偶然因素 C. 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 D. 有强大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很多受过教育的德国人也对国内的体制引以为荣……认为德意志特殊道路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是处于欧洲中心位置的国家采取的不同于西方其他国家的特殊方式”,可以看出德国的君主立宪制被很多人接受,符合题意的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2.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 A. 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 B. 普鲁士拥有超然地位 C.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 D.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本身就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象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表明普鲁士在整个德意志帝国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大问题上的否决权,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军国主义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皇帝的问题,故D项错误。‎ ‎23.“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设立和管理租界的权利 D. 海关管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领事裁判权。依据材料可知,外国在华的“恶棍”、“流氓”触犯中国的法律,但是他们受到外国政府的“庇护”,不能受到中国法律的制裁,这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据是外国政府取得的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是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片面最惠国导致一国在中国得到利益,其他列强也可同等享有,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设立和管理租界的权利与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没有必然联系;D选项错误,海关管理权不是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的依据。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4.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A. 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 B.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C.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D.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清代仍然存在满汉的民族矛盾,表格中汉员比例上升,并不能说明满汉平等,故A项错误;表格显示地方官员组成变化,并不是说明地方与中央的对抗,故B项错误;表格显示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由于政权变动,政府需要汉族人担任地方督抚维持秩序,导致表格成员变化,故C项正确;表格显示官员组成,并不是机构半殖民地化,故D项错误。‎ ‎25.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 获得军费赔偿 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 在华开设工厂 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故ABC与题意不符;D项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英法美俄与清政府签订)的内容之一。‎ ‎【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6.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是分田的标准,“统一政令、依法治国”与设问“抗灾意愿”不符,排除A。根据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可知是平均分配土地,“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与设问“抗灾意愿”不符,排除B。“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兴办保险事业”体现的是抗灾意愿,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可知主张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体现社会保障,均与设问“抗灾意愿”不符,排除D。‎ ‎27.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A. 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 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 C. 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 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依据材料可知,杨秀清借助代天父传旨的特权来处理内部矛盾,排除异己,更利用此特权要求洪秀全加封他为“万岁”,这说明杨秀清借助宗教迷信争夺权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拜上帝教与皇帝制度相结合;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杨秀清借助宗教迷信争夺权力,说明当时杨秀清尚未掌握太平天国的实权;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太平天国的战局情况。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8.《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天津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C ‎【解析】‎ 西方列强控制了“沿岸港口”、“大的内河航道”、“上海到重庆”这些地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开始出现,故选C。‎ ‎29.“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罪行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没有攻入北京,故A项错误;日本没有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没有其他国家参加,故C项错误。‎ ‎30.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B. 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C.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D. 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求和思想 ‎【答案】A ‎【解析】‎ ‎“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表明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A正确;清政府并不是对战争没有预见,而是避战求和,缺乏备战,B错误;C无材料无关;D选项“始终坚持避战求和思想”错误。‎ ‎31.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革命任务不明确 B. 指导思想不科学 C. 革命目标不清晰 D. 具有空想性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反对西洋化、反对近代化,不顺应历史潮流即指导思想不科学而必然失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义和团运动的革命任务是明确的,革命目标也是清晰的,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义和团运动是典型的反帝爱国运动,不具有空想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2.史学家左舜生认为:“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而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显著的成绩。”该观点 A. 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B. 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 C. 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 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答案】A ‎【解析】‎ ‎“只限于种族的一面”说明辛亥革命从推翻满族统治的角度持赞同态度,对于民主政治的建立显然不赞同,故A正确;B与材料后半部份意思相反;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主要是推翻清王朝,故C错误;辛亥革命建立的是临时政府,故D错误。‎ ‎3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可知,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三权”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三权分属不同的部门并且互相制约,达成一种平衡的状态。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的是议会对总统的限制,无法体现总统对议会的制约,不能体现相互制衡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不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的原则,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的原则,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4.《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B. 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C. 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D. 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其主要功绩是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揭开了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新篇章,顺应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并未持续发展;B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封建制度;C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中国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5.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 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 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 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D. 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依据材料“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五四运动促进了爱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救国救民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就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不是五四运动的“新”表现;B选项错误,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在五四运动之前已经出现,不是“新”的表现;D选项错误,弘扬科学和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核心。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6.“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材料认为 A. 多种因素造成了五四运动内涵的丰富性 B. 五四运动具有彻底不妥协的特点 C.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五四运动是一场单纯的政治运动 ‎【答案】A ‎【解析】‎ ‎“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意指五四运动的内涵丰富,故A项正确。B、C两项观点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与“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不符合,排除。‎ ‎37.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A. 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 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 没有意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D. 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依据材料“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他们良心发现,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这是离开了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将斗争矛头指向了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这正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对象;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者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具有空想性,不是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者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具有空想性,不是没有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8.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C. 是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尝试 D.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是巴黎公社革命;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革命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9.《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 谋求人类解放作为目标 B. 阶级斗争学说 C.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D. 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无产阶级的使命就是谋求全人类的解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未涉及阶级斗争;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政党学说;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0.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 问题,其措施是 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答案】B ‎【解析】‎ 结合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知当时俄国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得“和平”与“面包”,《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一战,为赢得和平提供了条件,《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满足了农民生存的需要,故选B项。‎ ‎41.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A. 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 探索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 彻底改变了俄国社会落后的面貌 ‎【答案】C ‎【解析】‎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与材料中“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相符,故C项正确。A项属于二月革命的结果;B项属于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发展方向;D项说法过于绝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及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为俄国社会转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项。‎ ‎42.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 A. 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 苏维埃内部在列宁领导下团结一致 C. 列宁主张用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 D. 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四月提纲》。依据材料“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结合所学可知,在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之前,列宁认为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是在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建立后,不是在临时政府统治时期;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结合所学可知,苏维埃内部不是团结一致的;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列宁不主张用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3.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 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B. 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C. 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D. 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民革命时期中共放弃革命领导权。依据材料可知,大革命时期苏联对中共中央发出的指示中提出国民党在取得全国革命胜利及建立全国政权上处于领导地位,而无产阶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被奴役性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的态度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使中共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农民革命的态度;C选项错误,苏联的上述指示反映出忽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重要作用,不符合中国国情,不是中国革命发展正确的战略方向;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反革命力量的破坏,国民革命最终失败,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苏联的指示未能使国共合作得到维护。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4.红歌是当代对革命年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社会主义歌颂的歌曲代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就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 A. 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红军长征 C. 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 D. 解放战争时期的收复长江以南地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红军下了山”在结合课本内容,在国民大革命期间的军队是国民革命军,不是红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军队是红军,“山”是指井冈山;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军队是解放军。所以选择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名师点睛】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形成于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D.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依据材料“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国民党积极投入到与日本的作战中,说明全国性的抗战局面已经形成,全国上下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是在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没有扭转战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6.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 国民党一大 B. 中共一大 C. 八七会议 D. 重庆谈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举行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在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与1945年10月达成的《双十协定》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与1945年10月达成的《双十协定》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中共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8月7日,与1945年10月达成的《双十协定》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7.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战略反攻 C. 战略决战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来判断。在三大战役里,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而且三大战役后,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ABD项排除,C项正确。‎ 考点:三大战役的意义 点评:三大战役的意义包括在解放战争过程的考点中,三大战役的过程、意义等是考试的频点。‎ ‎48.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民族解放、思想解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日军占领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实行专制独裁的国民党统治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主自由。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武装割据指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尚未实现人民主权,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含义是民主自由,是相对于国民党专制独裁而言,思想解放不是这个“解放区”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卷(非选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9.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为三。‎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有人说材料二说明了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答案】(1)实行直接民主、人民主权、民主程度高 ‎(2)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答皇权至上或专制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①《权利法案》的颁布;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③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改革也可以)‎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依据材料“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结合所学可得出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直接民主、人民主权、民主程度高的特点。‎ ‎(2)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所以不同意这一观点。‎ ‎(3)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依据材料“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结合所学从“光荣革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事件概括英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5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是拿这笔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地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答案】(1)对中国而言: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中日甲午战争。结合所学从《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等角度说明中国不是“赢家”。依据材料“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结合所学从战争的胜利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扩军备战发动侵略战争导致最后的战败等角度说明日本不是“赢家”。‎ ‎(2)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意义。依据材料“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地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结合相关所学从近代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等角度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原因。‎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