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新余四中2020届高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试时间:9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认为:“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 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 B. 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C. 带有同化性和扩张性 D. 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分封制在当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B选项正确。分封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不是政治和军事,选项A排除;C选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D选项错误,秦朝的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版图,不是西周封建的影响。‎ ‎2.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作为祭祀品使用,不仅体积较大,而且制作精良,但到了战国时期,青铜器逐渐变小,并且工艺较差,其主要原因是 A. 制作工艺战乱失传 B. 战国进入铁器时代 C.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D. 审美观念发生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青铜至战国,青铜器形制发生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可知,随着王室衰微,作为祭祀的青铜礼器工艺水平降低,选项C正确;材料提及青铜器工艺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工艺失传,选项A排除;铁器主要用于制造生产工具,选项B 排除;青铜礼器制作工艺水平的降低和审美观念转变无关,排除D。‎ ‎3.《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 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 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 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 D.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反映了农业动力发生质的飞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的结论,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选项中“普遍”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人民的生活水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由孔子到孟子,“孝”的内涵由家庭、道德伦理慢慢走向政治、道德二重化。孝道与治道开始慢慢地融合,并成为历代帝王和圣贤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把“孝”由家庭推向社会,把个人的伦理道德升华为治国平天下。这主要体现了 A. 儒家的治国追求 B. 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C. 追求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D. 统治者提高个人修养以治理天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孝的内涵由家庭、道德伦理慢慢走向政治、道德二重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把孝由家庭推向社会,把个人的伦理道德升华为治国平天下”来看,儒家逐渐把伦理道德升华为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体现了儒家的治国追求。故答案为A项。B项“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与材料时间“由孔子到孟子”不符,排除;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统治者提高个人修养以治理天下,排除。‎ ‎5.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 隶书的全面推广 B. 儒家思想的传播 C. 边患危机的解决 D. 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C项与材料无关。‎ ‎6.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成帝“壮好经书,博览古今”;光武帝“受《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这说明 A. 儒家纲常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 B. 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 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 D. 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大多统治者都曾读过《论语》《春秋》等儒家经典,结合所学,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治国理政产生了影响,故选择C选项;治国能力水平应从君主的多次治国实践中才能提升,儒家纲常只能帮助提升自己治国思想水平,故排除A选项;儒学经典对统治者治国的启发主要在思想方面,有助于思想的大一统,故排除B选项;帝王治国依据不仅只有儒家经典,更应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实施最为有效的治国之策,故排除D选项。‎ ‎7.“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天然特性,有助于人们养成清静、恬淡的良好心态,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 A. “天人合一”思想 B. “格物致知”主张 C. “知足常乐”观念 D. “以德治国”理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格物致知”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D排除。‎ ‎8.下图的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这种线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这反映了唐朝 A. 南方艺术风格成为主流 B. 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 C. 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 D. 绘画注重意境忽视法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莫高窟壁画地处西北地区,而顾恺之则是东晋画家,生活在南方。材料中“敦煌莫高窟壁画”“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体现了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现象,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唐朝时期,南方艺术风格并未成为主流,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佛教文化本土化早在刚刚传入中国时便开始了,并不是从唐朝开始的;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顾恺之主张“以形写神”,并不是忽视法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下列材料描绘与所指对象相符是 选项 描述 所指对象 A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翻车 B ‎“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灌钢法 C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白瓷 D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海上丝绸之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描述的是筒车用于山地灌溉,排除;B项描述的灌钢法正确的,故选B;C描述的是古代浙江的青瓷,排除;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兴盛,排除。‎ ‎10.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论定”。也表明对前朝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B. 有利于推动元朝政教合一 C.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D. 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可以看出该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化,排除。该举措促进元朝政教分离,故B项错误。该举措有利于民族融合,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元朝民族政策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元朝民族政策改革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城市”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中国古代典籍则较少将城与市连在一起用。杜甫在《征夫》一诗中云:“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城市”‎ A. “城”与“市”完全分离 B. 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 C. 商业活动受到了限制严格 D. 经济功能在不断削弱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可知,材料中的城市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故B项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C与材料无关;D与史实不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 点睛 古代城市的演变:1、周秦迄唐代:(1)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2)坊市分开;(3)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2、宋:(1)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2)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3)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明清:(1)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2‎ ‎)手工业技术发达。‎ ‎12.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的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农民阶级受政府的剥削沉重 B. 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品经济 C. 市镇经济和手工业发展滞后 D. 古代农民缺乏逐利竞争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剥削者推动的商品化”“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表明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受到自然经济体制的制约,选项B正确;农民阶级受政府的剥削沉重、古代农民缺乏逐利竞争意识的表述都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问题,排除A、D;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滞后的表述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 ‎13.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商书”,如明代壮游子《水陆路程》、清代崔亭子《路程要览》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由京城至各地、各行省之间的交通线、所经站名、里程等,并有沿途的风俗物产介绍。据此可知当时 A. 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 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D. 国内市场开始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这类商书是着重记载各地水陆交通情况和沿途的风俗物产,这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因为随着远距离贸易的不断发展,商人的经营地域也不断扩大,对商业地理方面知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故选A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疆域问题,C选项排除。国内统一市场开始形成最在可以追溯到秦朝,D选项排除。‎ ‎14.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由上图下文模式逐渐发展为单而大图或双而合式(见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 B. 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 C. 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 D. 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大众化的阅读需求,故材料说明当时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故C正确;插图模式突出图画内容,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故A排除;戏曲刻本的出版也不能说明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故B错误;材料没有将市民文化与其它文化形式比较,不能说明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戏曲刻本插图模式与市民阶层大众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此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5.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戏曲脸谱艺术 A.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B. 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C. 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 D. 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脸谱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据此可知,其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A项正确;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是同光十三绝的出现,B错误;材料主旨是观众借助脸谱特征可知人物性格,实现“寓褒贬,别善恶”,并不是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C错误;戏曲脸谱艺术并不能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D错误。‎ ‎16.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机构 职能 主要表现 理藩院 管理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 保护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 控制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这说明清朝 A. 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 B. 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 C. 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 D. 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理藩院”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个人及其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是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通过以上的分析,体现了清王朝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材料三个机构的内容没有体现民族分治的内容,A错误;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一词可判断C错误,因为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早在西周就已存在,C错误;据材料“理藩院”是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可知清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较强,D错误。‎ ‎17.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 A. 世纪之交出现救亡图存高潮 B.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 经历了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整体把握历史的特征。不管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其目的都是为了救亡图存,A项正确;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这与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不一致的,B项错误;民主自由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从表格看,经历了由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到求民主(维新变法运动),再由反侵略(义和团运动)到求民主(辛亥革命)的转变,因此D项表述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探索民族独立之路 ‎18.清朝光绪年间,有官员奏曰:“洋人船炮之巧愈出愈奇,不谙礼仪……惟以力之强弱争为雄长。”也有官员说:“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惟武备则极力讲求,武备亦无足取法,惟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由此可见,当时官员 A. 仍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之中 B. 认为西方政事无足取法 C. 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较为肤浅 D. 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时期官员对西方科技的认识仍停留在“惟以力之强弱争为雄长”“船坚炮利”的层面,对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西方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天朝上国”观念,排除A;B项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排除;材料仍然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没有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惟以力之强弱争为雄长”“船坚炮利”,联系所学“中体西用”思想分析解答。‎ ‎19.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一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 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B.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指的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烧杀抢掠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列强获得了在中国北京地区和天津地区驻扎军队的权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士兵在中国烧杀抢掠,体现不出对中国领土主权的破坏;C选项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与法国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以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在中国的外资大型工矿业企业来计算,1840~1894年为23家,创办时的资本总额共为7631千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创办资本总额为103153千元,后者为前者的13.5倍。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 B. 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 D. 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表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的腐败,排除A;选项B不符合史实,当时清政府主要放宽了民间设厂的规定,并未大量引入外资,排除;西方工业革命发展会促进外资在华增加,但是材料强调的是甲午战争后外资激增,而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情况在甲午战争前后并无明显变化,选项D排除。‎ ‎21.孙中山在《民权初步》中提到,会场里每做一事,都需要经过三道手续:一是动议,二是讨论,三是表决……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即:在一项动议表决之后,有的会员想推翻表决,提出复议,这叫做复议动议。这表明孙中山认为在会议决策时 A. 集思广益但也应该提高效率 B. 利用直接民主形式实现宪政 C. 维护会场秩序是必要前提 D. 注重程序性和充分民主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一是动议,二是讨论,三是表决……提出复议,这叫做复议动议”可知他十分看重程序并充分发扬民主,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性和民主性,而不是强调决策的形式——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性和民主性,而不是强调维护会场秩序,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决策过程中的程序性和民主性,而不是强调决策的利弊,故D项错误。‎ ‎22.1914年9月《中华小说界》杂志刊出一幅题为“世界将来之伟人”的图片(下图),图案是中心一小圆,外围一大圆。小圆中为中国男孩,外圈12小圆各有一小孩,分别标为英、俄、意、美、法、德、比、日等12国名。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激励人心 B.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 C. 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提升了民族自信心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找到新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 材料“1914年9月”“这张图里中国小孩居世界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辛亥革命一举推翻千年帝制而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信心与自豪,故C项正确;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故B项错误;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故D项错误。‎ 点睛:图片型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漫画的图片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做好这类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特别是突出对题目提供的图片进行仔细分析,这要求做到“三看三思”:1、对图片要“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2、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23.1925年,中共四大《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党的这一决议 A. 促进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B. 是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体现 C. 反映了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 D. 说明了党以农民运动为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共四大关于工农的内容,旨在为推动国民大革命服务,故A符合题意;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以遵义会议召开为标志,B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C不符合题意;1925年,党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不是农民运动,D不符合题意。‎ ‎24.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到:“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则必会再失败……我们则应坚决地树起红旗。”在此,毛泽东 A. 开始反思俄式革命道路 B. 提出来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主张继续维持国共合作 D. 强调中共独立领导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国民大革命已经失败,毛泽东主张共产党应当独立领导革命,选项D正确;毛泽东反思的是国民大革命,而非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式革命道路,排除A;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时间以及“我们则应坚决地树起红旗”的解读,即这一时期国民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希望中共独立领导革命。‎ ‎25.194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向各根据地发出指示:“全区域党政军民学脱离生产者人数与全人口(不固定的游击区和敌占区不在内)之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三”。该指示的贯彻有利于 A.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B. 提升持久抗战能力 C. 推动土地革命开展 D. 保证全民抗战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增加生产者人数,目的都是为了渡过根据地经济困难,有利于持久抗战,故选B项。现有材料难以得出是否提高军队战斗力,故A项错误。该指示的提出与土地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6.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 A.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B.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出现曲折 C. 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 D. 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已经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4年”“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责,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政协转变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这体现出人民政协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C项正确;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非曲折,故B项排除;D项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实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27.它的超重发射令世界震惊,它的出现证明“天大的事,文革中也不能耽误”,它还诞生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航天人的企业文化与精神。据此分析,它是 A. 东方红一号 B. 长征一号 C. 南优二号 D. 神州一号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天大的事,文革中也不能耽误”、“航天人的企业文化与精神”等信息可知,这是一项诞生于“文革”期间的航天成就,再从“它的超重发射令世界震惊”可以得出它是“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长征一号”是运载工具,不是航天成就本身;C选项错误,“南优二号”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是航天成就;D选项错误,“神舟一号”于1999年试飞,不是在“文革”期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8.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24.2%上升到1991年的59.2%。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64.5%下降到1995年60.3%,林牧渔业则相应由35.1%上升到39.7%。这说明 A. 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 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D.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乡镇企业在农村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说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选项B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是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农村人口转移的结论,排除D。‎ ‎29.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A. 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B. 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 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 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通过公民权的授予解决了地域局限,这是罗马统一地中海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罗马实行了较为务实的统治策略,故本题答案选C项;材料产生的是罗马帝国,不是罗马共和国,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法律作用,不是强调罗马的扩张,排除D项。‎ ‎30.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D.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答案】D ‎【解析】‎ ‎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D;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故排除A;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排除BC。‎ ‎31.1960年代,有人谴责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关贸总协定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因此美国可以用美元来购买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工厂,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挂钩,故B正确;马歇尔计划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关贸总协定涉及的是贸易自由化,北美自贸区涉及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与美元无关,排除C、D。‎ ‎32.恩格斯在评论某一作品时说,它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细节方面,我学到的东西比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该作品可能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老人与海》‎ D. 《等待戈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部作品描绘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内容,说明这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结合所学可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选项B正确;《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A;《老人与海》、《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排除C、D。‎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信息能判断出这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变化趋势,并简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答案】(1)趋势:从对地方政权的认同发展为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从政治上的认同到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上层统治者的认同逐渐向社会下层百姓的认同扩展;对本朝的认同逐步强化。‎ 原因: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强化集权统治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如民族对立、政权并存等)的推动等。‎ ‎(2)发展:突出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反对封建专制;强调对不同族群利益的尊重;平等对待各民族。‎ 评价:立足于救亡的现实需要;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强化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保证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解析】‎ 本题根据材料一“一统天下的国家观……大一统……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据材料二“‎ 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民族之统一……共和立宪国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平等对待各民族等方面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再从救亡的现实需要、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等方面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董仲舒(前179一前104)为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少年时专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汉武帝时,命令中央和地方推荐贤良之士,董仲舒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在回答武帝的策问时,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儒学理论体系,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等主张,为汉武帝采纳。此后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孺学为正统的局面。在教育方面,主张以教化为“堤防”,设太学。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史实信息,指出这个信息所反映的古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史实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 史实信息:中央和地方推荐贤良之士,董仲舒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 历史现象:这一信息反映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察举制。‎ 概述和评价: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规定,地方政府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察举制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为汉代选出了许多人才,如董仲舒等。但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到东汉察举选官的标准逐渐演变为“门第族望”,不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也衍生出门阀士族。‎ ‎【其他解题思路】从材料中“中央和地方推荐贤良之士”可得知察举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察举制度;‎ 从材料中“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犬意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井进’等主张”得出实行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再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孺术;从“主张以教化为‘堤防’设太学”可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设太学;‎ 从材料中“任江都易工刘非国相10年”等可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郡国并行制度。‎ ‎【解析】‎ ‎【详解】史实信息:根据材料“中央和地方推荐贤良之士,董仲舒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 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出的历史信息反映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察举制。‎ 概述和评价:概述察举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实行察举制。汉武帝规定,地方政府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察举制。正面来看,察举制在实施之初比较完善,为汉代选出了许多人才,如董仲舒等。从弊端来看,察举制在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体现出封闭的特征。而且随着政治进程演变,东汉察举选官的标准逐渐演变为“门第族望”,不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也衍生出门阀士族,不利于中央集权。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其它角度提取信息,概括思路亦可。‎ ‎3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兴办太学;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赋诗,罢贴经、墨义。最终以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而失败。‎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由被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主持的。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被称为“熙宁兴学”。主要有以下内容: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改革科举制等。“熙宁兴学”也难以避免失败的悲剧。‎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由蔡京主持的,意图继承熙宁新法来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恢复和发展“熙宁兴学”的某些措施,史称“崇宁兴学”。“崇宁兴学”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此次兴学虽不免失败的教训,但是对宋朝教育事业发展起的作用超过前两次。‎ ‎——摘编自张西梅《浅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失败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教育改革的内容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案】(1)内容:重视太学的作用;兴建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兴办专科学校。(每点1分,共4分)‎ 目的:选拔实用人才;挽救统治危机.(2分) ‎ ‎(2)影响:北宋教育改革促进了全国性官学系统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形成重视学校教育的风气,推动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科举改革和兴办专科学校,促进了经世致用,功利主义思想的发展。(3分)但是,北宋教育改革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一项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三次兴学运动教育改革的内容,结合王安石变法教育改革内容来归纳。第二小问目的,选拔实用人才;挽救统治危机。‎ ‎(2)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分析。积极方面可以从有利于形成重视学校教育的风气,促进了经世致用,功利主义思想的发展角度回答。局限性从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角度来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