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高一(统招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历史 (word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统招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周平王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于是周与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说明( ) A.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郑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2.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诸侯纷纷勤王的义务缘自(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君主制 3.《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后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 ) A.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 D.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4.“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6.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7.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时期 初唐 武则天 玄宗 肃宗至德宗 顺宗至武宗 宣宗至僖宗 宰相数目 63 151 59 63 96 98 科举入仕 5 31 22 21 69 86 科举入仕% 7.94 20.53 37.29 33 71.88 87.76 A.唐朝在科举制度之下,君主专制强化 B.初唐科举入仕宰相比例很低,说明世官制还有很大影响 C.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强 D.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 8.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9.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卷3记载,北宋曹州(今山东菏泽)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书中还记载了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该材料反映出( ) A.商人子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权利 B.考试内容在《四书》之内 C.宋代开始打破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D.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公正 10.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1.明朝设立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本质上都( ) A.强化了封建皇权 B.削弱了地方权力 C.分散了丞相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 12.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13.“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 A.只体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B.仅仅是城邦居民的民主 C.易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开近代西方选举制先河 1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律的进步性在于( ) A.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B.消除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C.调解了罗马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5.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 ) A.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 B.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 C.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 D.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 16.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材料中的“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后”( ) A.权利受到《十二铜表法》的保护 B.权利受到习惯法的保护 C.权利受到万民法的保护 D.权利受到《民法大全》的保护 17.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是一场民主闹剧 18.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19.1951年议会选举,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因身体原因,1955年4月5日下午4点半,他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6日下午,丘吉尔迁出了唐宁街。这表明( ) A.成为保守党领袖才能任首相 B.首相任免要依法履行程序 C.新首相需要对英国国王负责 D.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 20.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 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 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 21.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封建“垃圾”,“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遮羞布作用。该代议制( ) A.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 B.成为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 C.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控制 22.近代以来法国共和国产生了16部宪法,其中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70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 ) A.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 B.经济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 C.法兰西共和国之路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 2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广州人民对洋货的抵制 C.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4.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25.著名学省茅海廷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不懂得国际公法 26.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后者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海国图志》 27.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点不包括( ) A.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 B.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任务 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28.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这主要是因为约法规定实行( ) A. 民族平等 B. 君主立宪制 C. 主权在民 D. 责任内阁制 29.“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这段话强调的是( ) A.要理性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B.要正确认识西方的侵略动机 C.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D.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30.以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 ③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④有世界影响的伟人 其中②④的评价基于:( ) A.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B.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C.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31.(26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9分) (1)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中央软弱无力的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出现的?(9分) 3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孙中山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恶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仁玕提出其近代化方案的目的。(6分) (2)指出材料二中“用‘最新的火轮车’”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作出的努力。(8分) 山江湖协作体2018-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CADBD 6-10DCDDD 11-15ADAAC 16-20CCDBC 21-25DCADC 26-30BADD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31(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9分) (2)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2分)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6分) (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9分) 32.【答案】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反对满清;实现国家富强。(6分) (2)含义:实行民主共和。(2分) 努力: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