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第14单元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第14单元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学案(江苏专用)

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 ‎ 大国重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领域 时间(年)‎ 成就 意义 ‎“两弹一星”‎ ‎19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1964‎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 ‎1970‎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中国开始进 入航天时代 载人航天 ‎1992‎ 做出载人航天 工程战略决策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 ‎“神舟五号”载杨 利伟飞天成功 杂交水稻 ‎1973‎ 袁隆平选育成功“南优2号”‎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生物技术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就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 ‎——毛泽东  根据史料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分析中国政府作出自主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目的。‎  史料一说明中国为了防御而研制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以及美苏等国的核讹诈。因此,中国制定“两弹一星”战略主要目的是保卫国家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并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史料二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根据史料二,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史料二反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政治意义。‎  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 处于“冷战”时期。‎ 重要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以及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 ‎②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以家国情怀认识“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 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找到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观点;其次选择一个观点,如“赞同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分别从生产力、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时要注意题目要求。‎ 答案:示例:‎ 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这一肯定的、乐观的观点。‎ ‎(结合几次科技进步的进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加以论证)如: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技进步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科技进步的传播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加速其现代化进程,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 “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据此在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这一举措(  )‎ A.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助推了当时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 C.掀起了“向科技进军”的热潮 D.促进了当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 B [根据材料“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举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联,故选B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A项;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技进军”的号召,故排除C项;“高新技术”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2.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 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 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 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D [根据“中国的航天技术”,排除A项;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1983年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时间不符合“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排除B、C两项;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成为继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D项正确。]‎ ‎ 砥砺前行——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阶段 方针政策 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 ‎①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 ‎②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时期(1966—1976年)‎ 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通过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 人才出现断层,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新时期(1977年至今)‎ ‎①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②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③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 ‎④启动“希望工程”;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以唯物史观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单位:所)。‎ 年份 合计 综合大学 工业院校 农业院校 林业院校 医药院校 师范院校 语文院校 财经院校 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其他院校 ‎1949‎ ‎205‎ ‎49‎ ‎28‎ ‎18‎ ‎-‎ ‎22‎ ‎12‎ ‎11‎ ‎11‎ ‎7‎ ‎2‎ ‎18‎ ‎27‎ ‎1950‎ ‎183‎ ‎50‎ ‎27‎ ‎17‎ ‎-‎ ‎16‎ ‎12‎ ‎6‎ ‎12‎ ‎3‎ ‎2‎ ‎18‎ ‎20‎ ‎1951‎ ‎206‎ ‎47‎ ‎36‎ ‎15‎ ‎-‎ ‎27‎ ‎30‎ ‎8‎ ‎19‎ ‎1‎ ‎1‎ ‎18‎ ‎4‎ ‎1952‎ ‎201‎ ‎22‎ ‎43‎ ‎25‎ ‎3‎ ‎31‎ ‎33‎ ‎8‎ ‎12‎ ‎3‎ ‎2‎ ‎15‎ ‎4‎ ‎1953‎ ‎181‎ ‎14‎ ‎38‎ ‎26‎ ‎3‎ ‎29‎ ‎33‎ ‎8‎ ‎6‎ ‎4‎ ‎4‎ ‎15‎ ‎1‎ ‎1954‎ ‎188‎ ‎14‎ ‎40‎ ‎26‎ ‎3‎ ‎28‎ ‎39‎ ‎8‎ ‎5‎ ‎4‎ ‎6‎ ‎14‎ ‎1‎ ‎1955‎ ‎194‎ ‎14‎ ‎42‎ ‎26‎ ‎3‎ ‎28‎ ‎42‎ ‎8‎ ‎5‎ ‎5‎ ‎6‎ ‎14‎ ‎1‎ ‎1956‎ ‎227‎ ‎15‎ ‎48‎ ‎28‎ ‎3‎ ‎37‎ ‎55‎ ‎8‎ ‎5‎ ‎5‎ ‎6‎ ‎16‎ ‎1‎ ‎1957‎ ‎229‎ ‎17‎ ‎44‎ ‎28‎ ‎3‎ ‎37‎ ‎58‎ ‎8‎ ‎5‎ ‎5‎ ‎6‎ ‎17‎ ‎1‎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表格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首先观察表格,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医、师四类高校数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据此可找到一种变化趋势,如“‎ 工科高校在1952年后整体上呈增加趋势”。说明时要结合当时的国情,如经济建设需要等。‎ 答案:示例:趋势:1952年后工科院校总体不断增加。‎ 原因:国家的重视;经济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建设所需各类工业人才的缺乏;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 ‎ 辩证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调整 ‎(1)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②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基本格局,优化了教育结构。‎ ‎③扩大了高校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④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功能的转变。‎ ‎⑤改善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促进教育平衡发展。‎ ‎(2)消极影响 ‎①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影响力,人文社会学科被边缘化。‎ ‎②专业设置过细,学术生命萎缩。‎ ‎③过度重视意识形态,导致指导思想偏颇。‎ ‎④准备不足、工作过粗、速度过快,有“左”倾倾向。‎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20·扬州中学)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年度 高等学校 中学 小学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学校 学生 ‎1950‎ ‎227‎ ‎13.4万 ‎3 690‎ ‎109万 ‎40万 ‎2 439万 ‎1965‎ ‎434‎ ‎67.4万 ‎80 993‎ ‎(包括61 626所农业与职业)‎ ‎1 441.8‎ 万 ‎168.19‎ 万 ‎11 600‎ 万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B.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C.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A [由材料图表可知,我国建立起了从小学到高等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且学生和学校数量较多,故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1956年提出的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指导方针,材料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故D项错误。]‎ ‎2.(2020·盐城期中调研)从1952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按照苏联高校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此举(  )‎ A.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B.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D.贯彻了“科教兴国”战略 A [“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重视理工科是为了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故选A项;实现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是在1977年,排除B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表明不是建立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排除C项;“科教兴国”是在改革开放后1995年提出的,排除D项。]‎ ‎3.(2019·苏州一模)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公式表述是: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75%)+资本增长(25%),美国1984年以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  )‎ A.提出了“双百”方针 B.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C.恢复了高考制度 D.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D [据材料“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可知,科技与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比较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国采取“科教兴国”战略,故选D项;1956年推出“双百”方针,‎ 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排除A项;颁布《义务教育法》的目的在于扫除青壮年文盲,排除B项;依所学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与材料表述时间不相符,排除C项。]‎ ‎2015-2019年考情统计 年份 命题角度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T13:航空航天技术 ‎2019年 ‎-‎ 命题规律:从内容看,近几年仅仅考查了航空航天技术;从题型看,考查的是选择题;从考查方式看,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是其特点。‎ 趋势:从热点角度看,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科学核心素养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1.(2018·江苏高考·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B [2003年,我国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符合题干中“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要求,故B项正确;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三者均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要求不符,故A、C、D三项错误。]‎ ‎2.(2014·江苏高考·11)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 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C [根据“‘文化大革命’后”这一限定条件与方印中“科教”可知,与题干信息密切相关的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故选C项;A项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故排除;B、D两项均属于经济改革的探索,不符合方印中的信息,故排除。]‎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20·无锡天一中学调研)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C [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业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反映了航天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盐城三模)1985年3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  )‎ A.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根本指针 B.调整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全面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D.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D [从这一文件的内容看,该决定是为了推动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这一文件是政府主导出台的,体现了国家对科研工作的重视,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故选D项;A项“根本指针”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故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C项错误。]‎ ‎3.(2020·海安中学调研)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B.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根据材料时间“1953—1957年”可知,当时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大批劳动者和人才,所以出现“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和“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故选B项;1965年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才基本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而进行的基础教育革新,无法体现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基础教育,没有体现高等教育的问题,故D项错误。]‎ ‎4.(2019·扬州一模)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 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根据材料“必须有知识,有人才”“经过严格考试”可知,此时邓小平计划对我国教育领域进行变革,以此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错误,故选B项;A项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经建立,故排除;C项是1995年提出的,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D项是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