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优化提升学案

专题优化提升 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正式建立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巩固 西汉建立“中朝”,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加强 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 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 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 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12分)‎ ‎【思路点拨】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逐句寻找材料的关键词句并围绕关键词句概括表达,如关于“原因”的关键词“互不隶属”“效率迟缓”,反映的是行政效率;“不利于弹压地方”“统一协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关于“特点”的关键词句“辖区大小不均”“统一协调”反映的是明代地方改革的因地制宜和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视。‎ ‎【尝试作答】                                     ‎ ‎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3分)‎ ‎【思路点拨】 注意把握两段材料的主旨,材料一是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材料二是清末行政改革,据此可以判断改革围绕着“行政效率”和“与时俱进”而进行。但二者有所侧重,材料一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二侧重于“新政”的需要。“原因”可从材料二中寻找。‎ ‎【尝试作答】                                     ‎ ‎                                    ‎ 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 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相同之处: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不同之处: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 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现象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唐朝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问题。‎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问题。‎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制,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制、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影响 在征发赋役兵役、征收国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守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拓展训练——对接12分开放题]‎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我国古代历朝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情况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12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图示信息提取类,历史图示是一种比文字材料更形象的表现形式,通过解读信息得出核心主题或变化趋势,并据所学知识阐述分析。‎ ‎(1)界定范围: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2)提取信息:可从区划的层级、名称、变化趋势等角度进行提取,如信息一的层级,信息二的名称。(3)逻辑论证:论证分析时主要阐述对古代行政区划出现这一变化的认识,如分析层级变化的意义,层级变化特点的概括等。‎ ‎【尝试作答】                                     ‎ ‎                                    ‎ 答案:信息一: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信息二: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信息三: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信息四: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信息五: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答出以上任意两项信息即可。上述示例只作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提取信息说明类大题做题步骤 ‎(1)解题思路为: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信息),说明为什么(论证);其答题模式为信息说明(提取一项信息,若要提取两项信息,则要分别进行说明)。‎ ‎(2)组织答案关注“五个W”和多维度的思考方式:谁(Who),为什么(Why),在什么地方(When),做什么(What),结果如何(How);在分析原因和背景时,从“‎ 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民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分析,使答案更加紧凑,论证更加充分,表达更加完善。  ‎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世官制时代(先秦时期)——按血缘和门第做官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 ‎2.察举制时代(汉朝)——推荐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做官 ‎(1)概念:察举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 ‎(2)标准:理论上是德行和才能,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 ‎3.九品中正制时代(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官授官 ‎(1)含义:中央选择中正官,对其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 ‎(2)推行: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强大,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无从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 ‎4.科举制时代——依靠考试凭才能选拔人才 ‎(1)演变过程:科举制萌发于隋,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五代的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完备。之后,科举制在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得到恢复,但最终走向僵化衰落。1905年,清廷进行全面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 ‎(2)两大转变 ‎①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针对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 ‎1.(2020·蚌埠二模)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解析:选A。根据材料“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削弱了地方势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 ‎2.(2020·肇庆三模)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 B.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 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宗族认同 D.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 解析: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打破了原来阶层的限制,材料“在唐初以前……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说明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的地位提高,故选 B项。‎ 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争鸣 ‎【史界观点】‎ 观点一 宋代以前的辩论焦点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比较 ‎1.秦统一后的争论 虽然秦朝选择了郡县制,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仍然热衷于分封制。其中,西晋时陆机认为分封制比郡县制更合理。分封制下,中央与诸侯相对独立,相互照应,民有定主,诸侯各务其志,出现异常情况也能有所缓冲。即便国家衰弱,受害的只是局部,王朝不致迅速灭亡。郡县则不具有这种优势,一处有乱则天下大乱。秦朝的迅速灭亡就反映了郡县制下出现动乱后中央孤立无援的弊端。‎ ‎2.唐朝的争论 唐朝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所以关于分封和郡县的争论几乎一边倒,皆主张郡县制。柳宗元的论述最为著名:“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他列举了“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将而无叛州”等来说明郡县制的积极影响。‎ 观点二 宋元时期,一些学者提出,两种制度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必须根据客观环境来决定选用哪一种制度 李纲提出两种制度适用于不同的形势,应因地制宜选用其一:“封建宜于草昧艰难之时,而郡县宜于承平无事之日。”李纲认为,两种制度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用得好都能有效,用得不好都会有弊端。这个主张很有特色,超越了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 观点三 明代,有些学者认为两种制度各有利弊,与其从中选一不如重新设计一套制度,以取长补短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不把分权和集权看作绝对对立的两极,而像黄宗羲所说:兼采分封制与郡县制两者之长处,使其并存互补,‎ 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顾炎武,他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所以,他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即“尊令长之职,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即加强地方政府权力,调动地方官员积极性,利用他们的小私以成天下之大公。‎ ‎【争鸣感悟】‎ ‎1.通常的观点认为,分封制始于西周,至秦统一中国后为郡县制所取代。这种观点基本上反映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演进概况,但它把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演进人为地截为两段,忽视了分封制在秦以后的历代王朝中以不同的形式长期延续下来的客观事实。西汉初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便是这种过渡阶段的典型表现。‎ ‎2.应当认识到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二者各有利弊,不能绝对地判定孰优孰劣。‎ ‎3.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都是为君主服务的,只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以,无论是分封还是郡县,都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古代社会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中国古代社会的痼疾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有彻底摧毁它,代之以民主管理才能解决这种矛盾。‎ 专题质量检测(一)‎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汕头二模)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皇权至上的观念逐渐形成 C.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D.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解析:选C。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吴国的淹城由外城、内城和子城等组成,在外城之外有护城河和外城城墙,在内城外有内城护城河和内城城墙,在子城外有子城城墙。结合春秋时期战争频仍可知,这是为战争做准备,体现了防御的价值,故选C项。‎ ‎2.(2020·株洲二模)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解析:选B。由材料“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可知,周朝用宗法制维系宗族管理,再扩大化到政权,这体现了政权与族权结合的国家观念,故选B项。‎ ‎3.(2020·南宁二模)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  )‎ A.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B.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 C.其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 D.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 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西周和魏晋时期宗法制具备政治功能,明清时期宗法制推动商帮的发展说明其还具备经济等社会功能,故选B项。‎ ‎4.(2020·蓉城名校联盟联考)纵观中国秦以后2 000多年的历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这主要是(  )‎ A.历朝军阀混战的结果 B.皇帝专制与宰相分权博弈的结果 C.地方各层级博弈的结果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博弈的结果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唐、宋、元等朝代中央政府为加强集权往往不断调整地方行政层级,尤其是县级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其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博弈的结果,故选D项。‎ ‎5.(2020·丽水、衢州、湖州联考)有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制度时提出: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开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该学者研究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 解析:选D。根据材料“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 开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是中央集权的一种体现,故选D项。‎ ‎6.(2020·永州三模)我国历代朝廷常常分割地方事权,将军事、民政、财政、司法诸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以使其相互牵制。这一做法(  )‎ A.通过削弱相权保障了皇权独尊 B.有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C.完善分权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D.消除了地方势力膨胀割据的隐患 解析:选B。据材料“分割地方事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以使其相互牵制”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了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 ‎7.(2020·唐山二模)唐玄宗即位后,重用姚崇、宋璟,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这种改变(  )‎ A.形成了君相和议的决策体制 B.完善了三省六部的运作流程 C.隐藏着国家治理的严重危机 D.标志着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解析:选C。根据材料“唐玄宗即位后,重用姚崇、宋璟,朝政由三省合议逐渐向宰相专权化方向发展”可知由个别宰相专擅朝政,这种转变容易导致政局日趋败坏,隐藏着国家治理的严重危机,故选C项。‎ ‎8.(2020·衡阳联考)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交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 A.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宋仁宗认为天下之事可交由众人商议,宰相执行,再由台谏进行纠正,由此可知宋代君主专制下注重决策的正确性,故选A项。‎ ‎9.(2020·武汉武昌区元月调研)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对考试通过名额有严格限制。见下表:‎ 时间 州试录取率 ‎1106年 ‎3%‎ ‎1190年 ‎1.3%‎ ‎13世纪 ‎1%‎ ‎(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制表)‎ 这一现象说明(  )‎ A.考试内容限于程朱理学 B.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C.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D.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科举制走向完善,录取率降低说明其注重进行精英人才选拔,故选D项;材料未提及考试内容,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录取率逐年下降,不等同于考试人数下降,排除B项;宋朝科举制度走向完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C项。‎ ‎10.(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明代规定: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这一规定反映出明代(  )‎ A.皇权专制开始渗入各部门 B.注重政治权力规范化运行 C.内阁大臣的职权得到扩大 D.行政决策正确性得到提高 解析:选B。据材料“凡内官或内使(皇帝身边的官员或太监)传旨,内阁和各衙门必须覆奏皇帝,再次直接得到旨意后,才能施行”可知,这个过程反映了皇权至上,政治权力的规范化运行,故选B项。‎ ‎11.(2020·广东省文科综合二模)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 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  )‎ 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 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 解析:选C。据材料“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 200多人”可知,拥有上奏权的官员范围扩大,这体现了皇权专制制度的强化,故选C项。‎ ‎12.(2020·绵阳诊断性考试)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 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解析:选C。从春秋战国时期官僚制度产生,到汉代的察举制和唐代的科举制,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影响下的官僚系统主张明君贤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20·博雅闻道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适应封建专制的发展,明代调整了监察机构的设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袭明制,设都察院为其中央监察机关,管理全国的监察工作;设六科给事中分科负责六部的监察工作。清世宗将六部“隶属都察院”,地方监察沿用明制。在立法方面,明代制有《宪纲条例》,清朝则有《钦定台规》,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监察法典,标志着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唐海歌《承袭与变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 根据1689年《权利法案》的规定,国王的税收权力和军权受到议会严格限制和监督。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案》规定,对议员和政府官员的选任、法官的任职、法律和条例的生效等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使下院掌握了监督国王行政活动的权力。弹劾曾是议会掌握的重要监督方式。举凡内阁阁员、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或议员职务上或非职务上的非法行为,均可构成议会的弹劾案。随着英国内阁责任制的发展和司法权的独立,弹劾程序在实践中显得过于烦琐,从1864年起议会以不信任投票程序代替了这种监督方式。‎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监督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中国与近代英国监察制度的不同。(6分)‎ 答案:(1)表现: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体系;制定了完备的监察法规;等等。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对前代机构和法规的继承与发展;等等。‎ ‎(2)趋势:监督对象由以国王为主转向政府高官,监督方式由弹劾转变为不信任投票。(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原因: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司法权的独立;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3)不同:监察主体不同,中国是监察机构官员,英国是议会;监察对象不同,中国是各级官吏,英国是国王和政府高官与议员;本质不同,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英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代议制;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4.(2020·青岛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循环论”是古代中国社会传统的认知方式。孟子认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董仲舒把战国时期“五德终始”‎ 的历史循环论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罗贯中观点的认识。(12分)(要求:遵循正确的史观,史论结合)‎ 解析:在解答本题时,要特别注意作答要求,其一,遵循正确的史观,其二,史论结合。对于罗贯中“历史循环论”的观点,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这种观点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错误的。在作答时,我们要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是支流,历史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然后再论述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合”,即: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农耕经济稳定发展,文化上,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他方面,如民族融合、人心向背等;在结尾部分,我们还要论述国家统一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即统一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和强盛,所以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示例 罗贯中的观点基于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交替的历史现象,属于历史循环论,此观点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错误的。综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是支流,历史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农耕经济、儒家思想、民族融合、人心向背等因素决定着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统一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和强盛;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国家统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