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雅安市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一年级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B.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答案】C ‎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C.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D.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答案】A ‎3.“(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此,政府采取的制约措施是 A. 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 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 C. 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D. 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答案】B ‎4.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撤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各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 B. 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C. 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 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 ‎【答案】D ‎5.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一些地方乡绅表示:“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一些乡绅 A. 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B. 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 C. 都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D. 初具民族国家的观念 ‎【答案】D ‎6.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A. 中外文化冲突加剧 B. 民族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C. 科学技术发展落后 D. 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 ‎【答案】D ‎7.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 A. 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B.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 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D. 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答案】C ‎8.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该决议表明 A. 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 B. 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 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 D. 革命策略尚未适应具体国情 ‎【答案】D ‎9.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联军、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纷纷痛击日军。这表明 A. 民族矛盾的解决已成为共识 B. 军队力量是抗日战争之本 C. 反法西斯东方战场拉开序幕 D. 日军速战速决阴谋的破产 ‎【答案】C ‎10.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利益基础指的是 A. 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B. 打倒军阀的民族革命 C. 加强国共两党军事力量 D. 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A ‎11.下图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该旗产生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12.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指的是 A.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答案】A ‎13.1990年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次年又提出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上述措施表明台湾当局 A. 推动两岸“三通”‎ B. 认同“一国两制”方案 C. 坚持一个中国 D. 积极响应“九二共识”‎ ‎【答案】C ‎14.据有关资料统计,1950年我国开始对周边的越南、朝鲜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195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一些对华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到1963年,共有21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发展中国家接受了中国援助。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 中苏关系恶化 C. 万隆会议的影响 D.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C ‎15.1979年初,邓小平在美访问期间,会见了多名美国内阁部长、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对媒体人士也来者不拒,对记者的提问均予以答复。邓小平这些做法旨在 A. 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B. 肯定美国的现代建设成就 C. 传递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D. 表达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欣赏 ‎【答案】A ‎16.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发展演变情况的认识,准确的是 A. 外交政策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不结盟政策 B. 外交范围由东欧国家到西欧国家再到亚非拉国家 C. 外交策略由单边外交过渡到双边外交再到多边外交 D. 外交趋向由偏重意识形态外交到弱化意识形态外交 ‎【答案】D ‎17.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述道,阿里斯提德因为人们厌烦其“正义”的名声而遭到放逐。几年后,他被允许回国参加希波战争。回国后,他毫无怨言地为国家尽忠尽力,立下卓越功勋。这反映在当时雅典 A. 个人自由由国家支配 B. 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 公民缺乏参政的能力 D.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答案】B ‎18.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征服欧洲很多地方。而罗马诗人贺拉斯却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 B. 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 C. 罗马人深受希腊文化成就的影响 D. 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 ‎【答案】C ‎19.有学者指出,古罗马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双执政官制,设立行使积极权力的长官与行使消极权力的保民官,建立相互限制的五大宪制机关: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祭司团。这说明古代罗马法律 A. 实行明显的民主政治制度 B. 充分突出公民权力 C. 蕴涵着分权制衡的特征 D. 实行民众集体负责制度 ‎【答案】C ‎20.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 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B. 宪政制度确立 C.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D. 国王掌握实权 ‎【答案】B ‎21.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答案】C ‎22.下图所示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的是 A. 建立君主立宪制 B. 确立共和政体 C. 否定巴黎公社运动 D. 阻止保皇派复辟 ‎【答案】D ‎23.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这表明当时 A. 苏联竭力保护本国的轻工业市场 B.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 C.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D.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苏联的极大冲击 ‎【答案】B ‎24.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坚持1992年提出的沃尔福维茨理论,即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遏制其他强国的崛起。沃尔福威茨理论提出的背景是 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世界多极化的确立 D. 东欧剧变的开始 ‎【答案】B ‎25.有学者指出“苏联解体了。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主要是指 A.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B.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 ‎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船来航”事件深深地刺激了日本的民族情感,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他(高杉晋作)希望从邻国的身上找到答案。1862年他乘“千岁丸”号到达上海…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攘夷派急先锋。‎ ‎——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三 抗战中,中国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役1117次,11位上将,34位中将,99位少将阵亡,320万人战死沙场。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引自《历史上的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当时清政府面临的困境并分析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答案】(1)困境: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 影响:刺激日本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决心,推动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开展。‎ ‎(2)影响:刺激列强侵略的野心;促进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的开展;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3)说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注度。‎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材料二 在中世纪,所有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一切听命于国王,官吏的任命和升迁完全取决于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而个人的品德和才学则无足轻重,这种人事行政制度就是所谓的“恩赐官爵制”。资产阶级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政府的管理职能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公职人员仍以任命为主,恩赐官职与政党分赃导致了大量贪污腐败。在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增强,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许多政治性报刊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傲法,主张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的几个国家先后创立了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摘编自李和中《20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西选官制度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历程:由世官制到军功爵制,到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趋势:选官标准由血缘、家世、门第为主到学识、才能为主;选官方式由世袭、评议推荐为主到以考试为主;选官范围不断扩大;更加注重公平公正。‎ ‎(2)原因:传统恩赐官职和政党分赃导致贪污腐败;科技革命的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文官制度的影响。‎ 启示:不同的制度可以相互借鉴;要依法从政;公务员制度要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