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教案
形成体系 把握要点 1.有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3个关键点 (1)一个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三个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3)四点内容:阐述基本原理、规律;明确阶级斗争;揭示无产阶级使命;号召世界无产者联合。 2.有关巴黎公社的3个关键点 (1)两大措施:政权建设、社会经济。 (2)两大经验: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3)两大教训:建立革命政党;建立工农联盟。 3.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3个关键点 (1)一条道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 (2)两大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三大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课题(一) 《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 [回扣教材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社会 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阶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无产阶级 条件 觉醒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 条件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理论来源 主观 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诞生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2)内容:《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采取屈膝投降政策,对内准备以武力镇压人民。 2.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 (1)政权建设:民主选举产生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 4.失败: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 5.性质和意义 (1)性质: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从政权 产生来看 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从政治 措施来看 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 从经济 措施来看 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2)意义: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进补课程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探究重难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 [材料一]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析……颇有价值”。 [材料二] “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 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解读]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由材料一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虽然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部分内容,但整体上以批判为主。 材料二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由批判为主转为赞扬 为主,研究的气氛更加热烈,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危机使西方学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他们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史论形成]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作了系统而深刻的分析,科学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革命纲领以及国际主义精神。《宣言》还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口号。 (3)《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首次作出完整系统而又简洁凝练的表述,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二、人类社会“更新改造”的尝试——巴黎公社 [材料一]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摘编自刘祚昌《世界通史》 [材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摘编自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解读] 材料一反映了巴黎公社在国家机器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造措施,根据材料中的省略号将材料分为四层:第一层信息表明巴黎公社的革命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第二、三层信息说明巴黎公社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第四层信息反映出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改造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材料二中恩格斯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关键信息“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 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恩格斯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也就点明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史论形成] 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 爆发的 偶然性 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失败的 必然性 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意义的 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教训的 深刻性 巴黎公社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研高考—知命题趋向] 从转换知识的角度命题 1.(2018·全国卷Ⅰ)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选A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参与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后又一起为该组织撰写了宣言。根据题干正义者同盟口号的变化由“人人皆兄弟”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及同盟的目的可以看出,他们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C项错在“开始”,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已经爆发三大工人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马克思革命理论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是在实 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马克思将正义者同盟发展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将自己的革命理论付诸实践,之后再根据实践经验形成了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 2.(2012·全国大纲卷)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解析:选D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由题干材料“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集权”等信息可知此文献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无关,因为英国议会在革命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美国实行的是共和制,排除A、B两项;俄国二月革命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代议政府,而题干中“议会制”已经建立了,排除C项。答案为D项。 3.(2011·全国卷)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考生对巴黎公社采取措施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描述和阐释史实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农民得到土地,进而阐明了其建立的政权与农民的利益一致,这说明巴黎公社希望得到农民的支持,故选D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说法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上升时期,法国的经济基础还能够承受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作为工人阶级的革命,巴黎公社在当时还不具备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法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尚处于早期阶段;工业中小生产者还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也占人口多数,经济发展的状况远不能承载巴黎公社这样的无产阶级政权,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使法国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 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 4.(2018·天津高考)如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解析:选D 据材料信息“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可知,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导致产品的相对过剩,进而促使资产阶级“消灭大量生产力”,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D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材料是基于1825年发生于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而提出的,不可能预见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A项错误。缓解经济危机的方式多样,B项中“只能通过”说法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时,英国虽然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但欧洲大部分国家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发展过度”说法错误,C项错误。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170年来,《共产党宣言》一直深刻地启迪、教育和鼓舞着全世界一切为人类进步事业而斗争的人们,它的思想影响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本题紧扣时政热点,充分体现出历史教学的现实服务功能。 [练模拟—悉命题热点] 1.据1844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1∶46(即平均每46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解析:选A 据题干信息可知,新兴工业城市的死亡率高出了全英死亡率很多,说明英国的工业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工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造成工人的不满,引起工人运动的发生,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故A项正确。 2.有人说:“《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使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该观点认为《共产党宣言》( ) A.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B.非常容易导致过激行为 C.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是当今世界的最佳选择 解析:选A 该观点认为《共产党宣言》能够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是说《共产党宣言》对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而不是非常容易导致过激行为,故B项错误,A项正确。题干没有表达《共产党宣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的内容,故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3.(2019·邯郸一模)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的局限性而非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由材料“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可知巴黎公社缺乏统一的领导,随意性较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的局限性而非进步性,故D项错误。 4.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解析:选B 材料“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故A、C两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 课题(二) 俄国十月革命 [回扣教材知识] 一、背景 经济 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 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二、进程 二月 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 “四月 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 提纲”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七月 事件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了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十月 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起义取得胜利 三、政权建设: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通过《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四、意义 对俄国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对世界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进补课程知识]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国内社会矛盾却是日益激化。资产阶级不满意自己在政治上的无权;广大人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糟糕的表现成为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催化剂。 2.主观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 (2)无产阶级先锋队——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于1903年成立。 (3)列宁创造性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4)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雄才大略、呕心沥血。 (5)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市,革命力量易于集中、发动,形成局部范围内的我强敌弱的有利态势。 [探究重难知识]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观点一]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观点二] 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 ——摘编自《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 [解读] 观点一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也可以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发生,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 观点二主要从政治方面分析了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从而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史论形成]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特 点 理论 创新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革命 道路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革命 阶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斗争 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意 义 政治上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 经济上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文化上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材料] [解读] 漫画中列宁弯着腰,双手紧握扫把,眼睛直盯着地球上的污秽,用力地清扫着。扫把象征着革命;身披裘皮大衣、头戴皇冠还有手抓钱袋、帽子掉落的几个人代表以沙皇为主的封建势力以及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漫画诙谐生动地揭示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伟大功绩。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无不与十月革命有关。 [史论形成]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被压迫民族采取了和平、友好的政策,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俄国十月革命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条件。 (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进程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研高考—知命题趋向] 从延伸知识的长度命题 1.(2018·海南高考)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解析:选B 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解决了 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俄国十月革命吸取了巴黎公社的教训,通过调整土地政策,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本题打破常规,没有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而是从土地问题这一视角入手,考查苏维埃政权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从而巩固苏维埃政权。 从拓展知识的宽度命题 2.(2014·海南高考)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解析:选A 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故B项错误;“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项错误。 3.(2012·海南高考)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选B 题干反映的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软弱无力,使其陷入困境,B项正确;A项在二月革命时就已产生;当时未进行十月革命,C项与题干无关;D项应是《四月提纲》提出的结果,排除D项。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的变化 (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政府。 (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从探索知识的深度命题 4.(2017·江苏高考)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解析:选C 由材料“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信息“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不符。 在俄国革命胜利的方式上,列宁的思想经历了由和平夺权到武装起义的转变。题干材料引用列宁的《四月提纲》和《国家与革命》中的论述,阐明了暴力革命的必然性,从而深化了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认识。 [练模拟—悉命题热点] 1.(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解析:选D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已经完成革命任务,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二月革命后的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对于和平与土地的迫切要求,与民主宪政的活跃无关,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民主改革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是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导致的,故C项错误;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人民必然选择布尔什维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其迫切愿望,故D项正确。 2.1917年夏秋,布尔什维克针对工人、卫戍部队以及前线战士进行宣传,要求和平、土地、面包以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使得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这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 ) A.基本上掌握了临时政府权力 B.坚持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D.推动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解析:选D 掌握临时政府权力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布尔什维克,故排除A项;布尔什维克在七月事件以后放弃了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可知,当时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成功,也就没有确立起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故排除C项;根据“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可知当时布尔什维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项。 3.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B.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C.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解析:选B “世界革命”说的是革命的世界意义。十月革命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这是对俄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十月革命和全球工业化进程无关,故C项错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和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都是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但是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最能体现出“世界革命”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 4.列宁在1916年的《社会革命与民族自决权》中指出,“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不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在提到中国、波斯等半殖民地国家时指出,“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可见“民族自决”( ) A.反映了当时欧美工人阶级的共同性认识 B.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高潮阶段到来 C.意味着近代被欺凌的中华民族整体自决 D.表明了半殖民地革命应由无产阶级领导 解析:选C 从材料“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被侵略国家反抗殖民侵略,就是民族自决,故C项正确。 加练42题——强论证能力 [材料] 1.经典作家及理论对“革命”的认识 (1)《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2)列宁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3)毛泽东认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弄草,不是写字作画……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2.现代学者对“革命”的认识 (1)钱穆认为:“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2)刘宗绪、黄安年认为:“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是否有利于对封建制度的改造去评价,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越好。” [问题] 比较材料中对“革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点拨] 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经典作家和现代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经典作家认为“革命”是暴力,是在打碎旧世界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世界;而现代学者认为“革命”不一定非得是暴力的。 [参考答案] 不同点(一):经典作家认为“革命”是采用暴力手段打碎旧世界并建立新世界。 原因: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更多的是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理想和社会发展进步等角度来论证“革命”的。 不同点(二):现代学者认为“革命”并非必须采用暴力方式。 原因:现代学者的观点,是从适应国情、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论证“革命”。 由于论证“革命”的角度不同,所以观点有所不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