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鸦片 战争 民族产阶级的探索: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 —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空定位 一、背景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 国社会的变化) (一)社会条件: 《 辛丑条约 》 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清末的预备立宪使立宪党人对清政府深感失望。推翻清廷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二)经济条件 (三)思想条件: (四)组织条件: (五)军事基础: (六)机遇: 三、主干知识梳理 清末新政( 1901-1905 ) 预备立宪( 1906—1911 ) 1 、清末新政 : 目的: 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的状况下,为 消弭革命势力、缓解统治危机 ,清政府主动进行的变法运动。 内容: ① 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②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③ 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④ 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影响 : 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推动了西学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教材补充 2、预备立宪: 目的 : 遏制愈演愈烈的革命形势,维护专制皇权统治。 过程 : 资产阶级立宪党人积极推动。清政府 1908 年颁布 《 钦定 宪法大纲 》 。 1911 年成立责任内阁, 13 人的内阁成员,满蒙贵族占 9 人,史称“皇族内阁”。 影响 :改革形式上顺应近代化潮流,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专制制度,也造成了资产阶级立宪党人与清廷的决裂, 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辛亥革命 一、背景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 国社会的变化) (一)社会条件: 《 辛丑条约 》 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清末的预备立宪使立宪党人对清政府深感失望。推翻清廷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二)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政治经济权益。 (三)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四)组织条件: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 1905 年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五)军事基础: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爆发 (六)机遇 —— 清政府镇压群众争夺利权、保护路权的斗 争 辛亥革命 爆发是 历史 巨变的产物 主干知识梳理 二、主要过程: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 ,占武昌城, 第二日成立湖北军政府 。此后一月内有十多省 宣布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1911 年 12 月 南北和谈 1912 年 1 月 1 日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第二日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1912 年 2 月 12 日 清帝退位,清政府灭亡 1912 年 3 月 10 日 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 1912 年 3 月 11 日 颁行 《 临时约法 》 1913 年 10 月 10 日 袁世凯正式当选总统。此后进行了一系列破坏共和的活动 辛亥革命期间各种政治力量对革命的态度 1 、清政府:镇压革命 2 、 帝国主义列强: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 经济封锁 3 、 立宪派和旧官僚:先是投机革命, 后从革命阵营内部破坏革命 4 、袁世凯:对清政府采取威逼利诱的政策,同时对革命政府采取打击的政策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时间: 1912年3月11日 2、 目的 :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 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重点深化 ①主权在民 ②自由平等 ③三权分立 ④ 责任内阁制 3、 民主精神 4、 意义: ①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②体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 三、影响(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 1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 、推翻 清朝统治 ,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 、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 、促进了社会习俗的 除旧布新。 中国近代化 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 20 世纪史上一次伟大的巨变。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工业化 社会习俗的文明化 (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 、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局限性: 重点深化 ① 对封建主义的妥协性和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 ②革命党内部成分复杂,组织涣散 ③ 缺乏革命的军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2 、革命结果的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依然存在的不良现象: ①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预。 ② 封建实力强大,传统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三)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 多 角度认识辛亥革命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 重点深化 1 、从 革命史观 看,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 、从 现代化史观 看,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 3 、从 整体史观 看,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连。 4 、从 文明史观 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5 、从 社会史观 看,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1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 1912——1949 年)前后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 、 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1952 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封建制度结束。 易混点辨析 1 、辛亥革命促进社会习俗变迁 : 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法令;中山装取代旧官服,成为新的官方礼服;改称谓;鞠躬握手取代跪拜;改公元纪年;持新的婚姻观等。 2 、辛亥革命与民族工业 : 相互推动 3 、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 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再造共和)与发展(思想上反封建、思想革命)。 教材链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