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 A. 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 B. 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 C. 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 D. 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故A排除。分封对象不都是宗族血亲,也有功臣等,故C排除。血缘亲疏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封建政治是周代以分封制为代表的政治制度,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分散在贵族手中,中贵族政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员的任免由皇帝决定,而不是世袭,因此秦朝推行的是官僚政治,故D项符合题意;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末期逐渐瓦解,并不利于统治,排除B项;郡县制并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C项。‎ ‎3.《宋史•职官制》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削弱相权 B. 加强皇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宰相权力被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受到诸多限制,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故答案为B项。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A项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且不符合题干中“根本目的”的要求,均排除。‎ ‎4.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 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B. 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 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 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答案】C ‎【解析】材料不承认内阁制度的合法性,“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之下”,说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选C;材料中毕竟赋予内阁的职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皇权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内阁的来源,排除D。‎ ‎5.有一次斯巴达国王问修昔底德:“若你和伯利克里摔跤的话谁会获胜?”修昔底德答道:“我能将他摔倒,但他会辩解说自己没有被摔倒,结果人们被他说服,即使这些人亲眼看到他被摔倒。”修昔底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雅典民主 A. 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B. 凸显公民平等的原则 C. 导致公民道德的沦丧 D. 忽视公民的政治素质 ‎【答案】D ‎【解析】事实是即便伯利克里被摔倒,但他仍然能够说服人们,说明修昔底德认为雅典民主忽视了公民的政治素质,D项正确;修昔底德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并没有在说明雅典民主会造成公民平等原则和凸显公民平等,更不是导致公民道德沦丧,排除ABC项。‎ ‎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对他人的偶然侵害,应负赔偿责任”;“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 法规条文较为严苛 B. 主张人与畜负同责 C. 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D. 注重保护人身权利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他人的侵害”“牲畜损害他人”均说明罗马法注重对于人身权利的保护,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罗马法额苛刻,故A错误;B同负责任没有体现;财产不是材料体现主旨。‎ ‎7.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答案】A ‎【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如果议会对内阁不再信任了,要么首相带领内阁成员总辞职改组政府,要么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故A项正确;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没有决策权,只“虚君”,故B项错误;英国首相动用军队需要议会批准,故C项错误;此类事情最高法院没有权力裁决,故D项错误。‎ ‎8.在美国,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一直推崇精英政治,他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为防止精英统治受到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而特意设计的制度是 A. 间接选举 B. 政党制度 C. 任期制度 D. 地方分权 ‎【答案】A ‎【解析】考查美国近代代议制的发展。根据材料“防止精英统治受到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实施间接选举的方式,避免了代表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精英统治,选项A项符合题意;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时,尚未出现政党,排除B项;任期制度是为了防止形成专制,而非防止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精英统治,排除C;地方分权并不能起到防止裹挟民意的候选人冲击精英统治的目的,排除D。‎ ‎9.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表明 A. 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B. 德国国家结构呈现联邦制特征 C. 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D 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受到遏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就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的普鲁士与各个邦之间存在制约关系,组织形式呈现着联邦主义的性质,B正确;A项错误,此时德国已经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是联邦国家,C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普鲁士与各个邦的关系,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10.《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写道:“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我革命。”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 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加工 B. 爱国救亡是其主旋律 C. 都加速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其斗争对象基本一致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述的四位人物分别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代表,他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反抗外来侵略,因此体现了爱国救亡的色彩,B正确;材料所述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一定程度上对江浙等地造成了破坏,排除C项;林则徐维护的是清王朝,而太平天国要推翻清王朝,对象基本一致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11.下列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史料 历史解读 A ‎“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领事裁判权 C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五口通商 D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严禁人民反帝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五口通商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两者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不同,不能互相印证,C选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史料叙述和历史解读,均是一一对应,逻辑清晰的,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2.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 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C.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D.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答案】C ‎【解析】“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等字眼足以证明太平天国运动有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不足之处而非有利于近代化、打碎旧世界等,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平天国并不是反帝斗争,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还尚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许倬云在评价某一运动时说,一方面是汉人的反满运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底层与边陲反抗上层……它采撷了中国民间的朴素社会主义和西方的救世主观念。这场运动 A. 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B. 沉重打击清王朝和帝国主义力量 C. 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D.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 ‎【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创立的拜上帝教符合“中国民间的朴素社会主义和西方的救世主观念”的信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没有帝国主义,B错误;C项是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排除。‎ ‎14.历史学家蒋延黻曾说:“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破产 B. 当时中国人尚未认识到西洋文化的重要性 C. 低度西洋化、近代化是指维新变法运动 D. 传统文化的保守性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答案】D ‎【解析】根据蒋廷黻的分析,是否高度西洋化是中日在甲午战争中成败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阻碍了中国的西学水平和近代化程度,D选项正确;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而非近代化的破产,A选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已经开始学习西洋文化,B选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C选项错误。‎ ‎15.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控制中国经济核心区,利用洋教反清;义和团运动从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深入中国政治核心区,扶清灭洋。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南北方农民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不同 B. 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C. 对西方宗教由接受到反对的态度变化 D.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胜利的主导力量 ‎【答案】B ‎【解析】从太平天国运动“利用洋教反清”到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变化表明19世纪末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即从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故B项正确;古代农民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是相同的,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故C项错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故D项错误。‎ ‎16.据统计,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100种,迅速增加至500种,总销量达4200万份。有的政党还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这说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影响政府决策 B. 民主共和开始成为共识 C. 民权主义实现阻力重重 D. 民间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答案】D ‎【解析】材料“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等信息意在强调民众在参与政治热情高涨,也就说明了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在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舆论与政府决策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民主共和是早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故B项排除;材料是反映民权主义实现的社会环境好而非阻力重重,故C项排除。‎ ‎17.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在政治上的核心主张是 A. 君主专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和科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反对变革政治制度,而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向西方学习进入到制度阶段,因此题干中的守旧党是洋务派,中立党是维新派,维新党应该是革命派,故B项符合题意。‎ ‎18.2010某报刊刊登的一首赞歌中写道:“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风雷滚滚来天半,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赞歌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C.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 井冈山革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A ‎【解析】材料“南湖八十九年前”的空间和时间信息说明这一历史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故A项正确;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故B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故C项错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在1927年,故D项错误。‎ ‎19.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激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 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 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 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D. 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根据“执行激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可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没能正确分析国内基本形势,也不能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正确的道路,还是存在右倾机会主义的倾向,故排除A、B、D;但根据“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可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故选C。‎ ‎20.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解析】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 ‎21.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指出:“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 主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C. 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D. 明确了农民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一切帝国主义、军阀……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说明毛泽东认识到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这容易发动农民参与中国革命,从而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时间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毛泽东认为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同盟军,且材料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22.“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 《甲午悲歌》‎ B. 《日寇投降》‎ C. 《台湾沦陷》‎ D. 《珍珠港祭》‎ ‎【答案】B ‎【解析】从诗中的“压降旗”、“大和魂葬处”等信息可以看出诗歌反映的是日本投降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指二战结束、日本投降的史实,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23.下图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受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B. 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 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减少对中国的出口 D. 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可知,1931年后,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大幅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日本侵华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经济政策变化,鼓励民族工业,故A正确。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在一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B错误。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应该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故C错误。当时国内政局动荡与市场对胶鞋需求量没有必然联系,故D 排除。‎ ‎24.叶剑英曾写道:“为着继续大量地歼灭敌人,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人民解放军就必须攻击敌人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敌人的强大机动兵团作战。”此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行动是 A. 战略防御,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 战略反攻,在外线大量歼敌 C. 战略决战,以图消灭国民党主力 D. 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敌 ‎【答案】C ‎【解析】根据“大量地歼灭敌人,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 同敌人的强大机动兵团作战”等信息可以看出,决战的时刻到来了,因此接下来的策略是战略决战,以图消灭国民党主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决战,而不是防御,排除A项;材料强调消灭国民党主力,而不是外围歼敌,排除B项;此时国民党主力还没有被消灭,因此不会追歼国民党残敌,排除D项。‎ ‎25.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 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 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 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从中共成立到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程,反映了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D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国民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C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 ‎26.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人口2万多人;而到1891年,有城镇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 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C. 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 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 ‎【答案】C ‎【解析】城镇的增多和城镇人口的增长,表明议会代表仍然按照以前的分配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议会改革势在必行。故答案为C项。这种变化没有导致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时已经确立起来,排除B项;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中期形成,排除D项。‎ ‎27.1795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限制了联邦法院对各州司法的管辖权。1868年,美国又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不得制定限制国家公民权益的法律,并对管辖下的所有人,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这一修订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 进一步维护各州的司法独立 B. 督促南方各州解放黑人奴隶 C. 强化三权分立维护民众权益 D. 肯定联邦宪法至上维护统一 ‎【答案】D ‎【解析】1868的修正案是建立在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知道,新的修正案重心不在于州权力,而是强调州法律不得侵犯联邦法律法律要为联邦提供权益保障,这是对州权力的约束。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美国刚刚结束南北战争,北方获得胜利,这一时期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更多要从维护联邦统一与权威入手,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材料旨在强调联邦法律的至上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8.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 帝国宪法规定选举制没有实行 B. 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 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D. 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经济方面崛起,但政治方面滞后,政治上保留封建残余,专制色彩浓厚,C项正确。1871年宪法中的选举权已经实行,A项错误。1871年宪法赋予了议会立法权,B项错误。德国在政体上属于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 ‎29.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 宣扬公民平等参政 C. 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D. 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等信息可知,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责任,没有体现平等,B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没有体现限制个人自由,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公民的责任,没有体现直接民主,D错误。‎ ‎30.罗马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以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和解协议”。罗马法中的“和解”‎ A. 体现罗马法灵活 B. 维护了公共的利益 ‎ C. 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D. 实现了人与人平等 ‎【答案】A ‎【解析】材料“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以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灵活的特点,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关系,与公共利益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不索债简约”是债权人是自愿签订的,排除C;罗马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与人平等,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目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令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 材料二 1906年,晚清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其中,“忠君、尊孔”为第一类,“尚公、尚武、尚实”为第二类。“尚公”一方面要求将三纲五常的合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求仿效西方的注重团体合作和社会公德的做法;“尚武”即要求仿效“东西各国,全国皆兵”之制;“尚实”强调的是躬行实践,同时学习西方的实证精神,旨在造就“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以利国计民生。自此,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明令颁示的教育宗旨正式诞生,它一直沿用至清王朝覆亡止。‎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建立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于1912年1月19曰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中等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并立即着手编写新教科书。‎ ‎——摘编自杨天平《晚清教育宗旨史论》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评析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制定1906年教育宗旨的思想来源,并说明与之相比较民国初年教育宗旨发生的变化,试分析其变化原因。‎ ‎【答案】(1)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政府主导;官学与私学并存;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评析: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为政府提供了后备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 教化功能。但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造成明清之际中国落后于世界。‎ ‎(2)思想传统儒家思想的内核;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进步派别如维新派的主张; 西方思潮学说等。变化:民国初年教育以维护共和(民主)为宗旨。原因:政治上辛亥革命爆发、民 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经济上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 的传播,三民主义的实践。‎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我国教育发源很早”“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以儒取士”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评析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令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对文化发展与创新、专制皇权统治、民族交流和融合、封建经济发展和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正面影响,以及文化专制政策阻碍教育发展、造成明清之际中国落后于世界等负面影响来回答。‎ ‎(2)晚清政府制定1906年教育宗旨的思想来源,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尚公’一方面要求将三纲五常的合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求仿效西方的注重团体合作和社会公德的做法”“‘尚实’强调的是躬行实践,同时学习西方的实证精神”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民国初年教育宗旨发生的变化,可以根据“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分析得出。其变化原因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政治上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实践等方面来回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 ‎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 ‎——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 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答案】(1)分歧: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走城市中心的道路。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而八七会议没有指明道路;照搬了苏联模式;党内犯了“左”的错误,对国情缺乏科学的认识;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 ‎(2)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党在不断与右和“左”的错误斗争中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 历史作用:使中国革命多次转危为安,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与矛盾,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解析】‎ ‎(1)分歧:根据“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 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得出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走城市中心的道路。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而八七会议没有指明道路;照搬了苏联模式;党内犯了“左”的错误,对国情缺乏科学的认识;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等角度概括出答案。‎ ‎(2)特点:根据所学可得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所学可从不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党在不断与右和“左”的错误斗争中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等角度概括。‎ 历史作用:结合中共领导革命斗争的历程及史实可从使中国革命多次转危为安,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与矛盾,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等角度概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