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铅山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铅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本卷用时9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卢素云 审题人:刘善华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2.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 ①春秋大一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三教合归儒” ④ “三纲五常”、“孝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5、关于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6.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最大的亮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提倡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7.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8、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风俗画 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10、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 ③市民阶层的扩大 ④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 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2.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这位哲人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 1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14.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 批判神权统治 B. 鼓吹人性解放 C. 倡导思想自由 D. 构建理性王国 15、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哪一句话可以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 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 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则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 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16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7、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胡适认为:“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这突出体现了胡适的什么观点( ) A.国人应该尊重中华文明 B.中华文明来之不易 C.文明是不断进化的 D.社会变革不宜操之过急 1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D.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 20、下列关于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主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B.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民生主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D.三民主义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21、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了人们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的失望与不满。这一变化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表现为( ) A.浪漫主义兴起 B.印象主义兴起 C.现实主义兴起 D.现代主义兴起 22.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3.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2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5.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 26.(26分)山东是儒学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8分)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8分)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路。”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4)明清时期,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中 国 世界其他国家 项目数 百分比 项目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恩格斯认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数据直接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列举一两件史实证明。(4分) (2)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1840年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4分) (3)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8.(14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 铅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D. 6B. 7C. 8B. 9A. 10A. 11C. 12C. 13C. 14D. 15B. 16A. 17B. 18D. 19C. 20B. 21A. 22C. 23B. 24B. 25C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4分)荀子: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4分) (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4分)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2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2分) (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主张“致良知”。(4分) (4)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6分) 27、(1)1500年以前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此后西方迅速超越中国。史实: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如“纸的发明”,此后西方超越中国的如“蒸汽机”的发明。(4分) (2)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4分) (3)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科技发展来简述。(2分) 28.【答案】 (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4分)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4分)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2)分(答对1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