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B. 家国一体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王位世袭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可知商朝统治者信神,把占ト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C正确;秦朝以后才有皇帝制度,商朝不存在皇权,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家国一体的内容,B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王位世袭的内容,D错误。‎ ‎2.西周在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诸侯掌握着地方的军事和财政,但除了向周边部族征战,西周内部至少200年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其原因是 A. 宗法分封制与礼乐制紧密结合 B. 西周的制度非常僵化 C. 周天子对土地人口的绝对控制 D. 奴隶主贵族实力强大 ‎【答案】A ‎【解析】西周在统一局面下实行地方分权,至少200年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原因是实行分封制的同时又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即与宗法制相结合,然后以礼乐制度进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谐了等级关系,形成了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故答案为A;如果是制度僵化而不具有合理性,则国家不会长治久安,B错误;分封制下周天子对土地人口不是绝对控制,C错误;奴隶主贵族实力强大不能保证国家不分裂,D错误。‎ ‎3.中国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采取避讳制度,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否则视为大不敬。此制度旨在 A. 维护皇权独尊 B. 倡导尊老爱幼 C. 强化尊卑等级 D. 凝聚血脉亲缘 ‎【答案】C ‎【解析】避讳制度强调的是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难看出这个制度是在强化尊卑等级,故答案为C;从材料看有避讳的对象包括君主和尊长,所以不能说是皇权独尊,A错误;避讳制度倡导尊老,但是对比自己小的晚辈不需要避讳,B错误;避讳制度与凝聚血脉亲缘没有必然关系,D错误。‎ ‎4.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到秦时“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成此变化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到秦时……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可知,秦朝以前中国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较差,主要指地方的分封制存在,而将全国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种变化是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实行了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成。故答案为B;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属于分裂下的中国的制度,A错误;不论是秦朝以前还是秦朝都实行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D。‎ ‎5.秦朝奉行“以吏为师”的制度,官吏责任重大,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秦朝法律的惩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员”,即官吏数量不足,成为秦朝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反映出 A. 统治集团内乱威胁皇权 B. 秦律实施杜绝了官员腐败 C. 官僚政治发展加强皇权 D.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官吏数量不足,而不能由地方自动召集,说明官吏数量控制在中央手中,即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为D;材料没有出现内乱威胁皇权问题,A错误;从材料“官吏责任重大,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秦朝法律的惩罚”可知没有杜绝官员发生腐败,B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官僚制度的发展加强皇权,C错误。‎ ‎6.《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封国与中央矛盾激化 B. 分封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C. 门阀贵族势力的衰落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从而说明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的统治,即表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发展起来,答案为D;材料没有提到封国与中央矛盾激化问题,排除A;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所以当时分封制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错误;门阀贵族势力的削弱是在隋唐时期,D错误。‎ ‎7.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A. 设参知政事 B. 设枢密院 C. 设三司使 D. 由文臣出任知州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可知唐朝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最终威胁中央集权;宋初由文臣出任知州,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符合题意;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A项不符合题意;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事权,B项不符合题意;宋代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C项不符合题意。‎ ‎8.长乐公主出嫁,太宗打算比礼制规定加大陪嫁财产的数额,魏征得知后进行谏阻。最后太宗也不得不取消这一打算。材料表明 A. 谏官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B. 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C. 谏议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D. 礼乐制度影响极深远 ‎【答案】B ‎【解析】太宗因为特别爱长乐公主,准备加大陪嫁的数额,遭到魏征的劝谏,最后迫使太宗改变了这一决定,说明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答案为B;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A错误;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出谏议制度发展到了顶峰,C错误;虽然礼乐制度影响极深远,但是材料主旨体现的是魏征的劝谏,不能说是礼乐制度的影响,排除D。‎ ‎9.从秦朝到明朝前期,中国一直存在着两对矛盾,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皇权同相权之间的矛盾。到……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材料中缺失的部分应该为 A. 汉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明朝 ‎【答案】B ‎【解析】北宋时期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二府三司”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的州郡制度,派文臣任地方官,设置通判监察;设立转运使控制地方财赋等措施,强干弱枝;收编禁军,把统兵权和发兵权分离,以便皇帝控制军权。北宋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故答案为B;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和刺史制度,加大对地方的控制,但是没有达到绝对的上风,A错误;唐朝藩镇割据,地方权力较大,C错误;明朝的中央对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但是在宋朝之后,D错误。‎ ‎10.“该制度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其统治者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材料中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国并行制 C. 中书省制度 D. 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其统治者在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入主中原之后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故D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排除A;郡国并行制是西汉时期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中书省制度早在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不属于蒙古族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排除C。‎ ‎11.克罗齐在《官僚现象》一书中说,“掌权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两套相互冲突的武器:一方面是理性化和制定规则;另一方面是制造例外和无视规则的权力。他最好的策略是找到这两种武器的最佳配合。”下面哪一措施属于“理性化和制定规则”的范畴 A. 汉武帝设置中朝 B.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 D. 清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B ‎【解析】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了君王与臣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适应了当时国家一统的形势并且为历代所沿用。体现了“理性化和制定规则”。故B项正确;汉武帝设置中朝明显是制造例外、无视规则的表现,排除A项;朱元璋废除宰相制是为了加强君主权力,之后由于公务繁忙,设置内阁大学士辅助自己,显然也不能算理性化的决策,排除C项;清军机处不是一个正式的国家机构,是皇帝集权的工具,与“理性化和制定规则”不符合,排除D项。‎ ‎12.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上长期推行“保任”制,即任人者要对被任者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被任者任职后的功过优劣,任人者要与之同其赏罚。这说明中国古代 A. 建立了完善的选官制度 B. 法律惩罚制度异常严酷 C. 注重加强对官员的管理 D. 官员职责缺乏明确分工 ‎【答案】C ‎【解析】“保任”制所体现的连带责任,有利于防止官员滥用和腐败,说明中国古代注重对官员的管理,C项符合题意;“保任”制无法说明选官制度的完善与否,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虽体现了“连坐”性,但并不能说明法律惩罚的严酷,故B不符合题意;“保任”制无法体现官员的职责是否分明,故D不符合题意。‎ ‎13.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A. 是中国和英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 B. 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C. 使英国从此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D. 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依据漫画信息可知,在英国枪炮的威胁下,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却打着“平等谈判”的幌子,因此这一漫画揭示的是中英双方在地位不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条约,实质上是不平等条约,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南京条约》是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C、D选项虽然是《南京条约》的影响,但不是漫画体现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4.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根深蒂固,妇女无法享受学校教育。1850年,美国传教土裨治文的夫人在上海创立神文女塾。次年,美国传教士琼司女士在虹口创办文纪女塾。其后,上海女子学校纷纷创办。这说明 A. 男女平等观念在中国迅速传播和普及 B.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放弃了华夷之辩 C. 鸦片战争使中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D. 通商口岸的开放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传统社会妇女是无法享受学校教育的,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许多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建立学校招收女学生,从而传统观念得到改善,故答案为D;男女平等观念在中国迅速传播和普及,显然不符合史实,A错误;面对列强入侵,华夷之辩的思维仍然存在,并没有能因为对外交流而摆脱,B错误;鸦片战争使传统观念影响削弱,并没有摆脱,C错误。‎ ‎15.下表是1842—1845年清政府奏报毒品犯罪文件情况统计表。‎ 年份 贩卖 吸食 种植 其他 总数 ‎1842‎ ‎11‎ ‎10‎ ‎0‎ ‎4‎ ‎25‎ ‎1843‎ ‎4‎ ‎14‎ ‎1‎ ‎0‎ ‎19‎ ‎1844‎ ‎11‎ ‎11‎ ‎0‎ ‎0‎ ‎12‎ ‎1845‎ ‎2‎ ‎0‎ ‎0‎ ‎0‎ ‎2‎ 对上表解读合理的是 A. 禁烟运动取得巨大成果 B. 贩卖鸦片现象基本杜绝 C. 政府禁毒力度逐渐减弱 D. 吸食鸦片人数大幅下降 ‎【答案】C ‎【解析】从表格数据分析,清政府奏报的毒品犯罪数量越来越少,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输入并没有减少,因此只能说明政府禁毒力度逐渐减弱,故C正确。禁烟运动没有取得巨大 效果,A不符史实,排除;贩卖鸦片现象仍然存在,“基本杜绝”不符史实,排除B;查处的数量减少,并不能说明吸食鸦片人数大幅下降,D排除。‎ ‎16.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族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A. 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B.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C. 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D. 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答案】A ‎【解析】题干“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家庭成员间的 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可知,宗法社会逐渐瓦解;而传统政治是以血缘宗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来控制人们的,宗法社会的瓦解反映来传统政治社会的控制机制衰落。故答案为A项。B项,题干未涉及西方列强的入侵,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宗法社会的瓦解,不是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的兴起,排除;D项,题干说的是“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不能体现宗教社会的瓦解导致成员贫困,排除。‎ ‎17.“它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材料评价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民报》 D. 《马关条约》‎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超越了农民阶级的思想,不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符合题意,故B正确;A是农民阶级实践的产物,排除;《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是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报刊,与农民阶级战争无关,C错误;D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屈辱的条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18.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人们开始挽救中国的尝试。故答案为B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没有刺激人们开始挽救民族危机,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已经开始了挽救民族危机的运动,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与材料中“战争大败”不符,排除。‎ ‎19.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 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B.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 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D.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答案】A ‎【解析】李鸿章对签约的认识由传统华夷观下的“议和”“羁縻”,逐渐转变为了近代外交观下的“平等”“约章”,表明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外交家,其“天朝上国”的大国中心观逐渐削弱,同时逐步接受西方外交思想,在外交实践中逐渐趋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李鸿章的行为并不是卖国,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有无尽到外交家应尽的职责,故D项错误。‎ ‎20.如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A.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生凋敝、国家财政困难 B. 甲午前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 C. 中国战败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中日差距 D.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军事技术 ‎【答案】C ‎【解析】根据漫画中大臣向西太后汇报“倭寇不知我大清的GDP是他们的五倍吗?”,反映了清政府官员盲目自大,不知道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是GDP值的问题,而是中国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落后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也就是说中国失败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中日的差距,故答案为C;A反映了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日本谁应该胜利问题,两者没有共同点,排除;B项单从日本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D错误。‎ ‎21.《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一重大变化从根本上反映出 A. 中国的外交近代化正式开始 B. 清朝内政外交的范围扩大 C. 外务部职能专门化趋向加剧 D.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答案】D ‎【解析】根据《辛丑条约》的内容和意义可知,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将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的是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2.1911年11月初,《申报》因报道革命军失守汉口而激起民众的愤怒,致使该报社橱窗被损毁。《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也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这说明当时 A. 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 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 C. 新闻界极度缺乏民主革命意识 D. 新闻造假遭到民众的抵制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申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均因为刊载革命军失败的消息而导致报社被捣毁,表明当时具有民主革命意识的群众,容不得听到革命失败的消息,认为是报刊编者故意所为,为表达坚信革命同时对不利消息的抵触捣毁报社,表明民主革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加紧对革命军的镇压,B错误。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实事求是的报道战斗胜利或失败,故C错误。材料不能看出新闻造假,排除D。‎ ‎23.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传统社会,民众一般是很少组成团体来参政的,而在辛亥革命后,工人、商人、妇女等对国事、政事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A. 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 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 C. 提高了民众民主政治的素质 D. 促进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工人、商人、妇女等对国事、政事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可见辛亥革命促进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故选D;辛亥革命是要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辛亥革命改变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的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提高民众民主政治的兴趣,但没有反映提高民众民主政治的素质的信息,排除C。‎ ‎24.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了“帝国”,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下面能反应辛亥革命这两大功绩的是 A. 朝代国家,合众政府 B. 民族国家,立党建国 C. 庚子纪念,五权分立 D.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两大功绩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皇帝倒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让“辫子剪了”。故答案为D;朝代国家仍然延续封建社会一家之国,不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排除A;立党建国是辛亥革命的经过和结果,不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排除B;五权分立是孙中山创立五权分工合作的新政府制度,不是辛亥革命两大功绩之一,C错误。‎ ‎25.下列有关历史变迁特征的叙述中,可称为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大变局”是 A. 夏商之际,王国变为封建 B. 秦汉之际,王国变为侯国 C. 三国时代,统一变成分裂 D. 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答案】D ‎【解析】历史上被称为“大变革”的时期是社会转型,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民初,由专制转向民主,是社会转型的表现,故D项正确;夏商时期中国社会仍然是奴隶社会,没有重大的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无论是秦汉还是三国时代,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没有社会转型,故BC项错误。‎ 二、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诚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已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尔等当深戒之”。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建国伊始,就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紧接着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惟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亦因违法乱纪而被罢了官职;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后来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摘编自《明太祖洪武实录》、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等 材料二 ‎ ‎ 1912年1月2日颁布的《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蛆织大纲》规定:参议院行使监察权,它有权议决临时政府的财政预算,调查临时政府的财政出纳等。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政府有广泛的监察权:“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咨请临时政府,查办官吏违法事件;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等。参议院及国会在其存续期间,积极行使同意权、财政权、质问权、弹劾权、查办权等监察职权,在……实现行政权、立法权相互制约、行政机构与民意机构相互制衡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代小丽《民国初年行政监察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其反腐成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参议院权利大增的背景。‎ ‎【答案】(1)举措: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设特务机构加大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力度;借鉴前代经验,制定严刑峻法;一视同仁,赏罚分明。简评:使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本质上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效果有限。‎ ‎(2)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等。‎ ‎【解析】(1)举措:根据材料“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为了现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就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紧接着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进行归纳即可。简评:结合朱元璋反腐的措施和所学知识可知,评价需要从一定程度遏制腐败和维护专制统治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根据材料二“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政府有广泛的监察权……积极行使同意权、财政权、质问权、弹劾权、查办权等监察职权”说明参议院权利扩大。当时的背景可以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去分析。从中华民国建立时国内受到列强入侵,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西方民主法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回答。‎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不说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结合材料围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提炼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当中华民族遇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关天培、邓世昌及抗战时期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将士,就是爱国英雄。‎ 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而义和团运动却盲目排外,仇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守护已经陈腐的旧观念、旧制度,其“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所以,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综上,只有将反抗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或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解析】论述:根据材料陈旭麓对爱国的定义“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可以确定论述的主题为爱国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过时的,但是爱国不能违背社会进步的原则。在具体论述过程中结合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邓世昌等英勇反抗外敌入侵,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而义和团运动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同时却盲目排外,仇视近代工业文明,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最后综合论述只有将反抗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或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