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1.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中国传统模式自己的、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孔子的思想因袭了商周时期的思想 B.孔子思想中的部分因素不适合当时的时代潮流 C.孔子的思想尚不成熟 D. 阿诺德·汤因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孔子思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 )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3.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 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4 .荀子认为夭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乎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 ( ) A.继承了荀子的天命观 B.强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突出了天的神秘性 D.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 5.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6.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7.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9.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0.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1.“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1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1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4.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了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 15.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16.商业的友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17.建炎三年(1129年),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李清照作诗《乌江》,内容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 A.对南宋覆亡的遗憾 B.恰遇婚姻变故时的无限伤感 C.对政治腐败的不满 D.身处民族危亡时的忧国之情 18. 中国古代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 A. 印刷术、造纸术 B. 火药、印刷术 C. 指南针、造纸术 D. 火药、指南针 19.苏轼、辛弃疾都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但苏词刚健豪放,辛词悲壮激昂,出现这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立场不同C.个人性格不同 D.社会变迁 20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21.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代表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黄宗羲 22.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 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23.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C.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D.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24.历史学家指出: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的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阐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但二者的思想精髓是一致的。这反映出( ) A.二者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二者在理论上都具有前进性 C.毛泽东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 D.邓小平理论更具有指导意义 25.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八亿人民主要看八个样板戏。这反映出( ) A.中国电影拍摄水平整体下降 B.样板戏不利于提高生产水平 C.“文化大革命”影响文化发展 D.样板戏更符合大众的要求 2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7.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这里的“觉醒 ”是指 ( ) A.人们开始摆脱神明的约束 B.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出现 C.人们开始重视道德的约束 D.民主精神和民主政治完善 28.《十日谈》 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A.人的自然天性难以泯灭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是不会盲从盲信的 29.马丁•路德在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反对赎罪券的时候,并没有发起一场宗教改革的打算,但当《九十五条论纲》贴出后,引起强烈反应,并很快演变出席卷全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运动。这说明当时( ) A.教皇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 B.世俗权力已经超越教会权力 C.人们的宗教观念已非常淡薄 D.天主教会是社会矛盾的焦点 30.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 )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D.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32.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店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酥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意在( ) A.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D. 反对教会禁欲苦行讽刺教会腐败 33.普罗泰格拉认为,人其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价值,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这反映出普罗泰格拉( ) A.首次承认了人的社会价值 B.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C.有意缓和古希腊阶级矛盾 D.对人文主义已有新的认识 34.英国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的思想观念是( ) A.君主立宪 B.革命权利说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 35.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创造了万物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D.人的价值 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予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 ――朱熹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人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分析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观点。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儒学的主要特点及消极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3分) 37.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5分) 历史答案 1-5BCCBD 6-10CBDBD 11-15ADADA 16-20BDDDB 21-25CBDAC 26-30AAADC 31-35CDBCD 36.【答案】(1)主张:孔子主张“仁”,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在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 主张: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观点: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各有其理;三纲五常也是理的表现。 特点: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消极影响: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性。 (3)先秦不受重视;西汉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37.(1)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2)批判对象:更加公开、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政治追求: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的社会。 (3)不同:西方的思想启蒙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权力,而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忽略了人性的解放,更偏重于救亡图存。 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