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泗县一中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泗县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A. 巩固了中央集权 B. 确立了贵族特权 C. 强化了统治秩序 D. 冲击了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商朝和西周还没有中央集权制度和封建统治,排除AD;贵族特权并不是始于西周,排除B;材料反映原来只属于地方方国的臣民也成为周天子的臣民,由此可知有利于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强化了统治秩序,故选C。 2.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判断图中描绘的是 A. 西周工商食官的经营方式 B. 战国时期个体的家庭副业 C. 东汉豪强地主的手工作坊 D. 元朝世代相袭的匠籍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及材料“似为监视劳作”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中东汉时期的田庄经济,根据劳动场景可以看出是手工业相关的内容,田庄经济主要是以地方豪强为主,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工商食官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官府经营,单从图片及材料的信息无法判断得出是否是官营,排除A项;个体的家庭副业规模很小。达不到材料中的规模,也无需有人“监视劳作”,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得出与匠籍制度有关,排除D项。 3.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这一现象说明 A. 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 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 C.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邢窑白瓷在安史之乱后衰落,越窑青瓷代之而兴盛,这一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密切关系,故C项正确;社会动乱影响了南北交流,但不是阻断,故A项错误;B项错在“全面衰退”,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唐初,故D项错误。 4.下图为北宋行政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宋代行政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 完善决策机制以提高决策质量 B. 克服前代弊端以维护政治稳定 C. 明确各级职责以提高行政效率 D. 强化权力制衡以促进廉政建设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宋代在地方行政设置当中的分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克服前代弊端以维护政治稳定,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分权,不是完善决策机制,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明确各级职责以提高行政效率,而是强调宋代行政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故C错误;宋代行政设置的基本出发点也不是促进廉政建设,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宋代地方行政设置的分权措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团”、“行”或“市”,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商品交换活跃 B. 城市消费趋向奢华 C. 工商业市镇兴起 D. 政府加强市场管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南宋临安城”“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行、团、市”主要体现出的是市场专业性强,这反映出宋朝商品交换比较活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城市的消费特点,故B项排除;C项是明清时商业发展的特点,排除;宋朝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故D项错误。 【点睛】“南宋临安城”“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行、团、市”是解题的关键。 6.永乐三年,郑和开始远航。据不完全统计,在永乐年间,有60个国家245次访问中国,其中尼八剌(今尼泊尔)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等6个国家的国王多次访问中国。材料说明,明朝在郑和开始远航后 A. 注重平等外交 B. 中外交往非常频繁 C. 废除“海禁”政策 D. 形成朝贡外交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永乐三年,郑和开始远航,在永乐年间,有60个国家245次访问中国”可知,这说明郑和远航后中外联系进一步加强,中外交往频繁,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外交往是平等外交,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郑和开始远航后,“海禁”政策并未被废除,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朝贡外交体系的形成,故D项错误。 7.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人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A. 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 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C. 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D. 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叙述了关于翰林院职能的演变,唐朝时是“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初翰林院学士入值文渊阁称内阁,成为皇帝的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材料表明清朝“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体现出翰林院地位的上升,这主要是适应了明清时期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翰林院职能的演变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C项,丞相制度的废除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皇权极端加强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排除。 8.丹麦史学家汉森在分析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构成时认为,当时并无律师制,“一个案件就像是一部有三个角色的喜剧,这三个角色都是业余的。他们是提出诉讼的公民、被抽选出来主持法庭的法官、听取案情并作出裁决的众多陪审员”。他描述的这一状况说明 A. 注重戏剧性的转折成为雅典法律常见现象 B. 当时司法流于形式且存在大量错判的问题 C. 公民素质的低下造成直接民主制的随意性 D. 口述演讲在当时公共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汉森以业余喜剧演员的比喻来描述雅典公民法庭的构成,突出了当时法庭口头发言的重要性,起诉人需像舞台演员那样当众直接表达,而陪审员对整个案情的了解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陈述;由于没有律师,法庭内的三种角色直接进行交流,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演说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并未强调戏剧性的转折对雅典法律实施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雅典司法流于形式及误判现象,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雅典公民素质对于直接民主的影响,排除。 9.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 A. 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 B. 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 C. 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 D. 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材料“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说明罗马法具有适用性,故A项正确;CD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古罗马法的影响,故B项排除。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0.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一年后,英国代表璞鼎查认为“在中国的某些高级官员中又逐步地恢复了那种对外国人的傲慢和排拒的态度”,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则强调必须强迫中国尊重英国人。这反映了当时 A. 清政府对外来侵略予以坚决回击 B. 清朝君臣的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 C. 英国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D. 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受到抵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只是反映中国的某些高级官员对外国人的傲慢和排拒的态度,但没有反映清政府对外来侵略的反击措施,排除A;材料“对外国人的傲慢和排拒的态度”说明清朝华夷观念观念根深蒂固,故选B;由材料可知,《南京条约》已签,所以英国已强迫中国打开大门,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受到抵制的信息,排除D。 11.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认识到解放民众思想的重要性 B. 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 C. 冲击到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 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 【答案】C 【解析】 太平天国起义的指导思想是拜上帝教,仍然属于宗教迷信思想,谈不上“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排除A、B;太平天国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封建等级、特权思想还是很严重,排除D;“毁孔庙,砸孔子牌位……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反映了对封建统治思想儒家思想的冲击,故选C。 【名师点睛】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农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太平天国起义的指导思想是宗教拜上帝教,因此太平军“毁孔庙,砸孔子牌位”等行为不能称之为“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 12.《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 支持中国革命 B. 反对中国革命 C. 舆论导向谨慎 D. 认清了起义前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叛乱”是贬义词,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说的。“革命”是对推翻统治的一种赞扬和肯定,是站在起义者的立场是说的。“起义”相对来说是中性词,不能反映媒体的态度。从对这两个词语的推敲可以看出《泰晤士报》对舆论导向谨慎,选C项。A、B项说法都具有片面性,D项错误,材料中明确的交代不能看清起义的前景,所以才用的起义二字。因此ABD三项背离了材料意思。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它是以武昌起义作为开端的,最终引发了全国的独立运动,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建立的新体制并没有很好地发展下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背景也需要掌握。 13.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 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 C.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洋务派在中国相继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说明当时中国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故选A项;虽然中国建立了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但还远远没有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故排除B项;题意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的发展,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无法推断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故排除D项。 【点睛】洋务派企业,是指19世纪60年代后期,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为强化地主阶级统治,有限度地采用西方生产技术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近代企业的开始。 14.1913年9月15日《大公报》报道:“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求离婚,实繁有徙,此皆前此未有。”期间,女性诉讼案占据多数。但从讼离结果来看,有相当多的诉离案却以失败收场,并不令诉离者十分满意。这一报道内容说明 A. 大众媒体促进观念变迁 B. 妇女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C. 男性法律地位高于女性 D. 传统观念阻碍社会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只是提及了《大公报》对社会现象的客观陈述,未体现其对观念变迁的作用,故A排除。B选项妇女地位有所提高,但未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诉离结果失败,无法体现男女法律地位的差异,故C排除。材料体现了婚姻自由等新观念,但能否诉离成功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传统观念社会习俗等,故D正确。 15.下图为1913-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构成图,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 B. 国际环境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 C.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 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在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从1913-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发展趋势,其中包括一战结束后,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是在1912-1919年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决定”一词过于绝对,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官僚资本所占比例仍保持一定的份额,不能说明其开始崩溃,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6.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白区商人。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 A. 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 B. 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 C. 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 D. 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的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中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措施都是为了保证与国统区之间顺利的贸易往来,结合当时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政府的包围和封锁,可知其主要作用要打破敌人的封锁,故选A;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是要给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或者是减少农民的赋税负担就可以实现的,与题干中的贸易措施无关,故排除B;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是有不同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而题干中的贸易措施没法起到这一作用,故排除C;D也与题干中的贸易措施无关,故排除D。 17.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该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 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B. 奠定了持久抗战基础 C. 扭转了抗战初期局势 D.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可知,该战役是淞沪会战;由材料“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D项正确;A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排除;淞沪会战时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持久抗战意图并不明显,也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B错误;“扭转抗战初期局势”说法错误,淞沪会战后中国军队仍处于防御阶段,故C错误。 18.阅读“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员构成”表,这种人员构成 类别 副主席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总人数 6 4 21 民主人士数 3 2 11 A. 有利于加快民主革命的胜利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保证了“一五”计划的实施 D. 体现了政治协商的民主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员构成”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是1949年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员中民主党派所占比例状况,这体现出政治协商的民主原则,故D项正确;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故A项排除;1956年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故B项排除;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C项排除。 19.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的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改革开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分别是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处理港澳台的问题,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模式,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属于新时期重大经济决策,与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0.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A. 表明了新中国制止新殖民主义的决心 B.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 C. 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 D. 有利于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中国代表团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有利于为中国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减少了与周边国家的矛盾。综上,这些措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D正确;材料反映了通过外交活动创建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制止新殖民主义无关,排除A;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提出,B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是1971年的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C。 21.下图是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机器人的想象画。此想象画客观上反映了 A. 人们对动力革命向往 B. 工业化导致劳动力缺乏 C. 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 D. 新型交通工具革命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漫画信息可知,为机器人提供动力的是蒸汽,这说明19世纪中期人民希望将蒸汽动力运用到更为广阔的领域,这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们对动力革命的向往,故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的实质,故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但这不是漫画体现的信息,故C项错误;漫画反映的不是新型交通工具的革新,故D项错误。 22.1830年在工业中心伯明翰成立了“伯明翰政治同盟”,在其宣言中提出了改变“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几乎全无代表的状况”的要求。其他工业城市也提出类似要求。这种要求推动英国 A. 发动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 进行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 C. 鼓励技术革新促进工业发展 D. 开展议会改革调整议席分配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1830年”“改变‘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几乎全无代表的状况’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工业革命后,材料中的要求推动英国开展议会改革调整议席分配,故D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殖民扩张,故B项排除;题意中没有涉及鼓励技术革新的内容,故C项排除。 23.宪法规定总统与国会间的外交权争议应由最高法院来裁决。但自美国成立以来,最高法院一直以这一争议属于“政治问题”,司法裁决不应介入为由,采取回避态度。在非做判决不可的几个涉及外交权的案例中,法院做出的判决对总统比较有利。这表明美国 A. 分权制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B. 1787年宪法得到理性实践 C. 联邦法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 三权分立体制已经被打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最高法院没有轻易行使1787年宪法赋予的裁决权,说明美国对于宪法的实施也是根据政治实践作出理性选择,是根据现实需要审慎实践宪法的规定,而不是完全照搬宪法的规定。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行政效率,排除A项;美国三权分立互相制衡,联邦法院不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项;最高法院仍然拥有法律规定的裁决权,没有打破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24.恩格斯曾说:“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 A. 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B.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 法国已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 D. 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工人可以建立自己的政党,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斗争,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承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共和国的建立为法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可能,而不是将要发生无产阶级革命,A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 材料反映的是共和国的建立为法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可能,而不是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的建立,D项错误。 2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 A.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 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C. 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 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公社是由“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均由“选举”产生等字眼均是在强调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是民主的、是人民自治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也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 26.下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并配有标题“美国人领取救济——在‘世界最高生活水准’的广告牌下,美国人民排着长队领取救济。”该照片最早出自1937年2月美国《生活》杂志的新闻报道,原标题是“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 胡佛应对危机的效果十分有限 B. 美国忽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 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巨大冲击 D. 教材对该材料的处理存在不妥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难民领取救济并没有体现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因此无法说明胡佛应对危机的效果十分有限,故排除A项;根据“原标题是‘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可知图中难民领取救济是由于遭受了洪灾,并不能说明是美国忽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故排除B项;经济危机确实给美国人民带来巨大冲击,但图片原标题是“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即难民领取救济是由于遭受洪灾,而不是由于经济危机,所以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将“洪灾难民等待领取救济”的图片放在讲述经济危机的内容中说明教材对该材料的处理存在不妥,故选D项。 27.下表为1890~1938年部分大国的能源消耗量(单位:相当于百万吨煤)(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可知 A. 能源消耗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 B. 除煤炭以外的能源利用极其有限 C. 大萧条对法德苏三国冲击较小 D. 二战前美国工业产量超过欧洲总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数据来看,1890年英美的能源消耗量遥遥领先;此后美国仍居首位,德国到1910 年、苏联到1938年的能源消耗量有大幅增长。联系所学可知,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长与该国工业发展程度和水平密切相关,说明能源消耗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能源的具体形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大萧条时期的状况,排除C项;能源消耗量不等同于工业产量,且材料没有涉及到的欧洲国家还有很多,排除D项。 2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材料主要表明苏联 A. 工厂管理僵化未调动生产积极性 B. 轻重工业及农业结构严重失衡 C. 工业化模式未能使民众有获得感 D. 工人的工资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材料“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反映了工业化模式未能使民众有获得感,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工厂管理僵化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轻重工业及农业结构严重失衡,而是说明民众缺乏获得感,故B错误;材料虽然反映了工人的工资水平低,但这不符合材料主旨,而且“长期”一词材料无法体现,故D错误。 29.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学者总结如下: 在所有制问题上 没有建立纯而又纯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 在计划经济的组织方式上 表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有限性和分权性 在工厂的经营管理方式上 强调平等联合基础上的群众动员和民主管理 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学者试图以此说明 A. 中苏建设模式的本质相同 B. 苏联模式对中国影响不大 C. 中国的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完善 D.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具有独特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没有建立纯而又纯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表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有限性和分权性”“强调平等联合基础上的群众动员和民主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除了学习苏联模式,我们也有许多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故选D。材料强调的主体是中苏在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差异性,而不是两者的共性,排除A;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借鉴苏联建设经验,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如果C项成立,那么改革开放后则不需要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排除。 30.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精英希望通过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方法,来回应民众对生活状况和政府政策的不满。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表明 A. 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B. 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破产 C. 欧洲一体化水平提高 D. 欧盟更加关心民众的生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可知,当今世界,国际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而欧盟对此又缺少有效的应对策略,故其内部才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A项符合题意。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自由主义贸易政策仍是主流,其并未破产,排除B;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最典型的就是英国脱欧事件,排除C;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是因为欧盟经济振兴乏力,而不是因为其更加关心民众生活,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分析材料的能力,学生在正向上作出判断后,最好在反向上运用排除法予以再次确认。 31.1960年前后,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情况下,其他国家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来获得足够的美元;而美元的持续性流出,又势必削弱并危及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特里芬两难”实际上说明 A. 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不能动摇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美国长期外贸逆差 C. 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合实际 D.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有利于货币体系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特里芬两难”说明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内在矛盾,仅以单一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体系难以维持,实际上说明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有利于货币体系稳定。故答案为D项。“特里芬两难”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难以维持,排除A项;B项只是现象,不是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排除;材料中的观点只是想说明单一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可能长期维持,排除C项。 【点睛】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地位。但各国为发展国际贸易,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导致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美国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作为国际核心货币应该保持币值稳定,这就要求美国须是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成为一个悖论,即“特里芬难题”。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 32.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体现出 A.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 B. 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 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了各国之间联系 D.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根据“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可知全球化规则尚未制定出来,故排除B项;规则之争成为焦点说明各国之间存在分歧,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故排除C项;规则之争说明了多个国际力量的存在,国际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16世纪以来,广大居民“即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苞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器,故工致而价廉,且亦成功;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贵,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作为传统产棉区的太湖流域东部,到1919年,仅常熟、嘉定、上海、宝山、南汇、奉贤、川沙、崇明八县的棉田面积。合计就达367万亩。原本棉花产量有限的浙东沿海地区,也是“海滨沙地皆棉田也,每岁所收,为出口一大宗。” ——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概述江南经济出现的新特点。导致这些特点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世界联系加强;美洲作物适应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 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人地矛盾;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发展;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导致生态破坏。 (2)局面:传统手工业陷入困境(或西方工业品大量涌入);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棉花出口增多(或日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因素: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解析】 【详解】(1)原因:据材料“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可知,美洲经济作物的耐旱耐耐极,适应了各种土壤耕种;据材料“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可知,人地矛盾的出现需要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影响:据材料“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可知,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人地矛盾;据材料“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可知推动了农业发展;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增加;据材料“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可知,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局面:据材料“(19世纪晚期)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不为材:……”可知,由于西方工业品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陷入困境;据材料“作为传统产棉区的太湖流域东部,到1919年,仅常熟、嘉定、……的棉田面积。合计就达367万亩。原本棉花产量有限的浙东沿海地区,……为出口一大宗。”可知,棉花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中国的门户被打开;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角度分析。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对比表 1890年 1910年 英国 145 171 德国 71 112 法国 36 47.9 奥匈帝国 19.7 29 俄国 10.9 30 意大利 4.5 5 注: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概括其中两个有关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论证。 【答案】信息一: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都得到了发展。 说明:近代工业发展以煤为主要能源,能源消耗量的增长意味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表格中所列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都得到了增长,也就说明各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信息二: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说明:近代工业发展以煤为主要能源,能源消耗量的多少意味着工业化程度的不同;表格中所列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极不平衡,也就说明工业化的发展程度不平衡。 (注:此材料信息丰富,若答德国工业化发展最迅速、意大利工业化程度最低等,或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首先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对比,得出表面的共性信息和差异信息。通过表格中“1890年”和“1910年”两组横向数据的对比可知,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均大幅增长;通过表格中六个欧洲主要国家的纵向数据对比可知,各主要国家在能源消耗量的总量上和能源消耗量的增长速度上是存在差异的,如其中英国在能源消耗量的总量上是最大的,而意大利是最小的,另外德国在能量消耗量的增长速度上是最快的等等。 其次,由表及里,解读能源消耗量数据变化背后的实质。结合所学我们可知,近代工业的发展是以煤为主要能源,故能源消耗量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因此,横向上数据变化即意味着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都得到了发展,而纵向上数据的变化则意味着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最后,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即可。 35.材料一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摘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都城规划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相比,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遵从礼制;轴线布局;讲究对称;政治色彩浓厚(或体现政治职能)。 (2)发展: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发展与众多学科和领域相结合。 原因: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由材料“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可归纳为政治色彩浓厚;由材料“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可归纳为遵从礼制;由材料“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可归纳为轴线布局,讲究对称。 (2)发展:由材料“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可知,西方国家对城市的规划注重其与社会改革的结合;由材料“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可知,西方城市规划更加关注城市环境问题;由材料“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可知,西方城市规划发展注重与众多学科和领域的结合。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展开分析。从政治角度看,主要是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发展必须要从人的角度进行考虑;从经济的角度看,主要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关,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城市化进程加剧,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城市规划的发展也就迫在眉睫;从文化角度看,主要是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