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考历史选修一、二、三试题汇总,高分必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高考历史选修一、二、三试题汇总,高分必备

部编版高考历史选修一、三试题汇总,高分必备 高考历史选修一试题汇总 (附参考答案) 1.[2014·重庆卷]“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 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2.[2014·重庆卷] 《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 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3.[2014·四川卷]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4.[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 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 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 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 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5.[2014·北京卷] 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 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 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7.[2014·山东卷]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 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 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8.[2014·全国大纲卷]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 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它们全都在法 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 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 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 材料二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 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 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 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 18世纪以来王族贵 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 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态度及其依据。(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1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8分) 9.[2014·福建卷] 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 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 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 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 望的搏斗。”(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 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10分) 10.[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 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 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 1000多条,“律 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 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 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 刑法为主体,共 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 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11. [2014·浙江卷自选模块]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 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 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 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 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5分) 1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 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 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 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 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 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13.[2014·江苏卷]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 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 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 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 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3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 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 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 14.(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 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 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 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 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 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 育》 材料二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 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 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 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 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 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材料三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 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 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 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 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 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 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6 分)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 (4分)争论的结果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说明 SAT和 ACT设立的初衷,(4分)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4分)结合所学知识, 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2分) (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6分) 禹州市二高历史练习参考答案 1.D [解析] 本题以梭伦改革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 是要理解梭伦改革时,推行既维护平民利益又保障贵族权益的改革宗旨。A项只反映了平民这一方面,没 有涉及贵族;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梭伦改革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C项表述错误,梭伦改革按财 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旧的社会等级;梭伦改革坚持不偏不倚的原则,既保护了平民的基本 权益,又不彻底剥夺贵族的财产,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故 D项正确。 2.C [解析] 本题以《清史稿》记载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康 乾盛世”与题干“以湔国耻”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A、B两项;宣统帝年幼继位,未亲政清朝就被推翻, 故 D项错误;光绪帝亲政后,在甲午战争战败的刺激下,利用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变法,答案为 C项。 3.A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四大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商鞅变法、 汉武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与题干“倾邻国而雄诸侯” 的信息相符的只有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故 A项正确。 4.A 本题以变法的内容与结果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B 项市易法有利于平抑物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材料中“于官何利焉”互相矛盾,可 以排除;C 项戊戌变法采取的经济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可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 发展,可以排除;D 项明治维新有关殖产兴业的措施,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D 项表述错误, 予以排除。 5.C [解析] 本题以近代埃及和土耳其的改革为切入点,实际上考查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①只 符合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凯末尔改革废除了哈里发制度;②只符合阿里改革,阿里为了对外扩张,大力 进行军事改革,建立近代化军队。排除含①②的选项。故选 C项。 6.B [解析] 本题以公车上书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说明 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进入高潮。根据材 料梁启超“联合百余举人上书”,排除 A、C两项;材料彰显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排除 D 项。 7.[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 专制统治。 [解析] 本题以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阅读、提取和综合应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今 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可以看 出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光绪帝仍然主张“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 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也就是只学习西方的器物,中国的伦理纲常仍然是根本; 而康有为认为“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此可以看出他主张进行 根本变革,变革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8.[答案] (1)基本态度:否定(批判)。 依据:法国大革命方式激进;破坏巨大;过于追求形式,没有建设性。 (2)评价:否定;肯定。 否定的理由:盲目学美,导致大乱;体制变革应循序渐进;革命带来恐怖统治和社会动荡。肯定的理 由:推翻专制,享有平等权利;革命爆发和处死国王有其必然性;革命并非一定带来破坏。 (3)时代影响:个人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阅历等;对历史事件本身了解的程度(本问回答出 2 点即 可) [解析] 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1)问,第一小问的态度主要根据材料一“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概括即可;第 二小问的依据要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法国大革命的负面作用概括。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的两段材 料分别概括评价,然后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种评价产生的理由做分析。第(3)问,材料一是从时 代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突出的是评价者的个人立场与素养;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评价的原因。 9.[答案] (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 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运用知识得出历史 结论的能力。第(1)问中的“国家”联系克里米亚战争的交战国不难回答;对“绝望的搏斗”的理解较难, 其思考路径是对比材料一中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2)问的难点在于准确理解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延缓了革命”实质上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 “不能消除革命”是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进行回答。 10.[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 儒学理念法制化。 [解析] 本题以魏晋法律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到魏晋时期的法律史,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处理和分析 能力。解答本题必须读懂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加以分析。第(1)问提取材料中关键句,如“行政法规被编辑 为‘令’”“新律以刑法为主体”“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然后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提取 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内容,结合儒学思想的发展说明其对法律的影响。 11.[答案] (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 (1)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中“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可知是法家思想;作用应根据教材必修 三的相关知识从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统一全国的作用归纳。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从变法 对旧贵族利益的侵犯、改革措施中的严刑峻法、轻视教化、对人民利益的侵害等角度分析。 12.[答案]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第(1) 问,要根据材料所讲的时代特点入手分析背景,时间是南朝,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北人南迁、政治特 点、平民百姓无特权占山林等方面分析。第(2)问,历史作用从山泽所有制变革、协调各阶层的矛盾、对 官僚阶层利益的保护和对江南经济开发的促进等角度把握。 13.A. [答案] (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 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法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导。 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 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 定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考 查梭伦为给予原来无公民权的债务奴隶参政权所采取的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并结合其作 用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改革措施——财产等级制度,可知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途径应从 梭伦改革给予公民参政权的具体措施上归纳。第(3)问实质是对梭伦改革的积极性、局限性的考查。民主制 度的拥护者拥护的理由应从改革为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上分析;反对者拥戴的理由应从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或改革的不彻底,即保留贵族部分特权方面分析。 14.[答案](1)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 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2)会考的利弊。认为有利者: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水平;考查学校办学业绩。认为有弊者:是应试教育, 不利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教育部对会考办法作出调整。 (3)SAT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ACT 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SAT 侧重考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侧重考查学生的中学学业水平。联邦制。 (4)【评分参考】略。 [解析] 本题以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 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句“升舍考试……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政府派员主考,学 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概括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学校管理、人才选拔方面来分 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是利弊之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归纳双方理由;从材料二 1936 年教育部所作的调整归纳结果。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 力”“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被高校使用”归纳二者的目的和主要区别;政治制度可 根据材料三“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分析得出。第(4)问围绕考试改革,言之成理即可。如:废除一 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现行高考制度不能更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不能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 和思想素质等;借鉴宋代三舍法的经验,升学考试与平时成绩和操行相结合,有助于选拔适应社会发展所 需要的人才。 高考历史选修二试题汇总 (附参考答案) 1.[2014·山东卷]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 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 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 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6分)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40年 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 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 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 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 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 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 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 3.[2014·重庆卷] (18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 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 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 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 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 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6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4分) 4.[2014·四川卷] (3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 分) 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 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 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 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 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 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 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 分)按照这 一原则,任选材料四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分) 5.[2014·福建卷] B.【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 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 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 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 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 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 1789年 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 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分析 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10分)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 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 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 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 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定,提前颁布试 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 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 5 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 9 人,其中皇族 7人,汉人仅 4 人,时人形象地 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08年、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 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6分) 禹州市二高历史练习参考答案 1.[答案](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卢梭。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 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解析] 本题以画作《革命的寓意》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以及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文献《人权宣言》和《1791 年宪法》等。第(2)问考查伏尔泰和卢梭的主张,要求作出推理判断。注意材料中时间“1794年”,这一 时期法国处于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卢梭的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比伏尔泰的主张更加激进, 迎合了现实的需要。 2.[答案] (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原则,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解读与综合分析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要从 1940年的抗战背景对根据地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把握;第二小问,特 点要根据材料“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以及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把握。第(2)问,意义从 对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以及对中国民主建设的借鉴意义分析。 3.[答案] (1)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2)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或掀起了民族独立 运动新高潮);使民族工业(或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印度的影响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 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表格数据即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迁移教材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从欧洲列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两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 可知是“被英国宣布参加”; 第二小问注意是直接后果,即双重影响中的危害,切忌不要答成有利和不 利;第三小问从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 4.[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 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 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 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 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 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 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 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 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识,意 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说明“从无序向有 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化进程;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国际经济 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形成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二战后世 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世界贸易进一 步走向规范化。第(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一是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 二是探讨因果联系即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信息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 四“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得出陈旭麓肯定“中体西用”的结论,从“那个时候的中国”可知他 评价“中体西用”所遵循的原则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分析;按照这一原则,材料四表 格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都是错误的,都离开了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 4.[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 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 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 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 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 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 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 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 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识,意 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说明“从无序向有 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化进程;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国际经济 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形成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二战后世 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世界贸易进一 步走向规范化。第(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一是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 二是探讨因果联系即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信息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 四“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得出陈旭麓肯定“中体西用”的结论,从“那个时候的中国”可知他 评价“中体西用”所遵循的原则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分析;按照这一原则,材料四表 格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都是错误的,都离开了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 5.[答案] (1)印度:增强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法国: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 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 (2)说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分析:法国启蒙 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 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答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运用知识得出历史 结论的能力。第(1)问要从当时印度和法国不同的地位和任务考虑: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任务是反对殖民 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法国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第(2)问“绝妙阐述”实际上是考查《独立宣言》的 内容;回答“相互影响”时要联系美国的《独立宣言》和独立战争实际上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而 法国大革命又受到了美国《独立宣言》的鼓舞。 6.[答案] (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 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 [解析] 本题以清末新政为切入点,考查晚清预备立宪,主要考查学生材料阐释与运用的能力。第(1) 问提取并比较材料中 1908年预备立宪方案的内容(预备期限、政治变革、教育变革)与 1910年预备立宪方 案的内容(缩短预期、制定宪法、进行政治变革),说明差别;联系材料中“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 气奋发”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等史实说明其原因。第(2)问提取材料中预备立宪的 内容,归纳其骗局的特点,并结合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高考历史选修三试题汇总 (附参考答案) 1.[2014·浙江卷] 纳赛尔被誉为“中东雄狮”。如果要给他写传记,下列史实中不能作为其生平事迹 的是( ) A.签署“戴维营协议” B.领导建立埃及共和国 C.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D.推动不结盟运动诞生 2.T3[2014·天津卷]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 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 探……但是在 1938年 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 响。(5分)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 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 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 140万法国人 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 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 代世界史》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4分)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 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 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 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4分) 4.[2014·山东卷]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下图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a) 1945年的德国 图(b) 1948年的德国 (1)分别说明图(a)、图(b)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概括指出图(b)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5.T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 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 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 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 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 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 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 军兵力总计达 40余万人,伤亡接近 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 6.T3[2014·全国大纲卷] 下图为一幅 20世纪 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7.[2014·广东卷] (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 15世纪中叶至 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 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 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 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 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年 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 的历史影响。(8分)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分)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分) 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 20世纪 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 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 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 95票对 4票、21票弃权通 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 苏、英以及另外 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 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 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 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 约》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禹州市二高历史练习参考答案 1.A [解析] 本题以埃及纳赛尔的主要事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戴维 营协议”签署的时间是 1978年,此时纳赛尔已经去世,故不能作为他的生平事迹,B、C、D三项均是纳 赛尔的主要活动。故本题选择 A项。 2.A [解析] 本题以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 识解答问题的能力。A项是巴以分治,1947年 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 国第 181号决议。故 A项正确。 3.[答案] (1)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 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 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和平主义思潮。 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个错误,带来重大伤亡,因而恐惧战争。 (3)绥靖政策。 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 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 要警惕历史重演。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可归纳为从试 探变为无所顾忌;第三小问需联系所学知识,从对凡尔赛体系的冲击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 第一小问 从材料二中有效信息可归纳出和平主义思潮;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 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等关键信息可归 纳出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绥靖政策。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 归纳出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从材料二中“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等信息可归纳出一部分答 案,然后通过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归纳出另一部分答案。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应该首 先从全部材料中总结经验教训,再结合现实谈谈对策和做法即可。 4.[答案](1)图(a):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 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图(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解析] 本题以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阅读、提取和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第一幅图的时间 1945年。根据二战中雅尔塔会议达成的 协议,美、英、法、苏四大国在二战后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第二幅图时间是 1948年。二战后美苏由 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开始冷战,后来美、英、法三国所占地区合并,成立联邦德国,在苏联占区 成立民主德国。第(2)问,影响从造成德国分裂、加剧世界紧张、冷战加剧等角度概括。 5.[答案]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 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远征军,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时间 1942年、 材料信息“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以及太平洋战争的情况概括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根 据此时中国处于抗战的战略相持阶段概括中国战场的态势。第(2)问,对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意义解答,注意 两大角度:“军事意义”“政治意义”。军事意义要从中国远征军对盟军的贡献和对中国自身的影响分析; 政治意义要从中国远征军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国际影响力方面分析。 6.B [解析] 本题以地图为切入点,考查二战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地图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 力。三国轴心是德、日、意三国,而图片中没有日本,排除 A项;慕尼黑协定的内容主要是将苏台德地区 强行割让给德国,而地图中苏台德地区依然是捷克斯洛伐克领土,故排除 C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矛头 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故 D项错误;地图信息反映的是奥地利被划入德国的范围,说明被德国吞并,故答 案为 B项。 7.[答案] (1)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 (2)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3)以 1992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 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 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解析] 本题以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容易 得出孔多塞是从知识进步这一角度阐述历史的;影响从经济、促进文明发展等角度作答。第(2)问从材料中 判断一战对世界的影响和二战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第(3)问从经济的转型和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 角度作答即可。 8.[答案] (1)原因: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 增多。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 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 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解析] 本题以不扩散核武器为切入点,考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 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 现象的阐释。第(1)问从关键信息“1960年”“1576号决议”,并联系美苏争霸、战后世界亟待和平、法 国核试验成功、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等说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第 (2)问从联合国的推动、二战后期美国核武器的破坏等方面说明其得以签订的原因;再结合当今国际形势等 知识阐释禁核条约的积极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