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培优课时跟踪检测(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培优课时跟踪检测(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题跟踪检测(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时间:25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明初,中枢机构的设置结束了 1 600 多年的宰相制度。此后,“六部”的运行方式是 ( ) A.直接对皇帝负责 B.受命于殿阁大学士 C.隶属于军机大臣 D.六部长官拥有相权 解析:选 A 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2.王其榘认为:“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 阁臣是皇帝选用的代言侍臣。”材料表明( ) 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B.内阁是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内阁首辅与宰相地位一致 D.内阁拥有草拟政令的权力 解析:选 A “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阁臣是皇帝选用 的代言侍臣”表明内阁没有实质性的权力,没有决策权,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是君主专 制强化的产物,故选 A 项。 3.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 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决策 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D.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解析:选 C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自然谈不上对相权的制约问题,故 A 项错误。 内阁拥有票拟之权,但无法对皇权进行制约,故 B 项错误。内阁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服务的内侍机构,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 4.《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诏尽削 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 况折射出 (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解析:选 A 材料叙述了明朝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 张居正的遭遇进行判断。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的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 意,它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故选 A。 5.“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情况的影响是( ) A.强化了皇权 B.限制了皇权 C.被历代沿用 D.提高了行政效率 解析:选 B 从材料中“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 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 制,故选 B。 6.“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 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现象主要说明清朝 ( ) A.政治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 B.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C.提高办事效率的必然选择 D.弥补废丞相弊端的结果 解析:选 A 依据材料内容,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而承旨诸臣只供传述缮撰,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君主专制,所以是政治体制不 断强化的产物,故选 A 项。 7.清朝独创密折陈奏制度。所谓“密折”,其实就是“密奏”,一般只有皇帝和陈奏人 知道。这从本质上表明( ) A.清代皇帝比较开明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皇帝加强监督百官 D.清代重视保密工作 解析:选 B 据材料“清朝独创密折陈奏制度……一般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体现了 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 B 项;据材料“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表明皇帝不是开明,排除 A 项;材料说明密折的保密性而非密折的监督内容,排除 C 项;清朝重视保密工作是材料反映 的现象不是本质,排除 D 项。 8.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 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政务中心 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解析:选 D 从距离的远近结合内阁、军机处的职能,联系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 答案为 D 项。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 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 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用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 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 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作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 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与国政。迨仁、 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 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 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 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明清两代的 ▲ 制度比较》 (1)完善上述材料出处中“ ▲ ”,并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制度从明到清的发展变化。(8 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影响。(8 分) 解析:第(1)问,材料所述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度,从内阁成员的数量、组织、分工和权力 的大小等方面分析。 第(2)问,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这方面分析。 第(3)问,评述要从 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论,注意结合史实叙述。 答案:(1)制度:内阁制度。发展变化:成员人数上,从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 固定;组织机制上,由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分工更加细密;权力上,呈现由小到大但 最终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2)主要原因: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3)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也强化了君 主专制;同时内阁分工的细化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