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3专题12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3专题12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 两大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三条线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其他思想及佛教、道教思想对儒学的冲击;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五大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宋明时期理学诞生;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四大发明和古代文学艺术成就。‎ 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 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主张 ‎①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思想: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历史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 ‎2.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但孔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材拓展] 孔子的文化贡献 ‎ ‎(1)整理西周文献 ‎①《诗》——即《诗经》,这是西周至春秋时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3 000篇之多,经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305篇,通称300篇。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即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②《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相传有百篇,今传28篇。孔子认为,学生们研习《书》的目的,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先王是如何治国理政的。‎ ‎③《礼》——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孔子对周礼有很深的研究,很有感情,心向往之,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和实践。‎ ‎④《乐》——指《乐经》,是音乐方面的典籍。孔子重视音乐,认为这也是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求完善。‎ ‎⑤《周易》——这是一部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占卜之书,其中也含有人生经验和哲学思想。‎ ‎⑥《春秋》——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2)述而不作 ‎①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追记写成《论语》。‎ ‎②后世的曾子、子思、孟子的著作《大学》《中庸》《孟子》分别发挥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政治伦理。这就是被后世学者尊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道家思想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的观点 法家思想 李悝 经济上:“尽地力之教”;政治上: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 商鞅 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汉代以来,其 ‎“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思想 墨子 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教材拓展] 阴阳五行学说 ‎ ‎(1)阴阳五行说:其创始人是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邹衍。这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德”相克相生原理(称为“天道”)去解释说明王朝的兴衰更替(称为“人道”)。邹衍认为,王朝更替的次序是:土德(黄帝)→木德(夏禹)→金德(商汤)→火德(周文王)→水德(秦)→土德……每个王朝代表一“德”,一个王朝衰落后,会被另一“德”的王朝所代替。‎ ‎(2)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秦朝尚黑色,汉朝尚黄色,都足以说明。汉朝以后,阴阳五行说仍然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有些朝代的开国之君都要请人推算自己当主何“德”、尚何“色”,作为自己“奉天承运”的根据。‎ 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战争和政治变革,以图自强并统一全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倡的恢复周礼、仁政爱民等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最有利于结束分裂动荡局面的是法家提出的奖励耕战、严刑峻法、加强君主和中央权力的主张。‎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及影响 史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史料二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解读]‎ ‎(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历史使命。根据句号分层概括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层说明了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第二层说明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促进了社会转型。‎ ‎(2)史料二反映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是本史料的核心语句。“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说明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 ‎[思考]‎ ‎(1)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试答:                                    ‎ ‎                                   ‎ ‎(2)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 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试答:                                    ‎ ‎                                   ‎ ‎【提示】 (1)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 ‎ “百家争鸣”中的治国理念及历史影响 ‎1.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 ‎2.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形成的思想传播到邻国及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探究二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史料一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史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 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解读]‎ ‎(1)史料一的三段话分别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三家的思想主张。理解文言语句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自然段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第二自然段反映了法家强调实行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第三自然段体现了墨家“兼爱”思想。‎ ‎(2)史料二分三个层次,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儒、墨、法三家进行了评价。根据句号分层概括即可。从“不可易”“不可废”“不可改”三个词中分析儒家在维护统治秩序、墨家在“强本节用”、法家在“正君臣上下”中各自的作用。‎ ‎[思考]‎ 依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试答:                                    ‎ ‎                                   ‎ ‎【提示】 (1)治国上: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 ‎(2)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庄子主张“顺自然”。‎ ‎(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避世。‎ ‎(5)看待社会成员关系:墨家主张“兼爱”,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2.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在治国理念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等 在社会伦理观上 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 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等等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等等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等等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 ‎[答案]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 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 示例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贺州一模)墨家认为“天”与“鬼”是钳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  )‎ A.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B.墨家思想具有实用色彩 C.墨学在争鸣中发展完善 D.墨家对儒家思想的扬弃 B [由材料可知墨家主张为了追求财富可以取消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 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墨家而非儒家,排除A项;材料强调墨家对待天命论、礼乐制的态度而非墨家思想的发展,排除C项;儒家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墨家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排除D项。]‎ ‎2.(2019·乌鲁木齐一模)与墨子提出的“兼爱、事鬼、非乐、非命、节葬”等主张最有可能形成互相诘难、批驳局面的思想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阴阳家 B [由“非命”可知墨子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而孔子强调天命论,可知墨家与儒家相互诘难,故选B项;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排除A项;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排除C项;阴阳家重在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排除D项。]‎ ‎3.(2019·郑州二模)《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  )‎ 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 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 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 D [据材料可知韩非子主张恩威并施以加强对民众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并不等同于荀子的“人之性恶”,排除A项;材料主张“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并非“仁政”,排除B项;材料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 ‎4.(2019·北京石景山区一模)“夫大块(自然)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先秦时期表现出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主张薄葬的学派应该是(  )‎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A [材料的引文是庄子的原话,主张薄葬的学派应该是道家,故选A项;墨家也主张薄葬,但和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无关,排除B项;先秦儒家思想强调仁政和民本,讲究“入世”,排除C项;法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和材料无关,‎ 排除D项。]‎ ‎ 王霸糅合——汉代儒学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秦初,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经过: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秦始皇坑儒,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3.评价 ‎(1)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2)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称之为“灭学之祸”。‎ ‎(3)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教材拓展] 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 ‎(1)内容 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因时制宜”,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的无为”。‎ ‎(2)评价 ‎①积极影响: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黄老之学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对恢复经济和巩固西汉政权起到积极作用,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基础。‎ ‎②消极影响: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使中央权威被削弱。‎ 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董仲舒的主张 ‎(1)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理论。‎ ‎(2)主张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重用儒生。‎ ‎(3)教育上:设立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确立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4.影响 ‎(1)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1.“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2.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 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 汉代儒学成为主流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被当作邪辟之说受到压抑,而儒家学说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提升到一尊的地位”;郭志坤认为: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 ‎——翦伯赞《中国史纲》‎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 ‎(1)含义:隋唐时代开始,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 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2)影响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董仲舒与新儒学 史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史料二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史料中的“天”是指有意念的天,不是自然界中的天。‎ ‎(2)史料二体现了“三纲”的处世标准,维护了社会秩序,但也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守意识。省略号前部分语句中注意两个分号分为三层意思。“王道之三纲”指的是“三纲五常”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思考]‎ ‎(1)史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如何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试答:                                    ‎ ‎                                   ‎ ‎(2)依据上述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试答:                                    ‎ ‎                                   ‎ ‎【提示】 (1)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提出“屈民以伸君”的主张使君贵民轻,因而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2)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2.评价 ‎(1)“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但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 ‎(4)“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扬弃;“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董仲舒 新儒学的现实借鉴意义 汉代是儒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起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并且以优厚的礼节聘请了数百名儒生。这就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 ‎——摘编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摘编自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背景。根据材料二,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思想主张的基本含义?‎ ‎(2)材料三对董仲舒思想是怎样评价的?‎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产生的政治背景是汉武帝时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匈奴为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交织。第二小问“含义”,根据材料二“汉武帝起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得出要运用政权的力量禁止其他各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并进”,根据材料二“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并且以优厚的礼节聘请了数百名儒生”得出确立儒家在官学和朝廷政治中的地位。第(2)问根据材料三“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可知作者认为独尊儒术使国人有共同的信仰、目标和共同的利益,有利于思想统一;根据材料三中“其功当多于过”,可知作者认为其功大于过。‎ ‎[答案] (1)背景:汉武帝时期,‎ 诸侯王势力强大;匈奴为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交织,威胁中央集权,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基本含义:要运用政权的力量禁止其他各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并进”,确立儒家在官学和朝廷政治中的地位。‎ ‎(2)评价:认为其功大于过,独尊儒术使国人有共同的信仰、目标和共同的利益(有利于思想统一)。‎ ‎ 董仲舒新儒学的现实借鉴意义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方面,其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另一方面,它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也有积极作用。‎ ‎3.“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这段话主要阐明的是(  )‎ A.政治统一需要思想统一 B.法度严明利于统一 C.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大一统是历史规律 A [董仲舒主张国家统一需要思想统一,用思想的一统维护政治的一统,故选A项;法度严明是思想统一的结果,排除B项;这有助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而不是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排除C项;大一统是大家认可的准则而不是历史规律,排除D项。]‎ ‎2.(2019·潍坊一模)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 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D [材料体现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曹操认为法律和礼共同扮演管理国家的重要角色,故选D项;汉武帝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排除A项;封建社会的法律为君主服务,强调礼无非是为稳定政局服务,排除B项;魏晋时期三教合流推动儒学出现哲学化倾向,排除C项。]‎ ‎3.(2019·德州一模)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汉代儒学的发展 C.宋明理学的兴起 D.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B [材料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是汉代儒学,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多元,与材料中“思想一致的时代”不符,排除A项;宋明理学的兴起,儒学在宋明发展表现为哲理化、体系化、世俗化,排除C项;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材料中“凸显君主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不符,排除D项。]‎ ‎4.(2019·乌鲁木齐一模)为了强调和倡导忠君,汉代经学提出了“家国同构”理论,也就是把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说明(  )‎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B.宗法血缘观念的强化 C.小农经济模式的巩固 D.儒家主流地位的确立 D [由材料可得出中国古代孝道向忠君观念转变的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孝道,说明汉代儒家的正统地位确立,故选D项;“大一统”局面形成于秦朝,排除A项;宗法血缘观念的强化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小农经济模式的巩固与材料表达信息无关,排除C项。]‎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全国卷Ⅰ ‎2015·孔孟儒学思想,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 ‎2016·儒学思想的历史传统 全国卷Ⅱ ‎2015·孟子思想主张 ‎2015·儒家学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2019·汉初学术思想的发展 全国卷Ⅲ ‎—‎ ‎—‎ ‎1.从考查趋向看,高考对本讲的内容考查较少,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强调儒学的发展历程,体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2.从社会热点看,先秦诸子民生思想中“节用”“扶弱”“公正”“仁爱”等主张与当前国家提倡的扶贫富民、关爱弱势群体,追求公平正义具有一定相通性;董仲舒在儒学理论上的创新,对当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改善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从预测角度看,“百家争鸣”中各主要派别的观点及现实价值是较好的命题角度;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考查儒家思想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 (2019·全国卷Ⅱ)西汉初期,‎ 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明立意:从西汉初期学术思想的发展角度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抓关键:“道家学说兼采……精髓”“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各种思想。”学术思想呈现相互吸收的特征是现实统治的需要。‎ 理思路: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且汉代并没有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项排除。‎ 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C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 练点:从对比发展的角度考查儒家学者的政治要求 ‎2.(2015·全国卷 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 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C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故选C。]‎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唐山二模)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  )‎ A.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B.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 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 A [根据材料可知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故选A项;稷下学宫繁荣了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排除B项;根据材料“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成为当时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是百家争鸣的平台,排除C、D两项。]‎ ‎2.(2019·北京朝阳区一模)下表中言论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言论 人物 ‎ A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孔子 ‎ B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 荀子 ‎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韩非 ‎ D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董仲舒 ‎ B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体现了礼法并重的思想,符合荀子的思想主张,故选B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是韩非子主张,排除A项;C项是董仲舒要求儒学独尊的主张,排除;D项是孔子正名的主张,排除。]‎ ‎3.(2019·绵阳二模)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各派学说吸收融合现象 B.法家理论走向系统化 C.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 D.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 A [韩非子之学源于儒家理论、成为法家思想、又归本于道,体现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和融合,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和融合,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战国时期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排除C项;材料反映不了战国时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且战国时百家争鸣,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2019·佛山二模)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 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C [材料不仅强调建立学校,也有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信息,故A、B、D三项错误;董仲舒的这些主张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故选C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