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考点22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案
考点22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共体的产生与发展 (1)背景 ①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现实需要: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2)进程 ①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④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 ⑤20世纪80年代之后,共同体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2.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①制定符合本国________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外交上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③重视________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④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________产业。 (2)表现 ①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②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③________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④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低迷,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试图摆脱二战后雅尔塔体制的束缚,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3.东方巨龙的腾飞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③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④至1966年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较大发展。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①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200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________经济体。 ②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③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和拉美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________的外交政策。 (2)标志:________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主张 ①奉行独立自主和________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②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________、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②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表现 a.1989年,________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b.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2)苏联解体 ①原因 a.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c.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尖锐。 d.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 ②过程 a.1991年,八一九事件,使得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1991年12月21日,签署《__________________》,苏联完全解体。 ③影响: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2.鼎足之势话西方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____________”,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西欧:欧共体扩大为欧盟,欧元诞生,欧洲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步伐。 3.俄罗斯实力增强:进入21世纪,________带领俄罗斯人民逐渐走出低谷,实力有所增强。 4.风云际会看东方 (1)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扩大,中国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2)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已成为政治大国,并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 (1)特点:世界存在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等力量中心,暂时形成“________”的局面。 (2)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国情 教育 高科技 1987 三 不结盟 1961 非集团 殖民主义 波兰 阿拉木图宣言 单极世界 普京 一超多强 世界多极化趋势 解读:随着不结盟运动兴起、欧共体的成立以及日本的崛起,再加上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陷入对越战争的泥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随着苏联改革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科技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重点理解] 1.正确理解不结盟运动中的“不结盟”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2.正确看待多极化趋势 (1)含义: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应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去理解。 (2)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现状: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化国际政治新秩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运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 提示: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争霸,材料中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的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提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政策,为此发起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 (3)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 提示: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建立,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之中,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即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4)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 提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了政治大国的目标。材料中日本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改革的目的是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5)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提示:西欧六国的联合首先实现了对煤、钢等重要战略物资的联合管控。这是由于西欧六国曾屡遭战争的重创,为避免战争,西欧六国率先联合。 [跟进题组] 1.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和西欧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故A项错误;日本和西欧能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这与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有关,故B项正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要控制日本和西欧,不是市场竞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控制与反控制,不是三足鼎立,故D项错误。 2.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 ) A.标志着东欧剧变的开始 B.是美苏争霸结束的表现 C.说明德国再次正式实现统一 D.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答案:D 解析:东欧剧变开始于1989年,故A项错误;美苏争霸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故B项错误;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是德国再次统一的标志,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可以判断出欧洲版图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3.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答案:B 解析:“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表明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极。这正是当今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主要表现,故选B项。材料不能表明“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材料能表明C项,但是C项是现象,B项是本质。 主题一 蝴蝶效应——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漫画证史——化干戈为玉帛:走向联合的欧洲 注:两枚导弹分别代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画面中的两个人代表法国和德国。 论从史出 为了应对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2.史料探史——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指出:“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1972年,他又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探究 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 答案: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 3.归纳总结——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推动力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联合、日本崛起削弱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过程中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综合国力有较大发展,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主题二 重新洗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图片证史——二战后德国的悲欢离合 柏林墙的建立 柏林墙的倒塌 论从史出 图片《柏林墙的建立》反映了美苏“冷战”对峙,德国的分裂;图片《柏林墙的倒塌》反映了德国实现了统一,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2.史料探史——国际格局的多元化 史料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 探究 史料中基辛格的这段谈话说明了当时世界局势有何变化和特点? 答案: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多个力量中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只是一个趋势,尚未完全形成。 3.重点讲解——当代国际格局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①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2)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