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0-2021 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2020·全国卷 I)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 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 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 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 A 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 B 项排 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饱含农业,排除 C 项; 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 D 项错误。 2(2020.7·浙江高考·2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 程。观察右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A.①—秦始皇长城 B.②—灵渠 C.③—郑国渠 D.④—都江堰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解析】①位于甘肃临洮一带,这是秦长城的西起点,故选 A 项;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 江,位于广西境内,②位置在关中地区,与灵渠位置不符,排除 B 项;郑国渠是关中地 区的水利工程,③位于长江上游,四川成都地区,与郑国渠位置不符,排除 C 项;都江 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④位于湘江流域,与都江堰位置不符,排除 D 项。 【答案】A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 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 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清代江南的租佃制 【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 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 C 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 A 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 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 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 B 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 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 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 D 项。 【答案】C 4.(2018·海南高考·3 )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 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唐宋时期南方耕地的开垦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南 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 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 C 项正确;材料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 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2018.11·浙江高考·28)【加试题】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 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 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解析】根据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均强调了周天 子对土地的所有权,故 A 项正确;周代土地制度实质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故 B 项错误;材料叙述了井田制下土地所有制,未涉及公田、私田的相关信息,故 C 项错误; 井田制下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属于天子和贵族,故 D 项错误。 【答案】A 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 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 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唐代中期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 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故 A 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 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 B 项错误;由“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 喝茶习俗”到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 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无法 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 D 项错误。 【答案】C 7.(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 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 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义利观是指如何看待道义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 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提到当时人道义理念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 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且西汉实行“重农抑商” 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故 B 项错误;根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 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发家致富,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 C 项正确; “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 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故 D 项错误。 【答案】C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图 4 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 A 项错误; 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 展,故 B 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 C 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 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 D 项正确。 【答案】D 9.(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 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土地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制普遍发展)【解 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 A 项错误;宋代为加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 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 B 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 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0.(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 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 影响) 【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 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 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 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 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 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11.(2016·海南高考·8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 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农业经济发展) 【解析】推广铁农具导致生产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东晋”等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在魏晋、唐朝后期官府组织官府组织的屯田主要表现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大量土 地荒芜,与“江南”不相符,故 B 项错误;东晋,唐朝后期至五代都是战乱频繁的时期,统 治者不会用减税这种方法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江南的开发与历史上魏晋 时期,五代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有关,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2.(2016·浙江高考·17)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 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 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小农户个体经营) 【解析】材料“佃则有田”说明土地没有过度集中,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男耕女织的 小农经济,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反映“有田者无力可耕”,故 B 项错误;材料讲的 是江南乡村社会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业经济状况,故 C 项正确;材 料讲的是佃户租地主的土地耕种,地权和劳动者没有契合,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 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 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 【解析】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 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 A 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 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 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 C 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 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4.(2015·广东高考·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 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 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 【解析】古文意思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有些妇女织布甚至不如男子, 但农妇做耕田、收割、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人一起劳动的”,古文描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耕织结合不一定非得男耕女织,故 A 项正确;判断资本主 义萌芽必须有商品交换和雇佣关系两个条件,材料未涉及,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男女都要 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 C 项错误;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 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5.(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 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 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 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B 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 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 移的主要动力,故 C 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 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6.(2014·海南高考·4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 15 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 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 15 岁、女子达到 13 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 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 【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 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 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 C 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 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7.(2013·安徽高考·12)图 2 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图 2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图表的能力,横轴是时间从两汉到唐朝,纵轴是水利 兴修的统计次数,柱状图明显看出从两汉到唐,除了短暂的隋朝兴修水利次数少之外,兴修 水利的次说总体呈现增多的状态,水利建设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状 况,所以从汉到唐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发展态势,选 B。材料仅仅截取安徽省的水利兴修 统计,没有对比全国其他省份,无法得出 A,材料中没有涉及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排除 C,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唐朝以后,排除 D。 【答案】B 18.(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高考·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 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考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解析】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 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 判断,D 项符合题意,C 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 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 流民问题,排除 B 项。 【答案】D 19.(2020·全国Ⅱ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直隶巡抚主持治 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 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 2 000 名河兵常 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 40 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 20 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 17 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 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10 分) 【考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治理永定河 【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由材料一“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得出社会 专门机构;由材料一“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得出建立岁修、抢修制度; 由材料一“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得出改修河道,筑堤束水;由材料一“在永 定河修建 17 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得出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第二 小问效果,由材料一“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得出取得了一定成就;由材料一“但河 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得出未根治水患。 【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 水坝和减水引河。 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0.(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 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 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 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 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 被视为健康食品。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 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 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 分) 【考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大豆种植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材料“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 “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由材料“各式各样的 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得出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材料“《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 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由材料“唐宋时期 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政府推动。第二小问作用, 由材料“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得出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由材料“提供了人体所需 的优质植物蛋白”得出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由材料“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 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由材料“朝廷调集大豆送 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大豆为备荒物资。 【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 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备荒物资。 21.(2015·四川高考·13)(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 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 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 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 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2 分) 【考点】(2)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农耕经济 发展(美洲作物传入) 【解析】(2)结合美洲农作物的特点,从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人口 变化,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对自然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 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 流动。(3 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3 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 然环境。(3 分)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2020·全国卷 II).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 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 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 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 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 官营手工业 地位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银, (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 项正确;材料不 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化,B 项错误;政 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 条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 项 错误。故选 D。 2.(2020.1·浙江高考·3 )根据右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 的 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元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冶铁工具水排 【解析】该冶铁供风工具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故选 C 项;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水排, 排除 A 项;西汉时期还没有发明水排,排除 B 项;元代水排早已发明,排除 D 项。 【答案】C 3.(2019·天津高考·1 )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制造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两幅青铜器插图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属于三星堆 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题干地图中表示为③,故选 C 项;①为山东省,排除 A 项;②为河 南省,排除 B 项;④为湖南省,排除 D 项。 【答案】C 4.(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 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 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 【解析】材料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故 A 项错误;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物, 但不能推断它与中原地区铁器实物的关系,故 B 项错误;图中铁器实物并没有广泛分 布,可见冶铁技术还未普及,故 C 项错误;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因此图中黄 河流域分布较其他地区更加广泛,可见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 D 项正确。 【答案】D 5.(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 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 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玉器制造业;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后 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 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 A 项错误;明朝后期,随着商 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 “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 故 B 项正确;“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 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 C 项错误;“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 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 D 项错误。 【答案】B 6.(2016·海南高考·1 )图 1 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 应当是( ) A.商 B.周 C.秦 D.唐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唐代铜镜 【解析】铜镜的制作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青铜时代,每个时代有鲜明的特色。图中镜中 的装饰物为葡萄,这种形状的葡萄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才开始在中国种植,隋唐时代 达到繁荣,与商代、周代、秦朝在时空上不符,唐代铜镜装饰中有葡萄海兽,选择 D 项 符合题意。 【答案】D 7.(2015·江苏高考·5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 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丝织业);古代中国的商业——春秋战国以 来的古代商业(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明清时期,吴江县盛泽以丝绸织造业和丝绸贸易而名闻遐迩,乾隆年间,盛泽有 了国内最早的丝绸纺织交易市场,“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就是当时盛泽的生动写照, 诗中“水乡”是指盛泽而非水上集市,而且宋朝时市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故 A 项错误; 是“罗绮”而非纺织工“走中原”,这里是指丝绸贸易,故 B 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 农抑商政策,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表明 “勤织作”的原因,故 D 项正确。 【答案】D 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 1666 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 试,均名落孙山。45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 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 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 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 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 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 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 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 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 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 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 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 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 们出现的背景。(15 分) 【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八股取士);经典力学;近代科学技术 【解析】(1)第一小问中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 手工业技术”和“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 重要文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来分析,可归纳出注重传统经验技 术的总结,缺乏创造,是传统科技的集大成;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结合近代科技的特点 和牛顿力学的意义来分析,可概括出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第二小问中宋应星科技成果背景从材料一中“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 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概括出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从“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 手工业技术”的信息,可归纳出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牛顿科技成果出现的背 景从材料二中“自幼喜欢钻研科学”的信息可概括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再结合所学知识 从近代科技的产生来分析,可归纳出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 束缚。 【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 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 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9.(2014·四川高考·13)(22 分)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 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 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 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 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 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 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 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 (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材料二 1708 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 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 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 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 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 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 年新厂建 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 年的石膏模具至今 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 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 4 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 10 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 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 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 (据蒲缇《梅森:300 年的白金盛宴》等) (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8 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 300 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 分) (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 解。(5 分。要求:见解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考点】(1)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景德镇);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 代商业的发展 (2)西方制瓷业发展——梅森瓷业 (3)四川地方史(乡土史)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提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而言将材料予以分层,分别提取其中的 叙述角度及关键词,然后予以概括表述即可。如据第一段可知景德镇交通便利,具有瓷 土资源优势,稳定的政治环境;据第二段可知元代工艺水平高,明代官方重视,海外市 场的推动,清代匠制改革等。 (2)本题首先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分层及提取关键词的处理,并概括提炼梅森瓷业的 发展概况,然后将之与景德镇瓷业加以比较,主要考察提取概括信息能力及比较能力; 梳理材料并予以比较可知,梅森瓷业注重传统工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重视技术专利和 品牌保护;主义人才培养,建立绘画艺术学校等 (3)本题强调传承,也即叙述某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强调“如何发扬光大”也即对其 发展历程进行原因分析,阐释见解,也即总结经验教训及建议。在回答本题过程中注意 多角度分析、史论结合即可,可以列举蜀锦作为例子。 【答案】(1)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 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 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8 分) (2)独特: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 请专利和蓝剑商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9 分) (3)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5 分) 10.(2014·全国大纲卷·39)(6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 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 50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 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 “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 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 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 因。(10 分) 【考点】(1)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 【解析】(1)根据材料一关键词“自汉至唐……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 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民岁输木棉十万匹”可得出棉花 种植面积扩大,国家政策的推动;根据材料一“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可 得出棉纺织技术改进和推广;据材料一“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可得出 农书的推介。 【答案】(1)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 书的推介。(10 分) 3.商业经济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2020·全国Ⅲ卷高考·24)图 5 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 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图 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货币的发展演变 【解析】据材料可知货币由自然货币(贝币)向人工货币(布币)转变,由杂乱形态(春 秋战国布币)向统一形态(圆形方孔)转变,自然货币无法满足商品交易扩大的需要, 杂乱货币不利于贸易的开展,因此随着商品交易的需要,货币形制发生变化,故选 B 项;据所学春秋战国布币是铜币,而商周是贝币,与铸铁技术进步无关,排除 A 项; 材料中货币形制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交易发展的需要,与审美观念不同无关,排除 C 项;春秋战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并没有统一,排除 D 项。 【答案】B 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 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棉织业;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区域贸易 【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 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 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 项;大运河 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 A 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 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 B 项;国家货 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 C 项。 【答案】D 3.(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 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 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业规模的扩大 【解析】由材料“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 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可知明清时期商业规模的扩大促 使资本的集中,故选 C 项;古代商人地位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地位较低,且“根本 性改变”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 A 项;封建社会统治者一直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且“明 显松弛”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 B 项;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 流通的货币,排除 D 项。 【答案】C 4.(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图 6 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 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 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朝贡贸易 【解析】画不是材料关注的重点,并且元朝时就已经出现文人画,此画并不是新的类型, 故 A 项错误;明朝君臣将外国使臣进贡的奇珍异兽解释为中国传说中的祥瑞之物“麒麟”, 表明了朝廷用中国文化解读朝贡贸易贡品,故 B 项正确;明成祖虽派郑和下西洋,但 并未解除海禁政策,开放的只是朝贡贸易,故 C 项错误;外国使臣进贡的奇珍异兽虽 为外来物品,但却被明朝君臣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并没有形成新的观念,故 D 项错 误。 【答案】B 5.(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 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 B 解析 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国家政治上是统一的,故 A 项错误;中国古代自南宋时经济 重心已转移到了江南地区,因此迁都北京,必然会促进南北间的商品流通,从而促进跨区域 贸易的发展,故 B 项正确;区域性商帮在明初时还没有明显形成,故 C 项错误;D 项夸大 了该举措的作用,排除。 6.(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 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 【解析】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 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 A 项正确;资本市 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 B 项错误;自然经 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 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2014·全国卷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 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 解析 材料“券”“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表明交子是一种兑换券,在“富者”不能兑付时可作 为诉讼依据,体现出其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故 A 项正确。“蜀民”造交子是为了方便贸 易而非解决民间的商业纠纷,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提到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后因不能兑付 而官司缠身,不能说明富商社会地位的提高,故 C 项错误;材料缺乏对当时不同地区经济 状况的比较,故不能得出 D 项的结论。 8.(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 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 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 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 D 项 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D 9.(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 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 加控制。 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 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 差异及原因。(15 分) 【考点】(1)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一,由“雍正时期”“严行封禁”“永远封禁”“朝廷和地 方官府严加控制”得出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由“1872 年”“他建议清政府‘设 法劝导官督商办’”“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得 出 19 世纪 70 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第二小问原因,雍正年间,据材料一,由“开 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得出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由“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 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得出政府谋取矿利,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古代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19 世纪 70 年代,据材料一,由“1872 年”“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 人代办”结合所学可得列强的经济侵略;由“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得出洋务运 动的推动;据由“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得出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 世纪 70 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 世纪 70 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 很大。 10.(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 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 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 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 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 分) 【考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中期人口膨胀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 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农业 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可得出农业的精耕细作;据材料一“玉米、甘 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据材料一“人们将林木覆 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得出带来耕地面积增加。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的分析, 一方面缓和了人地之争,同时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带来贫困化,社会矛盾加 剧。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 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1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 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 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 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 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 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 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 分) 【考点】“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解析】本题截取了中国古代和近代海洋利用的相关史料,综合考查最大限度获取材料有 效信息,归纳、概括以及辨证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是“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明清之前的相关史实可以提炼出其“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 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的特点,利用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等史实提炼出“海洋意识不足”的特点。 【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 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