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 宗法制下的家族等级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 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D. 礼乐制度起到了维护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宗法制主要是规定大宗和小宗的关系,相应的就会分配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以及继承权。 B.宗法制既体现了家族内部关系,又体现了国家的君臣关系。 C.分封制度下,分封的内容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奴隶,奴隶不在分封制等级之中,故C错误,符合题目要求。 D.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度的,是配套措施。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要求学生结合西周宗法制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宗法制的内容特征和影响,还要搞清楚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 2.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 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 主要利用宗室强化皇权 ‎【答案】C ‎【解析】“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表明血缘政治深远影响,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3. 秦朝建立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答案】D ‎【解析】郡县制下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壮大从而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故D符合题意,正确。 而ABC三项说法正确但并没有说明原因所在。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依据主要在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元朝设立中书省 ‎【答案】B ‎【解析】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 A不是分割宰相权力,排除; C属于地方分权措施,排除; D是负责行政权力,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解题的关键是“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 ‎ 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淳于越认为,殷周之王千余岁,是因为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辅助;而始皇统一天下,子弟为匹夫,一旦遇到乱臣贼子,没有人相助,不利。所以他主张恢复宗法分封制。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3. ‎“(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 A. 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 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 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可知B正确。 A是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影响。故排除。 封建社会时期,皇权至上。故排除C。 ‎ 三省制是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权力分配,谈不上真正的民主性。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评述,错误的是(  )‎ A. 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 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 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 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权力改归到县、再到州、监司,最后到朝廷,这反映出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结果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地方的行政权、军权以及财政权,设置了很多官员,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不利于地方政府办事效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需要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而在唐代这一比例只有1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印刷术的进步 B. 科举制度的完善 C. 统治者的政策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北宋科举出身的官员与唐朝相比比重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北宋增加对科举录取人数的名额,故C项正确。 AD两项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北宋增加对科举录取人数的名额不能说明科举制度的完善,故B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科举制。需要掌握北宋科举制的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北宋科举制的发展的措施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北宋科举制的发展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从这一记载,可以推知明代(  )‎ A. 人才选拔更加注重形式 B. 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 C.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D. 科举制的影响日益扩大 ‎【答案】D ‎【解析】A.材料中论述的是科举考试的严格性,故A错误; B.科举考试注重的是才能,不是道德,故B项错误; C.材料和君主专制强化关系不大,故C错误。 ‎ D.材料表明明代科举制考试的程序越来越严格,这从侧面体现出科举制的影响在不断扩大,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要求学生结合科举制度的特点、影响以及材料信息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科举制度的影响,还要搞清楚明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 1. 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 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 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 D. 方便皇帝掌控官员的各种行为 ‎【答案】A ‎【解析】A.密折制度使得雍正皇帝对官员的举动有所掌握,这无疑强化了君主集权,因此,密折制度是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材料体现不出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材料说明,雍正皇帝精力旺盛,但体现不出才智过人,而且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 D.密折制度大大便利了皇帝,掌握官员的各种行为,但这是影响,不是本质。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要求学生结合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影响来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本题材料可简化为:密折制使雍正帝对官员的一举一动都有所掌控。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处即可。 ‎ 2. ‎《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 A. 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 上地公有制形成 C. 上地兼并现象严重 D. 井田制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A.材料是允许私田交换,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 B.前面反映的现象应该是破坏了土地国有制,与公有制土地无关。 C.材料反映的是两个国家交换,不是土地兼并。 D.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诸侯国不再遵从土地国有的规定,井田制度遭到了破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土地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的内容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周井田制的内容特征,要搞清楚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 3. ‎《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 A. 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 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C. 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D. 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土地租佃关系也逐步形成,因而推动租佃关系确立的根原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 ‎ 材料中将土地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为了让农民精心生产,勤奋劳动,并不能直接体现政府的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 材料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需要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以《管子•乘马第五》中的描述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C.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D.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故B项正确。 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瓦解,故A项错误。 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与孟子仁政主张无关,故C项错误。 承认土地私有会加剧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需要掌握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和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和作用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对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和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 A. 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 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法律规定““田产交易前”“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立契付钱后”的各项规定,这说明国家对于私有地的转让非常重视。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侧重于考查的是土地的私有制。 土地归个人占有和支配的土地分配模式,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和私有制制度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奴隶主土地私有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先后形成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这三种土地私有制的共同特点是农业劳动者和土地占有者相分离,劳动者无地,有地者不劳动。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处于对立地位,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此外,虽然也存在着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农民的私有土地,但往往成为大土地所有者兼并的对象。 ‎ 3. 北宋政府曾专为城市居民单独造户籍,即坊郭户籍,按财产多少分为十等,其税种也多样,比如宅税;地税,指城市店宅地基税,以及临时摊派,这些税种都以货币形式征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经济发展催生制度调整 B. 战争频繁影响税收政策 C. 中央政府强化人口控制 D. 坊市制度得到恢复巩固 ‎【答案】A ‎【解析】A.北宋单独为城市居民建立户籍来进行征税,这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即商品经济发展催生了户籍制度的变革,故正确; B.材料未体现出战争频繁的影响,故排除; C.材料只涉及城市户口,其目的是为了征税,故排除; D.北宋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商业的发展,侧重于考查的是税收的调整。 本题考查税制对经济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康熙年间,钱塘人俞森在《荒政丛书》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当时(  )‎ A. 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 农村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C. 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D. 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农妇纺棉除了自己家庭使用外,还用于商业出售和缴纳赋税,说明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故C项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本商末观念,故A项错误。 农村商品经济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纺棉出售补贴家用不能说明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需要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以《荒政丛书》中的记载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明清时期,”九省通衢”的汉口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剧增17倍,外来人口构成了市民的主体。叶调元有竹枝词云:“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这反映出汉口(  )‎ A. 社会生活习俗有了重大变化 B. 是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 C. 官府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D. 列强入侵推动了商业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九分商贾一分民”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汉口是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列强入侵是在鸦片战争后,即晚清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九分商贾一分民”。 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  )‎ A.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B. 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 C. 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D.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男子采桑,女子喂蚕,体现的是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故D项正确。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材料均没有体现,故ABC三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考查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 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 1. 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 A. 农民生产生活十分艰辛 B. 重农政策与现实相背离 C. 商人可凭经济实力任官 D.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B ‎【解析】务农贵粟政策规定,只要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百姓根本无600石的收入,这说明晁错的重农政策脱离了社会现实,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不出农民的生活艰辛,故A项错误; 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错误; 材料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 2. ‎《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矿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  )‎ A. 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 B. 商业发展得益于经济政策的变化 C. 繁荣的商业市镇开始形成 D. 成为晋商徽商的主要活动区域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等反映了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为迅速,故A正确。 BCD材料均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A ‎。 本题考查明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 1.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 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 以“仁”为思想核心 D. 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学而优则仕”可知,强调的是认为学习好,并有能力的人为官,为人民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体现的是儒学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由此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 “学而优则仕”没有强调学养的重要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人素养,故A项错误。 “仁以为己任”不能体现“仁”为思想核心,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意识,不是强调官本位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需要掌握孔子思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学而优则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考查对孔子思想内容的理解,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入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 A. 法家、墨家、儒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儒家、道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为法家思想,现实主义应为法家;“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强调道德观,应为儒家思想,理想主义为儒家;“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强调顺从、服从、无为,属于道家思想,超越主义为道家;“三系”分别是法家、儒家、道家,故C项正确。 ABD三项错误,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入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 本题考查对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 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 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C. 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D.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 ‎【答案】C ‎【解析】A项表述错误,墨子的“兼爱”是没有阶级差等的,而孔子的“仁”是有阶级差等的; B项不是墨子的思想主张; C项表述正确,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墨子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D项表述错误,墨家的思想主张在战国时期未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墨家思想主张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 1.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 A. 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 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 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 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答案】B ‎【解析】“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表明教育开始普及民间,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墨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用,战国后期逐步不受重视。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 2.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反映的是(  )‎ A. 法家的改革思想 B. 道家的无为思想 C. 儒家的民本思想 D. 墨家的尚贤思想 ‎【答案】A ‎【解析】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韩非子是发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高考中对百家争鸣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百家争鸣的背景,②百家争鸣的影响。 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德约束).主张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法术势).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 1. 苟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 A. 苟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答案】B ‎【解析】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主张社会的改造在于强化礼教和法制,即用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改造,说明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故B正确;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故A项错误; 汉朝时儒法并用成为治国思想,故C项错误; D项明显错误,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②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 2.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 A. “仁”和“仁政” B.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 以法治国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符合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 AD都属于儒家,不符合题意,排除。 C属于法家。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道家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本题考查对道家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中可以看出(  )‎ A. 《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 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 《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非臣子所宜言”说明孟子民本思想中有不利于君主统治的因素存在,故D正确。 A说法错误,故排除。 依据材料“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可知B错误。 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早期儒家思想。关键信息是: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本题实际考查孟子思想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 1. 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  )‎ A. 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 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 C. 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 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 ‎【答案】B ‎【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从道不从君”中之“道”指的是礼,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属于荀子的唯物观点。 C项不是荀子的思想主张,是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D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荀子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从道不从君”的意思。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主张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2.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 A.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 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C. 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 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答案】D ‎【解析】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的为人处世影响很大,是其他学说无法相比的,所以梁启超说: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孔子地位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主张社会和谐。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儒家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每个中华儿女的灵魂当中,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体现。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3.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答案】(1)“意图”,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依据材料信息“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得出:形成了二元体制。 (2)“特点”,依据材料二信息“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得出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依据所学知识而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3)“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地方权力越来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小。 故答案为: (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分封制的特点以及影响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度,要求学生结合郡县制的内容特征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制,要求学生结合地方官制发展的趋势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发展趋势特征,还要搞清楚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内容特点。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四   ‎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1)关于“措施”:依据材料一、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朝设三公九卿,不给丞相兵权,以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唐朝设三省六部,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关于“共同点”:依据所学知识从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角度分析。 (2)关于“表现”,依据材料三、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建立内阁制,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关于“本质”,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专制皇权加强并发展到顶峰。 故答案为: (1)秦朝设三公九卿,不给丞相兵权,以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唐朝设三省六部,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共同点:限制相权,加强皇权。 (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建立内阁制,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与唐朝君主专制演进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2)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偏高。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清雍正皇帝也说,“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编自《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明朝中后期)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摘编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1)根据材料一“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和“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等信息,可以得出共同之处;影响一问,主要结合对重农抑商的评价,特别是明清时期对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的机工和机户的描述,可知他们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从而答出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注意题干“经济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当时的国家政治和外交政策、经济、地主和农民的状况等角度思考。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的职能等角度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 故答案为: (1)认识:都主张“重农抑商”。影响: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2)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阻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购买力低);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3)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点,明清时期政府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此解读材料。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对重农抑商政策及资本主义萌芽的评价和认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