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龙岩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儒家思想( ) A. 确立了积极进取的改革精神 B. 构成了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 C. 提供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D. 制定了“重农抑商”基本国策 【答案】C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基本的政治理想和基本的道德准则,故C正确;积极进取的改革精神是法家倡导的,排除A;传统哲学的理论基础是道家思想,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是法家思想,排除D。故选C。 2.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战国七雄普遍实行军功爵制 B. 君臣关系成为利益交换关系 C. 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确立 D.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认为君主与臣子之间随着血缘关系淡化,主张利用俸禄来维系关系,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基本特征,说明宗法血缘制度渐趋瓦解,故D正确;A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君臣关系成为利益交换关系,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排除C。故选D。 3.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材料主要说的是不同的时代艺术的不同表现,体现了艺术内容的时代性,故D项正确;AB两项错误,材料主要并不是说明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应排除;C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材料主要说的是不同的时代艺术的不同的表现,反映的是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特点,应排除。故选D。 4.中国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 《洛神赋》局部如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开启现实主义绘画先河 B. 《送子天王图》如图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树立了追求意境的典范 C. 《窦娥冤》如图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表达对封建秩序的抗议 D. 京剧《杨门女将》如图剧种在同光年间产生,体现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作品,表达了对黑暗的封建统治的抗议,故C正确;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故A说法错误;《送子天王图》是宗教人物画,体现出以形写神的特点,而体现不出山水花鸟画中追求意境的特点,故排除B;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同光年间走向成熟,故排除D。故选C。 5.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 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答案】C 【解析】“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反映了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出现反映商人活动以及反对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说明市民价值观念变化,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明朝社会主流思想仍为儒家思想,D错误。 6.《梦溪笔谈》记载:“(毕昇的活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恰当的是( ) A. 毕昇发明了木活字 B. 木活字的起源可追溯到宋代 C. 北宋印刷术较落后 D. 毕昇是中国印刷术的创始人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是宋代科技著作,从材料信息可以推断,宋代已经实践过木活字,故B正确;毕昇发明的是胶泥活字,不是木活字,故排除A;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C说法错误;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故选B。 7. 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声称:“佛者天主所生之人,天主视之,与蚁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朝后期天主教传播的特色是( ) A. 借助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B. 贬低佛教的地位和影响 C. 以儒家思想形式为载体 D. 借助了西方先进的科技 【答案】B 【解析】利玛窦声称佛教“与蚁正等”,这与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这一观点贬低了佛教的地位和影响,故B项正确;这一观点与以儒家思想形式为载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利玛窦借助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故D项错误。 8.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这里先进人士“思考”指的是( ) A. 萌发学习西方的思想 B. 唤醒民众反侵略意识 C. 开启政治改革的大门 D. 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信息“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近代化的敌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东西方差距,从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故A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萌发反侵略意识,排除B;政治改革开始中日甲午战后,排除C;民主与科学口号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排除D。故选A。 9.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南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 ) A. 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B. 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 C. 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 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郑观应提出在对外交往之时应独立自主,应该遵守国际公法,这实际上突破了传统上中国的夷夏之防观念,反映出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郑观应只是接受了国际外交观念,没有涉及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郑观应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这是中国外交观念近代化的开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明( ) A.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B.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 C. 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 D.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可知,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故D正确;A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排除B;材料反映历史选择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无法体现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排除C。 11.19世纪60﹣80年代,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主要包含工商,国防两方面的内容。到了19世纪90年代,“富强”一词使用次数出现高峰,开始包含政治组织方面的内容。这里“富强”内容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先进中国人从追求经济发展到巩固国防力量 B. 向西方学习从经济、军事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 C.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决定国人思想意识的进步 D. 仁人志士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争取民族独立 【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信息,从19世纪60到80年代富强的目标主要以工商、国防两方面为主,到19世纪90年代富强增加了政治内容,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领域从经济军事领域扩展到了政治领域,故B正确;A主要是19世纪60到80年代的追求,排除;C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D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故选B。 12.1905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强调现代国家的国民应具有自由、自治、进步、进取思想、权利思想、国家思想等公德;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则提倡“新青年”应具备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思想和意识。这反映了两者共同主张是( ) A. 弘扬民主科学精神 B. 批判传统儒家道德 C.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 注重培养公民意识 【答案】D 【解析】通过对材料中梁启超和陈独秀的主张可以看出,二人都主张培养公民意识,故D正确;弘扬民主科学精神是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排除A;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传统儒家思想,排除B;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故选D。 13.下表中五四运动前后流行话题的变化反映出( ) 时段 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 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 B. 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步扩大 D. 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已解决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联系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平民、劳工、劳动、阶级成为流行话题,故C正确;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主张女子解放,婚姻自由,反封建礼教等冲击了封建传统文化,A错误;B表述绝对;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争取政治权利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中国革命道路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探索出来的,D错误。 14.1933年,上杭县才溪乡因在乡苏维埃选举、扩大红军及发展经济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得到中央苏区及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嘉奖,被誉为“第一个模范区”。这说明了( ) A.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践行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式形成 D.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扩大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表现,这是践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表现,故选B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应该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材料没有涉及到,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式形成应该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排除C项;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排除D项。故选B。 15.毛泽东在该著作中指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该著作( ) A. 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 B. 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 C. 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D.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它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故A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故B项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故C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故D项错误。 16.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它( ) A.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C. 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 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可知,中国早先出现游行队伍高举马克思的画像,说明了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就认为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主义。因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认为“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是他们特有的。这就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后的发展情况,故选A;材料中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说明了美国看到了中国发展成就,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故排除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排除C;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是21世纪初才确立起来,1985年,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不会产生影响,故D的说法错误,可排除。 17.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与范文澜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但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间题有不同的看法。当时,有些学者要中央宣传部决定谁对谁错,但中央认为,这是学术问题,要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 A.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 D. “破除四旧”的客观要求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历史学界关于学术争论的验证方法。实际上是允许不同的观点提出,然后用考古的手段来进行验证,体现的是百家争鸣的方针,说明当时中国史学研究积极贯彻《中共五十年》代提出的双百方针,故选B项;A项是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提出来的,排除;C选项中的思想应该是80年代提出来的,排除;D项是文革时期的要求,排除。故选 B。 18.奖状、证书可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如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除文盲奖状”和“扫除文盲证明书”。扫除文盲工作( ) A. 借鉴苏联经验发展人民教育 B. 贯彻“三个面向”指导方针 C. 培养了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D. 奠定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基础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扫除文盲奖状”和“扫除文盲证明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识字教育奠定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基础,故D正确;识字教育并没有借鉴苏联经验,排除A;三个面向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排除B;识字教育是普及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属于高等教育,排除C。故选D。 19.如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数中占比曲线图。比值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发展工业的迫切要求 B. 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 D. 意识形态色彩日益淡化 【答案】A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文科学生在总学生数中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联系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一五”计划,需要大量工科类人才,所以文科人数下降,A符合题意;B项说法过于绝对,CD都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 20.1955年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一锤定音:“现在苏联对我们有提助,我们一定要搞好。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我们只要们有人,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苏关系破裂的风险初现 B. 科技自主创新意识增强 C. 我国已掌握核弹研制技术 D. 科技领域存在冒进倾向 【答案】B 【解析】题干信息“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体现了自主创新意识,B正确;“中苏关系破裂的风险”“存在冒进倾向”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D;我国已掌握核弹研制技术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排除C。故选B。 21.古希腊社会早期,人们认为智慧是神授的,自称有智慧就亵渎了神灵,普罗塔戈拉却公开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从此,智者逐渐成为职业教师的代名词。这反映了古希腊( ) A. 宗教意识日益淡化 B.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C. 人文精神开始显现 D. 崇尚理性追求自由 【答案】C 【解析】从认为“自称有智慧就亵渎了神灵”到“公开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肯定,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开始显现,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宗教意识的淡化,体现不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也体现不出追求自由,故排除A、B、D。故选C。 22.《希腊哲学史》中说:“他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并把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伦理、善和恶。”这反映了“他”( ) A. 率先关注凡人世俗生活 B. 首次建立了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C. 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D. 是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否定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句话说的是苏格拉底。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首次建立了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故B正确。A说的是智者学派,C说的是伯利克里,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主张既有批判继承,又有所发展,并非是完全否定,故排除D。故选B。 23.有学者惊呼“从风化的视角看,文艺复兴有诸多乱象,礼崩乐坏。”这反映出文艺复兴( ) A. 对理性和科学过分崇尚 B.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C. 在政治领域的成果显著 D. 否定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而言,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属于“礼崩乐坏”,有伤社会风化,故B项正确;强调理性和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是文学艺术,并不涉及政治,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的是神权,不等于反对信仰上帝,故D项错误。故选B。 24.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中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提高一步”主要是指欧洲人民( ) A. 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B. 开始追求现世生活享受 C. 打破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 D. 接受了天赋人权思想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宗教改革……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有利于打破欧洲人民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C选项正确;A是智者学派,排除;“追求现世生活享受”属于文艺复兴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5.16世纪,塞尔维特在《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三位一体说”,因而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发表的《物种起源》,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 公民具有信仰自由 C. 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 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答案】D 【解析】塞尔维特冲击了天主教会的“三位一体说”,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发表的《物种起源》,颠覆了上帝造人说,二者都使教会失去原有权威,故D正确;A项“普遍接受”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C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 26.对如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 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 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排除B项;C、D两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27.牛顿认为,万有引力是瞬时传播的,引力的传播速度可视为无穷大。2016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这证明了时空弯曲情况(即万有引力)的传播速度不是无穷大,而是与光速相同。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 A. 经典力学的诞生 B. 进化论的传播 C. 电气革命的出现 D. 相对论的提出 【答案】D 【解析】材料“证明了时空弯曲情况(即万有引力)的传播速度不是无穷大,而是与光速相同”体现了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故D正确;材料描述的内容属于相对论,不是经典力学,排除A项;进化论属于生物学理论,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电气革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与题意内容不符,排除。故选D。 28.“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我仿佛听见鸟的歌说待不很久,人民就会强大。唯有革命才能把地狱的污垢从大地除净。”据材料可知,《唐璜》这首诗( ) A. 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斗争激情 B. 以现实主义笔触激发革命意识 C. 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 以印象主义技巧再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依据材料“我仿佛听见鸟的歌说待不很久,人民就会强大。唯有革命才能把地狱的污垢从大地除净”可以看出《唐璜》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斗争激情,故A项正确;《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BCD三项描述均错误,排除。故选A。 29.如下图反映的是位立在西班牙巴萨罗那的米拉公寓,观者大多对它古怪的波浪式外墙和奇异的屋顶装饰印象深刻。与其艺术风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 A. 《拾穗者》 B. 《格尔尼卡》 C. 《向日葵》 D. 《自由引导人民》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运用的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创作方法,《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故选B项;《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排除A项;《向日葵》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排除CD项。故选B。 30.如下图是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海报图片。该电影( ) A. 讴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巨变 B. 表达了对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的赞颂 C. 折射垄断资本时代工人工具化的命运 D. 以悲剧手法描摹了工人们的真实生活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主要是反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工人悲惨命运的特点,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摩登时代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工人悲惨命运的反应,不是讴歌,而是揭露社会矛盾,排除A项;材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揭露,不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赞颂,排除B项;材料的作品是影视作品,经过了艺术加工,并不是真实的工人生活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其中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如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天理、人欲)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摘编自朱熹《朱子语类•论治道》 材料三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君权观”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来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原因。 【答案】(1)观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回答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以思想一统来巩固政治一统(有利于加强皇权);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对宋明理学(朱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2)特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约束君权,要求君主“存天理,去人欲”。(回答其中一点) 思想具有思辨佛教等学说。 (3)表现: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回答其中三点) 原因:儒学经世致用传统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僵化;近代科学的传入。(回答其中三点) 【解析】 (1)观点:通过材料“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可以概括得出君权神授;通过材料“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可以概括得出天然感应;通过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可以概括得出大一统思想;通过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概括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专制皇权,推动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形成等角度分析回答。 (2)特点:通过材料“正君心走大本”“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等内容概括回答。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的思想来源包括了传统儒学和佛道思想等。 (3)表现:通过材料“改变君权过重”“期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放弃了二程,朱,王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原因结合明末清初政治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来分析说明,即儒学经世致用传统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僵化;近代科学的传入。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 领域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知识社会 信息 文化用技术 (造纸、印刷) 电讯技术 (电报、电话) 信息技术 (互联同、人工智能) 能源 水能、风能 热能、电能 核能、清洁能源 运输 帆船、马车、轿子 铁路、轮船、飞机 宇宙飞船、空间站 人体 传统医学 现代医学 生命科学、再生技术 需求层次 生存性需求 社会性需求 发展性需求 ﹣﹣摘编自何传启《新科技革命的预测和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 阐释:科技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又受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世界近代的三次技术革命,都离不开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革新,离不开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保障,离不开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蓬勃发展。反之,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僵化,因此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传统科技未能转化为近代科技;另一方面,科技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输方式,逐步实现了全球范围的信息传递、交流与共享;科技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通运输方式,新交通工具的不断出现,使人类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科技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能源利用方式,引发了对清洁高效能源的持续探索。 小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映了科技对社会变革中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这一主题,依据表格信息和所学可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提取论题,然后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明清时期科技衰落及其影响、现代科技的积极影响分析说明,最后得出科技重要性的结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伏尔泰《牛顿哲学原理》封面插图。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三:中国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其固有的融合力,变外来为内在,才进入近代文化领域的……直到“五四”时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总准则,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陈旭麓学术文存》 (1)提取材料一图片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的核心理念,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近代前期逐渐实现“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历程,并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 【答案】(1)伏尔泰将牛顿学说传播到法国;伏尔泰的思想受到牛顿学说的影响(牛顿学说为伏尔泰的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2)核心理念:理性主义。 积极影响:为资产阶级提出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发展了人文精神;为亚洲仁人志士改造旧制度提供思想武器。 (3)历程: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开西学风气之先;洋务运动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科学思想开始传播;戊戌变法要求兴民权、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借鉴西方共和模式,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主流。 内在联系:法国启蒙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渊源;“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图示,结合启蒙运动与牛顿科学成就的关系分析概括即可,即伏尔泰将牛顿学说传播到法国;伏尔泰的思想受到牛顿学说的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2)理念,依据材料二“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可以得出理性主义。积极影响:结合启蒙运动的意义分析,如为资产阶级提出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发展了人文精神;为亚洲仁人志士改造旧制度提供思想武器。 (3)历程:结合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及其史实分析。包括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开西学风气之先;洋务运动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科学思想开始传播;戊戌变法要求兴民权、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借鉴西方共和模式,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主流。内在联系: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可以得出法国启蒙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渊源;“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