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三专题十二第25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案(江苏专版)
专题十二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救国、建国、强国之路问题而提出的,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符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第25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广义而言,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狭义而言,指晚清民初欧美学术思想的传入。 二者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有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分歧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②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 ,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孙中山等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思想,动员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新基础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新思想 前期是西方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新内容 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新成果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青年杂志》报刊的创办,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中国必须把他们的“长技”学到手,“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才能富国强兵,有效地抵御侵略。上述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陈独秀 解析:选A “长技”学到手,“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有效地抵御侵略”,这些信息符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选A项。 2.梁启超认为:“欲强国必有女学……今夫言治国,而必推本于学校。”严复说:“自中日议和之后,忧世之人,竞言学校……可以挽回颓势,转弱为强乎?”上述维新派主张 ( ) A.彻底改变了近代女子的地位 B.有利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中国摆脱殖民掠夺的命运 解析:选B 从材料“欲强国必有女学”“治国,而必推本于学校”“学校……可以挽回颓势” 中可以看出,维新派主张发展女学,发展教育,这些措施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故B项正确。 3.如图是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中的示意图。该图统计了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使用“维新”一词的数量。对此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师夷长技思想的开始出现 B.维新思想为民众普遍接受 C.救亡图存思想的迅速传播 D.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解析:选C A项为鸦片战争后;B项中普遍接受的说法错误;维新的思想得以传播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的思想迅速传播,故C项正确;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与题目时间不符,D项错误。 4.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自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由此可以说明马建忠(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聚焦西方科技军备 C.认为西学有本末之分 D.思想转向同情革命 解析:选C 材料中反映了马建忠对西方的全面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反思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故C项正确。 5.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同时,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材料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 A.表明西方民主思想开始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B.为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提供了思想基础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营造了社会条件 解析:选D 材料中“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说明是新文化运动,该运动传播西方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奠定基础,故 D项正确;A项是戊戌变法时期;B项是辛亥革命之前;C项是19世纪末。 史料一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惧,作六经而大义明,传之其徒,行之天下,使人知君臣父子之纲,家知仁恕忠爱之道,不然则民如标枝,人如野鹿,贼心乱性,悍鸷狠愚。……春秋,诗皆言君主,惟尧典特发民主义,自钦若昊天后,即舍嗣而巽位,或四岳共和,或师锡在下,格文祖而集明堂,辟四门以开议院……故尧典为孔子之微言,素王之臣制,莫过于此。 ——康有为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康有为把“民主”“议院”等西方政治理论渗透入传统儒学之中,借助孔子儒学否定君主专制,宣传西学。 史料二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①处信息反映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借助“先王”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 史料三反映了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政治运动的开展,由②③可知康有为以孔子作为思想宣传的旗帜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史论形成]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2)成因: 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直接宣传资产阶级主张阻力很大。 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史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①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史料三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②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③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主题二 民主与科学的觉醒——新文化运动 史料一 ①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 [教你读史] 史料一体现了陈独秀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的主张。由① ,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表明新文化运动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坚决反对孔教。 史料二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偏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由②可知鲁迅推崇西方科学的作用。 史料三反映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由③可知十月革命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的影响。 [史论形成]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新文化运动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史料二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②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鲁迅《呐喊》自序 史料三 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③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 [史料]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探究] 如何认识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提示] 史料表明张之洞认为中学为立国之本,西学为应对现实变化的权宜手段;反映出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 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史料] 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探究] 史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影响? [提示] 史料反映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到来。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史料] 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 ——《一个工人的宣言书》 [探究]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潮流”的含义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 (1)含义:李大钊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全世界庶民的胜利,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2)实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阶段 1.学习器物阶段:鸦片战争前后到中日甲午战争。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并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实用科技。 2.学习制度阶段:从中日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设议院”,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3.学习思想阶段: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领域内发起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以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为武器猛烈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维新变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命运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 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②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③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①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③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目的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不足之处 实质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三、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1.广泛性:这是由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列强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 各阶级的利益,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必然具有一致性。 2.趋外性:具有普遍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特点。人们从闭关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3.层次性:在学习西方内容上具有不同层次。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4.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 5.阶段性:探索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在《辛丑条约》签订前,中国人民的抗争以反侵略为主,而此后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真正成为历史的两大主题。 题组一 维新思想 1.(2016·江苏高考)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解析:选B 严复创办的《国闻报》广泛征集稿件,国内报道内容偏重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国外偏重西方国家,说明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 2.(2015·江苏高考)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材料。1876年洋务运动已经开始,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积极投身洋务事业,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的是郭嵩焘建议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而没有提及他对西方体制的态度,故排除B项。郭嵩焘主张扩大留学范围的提议遭到士大夫的谩骂,说明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清廷对郭嵩焘的态度无法说明其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 题组二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2018·江苏高考)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解析:选A 材料中的时间是“1920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根据材料中世界劳动者“要求待遇”“要求管理权”,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故D项错误。 4.(2013·江苏高考)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中“民间文学……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等说明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答案是D项;材料中既没有体现道德问题也没有体现文言文的价值,所以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 5.(2011·江苏高考)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20世纪初”“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可知该思想家为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家,B、C两项错误;由“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可知该思想家主张打破保守的观念,方能实现国家振兴,A项正确,D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