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赤峰市高三5·20模拟考试试题 文科综合 ‎2020.5‎ 第Ⅰ卷(选择题)‎ ‎1.西周时期,朝廷任命百官都要在王室宗庙前举行仪式,作为王室家族总管的“宰”,要引领百官前往周王那里接受任职。这一任命程序反映出西周时期 A. 宗法制巩固了周王的地位 B. 选官任职以血缘关系为标准 C. 政权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D. 推行分封制促进了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朝廷官员任命需要在代表宗族的宗庙前进行,而且仪式由王室家族总管引领主持,这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C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朝廷百官不一定都和周天子有血缘关系,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官员选拔方式,排除B;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排除。‎ ‎2.宋代徽州知州洪适在《户部乞免发见钱札子》中说:“小郡在山谷之间,无积镪(镪qiǎng古称成串的钱)之家,富商大贾足迹不到,货泉之流通于廛肆(廛肆chánsì市肆,亦泛指街市)者甚少,民间皆是出会子往来兑使。”该现象反映了 A. 封建经济的本质性变化 B. 商品市场向纵深性发展 C. 封建小农经济的基础性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货泉之流通于鄘肆者甚少”、“出会子往来兑使”等,可知纸币在偏远地区得以流通,说明商品市场向纵深性发展,B正确;封建经济的本质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题干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A、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要指的是雇佣和产品投放市场,题干未体现,排除D。‎ ‎3.下表(如表)对比了中国古代宰相与内阁首辅的不同。据此可知,当时内阁所具有的特点是 宰相与内阁首辅对比表 - 13 -‎ A. 非法定性特点 B. 分权制衡原则 C. 决策的权威性 D. 严密的制度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职责主要是侍从咨询,其任免取决于皇帝意愿,体现了内阁具有非法性特点,A正确;古代中国是专制制度,不存在分权制衡,排除B;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C;内阁权力不是来源于制度,排除D。‎ ‎4.王夫之按当时科学发展水平,举例论证“气”的永恒不灭性,认为这种永恒无限的“气”乃是一种实体,并提出“太虚,一实者也”“充满两间,皆一实之府”等命题,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此认识论 A. 开始了对宇宙本源的探索 B. 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C 批判了理学唯心主义观点 D. 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王夫之认为“气”永恒不灭性,是实体,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说明王夫之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D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王夫之的理论并未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排除B;王夫之的理论并未批判理学唯心主义,排除C。‎ ‎5.洋行是指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如图数据给当时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洋行数量变化示意图 - 13 -‎ A. 政府经济政策的收紧 B. 经济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C. 经济结构的日渐合理 D. 资本输出步伐逐渐放慢 ‎【答案】B ‎【解析】‎ ‎【详解】洋行是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在1895年之后数量大幅度增加,其实列强资本输出的重要机构,中国近代在华洋行数量不断上升,说明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意味着中国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B正确;甲午战争后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规定,排除A;题干无法反映出经济结构,排除C;列强在华洋行数量增加,意味着资本输出步伐加快,排除D。‎ ‎6.下表是部分近现代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不同认识。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部分近现代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不同认识情况统计 A. 并未冲破中国儒家思想的束缚 B. 得益于西方传教士的思想熏陶 C. 体现了时代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D. 反映了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C ‎【解析】‎ ‎【详解】‎ - 13 -‎ 结合所学可知,广学会是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中国创立的,根据材料,康有为对于广学会出版的报刊是期期不落,而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中虽然提到要废除封建专制,但在政治上并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体现其局限性,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提出维新思想归功于传教士的著作,表明康有为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排除A;根据材料,康有为的维新思想除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之外,也受到了传统儒学的影响,不可能主要得益于西方传教,排除B;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反映是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 ‎7.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凡属边区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赞成并能遵守本社一切规定者,均得加入本社为社员”,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当时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是 A.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 配合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C. 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 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1939年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这一时期日本加紧对根据地围困,因此边区政府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意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A正确;当时根据地并未进行土改,排除B;抗战时期农村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并未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排除C;题干只涉及农民,其直接目的不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排除。‎ ‎8.《复兴之路》中指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贯穿这场“社会变革”的主线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 B.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改革开放,其主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提出的,与题干中“最后20年不符”,排除A;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变革本身,而非社会变革的主线,排除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最后20年提出的,排除C。‎ ‎9.法学家巴里·尼古拉斯评价罗马法:“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特定的话语……法律后果就是由这种形式创造的。”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分权与制衡的精神 B. 体现了浓厚感情色彩 C. 其创新意识相当明显 D.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 ‎【答案】D - 13 -‎ ‎【解析】‎ ‎【详解】法学家巴里·尼古拉斯强调法律后果是由法律形式造成,可见其强调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D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出罗马法的分权制衡的精神,排除A;法学家巴里·尼古拉斯对罗马法的评价较为客观理性,排除B;法学家巴里·尼古拉斯对罗马法的评价更多是的总结而非创新,排除C。‎ ‎10.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A. 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 B. 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 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 D. 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强调的是18世纪的英国已经具备了工业革命需要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等关键因素,D选项符合题意;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叶,但是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英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B选项排除;C选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 ‎11.“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对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的描述,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由此可知,“他们”的作品 A. 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B. 如实地揭露社会黑暗 C. 宣扬了理性主义精神 D. 体现了对完美的追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 - 13 -‎ 材料中“自然的美”“自由的理想”体现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B项,如实揭露社会黑暗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而材料信息没有强调“如实”性,排除;C项,浪漫主义是对理性的反叛,材料中的“自由的理想”说明并非理性,排除;D项,对完美追求的是古典主义,排除。‎ ‎12.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全球各类数据和信息的产生、捕获、利用的地点进行分析,描绘了一幅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如图)这表明当今 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 A. 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 B. 中美在科技领域争夺主导权 C. 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D. 大数据时代加剧了两极对峙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中,发达国家占据明显优势,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根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可知,发达国家的数据处理优势使得其在国际秩序中占据优势,因此国际新秩序建立任重道远,A正确;题干未体现出中美之间的争夺,排除B;题干与世界各国联系无关,排除C;数据时代,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强,致使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加上卫生人才的缺失,政府组织的不力等因素使得民国公共卫生体系问题重重。在疫灾的冲击下,常常窘态百出,表现为卫生行政机关没有必要的防疫机构和设施,中央和地方上没有一个有效的疫病突发指挥救治机构,更谈不上科学完善的疫灾预警机制;以医院为中心的社会救治服务体系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得举步维艰……由于防疫保健体系落后,疫病发生后,染疫者得不到有效的药物救治,导致频发的瘟疫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 ‎——摘编自胡红梅《民国公共卫生体系及其与疫灾的互动》‎ 材料二 ‎ - 13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防治实践,首先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预防措施控制消灭传染病,减少成本,保障人民健康,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其次是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各地政府发动群众订立防疫公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人民政府整合调度社会卫生资源,如公私医院、红十字会、中华医学会等行业组织,对重要传染病的防治进行保障支持。再次是政府把原系预防工作中的常规活动,提高到中央政府的统一行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设立传染病领导与防治机构,由党委主要领导负责,职责分明,高效有力。‎ ‎——摘编自张晓丽《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成并分析造成该体系落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重要意义。‎ ‎【答案】(1)构成:卫生行政体系;卫生服务体系;防疫保健体系。‎ 原因:社会经济落后;综合国力不强;卫生人才缺失;政府组织不力;政局动荡战争频繁。‎ ‎(2)经验:注重预防为主;重视社会动员;重视资源调控;建立专业领导机构体系。‎ 意义: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巩固了人民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解析】‎ ‎【详解】(1)构成:根据材料“表现为卫生行政机关没有必要的防疫机构和设施”“以医院为中心的社会救治服务体系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得举步维艰……由于防疫保健体系落后”可知,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系由卫生行政体系;卫生服务体系;防疫保健体系。‎ 原因:根据材料“由于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强,致使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可知,社会经济落后,综合国力不强;根据材料“卫生人才的缺失,政府组织的不力等因素使得民国公共卫生体系问题重重”可知,卫生人才缺失,政府组织不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政局动荡战争频繁。‎ ‎(2)经验:根据材料“首先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预防措施控制消灭传染病,减少成本,保障人民健康,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可知,注重预防为主;根据材料“其次是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可知,重视社会动员;根据材料“人民政府整合调度社会卫生资源,如公私医院、红十字会、中华医学会等行业组织,对重要传染病的防治进行保障支持”可知,重视资源调控;根据材料“再次是政府把原系预防工作中的常规活动,……从中 - 13 -‎ 央到地方各级设立传染病领导与防治机构,由党委主要领导负责,职责分明,高效有力”可知,建立专业领导机构体系。‎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传染病防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根据材料“通过预防措施控制消灭传染病,减少成本,保障人民健康,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可知,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传染病防治取得的成就巩固了人民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功勋荣誉制度是世界通用的激励先进,鼓舞士气,树立国民荣誉感的重要方式。下表为苏联(俄)中国功勋荣誉奖励类别与名称统计的部分情况。‎ 苏联(俄)中国功勋荣誉奖励类别与名称统计的部分情况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论题:苏(俄)联和新中国功勋荣誉制度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 13 -‎ 论述:苏(俄)联的国家功勋虽然包括军事和民事两大类,但主要以军事为主,民事为辅。十月革命后,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挑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国家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苏(俄)联的国家功勋体系侧重于军事类既是战争背景下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战争期间作出杰出贡献人员的肯定与激励,对苏俄政权的巩固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也曾大规模表彰革命期间的有功人员,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杰出贡献人员的表彰则成了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逐渐成为共识,对经济、科技、道德领域的表彰逐渐增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苏(俄)联的国家功勋侧重于军事表彰,类型较单一,中国的国家荣誉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领域。‎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所列中苏两国功勋奖的分布重点差异提炼出观点:苏(俄)联和新中国的功勋荣誉制度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论述过程中,对苏联重视军事类功勋进行说明,从苏俄的国情,如十月革命后,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挑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国家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苏(俄)联的国家功勋体系侧重于军事类既是战争背景下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战争期间作出杰出贡献人员的肯定与激励,对苏俄政权的巩固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重视民事类功勋进行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这一角度切入,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逐渐成为共识,对经济、科技、道德领域的表彰逐渐增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简单总结升华苏(俄)联的国家功勋侧重于军事表彰,类型较单一,中国的国家荣誉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领域。‎ ‎15.材料 来自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蒙古统治者在统一中国后,出于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需要,在接受儒学和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策略后,一改草原游牧民族贵壮贱老的风俗,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制定实施了多种救助和优待老人的政策和措施,如给予“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物质救助和赏赐;给予七十岁以上老人刑律优免;给予八十岁以上高年荣誉旌表;设立官方养老机构养济院;对养老责任人的特殊优待;颁布《刑法》对不赡养和虐待老人者处罚等等。但同样是老人,官员、蒙古族和色目各族以及京师地区,在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中往往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优待,渗透着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反映了元朝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 ‎——改编自李莎《元朝的养老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的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朝的养老政策的影响。‎ ‎【答案】(1)特点:接受儒学和借鉴前朝经验;涉及对象广泛;以立法的形式推进;政府主导;赏赐与惩罚相结合;带有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 - 13 -‎ ‎(2)积极影响:接受儒学和继承发展了前代的养老政策,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推动外儒内法的发展。‎ 消极影响: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明显,不利于调和社会矛盾;实施效果有限,具有时代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接受儒学和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策略后”可知,接受儒学和借鉴前朝经验;根据材料“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可知,涉及对象广泛;根据材料“颁布《刑法》对不赡养和虐待老人者处罚等等”可知,以立法的形式推进;从养老政策的执行主体来看,政府主导;根据材料“对养老责任人的特殊优待;颁布《刑法》对不赡养和虐待老人者处罚等”科可知,赏赐与惩罚相结合;根据材料“官员、蒙古族和色目各族以及京师地区,在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中往往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优待,渗透着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可知,带有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 ‎(2)积极影响:根据材料“,在接受儒学和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策略后,一改草原游牧民族贵壮贱老的风俗,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可知,接受儒学和继承发展了前代的养老政策,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养老政策的实施是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国家巩固角度看,养老政策实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从治国理念上看,有利于推动外儒内法的发展。‎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渗透着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反映了元朝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可知,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明显,不利于调和社会矛盾;从实施效果来看。元朝统治时间较短,因此实施效果有限,具有时代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 ‎16.材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铁路运输是苏联、德国这两个以陆路为主的国家的战争生命线。战时,苏联铁路承担了总货运量的85%,为前线输送军需物资。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兵器的增多,运输投送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是空军的后勤支援得到了肯定和大发展。在对地面机械化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机动后勤支援、大量地面部队的战略性空中转移和运送伤员中,表现出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二是海上运输在海战、两栖作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太平洋战争中盟军用运输船联结成的浮动后勤基地有力地保证了太平洋海战和登岛作战。这一切都得益于战争期间飞机制造技术、跑道修建技术、导航设备、大型船舰制造技术、各种登陆器材的发展。‎ ‎——摘编自李元奎等《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 - 13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输投送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输投送方式变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案】(1)由铁路运输为主变为陆海空并重;空军后勤支援得到了发展;科技的发展使海上运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陆海空的联合交叉运输迅速发展。‎ ‎(2)反法西斯国家在战争中优势越来越明显,而法西斯国家的劣势凸显;推动了反法西斯国家军事科技及作战方式的更新;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铁路运输是苏联、德国这两个以陆路为主的国家的战争生命线”“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兵器的增多,运输投送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是空军的后勤支援得到了肯定和大发展”“二是海上运输在海战、两栖作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知,由铁路运输为主变为陆海空并重,空军后勤支援得到了发展,陆海空的联合交叉运输迅速发展;根据材料“这一切都得益于战争期间飞机制造技术、跑道修建技术、导航设备、大型船舰制造技术、各种登陆器材的发展”可知,科技的发展使海上运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影响:根据材料“在太平洋战争中盟军用运输船联结成的浮动后勤基地有力地保证了太平洋海战和登岛作战。”可知,反法西斯国家在战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法西斯国家的劣势凸显;根据材料“这一切都得益于战争期间飞机制造技术、跑道修建技术、导航设备、大型船舰制造技术、各种登陆器材的发展”可知,推动了反法西斯国家军事科技及作战方式的更新;从战争进程来看,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的英雄人物是那些发迹的工业巨头,他们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者,但是依富傲贫,蔑视人类精神文化,认为物质财富高于精神财富。于是在当时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批斗的靶子正是僵化专制的传统教育。杜威成为运动中的首领式人物。他针对旧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应将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活动、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这些学说一时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教育学说。‎ - 13 -‎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一重大变局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正如1917年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赴美国考察教育时所说:“昔日之言教育者,曰日、曰英、曰德,今日之言教育者,曰法、曰美;昔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立宪国民,今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共和国民。此今昔之所以不同。”从此拉开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摘编自熊士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代契机?并概括其哪些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 ‎【答案】⑴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教育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美国精神文化的衰落,社会矛盾激化。‎ ‎⑵必然性: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旧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教育思想: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重视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 ‎【解析】‎ ‎(1)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的英雄人物是那些发迹的工业巨头,他们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者,但是依富傲贫,蔑视人类精神文化,认为物质财富高于精神财富”“于是在当时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批斗的靶子正是僵化专制的传统教育”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教育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美国精神文化的衰落,社会矛盾激化等方面回答背景即可。‎ ‎(2)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代契机,根据材料“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一重大变局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关于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价值,根据材料“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即生活”等信息可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面回答;根据材料“应将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活动、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可从重视职业教育方面回答;根据材料“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与能力的培养”可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 ‎ ‎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