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 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C. 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答案】C 【解析】秦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故C正确;关中在战争时期受到破坏较多,主要是充实人口,不是发展经济,故A错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显然不是抑制土地兼并,故B错误;秦始皇统一就标志着国家的统一,故D错误。 2.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A. 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B.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 C. 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 D. 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因素 【答案】D 【解析】小农善于经营,可以上升为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可以上升为大地主,大地主不善经营,也会降为小地主,甚至佃农,也就是说每个人经济地位的沉浮,主要取决于是否善于经营,这就会使所有人在经营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这体现了封建经济内的竞争性,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个人经济地位处于变化中,发展不稳定,而不是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土地兼并,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信息,排除C项。 3.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 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 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A. 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 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C. 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 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答案】B 【解析】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反映技术的世代传承,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故D错误。故选B。 5.“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古代“镇”的演化本质上反映出 A. 中央集权的削弱 B. 工商业赋税沉重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物质生产的进步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可以看出,古代“镇”的功能由唐代的军事政治中心,到宋代经济功能不断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说明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的进步。所以答案选D。 6.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来看,主要介绍的是唐朝的坊市格局。可以看出,唐朝的坊和市有明显的分区,布局清晰,体现出便于控制的理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宏大”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军事的内容。 7.明清时期的江南乡村地区,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乡村市场有草市、集市、乡市(大市)等多种层级。例如清代以前,昆山大慈,原名“大市”,入清后才逐渐被称为“大慈镇”。据此可知,当时的江南地区 A. 市镇是正式的行政建制 B. 农工商业全面发展 C. 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层 D. 市镇经济实力雄厚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市之至大者曰“镇”,镇是乡村市场高度发展的结果,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的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层,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镇是因为商业发展由“市”演化而来,不是正式的行政建制;B选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到商业的发展,并未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市镇的经济实力雄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方式的变革 B. 土地制度的调整 C. 货币制度的改变 D. 地区经济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 9.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 10.至元二十一年,元朝政府实行“官船官本商贩之法”,就是说,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这个政策反映出元代 A. 实施“与民争利”的做法 B. 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 C. 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态度 D. 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答案】C 【解析】政府出本钱出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收益由政府和个人合理划分,说明政府鼓励对海外的贸易活动。故答案为C项。这种做法给民众带来利益,不是“与民争利”,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海关赋税的沉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府支持的海外贸易,不是纯粹的私人贸易,排除D项。 11.读如图,据图中信息可知 1840—1920年我国粮食商品率变化示意图 A. 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 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迅速 C. 近代农民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 D. 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数据来看,1840-1920年间我国粮食商品率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表明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A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粮食商品率缓慢上升,看不出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排除;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农民平均收入的大幅提高,C排除;西方国家入侵加剧,中国的粮食商品率应该大幅度上升,但材料中数据上升不大,D排除。故选A。 12.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 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 B. 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 C.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手工土布是用进口纱织成,这说明了鸦片战争后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市场,传统手工业“纺”“织”分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答案为C项。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导,但该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普通衬衣布”被“手工土布所代替”,而不是所有洋布在中国的销售都下降,排除;D项,民族资本主义采用机器大生产,而材料反映的是手工土布,排除。 13.如图是1872-1900年官办和商办工矿企业变化情况。出现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破产 B. 外商企业的刺激 C. 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D.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894年之前官办企业占主导,这是由于洋务运动所导致的,1895年到1900年,商办企业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正确;A选项只是表明这一现象变化的背景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外商企业的刺激、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促进中国官办和民办企业发展的共同因素,不能反映1894年以前以官办为主,1894年以后以商办为主的原因,排除BD。 14.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无力拨巨款直接投资,且不能承担亏损。但全由私人办理又不放心,于是出现了这类企业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经营管理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派来的人手中,这类企业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这类企业 A.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B. 加速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步伐 C. 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D. 预示了美国经济存在滞胀风险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这种企业经营管理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派来的人手中,这类企业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来看,这类企业属于洋务运动中的官督商办企业,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B项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洋务企业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排除C项;这类企业不是美国企业,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无关,排除D项。 15.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运动在起步之际,许多重要项目均由各地方督抚分别推动。这一状况 A. 起因于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B. 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均衡发展 C. 根源于传统的官本位意识 D. 加强了晚清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A 【解析】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清政府权力下移,地方督抚权力日益扩大,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A项。中国近代化发展在各地很不均衡,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官本位意识无关,排除C项;清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削弱,排除D项。 16.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进口量统计表。从材料可知 年代 棉纱(千担) 价值(千海关两) 棉布(千匹) 价值(千海关两) 1870年代 70 1877 14439 24877 1880年代 152 3648 13561 19735 1890年代 1081 19392 16561 25629 1900年代 1488 30187 15964 45419 1910年代 2282 62831 17013 67852 A. 《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 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信息来看,中国进口棉布的数量大体上是稳中略有提高,而棉纱的进口量是迅速提高。根据所学可知,棉布是工业制成品,而棉纱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可以看出我国民族织布业所需原料在不断增加,对外国棉布的依赖程度在降低,故答案为D项。题干所反映的时间是1870-1910年间的情况,《马关条约》的签订对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没有特殊影响,排除A项;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在这一时间段内,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逐渐由以商品倾销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 17.1945年9月9日,国民党陆军总部发布命令,规定自12日起,一律使用法币,并将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按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由此可知,这一规定 A. 实现对全中国的经济控制 B. 解决了国民党的军费问题 C. 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 D. 促进了国统区的经济恢复 【答案】C 【解析】按照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但国民党却规定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为1:200,导致伪币大幅贬值,因此这一规定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法币与日伪币的兑换比率同国民党军费问题的解决无关,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国统区的经济恢复无关,排除D项。 18.下表是1931年《申报》发表的关于华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 河北户 占河北耕地 山东户 占山东耕地 河南户 占河南耕地 10亩以下 51.4% 14.6% 57.4% 19.8% 55.0% 15.2% 10—50亩 41.1% 49.6% 37.8% 52.2% 38.4% 49.9% 50—100亩 5.8% 20.3% 3.9% 16.9% 5.0% 19.2% 100亩以上 1.7% 15.5% 0.9% 11.1% 1.6% 15.7% A. 革命根据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农业经济地域差异明显 C. 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 D. 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拥有10亩以下和10—50亩以下的户数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业经济地域差异很大的结论,排除B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拥有50—100亩以及100亩以上的户数占总户数的数量较少,无法反映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排除D项。 19.下表为1950—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100)这表明我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粮食需求量 100 147 228 350 粮食产量 100 117 128 154 A.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B. 农业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C.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多 D. 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给出的内容来看,1950-1953年中国的粮食需求量逐年增高,但是粮食产量不能够满足需求,这表明中国当时的农业生产关系需要调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只反映出第二排的情况,没有联系第一排的情况;C选项只反映了第一排的情况,没有联系第二排情况;D选项错在材料中无法得知人口增长的情况。 20.1954年,在一届人大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三届人大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经济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首要任务 B. 实现国家富强是探索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 C. 四个现代化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D. 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答案】B 【解析】从1954年的一届人大到1956年的党的八大再到1964年的三届人大都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这说明现国家富强是探索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B正确;A本身叙述中“一直”的说法有误,太绝对,排除;四个现代化属于经济层面,C错误;科学技术是“四化”的内容之一,D错误。 21.1960年7月,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一方针。强调“充实”意味着国家 A. 改善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B. 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 C. 压缩基本战线规模以充实轻工业 D. 充实“大跃进”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 【答案】C 【解析】针对大跃进运动中基本建设规模过大,为调整国民经济而实施的“八字方针”中的“充实”是指充实轻工业、压缩基本战线规模,故答案为C项。A项属于“提高”的内容,排除;B项属于“调整”的内容,排除;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排除D项。 22.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自己生产的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此规定 A.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被废止 B. 体现了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C. 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 D. 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可知国家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所以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故C项正确。1992年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故B项错误。建国初期已经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3.下表为我国部分年度的GDP增长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GDP增长率 11.6% 11.2% 4.1% 3.84% 9.3% A. GDP下降是国家政策失误造成的 B. 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国际环境 C. 市场经济最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D. 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1987—1991年GDP增长率总体上较高,但也有个别年份增速下降,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并非一帆风顺。故答案为D项。这一时期的GDP下降主要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排除C项。 24.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威信的降低 B. 人们认识不断提高 C. 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D. 革命派的大力宣传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甲午战争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清政府面对一次次的战争失败,不思进取,顽固守旧,使得清政府威信的降低,剪辫成为人民思想变化和反对清政府统治的象征,故A正确;剪辫行动主要原因并非是人们认识不断提高,而是人们对清政府态度的变化,排除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5.下表是根据邹依仁所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而得出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职业 所占比重 职业 所占比重 注 释 农业 0.1% 交通运输 1.25% 专门事业: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杂类: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工业 18.3% 政府市政机关 0.7% 现代商业 16.4% 演员、运动员 0.3% 专门事业 1.3% 杂类 55.3% A. 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 B. 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 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 D. 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出现工程师、科学家、律师等专门事业的人,体现了华人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增加,开始出现演员、运动员等新生职业,工业人口与现代商业人口的比例有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租界政府供职;职业结构的多元化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因此C项说法正确;D项错在“农业经济走向衰退”,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下降,与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不一定就是农业经济走向衰退;B项错误,在租界政府供职的华人是为殖民当局服务的,不能说明政治权利得到保障;A项错误,杂类等大部分职业的文化要求较低。故选C。 26. 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A. 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 B. 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C. 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 D. 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提到,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发民智、挽救影业”“国片复兴运动”反映了中国电影业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中国电影业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说明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故D排除。 27.新中国成立后,广告曾一度在全国各种新闻媒体上绝迹。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同年4月,财政部颁发文件,明确提出报社是宣传事业单位,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办法。这些变化说明 A. 思想解放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体制改革 B. 新闻立法成为新闻媒体改革的助推器 C.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 D. 城市体制改革助力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答案】A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体制改革,A项正确;财政部文件不是新闻立法,B项错误;经济特区出现于1980年,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D项错误。故答案为A项。 28.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 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 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 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 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剪去辫发从形式上表明其追求自由与民权,但在科举考试之时却又假装依然留有辫发入场考试,这说明科举考试的规定使得知识分子不得不收敛新思想以求取功名,可见旧的科举制度制约了新观念的传播。其它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9.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A. 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 B. 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 C. 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D. 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开启民智,故A项正确。不能通过《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推断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排除B。《时务报》是维新派创立,与清政府无关,排除C。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关键信息:《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主要与救亡图存运动有关,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30.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 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 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答案】C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排除A;“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和“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人美洲”体现不出欧洲“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排除B;材料反映了世界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故C正确;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31.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英国在16世纪后半期,三分之一的封建庄主都换了主人,有些地方变动率甚至达40%。在法国,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这说明 A. 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影响 B. 价格革命加速封建贵族的衰亡 C. 商业革命促使封建土地制度瓦解 D. 海外对西欧商品的需求增长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中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造成封建贵族的衰落,故排除C,选B;海外对西欧商品的需求增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2.15世纪末,下图中卡里库特的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这位航海家是 A. 达·伽马 B. 迪亚士 C. 麦哲伦 D. 哥伦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达·伽玛是葡萄牙探险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人,他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印度的卡里库特,所以题目中的航海家正好是A。 33.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A. 思想解放的程度 B. 中央集权的强弱 C. 经济结构的差异 D. 海军实力的高低 【答案】C 【解析】清政府颁布禁海令、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反映了清朝政府抑商政策和英国政府重商政策,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英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C正确;思想方面的原因不属于根本原因,故A错误;中央集权的程度与抑商、重商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海军实力显然不属于根本原因,故D错误。故选C。 34.国家通过实施重商政策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大力促进海外贸易,成立特许商业公司垄断贸易,制定进出口禁令或保护性关税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逐步清除阻碍国内贸易的种种中世纪羁绊,改变度量衡、币制和税收混乱局面,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法规来规范生产。这些举措的实施是在 A. 15、16世纪的中国 B. 16、17世纪的英国 C. 18、19世纪的英国 D. 18、19世纪的美国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商政策盛行于16、17世纪的英国、法国等国,故B项正确;15、16世纪的中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18、19世纪的英国和美国实行的是自由主义政策,故C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时空意识,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材料中的表示时间的信息。本题中表示时间的信息是“重商政策”,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定即可。 35.“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马克思想要表达的是 A. 现代文明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结果 B. 资产阶级所创造的文明是伪善不道德的 C. 资产阶级不加掩饰地呈现西方的价值观念 D. 殖民主义的“传播文明”就是肮脏的奴役和掠夺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马克思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性,将其与对殖民地的赤裸裸掠夺的野蛮本质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建立在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基础上,说明殖民主义的“传播文明”就是肮脏的奴役和掠夺,故D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文明与扩张之间的关系,排除A;从材料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文明是伪善的,他的本质面目在殖民地就得到了表现,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在西方文明地区,资产阶级是极端伪善的,他们掩盖了自己的价值观念,C错误。 36.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舍肯伯鲁克说,16世纪荷兰商船大约有1800多艘,“从造价上看,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在英国商船上,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需要坚硬的木头,而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这说明 A. 英国工业发达,荷兰造船业较落后 B. 荷兰以商业为主,英国海外贸易规模大 C. 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风险大 D. 英国靠海盗抢掠起家,荷兰以贸易获利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6世纪荷兰商船……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是没有武器装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荷兰远洋海运的造船成本低,但是没有武器装备,面临的风险大,故C正确;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发达,这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当时荷兰的海外贸易规模较大,不是小商业,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国是靠海盗抢掠起家的,故D错误。故选C。 37.18世纪,有英国学者说:“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因为商人的孩子,或至少是他们的孙子,开始与出身最高贵和出身于最古老家族的人一样,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国内外贸易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完成 B. 传统的经济政治格局已被彻底颠覆 C. 绅士由贸易多少和经济地位决定 D. 资本主义经济正在改变社会面貌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英国的贸易造就着绅士,而且已使绅士布满这一国家”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绅士,即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工业革命的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绅士,不是对原有的格局的彻底颠覆,故B项错误;C项“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38.下图是1375~1825年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B. 亚洲地区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没落 C. 从16世纪开始西方消费水平已高于东方 D. 工资上涨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1375-1825年之间的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尤其是工业革命期间,工资上涨显然会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D正确;A、B和C不符合表格信息。 39.“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为社会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 B. 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 C. 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D. 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改善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说明城市环境恶化了,体现托克维尔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C项正确。题干是从生态史观的角度指出了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唯物史观、近现代史观、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工业革命,排除A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40.下图反映了1913年有关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据图可知 A. 美国重视并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 B. 英国已经完全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C. 英德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日渐加剧 D.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1913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日本的工业生产的比重各不相同,日本最低,美国最高,这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日本的工业生产的比重各不相同,没有涉及美国重视并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A项错误。英国丧失殖民霸主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没有涉及英德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日渐加剧,C项错误。 二、材料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种名为“代耕”的新式耕地工具,农业普遍使用简单机械,如筒车、龙骨水车等,还有人将当时传入的西方技术,即所谓的“泰西水法”引进农业。而且,当时人已知道对不同土壤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有些地方农民还懂得使用砒霜拌种防治病虫害。通过稻麦参种、棉麦套种、粮豆间作、粮菜间作来提高复种指数,是明代农业的一个特点。这使得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产量有可能提高。除了传统粮食作物,这一时期还从国外传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其中主要有玉米、红薯、花生等,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与广泛种植,使许多无法种植稻麦的旱地和山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食品结构。此外,明朝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和专业经营趋势增强,农业发达地区的地主已不再满足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田地,这对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摘编自王玉祥《明朝简史》 材料二 16世纪,英国许多土地所有者为了增加现金收入,开始试验改进耕作方法和牲畜饲养方法。他们多施肥,引进新的农具,引进新的作物,采取更科学的轮作制。但只要土地仍由众多的贫困而守旧的小农在耕作,投资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因此,议会便通过数以百计的“圈地令”,准许用栅栏、围墙或树篱去圈占往昔的公有土地和自由牧场。这样,土地便处于私有制的支配之下,由个人加以经营。同时,由于大土地所有者拥有如当地治安官一样广泛的权力,他们要使那些小土地所有者卖光土地,或者采取各种方式把他们驱逐出去,就更容易了。结果,土地和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被大大地提高了。英国的食物供应在不断增加,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却在减少。这被称为是英国的农业革命。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朝中后期,中、英两国农业发展中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发展对同时代中、英两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1)同: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高生产耕种技术;改良或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异:中:通过引进高产作物,扩大生产面积实现增产。 英:依靠国家力量的支持;存在暴力驱赶农民的情况(或“通过圈地运动实现农业发展”)。 (2)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饮食 结构;使人口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未能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英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粮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消费市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英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解析】(1)相同点,据材料“农业普遍使用简单机械,如筒车、龙骨水车等,还有人将当时传入的西方技术,即所谓的“泰西水法”引进农业。而且,当时人已知道对不同土壤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有些地方农民还懂得使用砒霜拌种防治病虫害。”、“开始试验改进耕作方法和牲畜饲养方法。他们多施肥,引进新的农具,引进新的作物,采取更科学的轮作制。”、“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田地,这对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和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等方面加以回答。不同点,结合材料分析二者的特点,并加以回答即可。 (2)影响,中国,据材料“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食品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英国,结合圈地运动的影响,主要是其为工业革命的出现产生的积极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候官对其进行管理。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唐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当时往来的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两宋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外商货物。当时进出口货物达400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答案】(1)发展特点:从路线看,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加发达,到达的区域更广;从管理来看,越来越规范严密、法制化;从货物品种上看,品种日益丰富,由以奢侈品为主到以生活用品为主;从贸易性质上看,由朝贡贸易到私营贸易为主。 原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政府的重视;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3)古代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古代以政治经济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古代以中国为主导,近代以西方为主导;古代是以手工制成品和奢侈品为主,近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古代丝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解析】(1)发展特点:依据材料“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来看,后代路线比前代路线更加发达,而且到达的区域更广;依据材料“左右候官对其进行管理”“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来看,管理越来越规范严密,而且逐渐法制化;依据材料“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来看,进口货物品种日益丰富,而且由以奢侈品为主到以生活用品为主;依据材料“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对朝贡使团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来看,由以朝贡贸易到以私营贸易为主。原因:据所学可知,在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下,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海上贸易不断的发展。 (2)依据材料“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来看,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依据材料“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来看,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对外进行殖民扩张,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依据材料“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来看,英国在交通革新上的领先,促使世界联系更加密切。 (3)依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世界市场的知识可知,在范围上来看,古代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在方式上来看,古代以政治经济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在主导国家上看,古代以中国为主导,近代以西方为主导;在产品上看,古代是以手工制成品和奢侈品为主,近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在影响上看,古代丝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