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人民版专题三第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学案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6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共同纲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的过程;(2)“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主要进程。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建立的意义、一国两制方针的意义。 3.从“史料实证”角度,运用文献史料及其他史 3.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1)1982年宪法;(2)依法治国方略;(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展。 4.“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一国两制理论;(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3)台湾问题的最新进展。 学研究材料,实证改革开放前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成就及影响。 4.从“唯物史观”角度,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等理论,客观评价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一国两制”方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考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及“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成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宣告诞生。 (3)意义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确立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4年宪法 内容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特点 体现了两大原则,即② 人民民主 原则和③ 社会主义 原则 意义 是新中国第一部④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正式确立: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发展完善:1956年,中国共产党重申与民主党派⑤“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确立: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施:到1965年,全国先后建立起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⑥ 西藏 自治区五大自治区。 (3)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图解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 教材补遗 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中国各民主党派除致公党成立于1925年、农工民主党成立于1930年以外,其余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它们所联系的阶级、阶层,在旧中国都遭受过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而具有反帝爱国、反对独裁和主张民主的要求。这一主导方面,决定了它们同中国共产党有历史要求上的一致性和团结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参政的民主党派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与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起革命委员会,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遭到粗暴践踏。 2.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酝酿 a.邓小平号召在思想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召开:1978年12月。 (3)主要内容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做出实行⑧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4)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2.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4.一个以⑨ 宪法 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教材补遗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1)联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区别:依法治国是依照法律运用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制度。 四、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⑩《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港、澳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2)意义 a.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b.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1979年,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 九二共识 ”。 (3)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4)2008年,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图解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思维启迪 汤应武在《1976年以来的中国》中写道:“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据材料观点分析“一国两制”实施的积极意义。 提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保持香港地区的稳定和高度自治。 教材补遗 “汪辜会谈” 海协会早在1992年1月8日即首次函邀海基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或秘书长率团访问祖国大陆。8月4日,汪道涵会长又亲自向辜振甫先生发出邀请,希望就“两岸经贸合作与两会会务问题交换意见,洽商方案”。辜振甫先生随即于8月22日对汪道涵会长的邀请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此后,经过近8个月的准备,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经过反复协商,求同存异,双方最终正式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及《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等。商谈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海峡两岸同胞分离与隔绝四十多年之后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后,两会领导人进行过多次接触,通过对话,增加了共识,从而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探究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史料实证 史料1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史料2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摘编自《中国当代史》 史料3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史料解释 1.史料1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2.史料2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特点,说明了该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史料3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城乡比例。解读史料注意其关键信息“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从此 时的选举法对农村与城市选举代表的规定可以看出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 ◆史料运用 1.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提示 ①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②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2.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 ①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③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史料中选举比例规定的时代背景。 提示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建设;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 ◆史论归纳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特点 (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2)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 (3)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探究点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 ◆史料实证 史料1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史料2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史料解释 史料1 文献史料。该史料引自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主要讲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 史料2 文献史料。其中信息“一国”是前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核心。 提示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结合史料1、2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的基本政策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提示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史论归纳 一、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区别与联系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 区 设立区域 港澳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区 沿海特定区域 别 指导原则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殊的经济政策 自治程度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社会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问题 实现中国和平统一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 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联系 三者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都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 二、家国情怀:“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及伟大意义 1.关系:“一国”同“两制”的关系,实质上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两制”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贯穿于这两层关系之间的根本原则,是祖国的统一,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一国两制”是国家形态史上一种新的国家结构模式。 2.理论意义 (1)它创造性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4)使“和平共处”理论有了更新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 本讲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史论术语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形成。 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考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及“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2019北京文综)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答案 C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试题以毛泽东的言论为载体,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与民主人士的合作至关重要,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共同纲领》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无法体现该思想。故选C项。 2.(2018课标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2.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等关键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八大。正是基于对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中共八大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策,其中就包括题干材料所讲的法制建设。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项。A项错在“开始”和“制度化”;1956年时,新政权已经巩固,排除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题干时间明显不符,D项错误。 3.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 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3.答案 D 材料中没有提及1954年宪法制定时的国际形势,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宪法有一些是资本主义宪法,故B项错误;五四宪法不可能超越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故C项错误;材料列举了不同国家、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宪法,说明五四宪法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 1.(2020河南商丘模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该制度( )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B.是《共同纲领》里明确规定的制度 C.已在全国各个行政区得到实施 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1.答案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早是在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里确定的。在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展开的大背景下,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基础上,1954年秋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实现了材料里的三个结合,B项是正确答案。 2.(2020湖北大冶实验中学调研)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以下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轮番而治两大原则 C.“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D.21世纪初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轮番而治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故B项说法错误。A、C、D三项表述符合史实,可排除。 3.(2020山东新高考质量联盟模拟)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三次台湾海峡危机后,毛泽东将“武装解放台湾”的方针调整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台湾或获得类似当年陕甘宁特区地位”。这一变化( ) A.标志政府放弃对台使用武力 B.说明两岸关系已经出现缓和 C.表明“一国两制”思想形成 D.反映当时两岸统一阻力巨大 3.答案 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三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问题仍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才调整对台政策,这说明当时两岸统一阻力巨大,D项正确。 4.(2020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统练)1950年,毛泽东说:“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被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为此,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 ) A.欢迎资产阶级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 B.吸收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 C.为将来取消各民主党派做好准备 D.进行基层选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4.答案 B 新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于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长期共存,排除C项;进行基层选举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起到参政议政的作用,故选B项。 5.(2019贵州贵阳摸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5.答案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与重建和完善民主制度不符,故A项错误;1982年修订的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1954年宪法没有这一作用,故B项错误;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架构,1982年宪法没有这一作用,故C项错误;两部宪法都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故D项正确。 6.(2019广西柳州、南宁等八市联考)在“五四宪法”制定时,政协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引发了有关“两院制”的讨论。毛泽东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据此可知,此后( ) A.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B.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 C.人大与政协职能相互转化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待完善 6.答案 A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地 位问题,没有涉及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足,故B、D两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 7.(2019贵州黔东南一模)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这表明我国( ) A.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 B.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人民代表大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7.答案 B 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不断发展变化,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变化可以增强表决的真实性、准确性,减少某些干扰和从众心理的影响,更好地保障代表们行使自己的权利,说明我国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因此B项正确。 8.邓小平曾指出,新时期政协对政府实施“监督”权,有其固定含义。政协不应该有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而不是指政协不应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邓小平强调的是政协( ) A.监督权需要制度保障 B.是非国家权力机关 C.参政议政权是有限的 D.具有类似人大的职能 8.答案 B 从材料中“政协不应该有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而不是指政协不应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政协有民主监督的权力,但不是具有法律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关,故B项正确。 9.(2019四川巴中一模)2013年巴中区某乡村委会经全体村民代表一致表决,同意罢免村主任职务,原因在于村主任能力弱,不能带领大家发财致富,同时还长期享受不应该享有的低保,有以权谋私行为。村委会的决定反映了( ) A.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B.基层领导干部腐化行为十分严重 C.公民的主权意识进一步提高 D.直接民主适合中国国情 9.答案 A 本题考查基层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全体村民代表一致表决”,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只是一个例证,不能反映基层领导干部腐化行为十分严重;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是主权意识;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村民代表表决决定,仍是间接民主,不是直接民主。 10.(2019天津武清区杨村一中高三模拟)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10.答案 A 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可知该制度是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故排除B、C两项;村民自治制度是基层民主制度,不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故排除D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选A项。 1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11.答案 D 题干中“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体现了“一国两制”原则,故D项正确。 12.(2019云南曲靖茚旺中学高三模拟)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 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12.答案 B A项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故排除A项;由“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英国将香港主权归还,B项正确;C项排除,香港只是英国殖民体系的一部分,不能推断出英国整个殖民体系的崩溃;D项说法错误,我国台湾问题至今还没解决。 二、非选择题 13.(2019云南昆明黄冈实验中学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记者专访知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请他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简要回顾和展望,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记者:您提出增量民主,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是存量。您认为中国民主观念和制度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存量? 俞可平:所谓存量,就是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30年来,中国民主发展积累了可观的存量。……这些民主实践,给我们在观念和制度层面留下了财富。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存在“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情况。 俞可平: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一些人习惯按照西方多党制、全民普选和三权分立的标准,来衡量改革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基本没有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包括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记者: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民主的期望值很高,有人期待民主政治一蹴而就。 俞可平: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存量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要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不可能发生整体的突变性改革,但在某些领域将不时会有一些突破性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前“民主存量”的主要表现。(6分) (2)结合所学用史实论证“一条腿短、一条腿长”是一种偏见和误解,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间的关系。(8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6分) 13.答案 (1)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和颁布1954年宪法并不断地进行修订完善。 (2)论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快法制建设,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选举建设;等。 关系:二者都属于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二者相辅相成。 (3)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与国情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道路;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要有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 1950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他的有关封锁中国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中国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材料二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13日,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战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 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摘编自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变化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15分) 14.答案 (1)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即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两岸关系的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的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