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3-6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教育事业与文学艺术(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3-6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教育事业与文学艺术(作业)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一讲 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教育事业与文学艺术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8·湖南张家界三模)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 B. 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 C.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 D. 新中国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 ‎2. (2018·广东梅州一模)1952年,中国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高等学校由211所减为182所,其中综合性院校由55所减为13所,工科院校由33所增加为3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为32所,农林院校由17所增加为29所。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这次高校院系调整 (  )‎ A. 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仿效了英美高校体系限制人文社会科学 C. 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作出的举措 D. 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调整工作的重心 ‎3. (2019·河北邢台月考)针对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禁核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的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据此可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 (  )‎ A. 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B. 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 C.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D. 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 ‎4. (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产量增长迅速。这反映了 (  )‎ A. 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 B. 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 C. 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D. “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 ‎5. (2018·河北衡水联考)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撰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  )‎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 B.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 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 D. 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6. (2018·福建漳州二模)1978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将“农民战争史”和“儒法斗争史”改回中国古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改回中国现代史,“国际共运史”改回世界史。上述课程调整体现了 (  )‎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成果 B. 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影响 D. “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7. (2018·湖南长郡中学)‎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1977年8月 ‎ 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 ‎ ‎1977年12月 ‎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 ‎1978年3月 ‎ 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 ‎1982年年底 ‎ 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据此可推知,当时 (  )‎ A. 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 B. 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 C. 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 D. 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 ‎8. (2018·湖北华中师大高考联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这说明高等教育 (  )‎ A. 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B. 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 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9. (2018·湖南株洲二模)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 图1 教授出生地分布 图2 教授工作地分布 A. 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 B. 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 C. 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D. 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10. (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 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 (  )‎ A. 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 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C. 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  ‎ D. 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 ‎11. (2019·河北廊坊示范高中联考)建国初期,《青春之歌》《三家巷》等文艺作品以纵横开阖的历史笔触展示农民、知识分子的经历。诗歌创作也一改传统风气,出现了大批颂扬新人物和新思想的长篇叙事诗。这反映了在建国初期的文艺创作中错误的是 (  )‎ A. 文艺政策使得人物形象单一化 B. 社会巨变引发民众的社会心理认同 C. “双百”方针在实践中得以全面贯彻 D. 人民对新文学的需求迎合国家政策 ‎12. (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 A. 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 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 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 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二、 非选择题 ‎13. (2018·河北保定摸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才选拔制度概括为十六个字“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上大学盖几个章就行,还有补贴,工农子女有优势。1977年,《人民日报》头条刊出,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教育政策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 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 项,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 ‎(2) 依据材料二,与新中国初期科技奖励相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何突出特点,并指出该奖项的设立所反映的时代要求。‎ ‎14. (2019·河北邢台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4~2007年中国高等院校数量(単位:所)在部分省份的统计。‎ 省份 年份 北京 山西 辽宁 上海 河南 湖北 广西 广东 新疆 ‎1954‎ ‎25‎ ‎4‎ ‎14‎ ‎16‎ ‎5‎ ‎12‎ ‎3‎ ‎5‎ ‎2‎ ‎1960‎ ‎80‎ ‎47‎ ‎92‎ ‎43‎ ‎67‎ ‎70‎ ‎40‎ ‎50‎ ‎11‎ ‎1964‎ ‎52‎ ‎11‎ ‎26‎ ‎24‎ ‎12‎ ‎22‎ ‎9‎ ‎19‎ ‎7‎ ‎1971‎ ‎16‎ ‎9‎ ‎23‎ ‎17‎ ‎11‎ ‎20‎ ‎9‎ ‎18‎ ‎7‎ ‎1980‎ ‎50‎ ‎16‎ ‎36‎ ‎24‎ ‎25‎ ‎36‎ ‎18‎ ‎30‎ ‎12‎ ‎1990‎ ‎67‎ ‎26‎ ‎62‎ ‎50‎ ‎47‎ ‎58‎ ‎23‎ ‎45‎ ‎21‎ ‎2007‎ ‎79‎ ‎59‎ ‎79‎ ‎60‎ ‎82‎ ‎86‎ ‎55‎ ‎105‎ ‎31‎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1200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一讲 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育事业与文学艺术 ‎1. B 【解析】 题干提及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狭窄,与资本主义的封锁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题干显示我国科研活动少,而原因就是建国初期科技水平薄弱,故B项正确;新中国建国初期,苏联对我国各项建设进行了援助,故C项错误;新中国初期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无史实支撑,故D项错误。‎ ‎2. A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在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中,工科、农林、师范院校增加了,工科院校增加了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农林院校增加是为了培养农业人才以配合工业化进程,师范院校增加是为了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故这次院系调整是为了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美高校体系并未限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是1956年,而高校院系调整是1952年,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中国发展的重心并非国防高科技,而是重工业,故D项错误。‎ ‎3. A 【解析】 根据材料“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可知,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有助于改善中国外部环境,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A项正确。‎ ‎4. D 【解析】 根据史实可知,时至今日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依旧是第二产业(工业),故A项错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结合材料给定的时间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高科技产业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故D项正确。‎ ‎5. A 【解析】 根据材料“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和“‘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可知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故A项正确;据材料“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可知只涉及教科书而不是义务教育的人数,故B项错误;据材料“‘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可知只是确定教材符合国家标准而不是否定传统教育,故C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主张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故D项错误。‎ ‎6. B 【解析】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5月份才有具体的结论,材料中的“1978年2月”与之不符,故A项错误;“将‘农民战争史’和‘儒法斗争史’改回中国古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改回中国现代史,‘国际共运史’改回世界史”可以看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故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底召开,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的真正贯彻落实是在思想的拨乱反正后,“1978年2月”思想还没有太大的解放,故D项错误。‎ ‎7. C 【解析】 材料仅反映改革开放前后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故A项错误;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因而无法体现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改革开放前后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及拨乱反正,可知这些大事件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而D项与材料不能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8. A 【解析】 据材料“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的数据可以得出高等教育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故A项正确;‎ 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B项错误;践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早在1995年就提出来了,故C项错误;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符合史实,但材料说的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故D项错误。‎ ‎9. C 【解析】 由图2教授工作地分布来看,教授工作地即高校在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分布也较广泛,因而不能说明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也不能说明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故A、B两项错误;由图1至图2,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引导人才流向中西部地区,因而体现了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故C项正确;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0. B 【解析】 材料是围绕民族教育,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加快民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公平,故B项正确;C项是高考改革的体现,不是实质,故C项错误;材料中教育投入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11. B 【解析】 由材料“一改传统风气,出现了大批颂扬新人物和新思想的长篇叙事诗”从侧面说明建国初期的文艺政策使得人物形象单一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社会心理认同的信息,故选B;材料中文艺创作的繁荣得益于建国初期的“双百”方针在实践中得以全面贯彻,排除C;材料“展示农民、知识分子的经历”和“颂扬新人物和新思想”说明人民对新文学的需求迎合国家政策,排除D。‎ ‎12.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新闻漫画题材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比例呈现曲折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A项正确。‎ ‎13. (1) 联系:新中国成立,我国面临着继续民主革命和恢复重建的双重任务(或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重要任务),教育服务于“革命与建设”。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为使教育事业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急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提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山下乡运动开展,学校教育受到冲击,工农兵推荐上学现象突出。“文化大革命”后为满足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或“文化大革命”造成人才断层,不利于社会发展),“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 ‎(2) 特点:奖励层次更高,奖金数额更大。 时代要求: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 ‎14. 示例一:‎ 特征:新中国建国初期高等教育主要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探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和“一五”计划的实行,借鉴苏联工业建设经验,国家的工业化布局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辽宁等省的高校数量增加较快,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主要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特征。‎ 示例二:‎ 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空间分布趋于合理。‎ 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事业走向复兴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省的高等院校数量都有较大增加,尤其是内陆地区,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趋于合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文化素养,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也可从“左”倾错误与高等教育的受挫等角度分析。“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