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一中、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陵一中、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请将该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族群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力,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这说明在西周 A. 以分封为纽带形成政治架构 B. 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 C. 政治统治依赖于周王的权威 D. 异姓诸侯政治地位较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西周的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群构成:地方封国……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故A正确;西周未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故B错误;西周的统治依靠分封制所形成的等级秩序,而不是周王的权威,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异姓诸侯的地位问题,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2. 商鞅曾说:“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据记载,秦律规定黔首可以从官府无偿分到田地、耕牛、铁质农具、种子和宅地的权利。为增加农业人口,招“徕三晋之民”至秦国境内垦荒。材料表明: A. 秦统治者对农业的极度重视 B. 秦律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C. 秦律制定结合了自身的特点 D. 秦律影响了后世的重农思想 【答案】C 【解析】 - 20 - 【详解】材料中商鞅的意思是立法要符合国情,秦“规定黔首可以从官府无偿分到田地”“秦国境内垦荒”都体现出法律制定结合本国实际的特点,C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统治者对于农业的极度重视,A错误;材料说明制定法律的特点,不能体现出民本的思想,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秦律对于后世的影响,D错误。 3. 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 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C.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体现秦和汉初,中央管制受到宗法制影响,这反映了秦汉正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故答案为B项。A项,周的宗法制是基于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实现了家与国的相结合,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宗法制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源,并未维持家国同构观念维系,排除;C项,三公九卿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并非宗族观念,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秦朝确立,并非沿袭西周的宗法制,排除。 4. 宋朝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作为叙级、定薪的依据;“职”是一种虚衔,授予某些有名望的官员;“差遣”是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造成了“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的怪现象,其目的是: A. 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 B. 细化级别,加强官僚管理 C. 重文轻武,防止地方割据 D. 分化事权,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题中“官、职、差遣”制度及其具体的划分规则可知,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方法,D - 20 - 项正确。分化事权会造成冗官的现象,最终导致行政效率降低,A项错误,排除。细化级别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5. 军机处设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军机处出现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密事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处的“首席”必须由内阁大学士担任。《清史稿》中感叹:“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赋予了内阁大学士决策权 C. 体现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 D. 逐渐背离机构设置的初衷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处设立之前参与决策大臣没有明确规定,军机处设立之后参与机密的大臣必须是三品以上,而且对军机处的首席做了明确规定,反映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军机处的职责和对于加强皇权的作用,故排除A;清代皇权至上,决策权被皇帝掌握,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军机处职能的变化,故排除D。 【点睛】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 6. 研究表明,在古代希腊有超过300个公共的宗教节日。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这类节日活动 A. 克服了民主的狭隘性 B. 增进了城邦集体认同 C. 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 D. 促进了城邦间的合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 - 20 - 根据材料中的“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可知,雅典城邦通过此类节日活动增进公民对于城邦集体的认同。故答案为B项。这些做法与克服民主狭隘性无关,排除A项;举办集体活动,没有体现个人自由,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城邦对本城邦公民开展的活动,与促进城邦之间的合作无关,排除D项。 7.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开始出现私人法律学校。公元2世纪末,法律学校在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这些法律学校主要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以使其在行政和法律职业方面谋取职位。这一状况反映出,罗马法 A. 已形成完备法律体系 B. 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 C. 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 D. 只是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法律学校在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来看,说明当时罗马法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人们需要学习罗马法,许多职业需要罗马法。故答案为B项。罗马法形成完备体系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时间在公元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A;材料未反映出罗马法的阶级色彩,选项C排除;法律学校面向所有公民,其目的是培养专公民的法律素养,并未反映出其对奴隶制的维护,选项D排除。 8. 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物。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 A. 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 B. 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 C. 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 D. 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是对雅典直接民主弊端的批判,近现代的间接民主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仅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排除;C项,雅典民主不是奴隶主独享的民主,排除;D项,材料是学者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而不是雅典居民对政治现实的态度,排除。 - 20 -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9.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不愿再活下去的人应该向元老院说明理由,并在得到许可后去死。不幸的人应该说出他的不幸,法官应该向他提供补救的办法。只有当法官与元老院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可以选择自杀。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关注社会公平与公正 B. 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的程度 C. 法官与元老院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D.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法律相关知识。D项,根据题目材料“不愿再活下去的人.....得到许可后去死.....只有当法官与元老院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可以选择自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材料着重强调了人即使要自杀,也需要经过雅典法律的许可,这说明古代雅典的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故D项正确。A项,题目材料主要说明古代雅典法律尊重人的生命价值,题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问题,故A项错误;B项题目材料只是体现了古代雅典法律具有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并没有涉及到雅典法的其他方面,所以也就不能够说古代雅典的法律体系达到了完备的程度,故B项错误;C项题目材料主要说明古代雅典法律尊重人的生命价值,题目材料并不能够说明法官与元老院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故C项错误。 10. 诚信审判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最初的“依诚信”完全依赖当事人的宣誓与承诺,具有浓厚的宗教誓言色彩,缺少实质性的法律评判标准;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西塞罗将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即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西塞罗的主张说明罗马法 A.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 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 C. 强调证据在法中的作用 D. 具有灵活性的法律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 - 20 - 根据材料西塞罗主张“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祝’”可知,西塞罗强调罗马法中更加重视证据的重要性,故C正确;浓厚的宗族色彩强调的是不注重证据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罗马法就是法治,西塞罗的主张强调的是证据,故B排除;强调证据的重要性与“灵活性”有一定的矛盾,故D排除。 11. 罗马法在早期曾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 A. 早期的罗马法体系过于繁杂 B. 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 C. 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 D. 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早期罗马法没有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规定,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这充分说明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错误;法律的发展是基于社会发展的,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规避法律,故D项错误。 12. 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 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 B.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C. 《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 D. 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说明18世纪的英国宪政还未完善,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故A项说法错误;《权利法案》保留了国王部分权力,其原则没有破坏,故C项错误;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是在19世纪末形成的,故D项错误。 13. - 20 - 1787年,费城制宪“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人景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这说明费城制宪的目的是 A. 否定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 B. 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C. 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D.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反映了费城制宪会议主张建立符合美国现实需要的有效的联邦政府,故D正确;1787年之前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已经被推翻,故A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要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而是符合美国现实需要的有效的体制,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故C排除。 14. 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又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这三大保险法旨在 A. 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 B. 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 C. 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 D. 推动企业自觉科技创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应对工业化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缓解严重对立的阶级矛盾,19世纪后期德国政府开始采用立法的形式为工人设立社会保险,这是应对现代化社会的挑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德国实施的措施,不是目的;C选项错误,这是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完善,并未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选项错误,保险法的实施与企业科技创新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 选项。 15. 在讨论法国的政体时,奥尔良派虽然不支持共和制,但由于自己的复辟愿望无法立即实现,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设立参议院为复辟作准备。这样,共和派以同意设立参议院为条件,换得了奥尔良深对共和制的支持。据此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 使法国的共和制度得到巩固 B. 无法适应工业经济发展 C. 是政治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 D. 不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 - 20 -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奥尔良派……希望通过设立参议院为复辟作准备”“共和派以同意设立参议院为条件,换得了奥尔良深对共和制的支持”可以看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C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国共和政体的基础比较脆弱,故排除A;B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也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6. 鸦片战争后中外条约的订立,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中外交涉的“方式”,这才是真正最不平等之处。这种方式说得简单点,就是炮舰出条约,而条约代表胜者的意志,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而往往是中外交往应奉行怎样一种“方式”。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的“方式”反映出 A. 中外矛盾主要是基于条约权益 B. 中外交涉本质是文化观念竞争 C. 弱国的对外交往缺乏主权意识 D. 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对清政府来说往往不是中国的主权丧失等具体的利益问题,更多是中外交往中应该奉行怎样的礼仪问题,显然这是一种文化观念的竞争,B正确;材料中“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说明中外矛盾不是基于条约权益,A错误;从材料的主旨看,不是论述弱国的对外交往缺乏主权意识,C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中外交往中存在的文化观念冲突问题,不是说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问题,D错误。 17. 雷颐认为,甲午战争时中国仍属“前现代国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这里的关于“前现代”的认识,主要是指中国 A. 仍实行传统的皇权专制 B. 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 C. 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 D. 仍然全面抵制现代文明 【答案】A - 20 - 【解析】 【详解】甲午战争之前,我国早已经出现民族危机,而面对危机,洋务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洋务运动这一举措,建立起了新式军队,目的就是要改良自强,故BCD都不符合史实;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皇权专制之下,日本则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故选A。 18. 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资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这反映了立宪派 A. 配合了湖北新军的革命 B.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C. 与革命派的主张趋于一致 D.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政策未经资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体现了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是对封建统治的抵制,有一定的反封建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内容是辛亥革命的背景而不是配合湖北新军革命,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不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是抵制封建政府的统治,故可排除;C项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本题以保路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1910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东,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为了镇压革命,不惜丧失国家主权,将铁路收归国有,且大肆派兵屠杀保路人士,通过此举,全国人民充分看清了清政府卖国求荣的本质。 19. 1922年北大入学考试国文科目的作文题是《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没想到有不少外地的中学毕业生竟然不知“五四运动”为何事只能交白卷,在四川万县上中学的何其芳直到1927年还不知道五四运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20 - A. 通讯落后造成马克思主义没有传播开来 B. 文学革命侧重反封建忽视宣传五四运动 C. 新文化运动没有使青年人思想得到解放 D.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地进展有差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外地毕业的中学生对五四运动不了解,甚至有四川学生一直到1927年都不了解五四运动,说明五四运动的开展在全国不同地区的进展是有较大差异的,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地进展有差异,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文学革命的内容,而是强调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地进展有差异,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是强调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地进展有差异,排除C。 20. 1871年《公社报》主编德利马尔认为巴黎不需要农民的支持。梯也尔政府及其同盟者认识到,“农民的解放对他们来说甚至比城市无产阶级的解放更加可怕”。为此,梯也尔政府肆意污蔑公社,挑拨农民阶级和公社的关系。由此看出 A. 公社革命者未采取措施争取农民支持 B. 梯也尔政府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 C. 巴黎公社内部在农民问题上存在分歧 D. 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历史必然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梯也尔政府及其同盟者认识到……农民的解放对他们来说甚至比城市无产阶级的解放更加可怕”反映了梯也尔政府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公社革命者是否采取措施争取农民支持,只反映了《公社报》主编德利马尔的态度,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巴黎公社内部在农民问题上存在分歧,故C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历史必然性,而是说明梯也尔政府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故D错误。 21. - 20 -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 22.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其起点是 A. 中共一大提出最高纲领 B. 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C.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起点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B选项正确;中共一大提出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一大没有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故不选A选项;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不是新民主义革命反帝反封的基本思想,故不选C选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在1940 - 20 - 年抗战时期发表,对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革命动力、革命前途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没有提出反帝反封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 23.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人认为,农村革命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革命力量发展,体现了当时对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应该走城市中心的道路,故选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探索,而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如果普遍赞同走农村革命的道路,就不会存在着材料中的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排除C。当时还没有出现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排除D。 24.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写道:“在一九三七年的中日淞沪战争中,中国农民就在炮火交加中毫不在乎地继续种他们的田。”这一描述从某个角度说明( ) A. 江浙地区民族意识低下 B. 小农经济遭受严重摧残 C. 国民政府脱离人民群众 D. 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一九三七年的中日淞沪战争”可知全面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根据“中国农民就在炮火交加中毫不在乎地继续种他们的田”可知民众并没有被动员起来参与这场民族之战,说明国民政府脱离了人民群众,故选C;“民族意识低下”的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体现,排除A;BD不符合题意主旨,无法说明,排除。 25. 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其中“后方挖蒋根”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B.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 20 - C. 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D. 提高各个阶层反蒋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为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后方挖蒋根”指的是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摧毁蒋介石所依靠的阶级基础,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故A正确;“后方挖蒋根”指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非国统区,排除B;“后方挖蒋根”指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与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无关,排除C;D项中“各个阶层”表述错误,土地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地主阶级不反蒋,排除。 26.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邓小平这一讲话意义在于 A. 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B.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D. 表明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答案】A 【解析】 材料出自邓小平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篇讲话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已经端正,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而迫切需要实施的情况下发表的,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A正确;B是1982年宪法的意义;C是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是新时期法制建设成就的总体意义,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的基本史实,注意掌握我国宪法发展演变的历史。 27.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 20 - 【答案】C 【解析】 A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 点睛:本题以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切入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56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28.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十分珍视自由和民主的美国人发生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反苏狂潮;相应地,在苏联东欧方面则是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这反映出当时美苏 A. 都注重国内秩序的稳定 B. 双方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C. 对抗遭到两国人民抵制 D. 积极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时间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冷战大背景之下。而当时美国的“反共反苏狂潮”与苏联“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正是受冷战作用与影响在两国国内的表现,这反映出冷战初期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和斗争,故选B项。A、C、D三项是对材料中美苏两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曲解。 29.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和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 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 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 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60~70 - 20 - 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法国退出北约以及“新东方政策”实施,说明西欧出现离心倾向,这一举动冲击了两极格局的态势,故选B;此时,西欧仍然在“冷战”控制范围内,排除A;法德力量当时难以抗衡美国,排除C;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排除D。 30. 1969年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底达到88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 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 B. 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 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 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此同时,中国调整了对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从而这一时期的建交国家增长较快。故答案为A项。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B项;这一时期属于“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排除C项;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特别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表明中国对待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已经进行调整。这一调整的目的是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苏联,其特点是不再坚持以社会制度的不同划分敌我,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外交政策被以国家利益为主的外交政策所取代。 第Ⅱ卷 非选择题(请将该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0 - 材料一:中国传统社会存在调解这一特珠的司法形式,它仅限于词解民事案件和轻微到事案件。调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官府调解,即行政长官主持对民事案件或轻微刑事案件的调解。二是官批民调,官府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如认为情节轻微或认为事关亲族关系,不便公开传识,即批今亲族人等加以调处,并将调处结果报告官府。三是民间调解,争讼者找亲邻族、乡保解决,不达官府,宗族等势力的调解有比官府更有利的地方。调解的第一步是受理纠纷,其次对当事人进行训导,最后促成当事人和解并达成调解协议。中国传统社会的词解都贯穿着大致相同的原则和精神,或以亲情、人情去打动双方当事人,使之忘却是非曲直,从而达到息事宁人”之目的;或以儒家纲常伦理进行劝导,使当事人“重义轻利”,甚至“见义忘利”,从而不再为财货“细故”而相争讼,以达“道德教化”、安分守己之目的。因为调解有利于减少诉讼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很重视,直到清末仍有以调解结案的规定。 ——编自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 材料二:美国历史上很少将词解视为一种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仅依靠法院栽决纠纷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调解制度迅速兴起。美国调解制度有两大指导理念:一是调解员中立和当事人主体地位凸显的理念。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调解员只是协助者,调解员通过协调,帮助当事人根据自身意志寻求最优方案,实现纠纷化解。其次是着眼未来,实现双赢。在美国,调解不是一个单纯的纠纷解决机制,而是一套完全融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根据社会纠纷化解的需要,美国法学院通过单独学科式的教学,培养具有解决纠纷能力的专业学生。学生毕业后,从事调解工作,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如今调解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催生了一大批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并发展出了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商业性调解机构,他们将调解服务量化成商品,融入到市场竞争中,满足了社会多元主体的多元利益需求。 ——携——编自廖永安、张莹《美国调解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社会调解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传统中国的调解机制与美国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调解制度的积极意义 【答案】(1)背景:中国儒家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宗法血緣关系根深蒂固;诉讼的成本较高,效率低,影响农业生产;人们对法律诉讼和刑法等的畏惧心理。 (2)同:都是法院或政府裁决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以协调社会矛盾为宗旨。 异:调解制度性质;中国的调解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具有封建社会性质;美国的调解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调解者地位:中国的调解者在调解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当事人听从其训;美国的调解者是协调者,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 调解思想:中国以亲情及儒家思想进行调解;美国以满足双方利益为出发点进行调解。 调解模式:中国调解以官府宗族等进行调解,带有义务性质;美国调解形成了学科化、职业化、专门化、商业化的产业链模式,带有盈利性质。(任答三方面) (3)意义:解决部分情节较轻的案件,减轻了政府或法院的工作负担;为解决社会纠纷或冲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利于制度创新;有助于省去双方因诉讼带来的困扰和损失,实现共赢;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20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社会和近代美国的调解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传统社会调解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如认为情节轻微或认为事关亲族关系”“宗族等势力的调解有比官府更有利的地方”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古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从儒家思想、宗法血緣关系、诉讼成本、民众心理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2)传统中国的调解机制与美国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传统社会存在调解这一特殊的司法形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仅依靠法院裁决纠纷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调解制度迅速兴起”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传统中国的调解机制与美国的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其次对当事人进行训导”和“一是调解员中立和当事人主体地位凸显的理念”、“或以亲情、人情去打动双方当事人”和“其次是着眼未来,实现双赢”、“在美国,调解不是一个单纯的纠纷解决机制,而是一套完全融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3)调解制度的积极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调解有利于减少诉讼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实现纠纷化解”“实现双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2. 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政治文明的发展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 是“家族”,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人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才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全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 (1937年10月) 材料二 二点即乘车赴中南海怀仁堂,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大会。最要者为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 及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体委员······及全体代表由车运至天安门外之广场上,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莫基典礼。 ——节选自《竺可桢日记》(1949年9月30日) 材料三 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日通过国家大宪章,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所以外国记者亦特多……票写好后分为八组,十个票箱投票。票上有汉、藏、蒙、维吾儿四种文字……主席团开会,周恩来说明廿二号的政治报告因翻译蒙、藏文需时,延期到廿三日。——节选自《竺可桢日记》(1954年9月20日) - 20 - (1)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中“真正新中国国家”的内涵,分析揭开“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的原因。 (2)材料二中记载的会议体现了哪些精神?评价这次会议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政治的发展,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内涵: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原因:日本侵华;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或答国共第二次合作); 民族意识增强。 (2) 精神:政治协商、民主平等、爱国主义。影响: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准备;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3) 发展:五四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或答民族平等)。原因: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或答一五计划) 【解析】 【详解】(1)内涵:根据“《农民抗战的发动》 ”可得出是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原因:结合抗战时期的内容可得出是日本侵华,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民族意识增强。 (2) 精神:根据“开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次大会”“为过去反抗帝国主义、封建魔王而殉难之志士以及解放军之烈士纪念碑莫基典礼。”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政治协商、民主平等、爱国主义。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准备;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3) 发展:根据“1954年9月20日”“三点至怀仁堂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些信息,可概括得出有五四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沦落,民国初期政府面临同样的外交困境,一系列屈辱的“民四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外交滑至谷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外交的缓慢崛起提供了契机。在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提出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此后发起的修订不平等条约运动和南方政府所展开的反帝外交标志着中国外交逐渐摆脱旧格局,进入新阶段。 - 20 -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把修订不平等条约作为其“革命外交”的中心内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外交转而以应付由日本造成的民族危机为中心任务,努力与欧美列强调整关系。抗战爆发后,中国积极争取,在一定时期内争取了德国的中立,获得了苏联大规模援助,并促成英美政策由中立向援华制日方向发展。抗战后期,中国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不平等条约终告废除,中国名列“四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中国仍未能真正与其他强国平起平坐,雅尔塔协定的出台与中苏条约的交涉便说明了这。 ——摘编自王建朗、荣维木主编《中华民国史·第四册——志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一个观点,自拟题目,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一: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公义) 外交归根结底是由国家实力决定,大国博弈往往牺牲弱国利益,弱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往往会被大国当做交易的筹码,难以自主。近代清朝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但山东的权益被列强出卖给了日本,外交无疑是失败的。国民政府期间,二战临近结束,美苏英雅尔塔协定,在中国政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美国把中国外蒙等权益当成筹码出卖给了苏联,赢弱的中国不得不事实上接受。 总之,外交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实力较弱的国家外交往往受制于人想在外交上有所建树,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才是根本。 示例二:弱国也可以有外交,弱国更需要外交外交是由国家实力决定的,但是弱国外交措施运用得当,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近代沙俄抢占中国新疆伊犁等地区,外交官曾纪泽成功的运用外交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了大部分权益。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让列强真正看清了中国态度,在随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利用列强与日本之间的矛盾成功收回山东权益。二战时期,中国努力调整与列强关系,尽可能多的获得了国际援助、废除了治外法权等不平等条约。中国以一弱国位列四强,在战后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无疑是外交策略的巨大成功。新中国1971年成功突破美国的阻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是很好的例证。 总之,弱国如能灵活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弱国外交也是可以有所建树的,外交对弱国而言至关重要。 其他观点:中国外交逐步迈向近代化;外交需要实力,更需要智慧;等等。 注:上述示例不当作参考答案,评分时请依据下列标准: 【评分标准】 一等紧扣题目要求,论题和观点明确;合理提取材料信息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20 - 二等能够结合题目要求,论题和观点较明确;提取材料信息和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偏离题目要求,论题和观点不明确;未提取材料信息;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近代以采中国国际地位持续沦落,民国初期政府面临同样的外交困境,一系列屈辱的“民四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外交滑至谷底”可提炼出论点是弱国无外交,可结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雅尔塔会议的秘密协定等方面进行论述。 根据材料“抗战爆发后,中国积极争取,在一定时期内争取了德国的中立,获得了苏联大规模援助,并促成英美政策由中立向援华制日方向发展”可提炼出论点是弱国外交措施运用得当,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结合曾纪泽利用外交收回俄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收回山东权益、二战期间尽可能多的获得了国际援助、废除了治外法权等不平等条约和战后中国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等方面进行论证。 - 2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