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第六部分 现代中国 专题2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高考预测:本专题近五年全国卷出题不多,但仍是高考备考的主要内容。高考容易从人类政治文明的角度综合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代议制的区别,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结合民族寺关系,一国两制等长效热点,考查国家统一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突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 考点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高考真题回顾:‎ ‎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7)7.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答案】C ‎【解析】A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 ‎2.(2015·安徽文综,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了这份文献是由中共团结中国社会各阶层制定的,突出了政治上的协商、合作,而且“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可知“它”为《共同纲领》,故选C项;《双十协定》不利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故与题干中“得到各方面人士一致拥护”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B、D两项主要是毛泽东个人的理论贡献,故排除。‎ ‎3.(2014·江苏单科,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A ‎【解析】“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 ‎4.(2009·天津)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结束。‎ ‎5.(18年广东卷B)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答案】B  ‎ ‎【解析】选项中的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的民主政府,而不是存在于解放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共同纲领》所以C错。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先是《共同纲领》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D错。‎ ‎6.(18年广东卷B)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答案】A  ‎ ‎【解析】本题可用逆向推理得出结论,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还没有建立,而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建立,所以选择A ‎7.(2014•江苏)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A ‎【解析】“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故选:A ‎8.(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 ‎【解析】‎ ‎(1)从材料“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以看出清末的民法立法参考了西方法律的内容开进行编纂。民法典的编纂是和民法活动的增多分不开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的发展,西方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政治上维新运动的进行,进行了思想启蒙等等这些都是民法典编纂的背景。新法典没有实施是由于很快辛亥革命就发生了,它推翻了清朝统治。 (2)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政治运动的干扰;由“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得出是因为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根据所学1962-1964年的相关史实可知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由材料三中的“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归纳我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由“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归纳为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由“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归纳为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根据上述过程的归纳可以概括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其有利因素,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1.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 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 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民主制度是指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制度和政党制度,再依据材料中“核子”“小”而重,“电子”“轻”而“自由”,且“环绕”“核子”的相互关系可知,毛泽东这是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了“核子”与“电子”的关系,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答案为C项。A项,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应该靠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B项,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主要应该依靠“一国两制”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D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不能体现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排除。‎ ‎2.《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C ‎【解析】“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表明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故C项正确;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A错误;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是材料体现主要思想,D错误。‎ ‎3.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可知周恩来认为少数民族区域制度适合中国国情,B选项符合题意。周恩来强调的是政策制定要适合中国国情,A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政策与国情的适应性,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选项排除。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的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选项排除。‎ ‎4.《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 C.过渡性 D.人民性 ‎【答案】D ‎【解析】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说明宪法保护广大人民的社会保障权力,体现了宪法的人民性,故D正确;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宪法关于社会保障的规定,无法体现宪法是否完备,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宪法关于社会保障的规定,无法体现宪法的过渡性,排除C。‎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人民政协 A.主要履行制宪职能 B.有参政议政的职能 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组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对国家事务具有参政议政权力,故B项正确。A项,宪法制定职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生行使,排除。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参政议政机构,并非国家机关,不具有人大权力,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人民对政协的监督和管理,排除。‎ ‎6.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A.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B.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C.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答案】B ‎【解析】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应该是在20世纪末,时间不符,排除A。 从材料“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得到了贯彻实施,故选B。思想路线拨乱反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C。实现国家管理有法可依,应该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表现,排除D。‎ ‎7.2016年,《人口与计划生育修正案(草案)》《居住证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3月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上述行为的意义在于 A.加强对弱势人群的保护 B.拓展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C.加大对民生事业的关注 D.进一步健全了法律体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口与计划生育修正案(草案)》《居住证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适应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未从政治文明角度看待上述法律的实施意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邓小平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主要反映了 A.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 B.破除个人崇拜思想的重要性 C.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紧迫性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艰巨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据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可知,这一时期法律不完备,并且需要制定的法律种类较多,这说明法律体系需要健全,体现了健全法律体系的紧迫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法制建设的迫切性,并未涉及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法制建设的迫切性,并未体现破除个人崇拜的问题;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法制建设,不是民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审议并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成果 A.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答案】B ‎【解析】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执政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排除A;1982年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正确;邓小平在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排除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排除D。‎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对上图中的国旗变迁进行历史解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 论题:国旗变迁带有显著的时代印记。‎ 阐述: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适应近代外交需要而定国旗为黄龙旗。黄色及龙都是君主的象征,国旗的设计体现出“君权神授”等思想,反映了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意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定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五族共和,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民主共和的时代要求。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国民政府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旗为正式国旗,颁行全国使用。1949年10月,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表达亿万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愿望。‎ 总之,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国旗的变迁体现了时代的变迁。‎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清朝时期的旗帜,辛亥革命时期的旗帜,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和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的国旗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特征。可以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特征来进行说明,可以凝练出这样的观点:国旗的变迁带有显著的时代印记。论述时注意做到史实运用准确,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层次清晰、语言 2017年6月20日讯,台湾岛内12年“国教”社会科学领域课程纲要草案被曝光,拟将高中历史科目的中国史,放入东亚历史脉络中讨论。该课程纲要草案 A.背离了“九二共识”‎ B.隐藏岛内“台独”企图 C.接轨国际课程改革 ‎ D.试图割断两岸血脉联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根据“岛内12年‘国教’社会科学领域课程纲要草案被曝光,拟将高中历史科目的中国史,放入东亚历史脉络中讨论”可知,台湾当局是企图从文化教育方面割裂台湾和大陆的联系,企图改变台湾是中国历史一部分的事实,改变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观,背离了一个中国原则,也就背离了九二共识,隐藏了岛内“台独”的企图。所以A、D项是现象,B项是本质,C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项,故选B。‎ ‎2.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项目约3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B.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 C.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 D.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和资金迅速增加,这主要是1992年“九二共识”中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从而促进了海峡两岸的贸易的往来增加,C项正确;A项放弃表述错误,排除;台湾现在还存在着台独势力,B项表述绝对化;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C。‎ ‎3.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方面拒绝了台湾国民党当局提出的让美军“协防(金门、马祖、大陈等)外岛”的要求,另一方面建议国民党政府弃守外岛,退守台湾、澎湖。美国这一政策 A.有助于缓和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 B.企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的事实 C.表明其无意于插手台湾地区事务 D.客观上有利于大陆武力解放台湾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国一方面拒绝台湾要求美国“协防”的要求,一方面建议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企图固定两岸分裂状态,造成事实上的“两个中国”,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维持两岸分裂状态,造成事实上“两个中国”的企图遭到了两岸领导人的坚决反对,并未缓和两岸紧张局势;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对台湾防务提出建议,这表明美国已经插手了台湾地区事务;D选项错误,依据相关知识可知,美国协防台湾,既阻止大陆进攻台湾,也阻止台湾反攻中国大陆,此政策有利于大陆武力解放台湾的评价不符合史实和美国利益。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 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C.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D.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题中的“一纲”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体现了台湾必须回归祖国的原则性;“四目”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则体现了灵活性,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材料未体现,排除A;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C;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方针是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的,排除D。故选B。‎ 材料 《台海关系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949年 国民党政权败逃台湾 ‎1950年 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1955年 周恩来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1958年 金门炮战开始 ‎1979年 双方停止炮击;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 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等九条方针 ‎1982年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1987年 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两岸开始经济文化交流 ‎1992年 海峡两岸达成“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1993年 海峡两岸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 ‎2005年 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访问团展开“破冰之旅”,访问大陆,并与胡锦涛总书记会晤 ‎2008年 海峡两岸实现历史性“三通 ‎——海、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同步实施 ‎ ‎2011年 台湾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 ‎2014年 海峡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互访 ‎2015年 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据《百度百科》等 从材料中提取海峡两岸关系变化的相应信息,并就所提取的信息谈谈你的认识。(要求:信息概括准确,认识须合理展开。)‎ ‎【答案】信息:从军事对峙到和平交流;从矛盾分歧到达成共识;从民间交往到政党往来;从初步提出和平统一到“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从经济交流到政治文化交往等。‎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们应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国力;海峡两岸同胞应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巩固政治互信,反对“台独”,循序渐进处理历史遗留的政治分歧;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间往来,不断扩大互利,共同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解析】‎ 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从《台海关系大事记》可以看出海峡两岸从军事对峙到和平交流;从矛盾分歧到达成共识;从民间交往到政党往来;从初步提出和平统一到“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从经济交流到政治文化交往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国家统一、反台独、经贸往来等方面来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