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

兰州一中2018-2019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中国有学者认为冷战是美苏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冷战的起源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不同研究视角会有不同结论 C. 中国学者观点是唯一正确的     D. 中美苏都是当事方全不可信 ‎2.1982年,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高边疆”战略,认为人类活动正有力地转向另一个新的领域——宇宙公海,那些在空间领域里取得优势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将赢得这一战略“高地”的决定性优势。该战略意图在于 A.确保美国全球霸权          B.全面遏制苏联 C.摆脱经济“滞胀”困境        D.发展空间技术 ‎3. 2018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建立“欧洲联军”。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让欧洲分担北约的“军费负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认为,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们想在国防和安全方面保持独立主权是很自然的。材料表明 A. 欧洲联军和北约源于“冷战” B.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C. 霸权主义正威胁世界和平      D. 美苏在欧洲展开激烈争夺 ‎4.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 ‎ A.中国北方常受饥馑的威胁       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 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       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 ‎5.《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 ‎,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6.《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 A. 人口数量较大            B. 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C. 地域分布广泛            D. 封建土地所有者 ‎7.“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官营专卖              D.市坊制度 ‎8.宋代城市商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商业活动扩散到大街小巷。其根本原因是 A.经营时间限制被取消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海外贸易发展 ‎9.《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 C.新型的雇佣关系出现         D.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 ‎10.“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11‎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12.“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 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全依靠殖民掠夺 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13. 下列选项属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后果的是 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 ‎②客观上有利于亚非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③使亚非拉国家自然经济迅速解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④造成了亚非拉的贫穷落后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 15.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任用柯尔柏作为财政总监,先后两次大提关税,几乎排斥了英荷等国毛纺织品的进口,极力招徕外国的能工巧匠来法国定居开业。其做法 A. 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 B. 直接引发了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C. 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 D. 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6.1813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而到1846年,英国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 A.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 1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的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8.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 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 D.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 ‎19.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2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封建主义的压迫 C.自然经济的阻碍             D.洋务企业的排挤 21.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出现这历史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 B.欧洲列强放缓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 D.东南沿海通商口岸逐步开放 ‎22.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①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 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 ④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3.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 B. 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C. 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 D. 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24.1920年-1946年间,潘鸿声先生先后到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甘肃、陕西等地访问并搜集了2046户农户的农具使用资料,发现“在构造和形制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改进”。由此可以推断 A. ‎ 中国固有传统经济结构没有变化   B.西方近代农业机械对中国农业影响有限 C.工业革命并没有影响中国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动摇 25.民国初年,上海宝山县盛桥里“商业以棉花为大宗,旧时轧花多用小车,每日花衣多者十余斤,少者七八斤。近年用外国轧车,每车一日可轧花六七十斤,更有驾车轧花,事半功倍”。这说明了 A. 棉织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B.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棉花成为上海市场主要商品    D.洋货倾销受到了明显抑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 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中国棉业的发展始自宋代,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18世纪初期起,伴随着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域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逐步下落。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英国、美国、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地区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中来。美国内战时期,英国国内的原棉供应大量短缺,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由此形成了一幅由中心和外围、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和工业发展停滞地区组成的新的世界版图。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归纳18至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贸易的影响。(1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控制全球棉花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简析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地位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以炮舰外交叩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被迫开放沿海沿江以至部分内陆城市作为条约口岸。 1840年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具备了必需的基本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是通过哪些手段获得这些条件的?(8分)‎ ‎(2)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近代通商口岸有哪些突出特点?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4分)‎ 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BDB 6-10 BCBCA 11-15 ADBAC ‎ ‎16-20 DBDDA 21-25 ACCBA 二、材料题 ‎26.‎ ‎(1)原因:棉纺织工具改进(棉纺织技术进步);政府对棉业的鼓励政策;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商品经济发展;中外贸易推动。(每点2分,答出4点得8分)‎ 影响:棉花棉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货物;影响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推动东西方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每点2分,答出4点得8分)  (2)条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贸易;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局稳定。(每点1分,答出4点得4分)‎ 变化:从独立的市场主体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或答从中心到边缘;从独立自主到成为附庸等等;只答“变化”的某个阶段2分,答全4分)‎ 影响:冲击了中国的棉纺织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27.‎ ‎(1)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国内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 海外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8分) (2)特点:通商口岸是在华外国人主要集中地,西化程度较深的城市;外国人享受领事裁判权等特权,租界成为“国中之国”。(4分) 影响:一方面,通商口岸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的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另一方面,通商口岸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和近代化进程。(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