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爱琴海区域 C. 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 ‎2.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说明( )‎ A.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 B.西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 C.罗马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 D.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3.“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 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 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4.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5.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6.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 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 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7.《查士丁尼法典》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 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8.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  )‎ A.西方王室勇于冒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 ‎9.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贵族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 C.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促进欧洲海外市场的拓展 ‎10.下面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在“归程”中,船上的装载物应该有(  )‎ ‎①非洲黑奴 ②黄金白银 ③纺织品 ④玉米、马铃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欧洲减少了对外殖民 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当 D.生育观念空前解放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道:“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第一次实现全球联系的是( )‎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 ‎13.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有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度 C.肯定知识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制度 ‎14.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15.《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 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 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A.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16.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 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 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17.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 A.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C.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 D.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18.“作为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以及它所确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对近代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的政权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材料评价的 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大日本帝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9.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其中“它”是指(  )‎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 D.汽轮 ‎20.“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上述评论最有可能针对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领导人 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巴黎公社的领导人 ‎21.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体现的特点是(  )‎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垄断组织形成并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D.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 ‎22.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 洲。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 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 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23.某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 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 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 B.产生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 C.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24.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 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C.工业革命引发阶段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5.“‎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里高喊着:‘公社万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6.从1872年到1893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不同文字的版本写了七篇序言,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或完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基本原则不断变化 B.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理论来源逐步扩大 D.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 ‎27.艾周昌在《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中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 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 这些人离开家园主要是因为(  )‎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外出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欧洲手工工场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28.据估计,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2 900千克,白银为30 700千克。该国应该是 (  )‎ A.法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9.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 ‎(  )‎ A.工业革命后发展竞争加剧 B.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 D.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必须要侵略 ‎30.15—17世纪的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 的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在神权专政的时代,教士可以替神发言,规划人间的秩序;教士们也有权力决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这种因人而异的神律。就是不可预测的规津。宗教革命以后,主权国家制定法津,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德国系统的法律,一方百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法样,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法典解释为神律在人间的体现。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又在这套罗马法的基础上,编纂出 《 拿破仑法典 》 ,也不外乎根据神设定的秩序,制定出一套适用于人间的行为规范。这种法典,也必须合乎理性. ‎ ‎― 摘自《许倬云说厉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 ‎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方面的,法律方面的,还是社会习惯方面的,提出问题,要求进行试验,不接受过去一贯所作所为,或着所说所想的东西,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方法论。 ‎ ‎― 布洛克(英)《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 ‎ ( 1)恨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社会在对人的判罚方面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困。(1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提倡的评判原则,并说明其进步之处。(7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 欧洲 美国和加拿大 非洲 ‎1750年 ‎19.2‎ ‎0.1‎ ‎13.1‎ ‎1850年 ‎22.7‎ ‎2.3‎ ‎8.1‎ ‎1900年 ‎24.9‎ ‎5.1‎ ‎7.4‎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加。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 ‎——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 ‎(1)概括材料一中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及所 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主要影响。(10分)‎ 历史试题答案 ‎1-5 DBCAD 6-10 ACBAD 11-15 BDBDC ‎16-20 DABBC 21-25 AACAB 26-30 DBBAC ‎31.(1)变化:①判罚主体由教士到主权国家;②判罚依据由神律为主到法律为主;③判罚标准由随意到固定。(7分) ‎ 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民族国家建立;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6分)‎ (2) 原则:理性主义(3分)。‎ 进步:既反对神权,又反对专制主义。(4分)‎ ‎32.(1)变化:欧洲、北美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大降低。(4分)‎ 原因:欧美农作物种植扩大,人口死亡率降低;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6分)‎ ‎(2)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动分工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全球性交流扩大;东方从属于西方;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